蜜蜂屬
蜜蜂 | |
---|---|
蜜蜂採蜜 | |
科學分類 | |
界: | 動物界 Animalia |
門: | 節肢動物門 Arthropoda |
綱: | 昆蟲綱 Insecta |
目: | 膜翅目 Hymenoptera |
科: | 蜜蜂科 Apidae |
亞科: | 蜜蜂亞科 Apinae |
演化支: | Corbiculata |
族: | 蜜蜂族 Apini |
屬: | 蜜蜂屬 Apis |
種 | |
黑小蜜蜂 東方蜜蜂 大蜜蜂 小蜜蜂 沙巴蜂 蘇拉威西蜂 西方蜜蜂 |
蜜蜂(Apis)是一種會飛行的真社會性昆蟲,採食花粉和花蜜並釀造和儲存蜂蜜,利用蜂蠟來建造長期居住的群體巢穴。在21世紀早期,被認可的蜜蜂種類僅有7種,44個亞種,[1]儘管歷史上被認可的蜜蜂種類有6到11種。其中最有名的蜜蜂是西方蜜蜂,它已經被馴養以提供蜂蜜製品以及為莊稼授粉。蜜蜂只是20000個已知蜂種之中的一個小部分。[2]一些其它類型的蜂(包括無蟄蜜蜂)也會生產和儲存蜂蜜,但是只有蜜蜂屬的成員才真正被稱為蜜蜂。對於蜂的研究,包括對蜜蜂的研究,被稱為蜂學。
詞源與名稱(英語)
現代英語詞典裏面可能會將Apis解釋為「honey bee」或者合成詞「honeybee」,昆蟲學家羅伯特·斯諾德格拉斯(Robert Snodgrass)聲稱正確的用法應該是兩個單詞(如「honey bee」),原因是「蜜蜂」是「蜂(bee)」的一個種類或類別,把兩個單詞合成一個是不正確的,反例是「蜻蜓(dragonfly)」與「蝴蝶(butterfly)」,後兩者並不是fly(蒼蠅)。[4]「honey bee」——而不是「honeybee」——是整合分類學資訊系統以及生命之樹項目(Tree of Life Web Project)當中所使用的公用名稱。[5][6][7]然而,合成詞用法在自然語言的正詞法規則中逐漸地固定下來,這種固化並不見得遵守某種規則。
起源、分類學與分佈
蜜蜂的起源中心似乎位於南亞與東南亞(包括菲律賓)地區,因為現存的所有種(除了西方蜜蜂)的原產地都是那個地區。值得注意的是,一些最初譜系的現存典型代表(小蜜蜂和黑侏儒蜜蜂)在該地區都有它們的起源中心。[8]
第一隻蜜蜂出現在歐洲大陸岩石沉積物里,在始新世-漸新世邊界(3400萬年前)的化石記錄中。這些史前蜜蜂化石並不能必然性地表明歐洲是蜜蜂屬的起源地,它只能說明當時蜜蜂已經活躍於歐洲。作為蜜蜂的疑似起源地,南亞地區發現的化石沉積物很少,得以徹底研究的就更少了。
自人類時代以來,新大陸上沒有發現蜜蜂存在,直到歐洲人引進了西方蜜蜂。新大陸上只有一個化石被記錄在案——Apis nearctica,來自內華達州的單個1400萬年前的標本。[9]
現代蜜蜂的近親——比如熊蜂和無蟄蜂——在一定程度上也是社會性昆蟲,而且社會性這一支序分類學特徵似乎在蜜蜂屬的形成之前就出現了。在蜜蜂屬的現存成員中,偏基群分支的種類會築單個、裸露的蜂巢,而新近演化出來的分支種類則會在洞穴中築多個蜂巢——這也大大促進了對它們的馴化。
