鿭
鿭(Nihonium,Nh)是一种人工合成化学元素,化学符号为Nh,原子序数为113。它具有极高的放射性,该元素最稳定的同位素鿭-286,其半衰期为10秒。在元素周期表中,鿭是过渡金属中的P区元素,它是第7期和第13族(硼族)的成员。
鿭最初发现是2003年,由俄罗斯与美国合作在俄罗斯杜布纳联合原子核研究所(Joint Institute for Nuclear Research, JINR),且于2004年日本埼玉县和光市的理化学研究所(理研)科学家团队也有相关发现。 随后几年包含美国、德国、瑞典和中国工作的独立科学家团队,以及俄罗斯和日本的都认为他们是最初的发现者。于 2015年,IUPAC / IUPAP联合工作组确认了该元素,并将该元素的发现和命名权分配给理研,因为它判断他们已经证明他们在JINR团队之前已经观察到了113元素。理研团队在2016年提出了nihonium的名称,并于同年获得批准,而这个名字是源自“日本”的日文读音(nihon)。
关于鿭所知甚少,因为它制造产量稀少,至今合成出的只有14个,在几秒钟内就会衰变,目前寿命最长为20秒。但一些超重核素寿命异常的长,包括鿭同位素,由稳定岛理论解释。实验能支持这一理论,随着中子的加入和岛的接近,确认的同位素的半衰期从几毫秒增加到几秒。据统计,鿭与其同系物硼、铝、镓、铟和铊具有相似的性质。除硼之外的所有元素都是后过渡金属,并且预期鿭也是后过渡金属。它还应显示出与它们有几个主要差异;例如,在+1氧化数下,鿭应该比+3态更稳定,就像铊一样,但在+1态,鿭应该表现得更像银而不是铊。 2017年的初步实验表明,元素鿭的挥发性不是很大,它的化学性质大部分尚未开发。
历史
发现
2003年8月,科学家在镆的衰变产物中首次探测到鿭。2004年2月1日,一个由俄罗斯杜布纳联合核研究所和美国劳伦斯利福摩尔国家实验室联合组成的研究小组发表了这一项发现。[4][5]
2004年7月23日,日本理化学研究所(理研;RIKEN)的森田浩介使用209Bi和70Zn之间的冷融合反应,探测到了一个278Nh原子。他们在2004年9月28日发表这项发现。[6]
实验结果在2004年得到证实,中国近代物理研究所探测到的266Bh衰变特性和日本理研所探测到的衰变活动特性相同(详见𬭛)。
理研小组在2005年4月2日又合成了一个鿭原子,衰变数据与第一次的不同,但这可能是因为产生了稳定的同核异构体。
美俄合作小组对衰变产物268Db进行化学实验,进一步证实了鿭的发现。鿭的α衰变链半衰期与实验数据相符。[7]
由于日本科学家未充分观察该元素转化为其他元素的情形,因此这一发现因证据不足而未被承认。日本理研于2012年9月26日第三次宣布合成出了113号元素,方法是利用加速器使锌和铋原子相互碰撞。[8]
2015年12月,IUPAC和IUPAP宣布承认113号元素,并赋予日本理研优先命名权。[9]
命名
Ununtrium(Uut)是IUPAC所赋予的临时系统命名。研究科学家通常只称之为“元素113”(或E113)。
命名提议
杜布纳小组的Dmitriev和理研小组的森田浩介分别对命名Uut进行了提议。国际纯粹与应用化学联合会(IUPAC)及国际纯粹与应用物理联合会(IUPAP)的联合工作小组将决定哪一方有权进行命名。2011年,IUPAC审核了两方曾进行的实验,认为实验并未符合“发现元素”的标准。[10]
2015年12月31日,理研取得本元素的命名权,并被IUPAC认为Uut符合“发现元素”标准,这也是首次由亚洲国家取得新元素命名权。本元素原本被预计命名为Japonium[11],符号Jp,跟日本的缩写一样,但此命名未被使用,这是因为这个名称会涉及Jap,一个贬低日本人的词语,所以日本人拒绝使用此名称。
以下为曾经提议使用的名称:
提议名称 | 根据 |
---|---|
Japonium[12][11] | 日本(Japan),小组所处的国家 |
Nihonium[13] | 日本的日语罗马字拼法之一 |
Rikenium[12] | 理研(RIKEN),小组所处的研究所 |
Nishinanium[14] | 仁科芳雄,日本物理学家 |
Becquerium | 亨利·贝克勒,法国物理学家(此为俄罗斯提议的名字,原本是给110号元素的) |
2016年6月8日,IUPAC宣布计划根据理化学研究所的建议将113号元素命名为“Nihonium”,符号为Nh。[15]此名称于2016年11月28日正式获得认可。[16]
此外,1908年,日本化学家小川正孝宣布发现了第43号元素,并将其命名为“Nipponium”(Np),以纪念其本国日本(Nippon)。然而,后来的分析则指出,他所发现的是75号元素,而非43(即锝)。[17]
中文名称
此元素刚开始是译为鈤,因为此元素是由日本的国家名称来命名,但是因为此名称违反以西方读音作为元素中文名称的习惯,因此并没有被采用,而由于铌这名称已经给了41号元素,所以有人提译就第二个音节来命名,命名为𬭎(类似钪元素的情况),但是由于中文名称大多数都是用第一个音节,所以这个提议也没有被采用,2017年1月15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联合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组织化学、物理学、语言学界专家召开了113号、115号、117号、118号元素中文定名会,通过了将此元素命名为“鿭”(读音同“你”)的方案,并已征得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的同意,纳入国家规范用字。[18][19]
