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隆坡
3°8′N 101°41′E / 3.133°N 101.683°E
吉隆坡 | |
---|---|
马来西亚首都 | |
吉隆坡联邦直辖区 Federal Territory of Kuala Lumpur Wilayah Persekutuan Kuala Lumpur கோலாலம்பூர் | |
其他语言转写 | |
• 英语和马来语 | Kuala Lumpur |
• 淡米尔语 | கோலாலம்பூர் |
绰号:KL、Garden City of Lights、隆市 | |
格言:“准备迈向卓越大都市” ["Ready to Contribute towards an Excellent City"] 错误:{{native name}}:文本有斜体标记(帮助)(英语) ["Bersedia Menyumbang Bandaraya Cemerlang"] 错误:{{native name}}:文本有斜体标记(帮助)(马来语) | |
吉隆坡 在 马来西亚的位置 | |
坐标:3°08′52″N 101°41′43″E / 3.1478°N 101.6953°E | |
国家 | 马来西亚 |
行政区划 | 联邦直辖区 |
行政区域 | 列表 |
开辟 | 1859年[1] |
升格为大城市 | 1972年2月1日 |
成为联邦直辖区 | 1974年2月1日 |
政府 | |
• 市长 | 阿敏诺丁 |
面积[2] | |
• 马来西亚首都 | 243 平方公里 (94 平方英里) |
• 都会区 | 2,243.27 平方公里(866.13 平方英里) |
海拔[4] | 66 公尺(217 英尺) |
人口(2018年5月)[5] | |
• 马来西亚首都 | 1,792,600(第一位) |
• 密度 | 6,891人/平方公里(17,310人/平方英里) |
• 都会区 | 7,200,000[3] |
• 都会区密度 | 6,581人/平方公里(17,040人/平方英里) |
• 区域居民称谓词 | 吉隆坡人/KL-ite / Kuala Lumpurian |
人类发展指数 | |
• HDI(2017年) | ▲ 0.857 (极高)(第一位) |
时区 | 马来西亚标准时间(UTC+08:00) |
邮政编码 | 50000 - 60000 |
平太阳日 | UTC +06:46:48 |
电话区域号码 | (+60) 3 |
车牌字母 | V和W (所有车辆除了德士) HW (所有德士) |
ISO 3166-2 | MY-14 |
网站 | www www |
吉隆坡(英语和马来语:Kuala Lumpur,简称“KL”,全称“吉隆坡联邦直辖区”)是马来西亚的首都[注 1]兼最大城市[6],一座对东南亚的文化、教育、体育、财政、经济、商业、金融都具有极大影响力的国际大都会。因许多在东南亚召开的国际级外交会议都会在吉隆坡和新加坡举行,因此吉隆坡也被视为是东南亚外交的两大中心之一。依照GaWC所公布之世界级城市名单中,吉隆坡被列为与曼谷、洛杉矶、阿姆斯科丹、多伦多、首尔等同属于ALPHA级(Grade A)的国际都市,《外交政策》公布的2014年全球城市指数中吉隆坡位居第53名[7],经济与社会改革相关的2018年2thinknow改革城市指数则位居第31名。[8]吉隆坡也被联合国教育、科学及文化组织选定为2020年度的“世界图书之都”(World Book Capital)[9]。
吉隆坡是全马来西亚人口最多以及最密集的城市,据2012年统计吉隆坡总面积达243平方千米(94平方英里),[6]广义的大吉隆坡都会区则包括了巴生谷,是一个有785万人的大都会区[10]。吉隆坡是马来西亚语言和人口族群最为多元化的城市,也是全马来西亚人口和经济成长最快速的都会区。
吉隆坡地处马来半岛西岸,为雪兰莪州所环绕。 [11]吉隆坡被规划作“吉隆坡联邦直辖区”,为大马三个联邦直辖区之一,由联邦政府直接管理。[12]吉隆坡曾经是联邦中央政府行政中心和马来西亚联邦法院所在地,但已于1999年迁往吉隆坡以南20公里的布城(行政首都)。[13]目前马来西亚36个联邦政府部门总部仅剩4个仍然常驻在吉隆坡,但即便如此吉隆坡仍然是马来西亚国会所在地,马来西亚国家元首的官邸-国家皇宫也位在于此。此外,吉隆坡也是马来西亚最大的股票交易所-吉隆坡证券交易所的所在地。
据Euromonitor于2019年的统计指出,吉隆坡每年拥有高达5731万名外国游客到访,更是超越了纽约、罗马、华沙、柏林等,并在最吸引外国游客的城市排名中位居全球第三名[14]。此外,大吉隆坡同时也是许多吉隆坡大学城与国外高等学府的所在地。在2020年QS世界大学排行榜中,排名全国前两位的本地大学马来亚大学(UM)和拉曼大学(UTAR)都在大吉隆坡里。
1981年起,在时任首相马哈迪的执政下,吉隆坡周围陆续举办多场国际体育赛事、政治与文化活动,如1998年的英联邦运动会与一级方程式赛车巡回赛。高耸而壮观的国油双峰塔是吉隆坡的著名地标,与其周围环绕的高楼大厦共同象征马来西亚未来的发展繁荣。1998年亚洲金融风暴前吉隆坡已发展成东南亚国家第二大学城。
历史
吉隆坡在1857年建立于鹅唛河与巴生河的交汇处,此乃吉隆坡的马来语名的由来(Kuala意指河口,Lumpur意指烂泥,原意为泥泞河口)。当时,雪兰莪州皇族拉惹阿都拉雇用华人矿工在巴生谷开采锡矿[15],于是矿场成为贸易聚集之处。
