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王安祈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这是本页的一个历史版本,由2001:b011:1004:60a:e88e:a7c1:186d:9bc2留言2020年12月7日 (一) 15:49编辑。这可能和当前版本存在着巨大的差异。

王安祈(1955年3月10日),出生于台北,国立台湾大学戏剧学系暨研究所讲座教授及国立国光剧团艺术总监,身兼台湾剧作家、剧评家、戏曲研究学者及教授等身分。

王安祈从小受到家人喜爱京剧影响,也对京剧著迷,并且视戏曲为终身志业,致力于推动台湾戏曲“现代化”[1]。有著深厚的古典文学底蕴,王安祈的传统戏曲作品深具质量,并情感丰沛、反映当代思维,且充分运用典雅词汇掌握戏曲写意剧场特色。为王安祈执笔国家文艺奖得主艺术家素描的评论人王友辉称她为“实务与理论兼具的杰出剧作家”。大陆编剧陈亚先则在为其《当代戏曲》一书序言写道:“她的文章不是在卖弄自己,是在好心好意地关注别人。”[2]。 王安祈先后在国立台湾大学中国文学系取得学士(1977年毕业)、硕士(1980年毕业)以及博士学位(1985年)。自1985年起在清华大学中文系任教,1990年升为正教授,1992年担任系主任。2009年转至台湾大学戏剧系所,2010年升为特聘教授,2018年升为讲座教授。2019年夏以讲座教授退休,获聘为台大名誉教授。

2002年起接掌国立国光剧团艺术总监[3],致力于推动戏曲现代化及文学化,其作品屡屡获奖。2005年获得国家文艺奖,同年得奖人包括电影导演侯孝贤、小说家郑清文以及编舞家林丽珍等艺术家[4];2019年获得第卅届传艺金曲奖特别奖[5]

生涯

教学生涯

王安祈曾在 1985年至 2009 年之间于新竹市国立清华大学中国文学系和中国文学研究所任教。1990 年起升为正教授,并在1991 年至 1994年间担任主任一职。2006 年升任特聘教授。自 2009 年起转至国立台湾大学戏剧学系暨研究所任教,并在2018 年升任台大讲座教授,在台大教学生涯中开立中国文学史、词选、戏曲选、中国历代剧本选、明清传奇研究、当代戏曲、戏曲专题、戏曲编剧等课程。

经历、作品

1985年起开始在清华大学任教,同时开始创作戏曲,新编京剧。为陆光国剧队新编《新陆文龙》《淝水之战》《通济桥》《袁崇焕》等四部京剧剧本(由朱陆豪吴兴国周正荣马维胜吴剑虹郭胜芳等主演)。同年起为郭小庄雅音小集新编创新京剧《再生缘》《孔雀胆》《红绫恨》《问天》《潇湘秋夜雨》(由郭小庄、曹复永、吴剑虹等主演)。为吴兴国[当代传奇剧场]新编《王子复仇记》(吴兴国、魏海敏主演)。为盛兰国剧团新编《[红楼梦]》(马玉琪、魏海敏主演)。为果陀剧团新编舞台剧《天龙八部之乔峰》(柯叔元、张雨生、王友辉主演)。

2002年起担任国立国光剧团艺术总监,以现代化与文学性为发展原则。新编《王有道休妻》、《三个人儿两盏灯》、《金锁记》(与赵雪君合编)、《青冢前的对话》、《孟小冬》、《百年戏楼》(与周慧玲、赵雪君合编)、《水袖与胭脂》、《探春》、《十八罗汉图》(与刘建帼合编)、《孝庄与多尔衮》(与林建华合作)、《关公在剧场》、《绣襦梦》(与林家正合编)、《天上人间李后主》(与陈健星合编)、与罗伯威尔森合作将英国吴尔芙小说以意象剧场呈现《欧兰朵》。改编《阎罗梦》、《李慧娘》、《绣襦记》、《天雷报》等。剧作多由国光剧团魏海敏唐文华温宇航朱胜丽陈美兰盛鉴等主演,李小平、戴君芳、王冠强导演。

国家交响乐团(NSO)之邀新编歌剧《画魂》(钱南章作曲。田浩江、朱苔丽)。新编昆剧《烟锁宫楼》(上昆沈佚丽、余彬、罗晨雪、黎安主演)。改编昆剧《牡丹亭》(史依弘、张军)。