2017年4月5日,中华民国国家教育研究院的化学名词审译委员会审译修正通过之“化学元素一览表”将此元素命名为“鉨”,音同“你”。[20]
“鉨”字已收录在统一码汉字基本区中,码位为U+9268。该字有“络丝”、“络丝之具”两意,并兼为繁体字“
同位素与核特性
核合成
能产生Z=113复核的目标、发射体组合
下表列出各种可用以产生113号元素的目标、发射体组合。
目标 | 发射体 | CN | 结果 |
---|---|---|---|
208Pb | 71Ga | 279Nh | 尚未尝试 |
209Bi | 70Zn | 279Nh | 反应成功 |
232Th | 51V | 283Nh | 尚未尝试 |
238U | 45Sc | 283Nh | 尚未尝试 |
237Np | 48Ca | 285Nh | 反应成功 |
244Pu | 41K | 285Nh | 尚未尝试 |
243Am | 40Ar | 283Nh | 尚未尝试 |
248Cm | 37Cl | 285Nh | 尚未尝试 |
249Bk | 36S | 285Nh | 尚未尝试 |
249Cf | 31P | 280Nh | 尚未尝试 |
冷聚变
209Bi(70Zn,xn)279-xNh (x=1)
德国重离子研究所小组在1998年首次尝试合成鿭,使用了以上的冷聚变反应。在两次实验中,他们均没有发现任何原子,计算出的截面为900 fb。[22]他们在2003年重复进行实验,并将截面下降至400 fb。[22]2003年末,日本理研小组利用充气反冲核分离器进行了以上反应,截面达到140 fb。2003年12月至2004年8月,他们进行了长度为8个月的离子辐射,并把敏感度提高到51 fb。这时他们探测到一个278Nh原子。[6]在2005年,他们几次重复实验,并再发现一个原子。经过计算,两个原子的截面为有记录以来最低的31 fb。2006年重复的实验并未发现更多的原子,因此目前的产量值只有23 fb。
热聚变
237Np(48Ca,xn)285-xNh (x=3)
2006年6月,美俄合作小组通过237Np和48Ca间的热聚变反应直接合成了鿭。实验发现了两个282Nh原子,截面为900 fb。[23]
作为衰变产物
同位素发现时序
同位素 | 发现年份 | 核反应 |
---|---|---|
278Nh | 2004年 | 209Bi(70Zn,n) [6] |
279Nh | 未知 | |
280Nh | 未知 | |
281Nh | 未知 | |
282Nh | 2006年 | 237Np(48Ca,3n)[23] |
283Nh | 2003年 | 243Am(48Ca,4n)[4] |
284Nh | 2003年 | 243Am(48Ca,3n)[4] |
285Nh | 2009年 | 249Bk(48Ca,4n)[24] |
286Nh | 2009年 | 249Bk(48Ca,3n)[24] |
同位素产量
下表列出直接合成鿭的核聚变反应的截面和激发能量。粗体数据代表从激发函数算出的最大值。+代表观测到的出口通道。
冷聚变
发射体 | 目标 | CN | 1n | 2n | 3n |
---|---|---|---|---|---|
70Zn | 209Bi | 279Nh | 23 fb |
热聚变
发射体 | 目标 | CN | 3n | 4n | 5n |
---|---|---|---|---|---|
48Ca | 237Np | 285Nh | 0.9 pb, 39.1 MeV [23] |
理论计算
蒸发残留物截面
下表列出各种目标-发射体组合,并给出最高的预计产量。
DNS = 双核系统; σ = 截面
目标 | 发射体 | CN | 通道(产物) | σmax | 模型 | 参考资料 |
---|---|---|---|---|---|---|
209Bi | 70Zn | 279Nh | 1n (278113) | 30 fb | DNS | [25] |
237Np | 48Ca | 285Nh | 3n (282113) | 0.4 pb | DNS | [26] |
化学属性
推算的化学属性
氧化态
鿭预计将为7p系第1个元素,并是元素周期表中13 (IIIA)族最重的成员,位于铊之下。这一族的氧化态为+III,但由于相对论,7s轨道的稳定性会造成惰性电子对效应,因此它只形成稳定的+I态,Nh+/Nh的标准电极电势更高,预测达到 0.6 V,就如惰性的金属,难以形成稳定的化学键,与铑和钌一样不易发生反应[27]。
化学特性
鿭的化学特性能从铊的特性中推算出来。因此,它应该会形成Nh2O、NhF、NhCl、NhBr和NhI。但如果能达到+III态,鿭则应只能形成Nh2O3和NhF3。7p轨道的自旋-轨道分离可能会使−1态也较稳定,类似于Au(−1)(金化物)。
参见
参考资料
- ^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Haire, Richard G. Transactinides and the future elements. Morss; Edelstein, Norman M.; Fuger, Jean (编). The Chemistry of the Actinide and Transactinide Elements 3rd. Dordrecht, The Netherlands: Springer Science+Business Media. 2006. ISBN 1-4020-3555-1.