锡矿开采者之后落脚于安邦,合伙组成工人组织[16]。客家族群为主的海山会和福建族群为主的的义兴会为两大华人组织,经常为了锡矿利益产生斗争。[16]由于斗争不断,矿场因而停工,促使当时统治雪兰莪马来联邦的英国殖民政府指派甲必丹(意指华人领袖)掌管马来西亚。[17]
吉隆坡早期面临许多动乱,如雪兰莪内战、瘟疫以及频繁的大火和水灾。1870年代左右,吉隆坡第三任华裔甲必丹叶亚来被推选为领袖,促进此城镇的发展和繁荣,吉隆坡因而发展为兴盛的矿城。[18]1880年,雪兰莪州的首府因策略性考量,自巴生河迁往吉隆坡。[19]
再度发展的吉隆坡
第二次世界大战
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日军于1942年1月11日占领吉隆坡。尽管战斗损伤极少,但在日军仅在占领吉隆坡几周内的时间,屠杀了超过五千名华人,并将数千名印度人当做苦力强制去修缅甸铁路,造成大量人员死亡。1945年8月15日,日军将领板垣征四郎向英军投降,吉隆坡结束了44个月的日占时期。
二战后
1957年,吉隆坡成为刚从英国独立的马来亚联邦(Federation of Malaya)的首都。当时,首任总理东姑阿都拉曼在吉隆坡的默迪卡体育场(Stadium Merdeka)宣读独立宣言。
1963年成为马来西亚联邦的首都。
1974年,吉隆坡自雪兰莪州划分出来,组成第一个受马来西亚联邦政府管辖的联邦直辖区。
短暂的一个多世纪,吉隆坡由“泥泞的河口”,一跃而成为马来西亚的首都兼第一大城市。昔日的矿业小镇,如今高楼林立,交通四通八达,贸易鼎盛,活力无穷,已成为拥有面积243.6平方公里,居民百万人的大都市,同时也是政治、经济、文化、商业和社交中心。
吉隆坡将新的发展设计和旧传统巧妙地结合在一起。拥有全世界最高的建筑物及许多杰出风格的大型建筑物,但是许多历史遗迹都被保留得非常完善。有“世界锡都、胶都”之美誉。
成立过程
1957年,吉隆坡成为刚从英国独立的马来亚联邦(Federation of Malaya)的首都。当时,首任首相东姑阿都拉曼在吉隆坡的默迪卡体育场(Stadium Merdeka)宣读独立宣言。1974年,吉隆坡从雪兰莪割让出来成为联邦直辖区。
地理
吉隆坡位在巴生河流域,东有蒂迪旺沙山脉为屏障,北方及南方有丘陵地环绕,西临马六甲海峡。吉隆坡的马来语意指“泥泞河口”,即巴生河和鹅唛河的交会处。[20]
吉隆坡地处雪兰莪州中心,曾受到雪兰莪州政府的管辖。1974年,吉隆坡自雪兰莪州划分出来,组成第一个受马来西亚联邦政府管辖的联邦直辖区。马来半岛西侧海岸与东侧海岸相较起来,有较广阔的平原,因此促进吉隆坡发展,比其他城市还来得快速。[来源请求]都会区面积达243平方千米(94平方英里),[2]平均海拔21.95米(72.0英尺)。[21]
气候
吉隆坡 | ||||||||||||||||||||||||||||||||||||||||||||||||||||||||||||
---|---|---|---|---|---|---|---|---|---|---|---|---|---|---|---|---|---|---|---|---|---|---|---|---|---|---|---|---|---|---|---|---|---|---|---|---|---|---|---|---|---|---|---|---|---|---|---|---|---|---|---|---|---|---|---|---|---|---|---|---|
气候图表 | ||||||||||||||||||||||||||||||||||||||||||||||||||||||||||||
| ||||||||||||||||||||||||||||||||||||||||||||||||||||||||||||
|
吉隆坡东临蒂迪旺沙山脉,西临印尼苏门答腊岛,形成热带雨林气候(柯本气候分类法),长年温暖,四季如夏,日照充足,且降雨丰沛,特别是十月至隔年三月东北季风盛行时。气温长时稳定,最高温大约在摄氏31至33度之间,从未超过37.2度;最低温约在22至23.5度之间,未低于17.8度。[22][23]平均年降雨量为2600毫米,虽然六月及七月较为干旱,但平均月降雨量大都超过127毫米。[24][25]
降雨量突增时,时常有水患发生,特别是在市中心,低洼地区及下游区域。[26]附近的苏门答腊岛发生森林火灾时,引起的尘土和灰烬会让吉隆坡深受霾害,是市区主要的污染来源,另有露天燃烧、汽机车及建地活动所造成的空气污染。[27]
吉隆坡 | |||||||||||||
---|---|---|---|---|---|---|---|---|---|---|---|---|---|
月份 | 1月 | 2月 | 3月 | 4月 | 5月 | 6月 | 7月 | 8月 | 9月 | 10月 | 11月 | 12月 | 全年 |
历史最高温 °C(°F) | 38.0 (100.4) |
36.2 (97.2) |
36.7 (98.1) |
37.2 (99.0) |
38.5 (101.3) |
36.6 (97.9) |
36.3 (97.3) |
38.0 (100.4) |
35.8 (96.4) |
37.0 (98.6) |
36.0 (96.8) |
35.5 (95.9) |
38.5 (101.3) |