剧本集与剧本发表情形

  • 《国剧新编:王安祈剧集》(文建会/文化部前身,1991年12月)。收早期为陆光、雅音小集、当代传奇、盛兰剧团新编剧本。
  • 《曲话戏作:王安祈剧作剧论集》(新竹市立文化中心/文化局前身,1993年)。收早期为陆光、雅音小集新编剧本及戏剧论著。
  • 《绛唇珠袖两寂寞──京剧·女书》(印刻出版,2008年)。收国光《王有道休妻》、《三个人儿两盏灯》、《金锁记》(与赵雪君合编)、《青冢前的对话》。
  • 《水袖•画魂•胭脂――剧本集》(台北:秀威出版社,2013年)。收国光《孟小冬》、《百年戏楼》(与周慧玲、赵雪君合编)、《水袖与胭脂》以及为NSO新编歌剧《画魂》。
  • 《欧兰朵》戏曲版,收入耿一伟《唤醒东方欧兰朵》(国立中正文化中心出版,2010年)。
  • 《十八罗汉图—剧本及创作全纪录》(王瑷玲主编,时报出版社,2019年)。
  • 《天上人间李后主》收入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与南京大学合办之《戏剧与影视评论》2019年第2期。
  • 《探春》收入北艺大《戏剧学刊》第21期,2015年1月,页121–150。、

个人成就

得奖

一、学术类获奖 :

  • 台湾大学讲座教授(Chair Professor) (2018)
  • 台湾大学胡适讲座 (2010)
  • 国科会(科技部)杰出学术研究奖 (1997)
  • 国科会(科技部)优良研究奖 2 次
  • 国科会(科技部)专题计画补助暨研究奖励 1986至 2019 (每年获补助奖励)

二、教学类获奖 :

  • 台湾大学104学年度杰出教师
  • 台湾大学103学年度优良教师
  • 清华大学杰出教学获奖 3 次,获终身“荣誉教师”

三、创作类获奖 : 1、个人奖项

年份 奖项
1985 文艺金像奖最佳编剧奖
1986 文艺金像奖最佳编剧奖
1987 文艺金像奖最佳编剧奖
1988 金鼎奖作词奖
1988 教育部文艺创作奖
1988 十大杰出女青年
1990 文艺金像奖最佳编剧奖
1995 编剧学会魁星奖
2005 第9届国家文艺奖

(与侯孝贤、钱南章、林丽珍李敏勇同年获奖)

2010 第21届金曲奖传统暨艺术音乐类 最佳作词人[6]

(获奖作品:《青冢前的对话》)

2019 第30届传统艺术金曲奖特别贡献奖[7]

2、作品类

年份 作品 奖项
2003 《阎罗梦》 台新艺术奖年度十大节目奖[8]
2004 《王熙凤大闹宁国府》 台新艺术奖年度十大节目奖[9]
2006 《三个人儿两盏灯》 台新艺术奖评审团特别奖[10]
2007 《金锁记》 台新艺术奖年度十大节目奖[11]
2007 《青冢前的对话》 台新艺术奖年度十大节目奖[12]
2012 《百年戏楼》 台新艺术奖年度十大节目奖[13]
2015 十八罗汉图 台新艺术奖年度五大节目奖[14]

专书著作

(依出版时间排列)