- ^ 2.0 2.1 2.2 2.3 Seaborg, Glenn T. transuranium element (chemical element). Encyclopædia Britannica. ca. 2006 [2010-03-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0-11-30).
- ^ Royal Society of Chemistry. Ununtrium. [19 December 20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1-23).
- ^ 4.0 4.1 4.2 "Experiments on the synthesis of element 115 in the reaction 243Am(48Ca,xn)291-x115"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Oganessian et al., JINR Preprints, 2003. Retrieved on 3 March 2008
- ^ Oganessian, Yu. Ts.; Utyonkoy, V.; Lobanov, Yu.; Abdullin, F.; Polyakov, A.; Shirokovsky, I.; Tsyganov, Yu.; Gulbekian, G.; Bogomolov, S. Experiments on the synthesis of element 115 in the reaction 243Am(48Ca,xn)291-x115. Physical Review C. 2004, 69 (2): 021601. doi:10.1103/PhysRevC.69.021601.
- ^ 6.0 6.1 6.2 Morita, Kosuke; Morimoto, Kouji; Kaji, Daiya; Akiyama, Takahiro; Goto, Sin-Ichi; Haba, Hiromitsu; Ideguchi, Eiji; Kanungo, Rituparna; Katori, Kenji. Experiment on the Synthesis of Element 113 in the Reaction 209Bi(70Zn, n)278113. Journal of the Physical Society of Japan. 2004, 73 (10): 2593. doi:10.1143/JPSJ.73.2593.
- ^ P. Roy Chowdhury, D. N. Basu and C. Samanta. α decay chains from element 113. Phys. Rev. C. 2007, 75 (4): 047306. doi:10.1103/PhysRevC.75.047306.
- ^ 日本发现元素周期表第113号元素存在证据 http://cn.nikkei.com/industry/scienceatechnology/3732-20120927.html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 Discovery and Assignment of Elements with Atomic Numbers 113, 115, 117 and 118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IUPAC (2015-12-30)
- ^ Barber, Robert C.; Karol, Paul J.; Nakahara, Hiromichi; Vardaci, Emanuele; Vogt, Erich W. Discovery of the elements with atomic numbers greater than or equal to 113 (IUPAC Technical Report). Pure and Applied Chemistry. 2011: 1. doi:10.1351/PAC-REP-10-05-01.
- ^ 11.0 11.1 ‘Japonium’ said to be heaviest element. The Japan Times. 2004-09-30 [2016-01-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2-15) (英语).
- ^ 12.0 12.1 RIKEN NEWS November 2004. [9 February 20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08-26).
- ^ Japan scientists plan to name atomic element 113 'Nihonium'. Mainichi Shimbun. 2016-06-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6-09).