平均高温 °C(°F) | 32.0 (89.6) |
32.8 (91.0) |
33.1 (91.6) |
33.1 (91.6) |
33.0 (91.4) |
32.8 (91.0) |
32.8 (91.0) |
32.3 (90.1) |
32.1 (89.8) |
32.0 (89.6) |
31.7 (89.1) |
31.5 (88.7) |
32.4 (90.3) |
日均气温 °C(°F) | 27.7 (81.9) |
28.2 (82.8) |
28.6 (83.5) |
28.7 (83.7) |
28.8 (83.8) |
28.6 (83.5) |
28.1 (82.6) |
28.1 (82.6) |
28.0 (82.4) |
28.0 (82.4) |
27.8 (82.0) |
27.6 (81.7) |
28.2 (82.8) |
平均低温 °C(°F) | 23.4 (74.1) |
23.6 (74.5) |
24.0 (75.2) |
24.3 (75.7) |
24.6 (76.3) |
24.3 (75.7) |
23.8 (74.8) |
23.9 (75.0) |
23.8 (74.8) |
24.0 (75.2) |
23.8 (74.8) |
23.6 (74.5) |
23.9 (75.0) |
历史最低温 °C(°F) | 17.8 (64.0) |
18.0 (64.4) |
18.9 (66.0) |
20.6 (69.1) |
20.5 (68.9) |
19.1 (66.4) |
20.1 (68.2) |
20.0 (68.0) |
21.0 (69.8) |
20.0 (68.0) |
20.7 (69.3) |
19.0 (66.2) |
17.8 (64.0) |
平均降水量 mm(英寸) | 193 (7.6) |
198 (7.8) |
257 (10.1) |
290 (11.4) |
197 (7.8) |
131 (5.2) |
148 (5.8) |
162 (6.4) |
214 (8.4) |
265 (10.4) |
321 (12.6) |
252 (9.9) |
2,628 (103.4) |
平均降雨天数 | 17 | 17 | 19 | 20 | 18 | 14 | 16 | 16 | 19 | 21 | 24 | 22 | 223 |
平均相对湿度(%) | 80 | 80 | 80 | 82 | 81 | 80 | 79 | 79 | 81 | 82 | 84 | 83 | 81 |
月均日照时数 | 185.0 | 192.4 | 207.9 | 198.8 | 206.8 | 194.4 | 200.2 | 189.0 | 163.8 | 169.1 | 152.3 | 162.6 | 2,222.3 |
数据来源1:Pogodaiklimat.ru[28] | |||||||||||||
数据来源2:NOAA (sunshine hours, 1961–1990)[29] |
政治管理
自1961年4月1日起,吉隆坡由联邦首都处长委任管理;1972年升格为大城市之后,改为部长委任[30],至今已有九位派任的市长。
地方政府
管理吉隆坡的地方政府机关为“吉隆坡市政局”,受马来西亚联邦直辖区管辖。[30]负责公共健康卫生、废弃物清理与管理、城市计画、环境保护与建筑管理、社会和经济发展,以及公设维护等项目。市政局的市长握有执行权,由直辖区部长派任,任期三年。1970年地方政府选举废止后便采用委任制度。[31]
行政区划
- 武吉免登(Bukit Bintang)
- 蒂蒂旺沙(Titiwangsa)
- 斯迪亚旺沙(Setiawangsa)
- 旺沙玛珠(Wangsa Maju)
- 峇都(Batu)
- 甲洞(Kepong)
- 泗岩沫(Segambut)
- 班底谷(Lembah Pantai)
- 士布爹(Seputeh)
- 敦拉萨镇(Bandar Tun Razak)
- 蕉赖(Cheras)
经济
旅游业
零售业
人口统计
根据2015年马来西亚统计局的数据人口普查,吉隆坡人口约1,780.400人(其他土著包含在马来人数据里)。[33]
族群 | 2015 | |
---|---|---|
人口 | 百分比 | |
马来人 | 717800 | 40.32% |
其他土著 | 0 | 0% |
华人 | 657000 | 36.9% |
印度人 | 153500 | 8.62% |
其他 | 17400 | 0.98% |
马来西亚公民总数 | 1545700 | 86.82% |
非马来西亚公民总数 | 234700 | 13.18% |
总数 | 1780400 | 100.00% |
吉隆坡也是马来西亚华人的主要传统聚居地之一,以福州人、闽南人和潮汕人为主,到1970年代时华人仍占吉隆坡人口的多数,现在华人约占该地区总人口的42%,为当地主要族裔之一。在吉隆坡土生土长的华人普遍地使用福州语作为日常社交和工商语,而标准华语一般则作为和来自非粤语地区的华人的沟通媒介,此外英语在白领工作领域广泛地被使用,也是最重要的商业书信语文。吉隆坡也是马来西亚数个以粤语为主导的城市之一,其他为怡保、关丹、芙蓉市、莎阿南、蒲种、梳邦再也、八打灵再也以及东马的山打根。
城市景观
-
夜晚的星光大道(BBKLCC)
-
从双峰塔拍摄
-
吉隆坡部分景色
-
吉隆坡夜景
-
吉隆坡天际线