学术专书与剧本集

  • 《秋雁边声-杜甫诗赏析》,台北:远景出版社,1985年。
  • 《明代传奇之剧场及其艺术》(博士论文),台湾学生书局,1986年初版。2012花木兰出版社出版增订版。
  • 《戏剧欣赏》下,台北:国立空中大学,胡耀恒、李殿魁、王士仪、王安祈合著。1988年。
  • 《国剧之艺术与欣赏》,文建会,1989年2月
  • 《中国美学论集》,李霖灿 汉宝德 李泽厚 柯庆明 王安祈 合著,台北:南天书局,1989年。
  • 《明代戏曲五论 附明传奇钩沉集目》,大安出版社,1990年4月15日第一版,
  • 剧本集《国剧新编:王安祈剧集》,文建会,1991年12月。
  • 剧本集《曲话戏作:王安祈剧作剧论集》,新竹市立文化中心,1993年。
  • 《传统戏曲的现代表现》,里仁书局,1996年10月。
  • 《戏里乾坤大:平剧世界》,汉光文化事业公司,1998年。
  • 《台湾京剧五十年》上下册,国立传统艺术中心,2002年。
  • 《金声玉振:胡少安京剧艺术》,国立传统艺术中心,2002年4月。
  • 《当代戏曲》,三民书局,2002年9月1日。
  • 《寂寞沙洲冷:周正荣京剧艺术》,国立传统艺术中心,2003年8月。
  • 《中国文学新境界:反思与关照》(与李正治李丰楙等合著),立绪文化事业公司,2005年3月1日。
  • 《为京剧表演体系发声》,国家出版社,2006年6月。
  • 剧本集《绛唇珠袖两寂寞──京剧·女书》,印刻出版公司,2008年。
  • 《光照雅音:郭小庄开创台湾京剧新纪元》,相映文化事业公司,2008年。
  • 《中国当代戏剧史稿》(董健、胡星亮主编,全书共五章)之第四章,北京: 中国戏剧出版社,2008年。
  • 剧本书《欧兰朵》戏曲版,收入耿一伟《唤醒东方欧兰朵》,台北:国立中正文化中心出版,2010年,
  • 《性别、政治与京剧表演文化》,台北:台大出版中心,2011年9月。
  • 《寻路─台北市京剧发展史(1990-2010)》,台北市政府文化局,2012年4月。
  • 《昆剧论集》,台北:大安出版社,2012年12月。
  • 剧本集《水袖•画魂•胭脂――剧本集》,台北:秀威出版社,2013年。
  • 《录影留声 名伶争锋——戏曲物质载体研究》,台北:国家出版社,2016年9月。
  • 《海内外中国戏剧史家自选集•王安祈卷》,郑州 : 大象出版社,2017年12月。康保成 (广州中山大学教授) 主编。
  • 剧本书《十八罗汉图—剧本及创作全纪录》,王瑷玲主编,台北: 时报出版社,2019年。[15]
  • 《性别、政治与京剧表演文化(增修版)》,台北:台大出版中心,2020年5月。

[16]