Japanese scientists who discovered the atomic element 113 plan to name it "Nihonium," sources close to the matter said Wednesday.
- ^ 新元素113番、日本の発見確実に 合成に3回成功. 日本经济新闻. 2012-09-27 [2012-10-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9-30) (日语).
- ^ IUPAC IS NAMING THE FOUR NEW ELEMENTS NIHONIUM, MOSCOVIUM, TENNESSINE, AND OGANESSON. IUPAC. [2016-06-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6-08) (英语).
- ^ Elements 113, 115, 117, and 118 are now formally named nihonium (Nh), moscovium (Mc), tennessine (Ts), and oganesson (Og). IUPAC. 2016-11-30 [2016-11-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11-30).
- ^ Yoshihara, H. K. Discovery of a new element 'nipponiumʼ: re-evaluation of pioneering works of Masataka Ogawa and his son Eijiro Ogawa. Spectrochimica Acta Part B Atomic Spectroscopy. 2004, 59 (8): 1305–1310. Bibcode:2004AcSpe..59.1305Y. doi:10.1016/j.sab.2003.12.027 (英语).
- ^ 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公布113号、115号、117号、118号元素的中文名称. 中国科技术语: 25–25. [2020-11-06].
- ^ 全国科技名词委联合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召开113号、115号、117号、118号元素中文定名会. [2017-02-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11-06) (中文(中国大陆)).,Unicode9.0暂无此字,应为“鿭”或“鿭”的简化字。
- ^ 本院化學名詞審譯委員會審譯修正通過之「化學元素一覽表」,歡迎使用並提供寶貴建議。. 国家教育研究院. 2017-04-05 [2017-04-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4-18) (中文(台湾)).
- ^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鉨. [2018-11-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7-01).
- ^ 22.0 22.1 "Search for element 113" 互联网档案馆的存档,存档日期2012-02-19., Hofmann et al., GSI report 2003. Retrieved on 3 March 2008
- ^ 23.0 23.1 23.2 Oganessian; Utyonkov, V.; Lobanov, Yu.; Abdullin, F.; Polyakov, A.; Sagaidak, R.; Shirokovsky, I.; Tsyganov, Yu.; Voinov, A.; et al. Synthesis of the isotope 282113 in the 237Np+48Ca fusion reaction (PDF). Phys. Rev. C. 2007, 76: 011601(R) [2011-06-09]. doi:10.1103/PhysRevC.76.011601.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11-08-23).
- ^ 24.0 24.1 Oganessian, Yu. Ts.; Abdullin, F. Sh.; Bailey, P. D.; Benker, D. E.; Bennett, M. E.; Dmitriev, S. N.; Ezold, J. G.; Hamilton, J. H.; Henderson, R. A. Synthesis of a New Element with Atomic Number Z=117. Physical Review Letters. 2010, 104 (14). doi:10.1103/PhysRevLett.104.142502.
- ^ Feng, Zhao-Qing; Jin, Gen-Ming; Li, Jun-Qing; Scheid, Werner. Formation of superheavy nuclei in cold fusion reactions. Physical Review C. 2007, 76 (4): 044606. arXiv:0707.2588 . doi:10.1103/PhysRevC.76.044606.
- ^ Feng, Z; Jin, G; Li, J; Scheid, W. Production of heavy and superheavy nuclei in massive fusion reactions. Nuclear Physics A. 2009, 816: 33. arXiv:0803.1117 . doi:10.1016/j.nuclphysa.2008.11.003.
- ^ Fricke, Burkhard. Superheavy elements: a prediction of their chemical and physical properties. Recent Impact of Physics on Inorganic Chemistry. 1975, 21: 89–144 [4 October 2013]. doi:10.1007/BFb011649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10-04).
外部链接
- 元素鿭在洛斯阿拉莫斯国家实验室的介绍(英文)
- EnvironmentalChemistry.com —— 鿭(英文)
- 元素鿭在The Periodic Table of Videos(诺丁汉大学)的介绍(英文)
- 元素鿭在Peter van der Krogt elements site的介绍(英文)
- WebElements.com – 鿭(英文)
- Uut and Uup Add Their Atomic Mass to Periodic Table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Apsidium: Ununtrium 113 Uut
- Discovery of Elements 113 and 115
- Superheavy elements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3个目の113番元素の合成を新たな崩壊経路で确认,理化学研究所2012年9月25日/相关中文新闻:日研究人员称第三次合成113号元素[永久失效链接],新华社2012年9月2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