-
城市大厦庆祝50周年国庆日
-
Citibank Tower
-
The Troika
-
吉隆坡中央车站附近
-
时代广场
-
KL Mid Valley (night)
-
KL Mid Valley (morning)
-
清晨的Bukit Nanas单轨火车站
-
吉隆坡市中心
教育
高等教育
国民中学(国中)
|
|
国民型华文中学(华中)
华文独立中学(独中)
国民型华文小学(华小)
- 吉隆坡志文华文小学 SJK (C) CHI MAN
- 吉隆坡侨南华文小学 SJK (C) CHIAO NAN
- 吉隆坡精武华文小学 SJK (C) CHIN WOO
- 吉隆坡中华辟智华文小学 SJK (C) CHONG FAH PHIT CHEE
- 吉隆坡中华华文小学 SJK (C) CHONG HWA
- 吉隆坡崇文华文小学 SJK (C) CHOONG WEN
- 吉隆坡中华女校 SJK (C) CHUNG HWA (P)
- 吉隆坡中国华文小学 SJK (C) CHUNG KWO
- 吉隆坡中国公学 SJK (C) CHUNG KWOK
- 吉隆坡尊孔华文小学 SJK (C) CONFUCIAN
- 吉隆坡州立华文小学 SJK (C) JALAN DAVIDSON
- 吉隆坡燕美律华文小学 SJK (C) JALAN IMBI
- 吉隆坡增江南区华文小学 SJK (C) JINJANG SELATAN
- 吉隆坡增江中区(1)华文小学 SJK (C) JINJANG TENGAH (1)
- 吉隆坡增江中区(2)华文小学 SJK (C) JINJANG TENGAH (2)
- 吉隆坡增江北区华文小学 SJK (C) JINJANG UTARA
- 吉隆坡甲洞华文小学(1校) SJK (C) KEPONG (1)
- 吉隆坡甲洞华文小学(2校) SJK (C) KEPONG (2)
- 吉隆坡启智华文小学 SJK (C) KHAI CHEE
- 吉隆坡坤成华文小学(1校) SJK (C) KUEN CHENG (1)
- 吉隆坡坤成华文小学(2校) SJK (C) KUEN CHENG (2)
- 吉隆坡公民华文小学 SJK (C) KUNG MIN
- 吉隆坡光汉华文小学 SJK (C) KWONG HON
- 吉隆坡乐圣华文小学 SJK (C) LA SALLE
- 吉隆坡励志华文小学 SJK (C) LAI CHEE
- 吉隆坡黎明华文小学 SJK (C) LAI MENG
- 吉隆坡民众华文小学 SJK (C) MUN CHOONG
- 吉隆坡民义华文小学 SJK (C) MUN YEE
- 吉隆坡南强华文小学 SJK (C) NAAM KHEUNG
- 吉隆坡南开华文小学 SJK (C) NAN KAI
- 吉隆坡南益华文小学 SJK (C) NAN YIK (LEE RUBBER)
- 吉隆坡沙叻秀新村华小 SJK (C) SALAK SELATAN
- 吉隆坡三育华文小学 SJK (C) SAM YOKE
- 吉隆坡冼都华文小学 SJK (C) SENTUL
- 吉隆坡冼都巴刹华文小学 SJK (C) SENTUL PASAR
- 吉隆坡圣德华文小学 SJK (C) ST. THERESA
- 吉隆坡大同华文小学 SJK (C) TAI THUNG
- 吉隆坡康乐华文小学 SJK (C) TAMAN CONNAUGHT
- 吉隆坡循人华文小学 SJK (C) TSUN JIN
- 吉隆坡育南华文小学 SJK (C) YOKE NAM
- 吉隆坡甲洞华文小学(3校) SJK (C) KEPONG (3) ===国际学校 (外国人就读》 === * 吉隆坡国际学校
交通
吉隆坡与其他亚洲城市相同,自行开车是主要的交通方式[35],因此整个吉隆坡市区有多条高速公路。吉隆坡为马来西亚首都,因此公路网路相当密集,通往其他马来半岛地区。
至于空中交通,吉隆坡有两座机场,吉隆坡国际机场和苏丹阿都阿兹沙机场。吉隆坡国际机场,位于雪兰莪州雪邦市,吉隆坡以南约50公里处,同时也是马来西亚的空中运输枢纽。吉隆坡国际机场直航航线跨及全球六大洲[36],第一国际机场(KLIA)是国家航空马来西亚航空和马印航空的营运枢纽。亚洲航空和其他低成本航空航班是在机场第二国际机场(Klia2)营运,距离第一国际机场(KLIA)约2公里,两个国际机场之间有机场快铁和巴士等交通服务。吉隆坡机场快铁(KLIA Ekspres),只需28分钟即可抵达吉隆坡中央车站[37],如果是搭车或巴士,则需花费一个小时。苏丹阿都阿兹沙机场,也称作“梳邦国际机场”,在1988年吉隆坡国际机场启用前是吉隆坡的主要机场。苏丹阿都阿兹沙机场目前仅供包机和操作涡轮螺旋桨的航班使用,例如飞萤航空和Berjaya Air[38]。
吉隆坡的大众运输系统包含巴士、铁路和计程车等等。尽管政府鼓励市民使用大众运输,使用率只达16%(2006年)[35]。吉隆坡的铁路运输包含轻快铁(LRT)、捷运、单轨铁路、通勤铁路和机场联络轨道系统。轻快铁系统有格拉那再也线、安邦线和大城堡线、这三条路线,串联吉隆坡都会区与各地主要郊区。捷运线则有于2017年开通的双溪毛糯-加影线,吉隆坡单轨列车服务市区主要地点,而通勤铁路来往于市区与郊区。吉隆坡中央车站是铁路系统的交会站,也是未电气化的城际铁路和KTM电动列车服务的枢纽,往南可至新加坡,往东北则可至道北。[160]
吉隆坡是大规模应用天然气做为德士燃料的东盟主要城市之一。在当地,大多数德士有红、白两种专用的特殊色,方便人们识别和在德士站或街道上叫车。
