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日占时期
外观
香港日治时期指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日军统治香港的时期:自1941年12月25日沦陷直至1945年8月15日日本投降为止。这段时期被称为“三年零八个月”。
香港保卫战
香港保卫战共持续了十八天。日军于1941年12月8日与珍珠港事变同时入侵香港,当天八时首先空袭启德机场,瘫痪英军防空力量。三天后日军攻陷新界九龙,港英政府退守香港岛,至12月25日“黑色圣诞”宣布投降。
日治时期历任地方长官
- 1941年12月25日-1942年2月20日:[日军]酒井隆中将(Lt-Gen. Takashi SAKAI,香港军政厅最高长官)
- 1942年2月20日-1944年12月24日:[日军]矶谷廉介中将(Lt-Gen. Rensuke ISOGAI,总督)
- 1945年2月1日-8月15日:[日军]田中久一中将(Lt-Gen. Hisaichi TANAKA,总督)
战后过渡时期首长
- 1945年8月28日-30日:[英殖民部]詹逊爵士(Sir Franklin Charles GIMSON,殖民地临时首长)
- 1945年9月1日-1946年5月1日:[英军]夏悫爵士少将(Rear Admiral Sir Cecil H. J. HARCOURT,军政府总督)
日治时期的地区命名
日治时期香港的定式名称是“香港占领地”。港日政府曾将香港多处重新分区和命名,例如香港仔更名为“元香港”等。街道及地方更名亦十分常见,如皇后大道更名为“昭和通”、跑马地马埸更名为“竹叶峡竞马场”等。然而,坊间流传日本曾把香港更名为“香岛”,并没有史料支持。反而香港的简称由“港”改为“香”真有其事,如战争以“港九”命名的组织于日占期间皆改以“香九”称之。
港日政府政策
- 归乡政策:强迫市民离港返乡,以减少人口压力。
- 粮食分配政策:至战争后期港日政府要求港人依东京人平均每日耗米量,即六两四米粮为每人每日配给。但港人并不如东京人有充足的其他粮食。大批市民饿死。一些和平时不会食用之动植物如老鼠和树皮都被拿来充饥,市区甚至出现人食人现象。
- 货币政策:改以没有保证金支持的日本军用手票(军票)为法定货币,强迫市民将港币兑换成军票,初期兑换价为2元港币兑1元军票,后期改为4元港币兑1元军票。由于日治期间港币于澳门等地依然流通,因此强迫兑换军票事实上为一经济掠夺手法。战后军票不获承认,日本政府亦拒绝将军票兑回等值流通货币,使不少港人破产,至今仍遗留下“军票问题”。
- 工程:包括兴建忠灵塔、将九龙寨城的城墙拆卸用以扩建启德机场跑道等。
市民生活
日治时期是香港的黑暗时期,于生活各方面皆十分困难。
- 饥饿:于日治时期饿死人是常有的事。
- 屠杀:日军滥杀无辜,甚至街上日军亦可随意杀人。
- 拷打:日军可随意拘捕市民进行严刑拷问,其手段包括烙铁、灌水、虐打等。
- 劳役:日军可随意于街上捉男丁做苦工劳役。
- 奸淫:日军常以搜查房屋为名入屋奸污女性。另外日军设立慰安所,强迫妇女提供性服务。
- 经济掠夺:港日政府以各种贵重资产将包括汽车、收音机、手表等列为统制项目,强迫市民上缴充公。港日政府又经常以各种名目充公企业资产。
- 鼓励赌毒:设立赌馆及烟馆,荼毒市民健康,并借此敛财。
- 丧失尊严:市民每当见到日军,皆须作九十度鞠躬,否则会招至拳打脚踢甚至杀身之祸。
- 教育停顿:绝大多数学校于日治期间皆被迫停办,大量儿童失学。
反抗活动
- 东江纵队港九独立大队:由新界居民子弟组成的游击队,主要于新界西贡活动。
- 英军服务团:由原香港大学教授赖廉士(Lindsay T. Ride)组建,负责日军情报收集、接送重要人员潜出或进入香港。
轰炸活动
日治期间英国政府允许盟军轰炸香港,因此期间一直有盟军战机空袭香港的日军据点,但间中误中民居做成严重伤亡,然而根据香港作家小思的记载,香港市民一般都不反对盟军轰炸。
重光
于1945年8月,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其后赤柱集中营内的原港英政府官员组成临时政府接收政府资产,不久英国派出军舰正式进驻香港,组成军人政府。香港市区出现大规模庆祝活动,纪念战争结束及盟军取得胜利。以后重光纪念日成为了香港的公众假期,至一九九七年后取消,但回归后每年的重光纪念日于中环依然会有纪念活动进行。
日治时期对香港的影响
由于日治时期较短,加上港人对日治时期并无好感,及战后香港发展迅速,因此战后遗留至今的日治痕迹不多。以下兹举数例:
- 战争遗迹:今日立法会大楼及汇丰银行铜狮子上皆有保卫战时留下的子弹孔。于一些荒废地道里有日军刻划的签名。战后亦间中会有工程地盘掘出炸弹、军力或人体遗骸。
- 建筑:礼宾府(原港督府)依然保留日式的屋顶及一座于日治时期兴建的一座塔楼。
- 图书馆:日治时期港日政府设立了“香港市民图书馆”,是香港的第一个公共图书馆,其藏书今收于香港大学图书馆内。
- 语言:据说香港称“老板”为“老细”源于日治时期各商铺外皆要列出铺内工作人名,东主名字上标“世带主”,汉奸随日军入来搜查时即叫“老世”出来,由此衍生而来。
- 习惯:至今老一辈港人依然有保持米缸常满及经常于家里准备充足粮食的习惯。
- 集体记忆:香港民间的鬼故事至今依然经常以日治时期作背景。
外部连接
维基文库中的相关原始文献:昭和十六年十二月日本军民政部部长声明
不确保中立原则
这是一篇与香港相关的小作品。您可以通过编辑或修订扩充其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