学术类作品

  • 〈台湾当代戏曲的整体剧场艺术呈现〉,《整体艺术之道与艺的当代探索:美学全球化时代剧场艺术的跨界与整合》。2020年10月。国立中山大学剧场艺术学系出版。页115–139。
  • 〈奇双会的几个问题—出入徽京崑与鸮神解谜〉,《戏剧研究》第21期。2018年1月。页35–68。 (一级期刊,THCI Core)
  • 〈剧评,映照创作—台湾的戏曲剧评〉,《戏曲研究》103辑,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17年10月。页43至63。(一级期刊CSSCI)
  • 〈昆剧创作与观赏的吊诡之境〉,《编剧学刊》第一辑,上海 : 上海书店,上海戏剧学院 陆军主编。2017年6月,页30至41。
  • 〈“星宿谪凡、本命显形”在京剧的意义与位置〉,《戏剧研究》第19期。2017年1月。页1–32。 (一级期刊,THCI Core)
  • 〈国族、离散、偷渡交互作用下的京剧《满江红》〉,《戏剧研究》第18期。2016年7月。页57至80。(一级期刊,THCI Core)
  • 〈穆桂英捧起帅印,梅兰芳看见自己〉,《戏曲研究通讯》第10期,2016年2月。页87至102。
  • 〈艺术 · 商业 · 政治 · 纪录 ― 论“戏曲电影”及其对黄梅调电影的影响〉,《民俗曲艺》190期,2015.12,页1至66。(科技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中心人文社会科学期刊评比综合类A级期刊,特优期刊。)
  • 〈从张弘编剧看当代昆剧与明清传奇的对话〉,《戏剧研究》第15期。2015年1月。页81至116。 (一级期刊,THCI Core)
  • 〈台湾京剧团保存的昆曲折子〉,《戏曲研究通讯》第9期,2014年12月,页3至32。
  • 〈从偷窥、仰望到正视自我――台湾京剧创作的心境转折〉,《艺术评论》(北京),2013年6期。
  • 〈京剧影音制作的商业、权力与政治―― 以程派《锁麟囊》等剧为例〉,《戏剧研究》第14期,2014年7月,页73至102。 (一级期刊,THCI Core
  • 〈用戏串起来的学术生涯〉,《戏曲研究》89期(2012年10月)【“当代学人”栏目】,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页400-409。
  • 〈昆剧表演传承中京剧因子的渗入〉,《戏剧研究》第10期,2012年7月,页109-138。 (一级期刊,THCI Core )
  • 〈边缘与主流的抗衡〉,《汉学研究通讯》第31卷第1期(总号121),2012年2月,页16-22。
  • 王安祈、李元皓,〈京剧表演与性别意识──戏曲史考察的一个视角〉,《汉学研究》第29卷第2期(总号第65号)重写文学史──中国文学史新论专辑,2011年6月,页153-188。 (一级期刊,THCI Core)
  • <潜入内心 走出京剧?>,《中国文哲研究通讯》21卷第1期,台北:中央研究院中国文哲研究所,2011年3月,P.61-64。原为“新世纪 新京剧──二十一世纪台湾京剧新美学与国光剧团”研讨会,哈佛大学、中央研究院文哲所、台湾大学文学院、台湾大学台文所、台湾大学戏剧系共同主办。
  • 〈京剧名伶灌唱片心态探析──物质文化与非物质文化相遇〉,《清华学报》41卷1期,2011年3月,页195-221。 (一级期刊,THCI Core)
  • 〈版本比较──踩著修改的足迹 探寻编剧之道〉,《戏曲学报》第六期,2009年12月,页267-296。
  • 〈生命风格的复制──以余叔岩、孟小冬师徒关系为例论京剧流派的人文意涵〉,《戏剧研究》第四期,2009年7月,页15-44。(一级期刊,THCI Core)【《福建艺术》2010年第1期、总185期转载,2010年1月,页8-19】
  • 〈创作与评奖──以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三部入选剧目为例〉,《民俗曲艺》164期, 2009年6月,页191-227。(科技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中心人文社会科学期刊评比综合类A级期刊,特优期刊。TSSCI、THCI Core)
  • 〈传统戏曲保存与创新的两项论证〉,《艺术百家》,2009年第1期,总106期,页38-58。(SCD中国大陆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来源期刊)
  • 〈“戏曲小剧场”的独特性〉,《戏剧学刊》第九期, 2009年2月,页103-124。(优良期刊,已收录于国科会“台湾人文学引文资料库”THCI)【亦收入中国戏剧家协会与江苏省文化厅编《全球化与戏剧发展》,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2009,176–207】
  • 〈音配像保存传统的盲点〉,《文化遗产》, 2009年第1期,总第六期,页19-34+162-163。(中国大陆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中山大学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
  • 〈禁戏政令下京剧的叙事策略〉,《戏剧研究》创刊号,2008年1月,页195-219。戏剧艺术类,页15-44。(一级期刊,THCI Core)
  • 〈乾旦传统、性别意识与台湾新编京剧〉,北京《文艺研究》2007年第9期,页98-108+178。
  • 〈豫剧在台湾的文化处境与艺术追求〉,《东方艺术》2005年第18期(2005年11月),页12-14。
  • 〈性别、表演、文本--京剧艺术研究的一个方向〉,《妇研纵横》,2004年。
  • 〈“演员剧场”向“编剧中心”的过渡--大陆戏曲改革效应与当代戏曲质性转变之观察〉,中央研究院文哲所主编《中国文哲集刊》19期,2001年9月,页251-316。(一级期刊,THCI Core)
  • 〈窦滔故事的流传与演变〉,《民俗曲艺》133期,2001年9月,页1-8。(科技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中心人文社会科学期刊评比综合类A级期刊,特优期刊。)
  • 〈昆剧在台湾的现代意义〉,《台大中文学报》14期,2001年5月,台北:台湾大学中国文学系,页221-257。(一级期刊,THCI Core)
  • 〈关于京剧剧本来源的几点考察--以车王府曲本为实证〉,《民俗曲艺》131期,2001年5月,页113-167。(科技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中心人文社会科学期刊评比综合类A级期刊,特优期刊。)
  • 〈“长生殿”改编本举隅〉,《中国文哲通讯》,第11卷1期(总41期),2001年3月,页59-69。
  • 〈当代京剧理论在台湾的开展与局限〉,《清华学报》新30卷2期,2000年6月),页193-218。(一级期刊,THCI Core)
  • 〈戏曲票友--休闲自娱与专业精研之间〉,《民俗曲艺》121期,1999年9月,页151-166。
  • 〈戏曲现代化风潮下的逆向思考──从两岸创新剧作概况谈起〉,《中华戏曲》(山西)21辑,1998年5月。
  • 〈探母知多少--谈四郎探母的不同演出形式〉,《复兴剧艺学刊》26期,1998年1月,页87-101。
  • 〈京剧在台湾的发展〉,汉城大学主编,《中国戏曲》第五集,1997年12月。
  • 〈琼林宴由崑至京的演变--兼论其编写技巧〉,《民俗曲艺》109期,1997年9月,页191-203。
  • 〈曲/戏回旋路-现代戏曲审美趣味的转变〉,《戏曲研究》(北京)53期,1996年6月。
  • 〈京剧文士化的几个阶段〉,《当代》103期,1994年11月,页17-34。
  • 〈从阳告到打神-戏曲情节变异之一例〉,汉城《中国戏曲》创刊号,1993年12月。
  • 〈论单刀会与祀神活动的关系〉,上海《戏剧艺术》,1993年10月。
  • 〈从折子戏到全本戏──民国以来昆剧发展的一种方式〉,《清华学报》新22卷第4期,1992年12月,页367-398。
  • 〈川剧王魁戏的四个系统及其影响〉,《清华学报》新22卷第2期,1992年6月,页119-142。
  • 〈王魁戏几种不同的结局〉,《东海学报》33卷,1992年6月,页139-154。
  • 〈川剧王魁戏与目连戏的关系〉,《民俗曲艺》77期,1992年5月。
  • 〈有关梨园戏王魁剧本研究的几点补充和疑问〉,《民俗曲艺》76期(梨园戏专辑),1992年3月,页59-71。
  • 〈供桌上的生旦净丑〉,《民俗曲艺》66期,1990年7月。
  • 〈论平剧中的几出“小戏”〉,《汉学研究》第八卷第一期 (总号第15号),1990年6月,页563-586。
  • 〈张古董借妻与天缘债〉,《中外文学》215期 (十八卷十一期),1990年4月,页127-133。
  • 〈明杂剧的演出场合与舞台艺术〉,《中外文学》195期(十七卷三期),1988年8月,页59-86。
  • 〈明传奇里的关公〉,《汉学研究》第六卷第一期 (总号第11号),1988年6月,页595-620。
  • 〈明代家乐〉,《文学评论》第九集,1987年4月。