旅游景点
- 苏丹阿都沙末大厦 ( 大钟楼 )(Sultan Abdul Samad Building)
这座大厦建于1897年,以容纳英国殖民地政府的几个重要部门,但别具摩尔色彩更冠上铜光闪亮的圆屋顶,并拥有40公尺的大钟楼,是吉隆坡市的重要标志之一,也是许多重要活动的举办场地,例如8月31日的国庆日大游行和迎新年的盛会等。目前是最高法院所在地。
- 独立广场(Merdeka Square)
独立广场坐落于苏丹阿都沙末大厦对面,面积约8.2公顷。在1957年8月31日,马来西亚国旗开始在此飘扬,象征脱离英国统治而独立,现该升旗地点则矗立着一支高100英尺的旗杆,以纪念这个历史时刻。广场对面的另一端,是一个旅客休息处,喷水池旁屹立着一排柱廊,还有百日菊和万寿菊组成的花海。广场下面的Plaza Putra则是一座集美食、休憩和娱乐于一体的地下街。
- 阿布瑟曼酋长故居(Rumah Penghulu Abu Seman)
阿布瑟曼酋长故居是马来西亚文化遗产基金会属下的文化机构,建于1925年,仿照英国都铎式建筑。花园中央有一座特摩尔原居民社区建造的竹舍和一间经过修复的马来式木屋,此木屋原本是吉打州一位酋长的故居。建筑物全部通过马来传统雕刻修饰,反映当时三十年代初的建筑雕艺,里面展示婚礼服饰与妆物。有导游与记录片描述建筑物修复过程。此处经常有主办以文化遗产为主题的展览会,拥有一家礼品店和一所参考图书室。
- 国家回教堂(National Mosque)
这座以教堂为独特风格的现代设计,表现出回教艺术、书法、知识和装饰的传统美感。最令人瞩目之处则在于其层叠的伞状屋顶,象征一个独立自主国家的雄心和抱负。其高尖塔高73公尺。国家回教堂是吉隆坡回教徒常去的主要祈祷的场所。
- 国家体育中心 ( National Sports Complex )
新落成的国家体育中心占地200英亩,位于武吉加里尔(武吉乃山巅之意),建有国家体育馆、太子体育室、国家游泳池、国家曲棍球市以及国家壁球室。第16届吉隆坡共和联邦运动会就在此体育中心举行开幕式、闭幕式以及全部项目。入口正门饰上马来传统雕刻艺术物。
- 共和联邦岭与住宅楼(Commonwealth Hill and Family Park)
位于国家体育中心之北面,也是1998年吉隆坡共和联邦运动会纪念园。主要的建筑物有国旗大厦、中央大厦,此幢大厦也特别展示全部参赛国之历史与资料。此处最高的大楼为美景大厦。园中有人工湖一个。
- 家庭公园(The Family Park)
家庭公园建有两个橄榄球场及藤球场、沙滩排球场、篮球场以及儿童游乐场各一个。其他设备有浴池、更衣室、食摊、回教祈祷室、童军露营场地,而且具有障碍与耐力活动基本训练器材。
- 古腰河(Sungai Kuyoh)
沿河建设以康乐为主题的园艺花园,种有许多树木,偶见供体操的小亭,适合轻运动或休闲散步。可乘轻快铁抵达到武吉加里尔站。
- 吉隆坡火车总站 ( Kuala Lumpur Railway Station )
建于1910年的火车总站是另一深受摩尔式建筑风格影响的历史性建筑物。曾在1986年进行大规模装修,以便为乘客提供舒适的空调享受和现代化设计。以前,乘客可从这个火车站前往马来西亚半岛西岸的大多数城镇和东岸的道北(Tumpat)也可直达新加坡和泰国。自从吉隆坡中环广场(KL Sentral)在2001年开始启用后,它的首要火车站地位已经被取代了。目前,它是电动火车服务的其中一站。
- 国家剧场 ( The National Theatre )
国家剧团和国家交响乐团的常驻场所,国家剧场也重负发展马来西亚各形式的舞台艺术。建筑设计特别注重实用,具有最先进的器材,尚保存国家文化的特色和马来传统设计艺术。这里经常举办戏剧、舞蹈及音乐表演。
- 国家天文馆(National Planetarium)
这座蓝色屋顶的天文馆坐落于吉隆坡湖滨公园的一个山冈之上;设有放映太空节目和电影的电影院;大厅永久展出许多关于太空科学的展品,其中包括亚利安IV火箭推进器,即其中一个将马来西亚第一枚人造卫星Measat发射进入太空的推进器。在月圆和晴空的日子,可用其天文台内的寸直径望远镜观察天体动能,天文馆还包括一个太空主题公园,园内放置了许多古代天文仪器的复制品。天文馆由一个行人天桥连接,可通往国家博物馆。
- 湖滨公园 ( Lake Gardens )
位于Perdana路,是吉隆坡最受欢迎的公园。公园围绕着两个湖来设计,其热带公园占地91.6公顷,是市内的绿洲,还设有雕刻艺术廊、创意主题公园和雨林。
湖滨公园的景点包括:
- 兰花园(Orchid Garden)
园内种植的兰花超过800种,其中不乏外国品种。周末还有花束和其他植物出售,花农可提供传授栽花艺术和窍门的咨询服务。
- 木槿花园(Hibiscus Garden)
木槿花号称热带花之后,园内拥有超过500个品种,其中包括俗称;大红花;的红色朱槿(Hibiscus rosa-sinensis),即马来西亚的国花。
- 鹿园(Deer Park)
面积为2公顷,圈养了一群来自荷兰的梅花鹿和马来西亚雨林区的鼠鹿。
- 蝴蝶园(Butterfly Park)
当局广植了超过15000种树木创造出一个热带雨林的境界,有超过6000只蝴蝶,还有一个蝴蝶幼虫培育园和繁殖区。
- 吉隆坡雀岛公园(Kuala Lmpur Bird Park)
是亚洲最大的飞禽公园之一,超出5000只鸟儿住在这里,90%为本地鸟类,10%则是从海外进口的。
