高速铁路
高速铁路是指营运速率超过每小时200公里的铁路运输系统。
定义
根据UIC(国际铁道联盟)的定义,高速铁路是指透过改造原有线路(直线化、轨距标准化),使营运速率达到每小时200公里以上,或者专门修建新的“高速新线”,使营运速率达到每小时250公里以上的铁路系统。路轨不论是改良既有的在来线,或者是铺设高速新线,多数皆必须为1,435毫米轨距之国际标准轨。
早在20世初前期,当时火车“最高速率”超过时速200公里者比比皆是。直到1964年日本的东海道新干线系统开通,是史上第一个实现“营运速率”高于时速200公里的高速铁路系统。高速铁路除了在列车营运速度达到一定标准外,车辆、路轨、操作都需要配合提升。
广义的高速铁路包含使用磁悬浮技术的高速轨道运输系统。
在中国,时速高达200或以上,并使用CRH和阶号列车称为“动车组”,时速160-200公里的城际列车称为“准高速”及长途列车称为“特快”,120-160称为“快速”,120以下的称为“普快”,80或以下为“普客列车”。
历史
铁路是人类发明的首项公共交通工具,在 十九世纪初期便在英国出现。直至二十世纪初发明汽车,铁路一向是陆上运输的主力。二次大战以后,汽车技术得到改进、高速公路亦大量建成,加上民航的普及,使铁路运输慢慢走向下坡。特别在美国,政府的投资主要放在公路建设上,不少城市内的公共交通曾一度被遗弃。
世界上首条投入商业运作的高速铁路是日本的东海道新干线,于1964年东京奥运前夕正式营运。日系新干线列车由川崎重工建造,行驶在东京-名古屋-京都-新大阪的东海道新干线,营运速度超过每小时200公里。
高速铁路与汽车及民航
无论是高速公路或机场都得面对挤塞的问题。高速铁路的优点是载客量非常高,因此得以快速代谢乘客。倘若旅程非以大城市中心为出发及目的地,使用高速铁路加上转乘的时间可能只跟驾驶汽车相若。但高速铁路毋须自行驾车会较为舒适。
另一方面,虽然高速铁路的速度比不上飞机,但在距离稍短的旅程(650公里以下),高速铁路因无需到一般较为遥远的机场登机,亦减省了提早划位、安检、等待登机之程序,因而仍较为省时。且高速铁路班次可以较为频密,总载客量亦远高于民航。
此外,高速铁路与航空等运输方式相比,较不易受到大雨、浓雾等气候因素影响。
建造国家或地区
世界各地的高速铁路发展都是首先连接人口密集的大城市:日本的东京至大阪;法国的巴黎至里昂;美国的波士顿至纽约、华盛顿;台湾的台北至高雄左营。这样可以减少投资,需要时亦可以将原有的路轨改良后使用。
高速铁路的顾客对象多数以商务旅客为主。旅游游客是第二主要客户。以法国高速铁路为例,它连接了海岸的度假区,并且在长程路线上减价以跟飞机竞争。因为高速铁路的出现,不少以离巴黎现在低于一小时车程的地区开始成为通勤的住宅区。不少高速铁路的兴建,本来是使偏远的地区亦得到较快的发展。台湾、韩国、西班牙及荷兰的高速铁路亦是希望得到这种效果。
世界高速铁路
TGV 技术
ICE 技术
新干线技术
Talgo技术
- 意大利、芬兰、葡萄牙、捷克、斯洛文尼亚、英国:Pendolino
- 瑞典、中国:X2000列车
- 瑞士:ICN
- 意大利、瑞士:Eurostar Italia
- 美国:Acela
- 加拿大:LRC
- 台湾:台湾铁路管理局太鲁阁号
磁浮
参见
相关条目
延伸阅读
外部链接
- 新马将建高速快铁 亚洲新闻网
- 马新批准“子弹火车”计划 联合早报 引 《新海峡时报》
- 杨忠礼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