奖项

年份 颁奖典礼 奖项 结果
2019 第30届传统艺术金曲奖 特别奖 获奖

参考资料

  1. ^ 傳藝金曲》獲特別獎 王安祈秉持「讓傳統扣緊時代脈搏」. [2020-10-3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8-10). 
  2. ^ 第九屆國家文藝獎. [2020-10-3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12-15). 
  3. ^ 国光剧团隆重介绍 王安祈出任艺术总监[永久失效链接]
  4. ^ 國藝會歷屆國家文藝獎得獎名單. [2020-02-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7-13). 
  5. ^ 專訪第卅屆傳藝金曲獎特別獎得主王安祈 一輩子在戲裡,等待一齣更好的戲. [2020-02-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8-06). 
  6. ^ 第 21 屆金曲獎 得獎名單. [2020-02-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2-23). 
  7. ^ 2019傳藝金曲入圍名單揭曉 王安祈、葉垂青獲特別獎殊榮. [2020-02-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2-22). 
  8. ^ 2003 年台新藝術獎. [2020-02-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2-22). 
  9. ^ 2004 年台新藝術獎. [2020-02-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2-22). 
  10. ^ 2006 年台新藝術獎評審團特別獎. [2020-02-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2-14). 
  11. ^ 2007 年台新藝術獎. [2020-02-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2-22). 
  12. ^ 2007 年台新藝術獎. [2020-02-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2-22). 
  13. ^ 2012 年台新藝術獎. [2020-02-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2-22). 
  14. ^ 2016 年台新藝術獎. [2020-02-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2-22). 
  15. ^ 张启丰、曾建凯,《中国艺术家评传——王安祈评传》,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2017年。)
  16. ^ 单篇学术期刊论文百馀篇,详见台大戏剧系网页2019年2月更新版

外部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