- 国家英雄纪念碑(National Monument)
这座由著名雕刻大师Felix de Weldon设计的黄铜纪念碑,高达15.54公尺,建于1966年,以纪念与马来亚共产党武装斗争时期为国牺牲的英雄;也是全世界最庞大的独立雕刻品之一。
- 东盟雕塑公园 ( Asean Sculpture Garden )
公园座落于国家纪念碑之下,当中有不少由多位东盟区域优秀艺术家创造的得奖杰作。
- 马来西亚国家博物馆 ( National Museum )
位于湖滨公园边缘的国家博物馆是大马国内主要的博物馆。此设计乃依照古典马来建筑风格。内有许多个展览厅以深入浅出和有趣的布局,帮助旅客透视马来西亚的历史、政治发展、文化、经济、艺术和动植物等。博物馆的露天范围还有各种静态展览品,包括旧式火车头、老爷车和一座仿古马来宫殿。
- 占美清真寺(Jamek Mosque)
在巴生河及鹅唛河交汇点,建于1909年,是吉隆坡市最古老的清真寺,以优雅的拱门穹顶见称,体现摩尔式建筑。
- 国家皇宫(Istana Negara)
坐落于皇宫路的一座山丘上,市中心之旁,其内青草遍地,鲜花满园盛开,许多宫室应酬、宴会和庆典活动也在此进行。此外,每天游客都可到此观看皇宫守卫的换班仪式
- 吉隆坡塔(Kuala Lumpur Tower)
位于吉隆坡酒店区附近的咖啡山(Bukit Nanas)上,这座高421公尺的混凝土塔,是亚洲最高也是全球第四高的塔。吉隆坡塔也是电讯、电台和电视转播的通讯塔。
- 双峰塔楼(Petronas Twin Towers)
88层的国油双峰塔是目前全世界最高的两座独立塔楼,距地面452米。这辉煌的建筑设计灵感来自回教的Five Pillars,也是超现代化“吉隆坡城市中心”(Kuala Lumpur City Center)计划的主要部分,塔楼内部有一个国油管弦乐礼堂,即马来西亚爱乐管弦乐团(Malaysian Philharmonic Orchestra)及国油表演艺术团的大本营。
- 吉隆坡城中城公园(KLCC Park)
占地20公顷,由已故罗伯托•马克斯(Roberto Burl Marx)原创精心设计,镶嵌细工,是繁忙的城市居民忙里偷闲的一个空间。此公园也是一个植物区系,搜集约有1900种本地的树木与棕榈种类,为公园提供一个物种多样性的集合区。园里的雕塑、壁书以及阳光广场购物中心外侧的游憩场有两座喷泉,呈现“池塘交响音乐”。
- 国油画廊(Galeri Petronas)
国际水平的国油画廊位于阳光广场,是国家石油公司欲建设世界级的美术馆的一个意向,同比邻的国家石油公司管弦音乐厅相辅相成,空间的设计是其主要景点,用途多样化。画廊分为三部分:主要画廊、侧馆与试验美术市,可方便同时进行多项展出。
- 国油管弦乐厅(Petronas Philharmonic Theater)
这座是马来西亚首间演奏古典音乐的场所,设计取型19世纪风行欧洲的椭圆鞋盒型音乐厅造形,综合马来西亚传统与现代设计艺术,可容纳885 人,包括正厅包厢座位、20个第二楼与第三楼豪华厢座。
- 马来西亚旅游咨询中心(Malaysia Tourism Centre)
这座1935年的建筑物原本是著名商人余东施的住宅,二战期间,曾是英军的战时办事处和日军的总部,后来则成为马来亚首次召开国会会议和数位最高元首举行登基大典的场地。在1988年装修后即做目前用途,即一个服务全面的旅游咨询中心,而且设施完善齐备,内有表演展览厅礼品店和餐厅等。
- 国家科学中心(National Science Centre)
屹立于吉隆坡市西北面(Bukit Kiara)区的一座山冈上,占地8公顷,风景优美,于1996年成立,以促进人们对科技的了解和兴趣。其外观有如截开的椎骨,并冠以圆形屋顶,非常瞩目。多座展览厅的展览主题都十分吸引,包括环境旅程、发掘的途径、未来世界和思考机器等。
- 伊斯兰艺术博物馆(Islamic Arts Museum)
坐落于Jalan Lembah Perdana 的伊斯兰艺术博物馆内,收藏着许多主题画廊,里面有多种著名的伊斯兰教建筑设计模型,如泰姬陵、伊斯过阿都卡里教士清真寺及阿末尔蒂摩伊斯兰文献,其中包括30种明朝的Judz古兰经
- 中央艺术坊(Central Market)
这幢历史性建筑原本是繁忙的湿菜市场,现在是许多特色商店的集中地,售卖如老爷钟、珠宝、木雕、蜡染布料、锡器、玉树和吹玻璃纪念品等。在艺术坊内,旅客还可以光顾绘画师,或看看吹玻璃技师表演,以及认识蜡染匠技艺;也可选择一家餐馆休息,并品尝本地或西式美食。每周末下午7时半都有文化表演。
- 茨厂街(Petaling Street)
茨厂街即是吉隆坡的唐人街,富有华人生活区的独有风格。此多姿多彩的街道上有许多商店、餐馆或小贩摊子,货品种类由布料至中草药,还有许多中餐馆,提供多种乡土地道美食。
- 乐圣岭天后宫(Thean Hou Temple)
乐圣岭天后宫坐落在吉隆坡的边界,接近雪兰莪的八打灵再也。它由雪隆海南会馆所一手筹备和创立,1989年9月3日开幕[39]。 那里主要供奉着天后娘娘,每逢华人佳节时,这里的游客络绎不绝。
- 印度清真寺路(Jalan Masjid India)
这里是街头艺人、街旁商贩和商店集中的地区,因有一座印度回教堂而得名。沿街的商店可以买到印度黄铜油灯、银餐具、玻璃金镯和金饰等。
- 手工艺品中心(Komplex Budaya Kraf)
位于Conlay路的手工艺品中心云集了本地最著名的手工艺品公司和品牌,可在此买到精美蜡染服装,各种家庭装饰品或纪念品。在该中心的地面层,旅客还可尝试自己用染料和蜡制作的蜡染创作。另一端是一个艺术家的天地,可观赏他们创作,也有画作可供选购。
- 康乐花园夜市场(Pasar Malam Taman Connaught)
坐落于吉隆坡南端蕉赖区康乐花园,为马来西亚最长的华人夜市场之一。可以在此购买到各式各样的华人食品与物品。其中著名的有亚三拉沙、臭豆腐、炒粿条、乌达乌达等著名食品。
位于吉隆坡热门旅游景点之一的国家纪念碑附近有一个隐藏于城市之中的森林 – Taman Tugu , 这里有着超过 4000 棵不同种类的树, 刚开放就被 《孤独星球 (Lonely Planet) 》 评选为 2019 十大最佳新开放景点 (Best New Openings) ~
友好城市
吉隆坡与全球许多城市结缔友好城市与外交伙伴协议。
国家 | 城市 | 伙伴关系 | 备注 |
---|---|---|---|
英国 | 伦敦 | 友好城市 | [40] |
中华人民共和国 | 北京 | 友好城市 | |
美国 | 纽约 | 姐妹市 | [40] |
德国 | 汉诺威 | 姐妹市 | [40][41] |
德国 | 柏林 | 姐妹市 | [42] |
阿联酋 | 迪拜 | 姐妹市 | [40] |
印度 | 清奈 | 姐妹市 | [43] |
印度 | 德里 | 姐妹市 | [44] |
伊朗 | 伊斯法罕 | 姐妹市 | [45][46] |
伊朗 | 马什哈德 | 姐妹市 | [47] |
日本 | 大阪 | 商业伙伴城市 | [46][48] |
马来西亚 | 马六甲市 | 姐妹市 | [46] |
摩洛哥 | 卡萨布兰卡 | 姐妹市 | [46] |
土耳其 | 安卡拉 | 姐妹市 | [46][49] |
备注
- ^ 吉隆坡是宪法法定的首都,布城则是行政首都和联邦政府所在地。详见:马来西亚首都与各州首府列表
参考文献
- ^ Malaya Celebrates, 1959. British Pathé. [2013-08-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年9月7日).
- ^ 2.0 2.1 Laporan Kiraan Permulaan 2010. Jabatan Perangkaan Malaysia: 27. [2011-01-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0年12月27日).
- ^ KL on track to megacity status. Focus Malaysia. [2015-04-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年12月19日).
- ^ Malaysia Elevation Map (Elevation of Kuala Lumpur). Flood Map : Water Level Elevation Map. [2015-08-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8-22).
- ^ Population by States and Ethnic Group. Department of Information, Ministry of Communications and Multimedia, Malaysia. 2015 [2015-02-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2-12).
- ^ 6.0 6.1 Malaysia: largest cities and towns and statistics of their population. [2013-03-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12-16).
- ^ Kearney, Inc., AT. The 2010 Global Cities Index. Foreign Policy. (原始内容.archive.org/web/20110302042007/http://www.foreignpolicy.com/node/373401 存档 请检查
|archiveurl=
值 (帮助)于2011-03-02). - ^ Print! Email! Author: 2thinknow. -index-2016-2017-top-100-cities/9779 Innovation Cities Top 100 Index 2016-2017: City Rankings » Innovation Cities Program & Index: City Innovation for USA, Canada, Australia/NZ, Europe, Asia, Latin America, Mid-East 请检查
|url=
值 (帮助). Innovation-cities.com. 2018-05-09 [2018-05-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年1月19日). - ^ 吉隆坡被命名为2020年世界图书之都. 联合国新闻. [2018年10月3日].
- ^ Kuala Lumpur Population 2017. World Population Review. (原始内容.archive.org/web/20170407054708/http://worldpopulationreview.com/world-cities/kuala-lumpur-population/ 存档 请检查
|archiveurl=
值 (帮助)于2017-04-07). - ^ Territorial extent. States of Malaysia. statoids.com. [2007-12-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0-06-14).
- ^ Jeong Chun Hai @Ibrahim, & Nor Fadzlina Nawi. (2007). Principles of Public Administration: An Introduction. Kuala Lumpur: Karisma Publications. ISBN 978-983-195- 253-5
- ^ Putrajaya – Malaysia. Government of Malaysia.
- ^ Top 100 City Destinations Ranking: WTM London 2017 Edition. euromonitor.com. [2018年7月5日]. (-2017.html 原始内容 请检查
|url=
值 (帮助)存档于2016年11月30日). - ^ Kuala Lumpur History. All Malaysia. [2009-09-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9-10-18).
- ^ 16.0 16.1 From tin town to tower city. kiat.net. [2010-09-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0-07-27).
- ^ Kuala Lumpur History. Kuala-Lumpur.ws. [2010-09-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0-09-29).
- ^ Sejarah Malaysia. Sejarah Malaysia. [2007-12-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2-09-02).
- ^ Kuala Lumpur. Encyclopædia Britannica. [2007-12-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7-12-26).
- ^ Kuala Lumpur: Growing Pains. Asia's Best Cities 2000 (Asiaweek). [2007-12-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7-12-03).
- ^ Kuala Lumpur Location. Malaysia Travel. [2010-09-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0-09-18).
- ^ Extreme Temperatures Around the World. Maximiliano Herrera. [2010-09-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8-06).
- ^ Weather in KL. Welcome-KL. [2012-07-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2-09).
- ^ 引用错误:没有为名为
WMO
的参考文献提供内容 - ^ Climate in Kuala Lumpur. Healism.com. [2010-09-18].[永久失效链接]
- ^ Kuala Lumpur Environment. Kuala Lumpur City Hall. [2007-12-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7-12-13).
- ^ Hazardous haze shrouds Kuala Lumpur. MSNBC. 2005-08-11 [2007-12-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7年12月14日).
- ^ Climate of Kuala lumpur. Weather and Climate (Погода и климат). [8 October 20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3 March 2018) (俄语).
- ^ Kuala Lumpur Climate Normals 1961–1990. National Oceanic and Atmospheric Administration. [24 April 2015].
- ^ 30.0 30.1 DBKL History. Kuala Lumpur City Hall. [2015-04-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4-29).
- ^ Malaysia's towns and cities are governed by appointed mayors. City Mayors. 2006 [2006-10-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年2月23日).
- ^ Ezani, Emizul. Organisation Chart. www.dbkl.gov.my.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7-27).
- ^ Department of Statistics Malaysia. Population Distribution by Local Authority Areas and Mukims 2010. Department Statistics of Malaysia, Official Portal. 2013-04-03 [2016-10-12] (英语及马来语).
- ^ 34.0 34.1 引用错误:没有为名为
Department of Statistics, Malaysia
的参考文献提供内容 - ^ 35.0 35.1 Azlan. Headline: Percentage usage of public transport to be increased to 40 percent. Radio Televisyen Malaysia. 2006-10-13 [2006-10-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7-09-30).
- ^ Malaysia Airlines Takes Flight to MEGACITIES on National Geographic Channel (新闻稿). National Geographic. [2007-12-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02-06).
- ^ KLIA Ekspres. Express Rail Link Sdn Bhd. [2007-12-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7-12-08).
- ^ Subang only for turbo-props. Asian News Desk. 2007-11-27 [2007-12-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7年12月18日).
- ^ 雪隆海南会馆.馆史-乐圣岭天后宫开幕 互联网档案馆的存档,存档日期2010-03-24..:马来西亚雪隆海南会馆(天后宫)网站,2010-4-4: 查阅
- ^ 40.0 40.1 40.2 40.3 KL’s Sister Cities. Poskod Malaysia. [2013-05-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8-30).
- ^ US twin city for Subang Jaya?. The Star. [2013-05-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9-02-22).
- ^ KL's Sister Cities | Poskod Malaysia. web.archive.org. 2013-08-30 [2019-12-04].
- ^ Chennai, Kuala Lumpur sign sister city pact. The Hindu (Chennai, India). 2010-11-26 [2010-11-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0-11-29).
- ^ Kumar Das, Arun. Delhi to London, it’s a sister act. The Times of India. 2002-07-07 [2008-08-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12-07).
- ^ Sisterhoods. Isfahan Islamic Council. 2005 [2007-12-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7年10月12日).
- ^ 46.0 46.1 46.2 46.3 46.4 About Members: Kuala Lumpur. Asian-Pacific City Summit. [2007-11-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9-03-28).
- ^ Mashad-Kuala Lumpur Become Sister cities. FARS News Agency. 2006-10-14 [2007-12-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07-14).
- ^ ビジネスパートナー都市 (BPC). Osaka City Government. 2009-12-28 [2010-09-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1-20) (日语).
- ^ Kardeş Kentleri Listesi ve 5 Mayıs Avrupa Günü Kutlaması. Ankara Büyükşehir Belediyesi. [2010-09-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9-01-14) (土耳其语).
外部链接
- Kuala Lumpur City Hall(英文)
- ITIS Kuala Lumpur(英文)
- 维基导游上有关吉隆坡的旅行指南
- OpenStreetMap上有关吉隆坡的地理信息
- 吉隆坡旅游行程攻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