歷史上大多數蜜蜂種類都被人類養殖過,或者至少在其原生環境周圍被土著人開採蜂蜜與蜂蠟。只有兩種蜜蜂真正意義上地被馴化——西方蜜蜂和印度蜜蜂。西方蜜蜂的養殖能追溯到至少埃及金字塔建造的時代,也只有這個品種被廣泛地培育到了其原生環境範圍以外。
蜜蜂是Apini族當中現存唯一的成員。今天的蜜蜂屬構成了三個演化支:Micrapis(小蜜蜂亞屬),Megapis(大蜜蜂)和Apis(家養蜜蜂及其近親)。[1][10] 蜜蜂屬的基因組已完成測繪。
演化支雌蜂的染色體數目 | 2N |
---|---|
Micrapis(小蜜蜂亞屬) | 16 |
Megapis(大蜜蜂亞屬) | 16 |
Apis(蜜蜂亞屬) | 32 |
小蜜蜂亞屬
小蜜蜂和黑侏儒蜜蜂是南亞與東南亞的小型蜜蜂。它們的巢穴非常小,裸露在樹上或灌木中。它們的蜇針通常無法穿透人體皮膚,因此人們可以在最小的防護措施下接近其蜂巢與蜂群。它們大部分並存與同一地區,但不會雜交而成混合種。儘管它們進化得非常不同,而且可能是異域成種,然而它們的分佈後來發生了融合。
小蜜蜂分佈得更廣,黑侏儒蜜蜂更具侵略性,通常只有前者會釀造蜂蜜。它們是蜜蜂之中最古老的現存譜系,可能是在巴爾頓期(4千萬年前或者稍晚些)從別的譜系分離而出,但是兩者在新近紀之前的很長一段時間內似乎都還沒有互相物種分離。[10]小蜜蜂較之其姐妹物種具有更小的翼展。[11]小蜜蜂全身黃色,除了其工蜂的小盾片部位是黑色。[11]
大蜜蜂亞屬
大蜜蜂亞屬中只有一個種。它們通常會築單個或少數幾個巢穴,巢穴裸露於高高的樹枝、懸崖上面,有時候也會在高層建築上。它們可以變得非常兇猛。人類的「蜂蜜獵人」會定期地掠奪它們的蜂蜜,蜂群一旦被激怒可以輕而易舉地將一個人類蟄至死亡。
大蜜蜂亞屬包含以下種以及亞種:
- 大蜜蜂原產於並且廣泛分佈於南亞於東南亞的大部分地區。
蜜蜂亞屬
蜜蜂亞屬包括三個或者四個種,分別是沙巴蜂(Koschevnikov)、東方蜜蜂和西方蜜蜂。其中,來自婆羅洲的沙巴蜂是一個明確的獨立品種,它們可能是由穴居蜜蜂在島嶼上的初次定居而衍生出來的。養殖品種是東方蜜蜂和西方蜜蜂。西方蜜蜂的遺傳學機制尚未明晰。
東方蜜蜂 | 西方蜜蜂 | |
---|---|---|
工蜂 | 上唇基具三角斑,後翅中脈分 叉,個體較小 | 上唇基無三角斑,後翅中脈無分叉、個體較大 |
頭向巢門扇風,飛翔速度快,能在7℃氣溫中採集,失王后工蜂較快產卵,產雄性卵 | 頭向巢門外扇門,多數西方蜜蜂飛翔速度不及東方蜜蜂。低溫採集能力不及東方蜜蜂。失王后多數西方蜜蜂工蜂產卵慢,其中海角蜂工蜂能產出雌性卵 | |
蜂王 | 生殖道口無瓣膜突,一側卵巢管為100 ~120 條 | 生殖道口有辦膜突,一側卵巢管150 ~ 200條 |
每日產卵量為400 ~ 1000粒, 產卵盛期1~1.5年 | 每日產卵量為800-1 500粒,產卵盛期2 ~3年 |
東方蜜蜂
東方蜜蜂Apis cerana 是南亞與東亞的傳統養殖蜜蜂。它們被馴化為印度蜜蜂、中國蜜蜂、朝鮮蜜蜂、日本蜜蜂等等,養殖在蜂房中,與西方蜜蜂類似,但是規模更小。東方蜜蜂與婆羅洲的A. c. nuluensis和菲律賓的A. c. nuluensis之間的關係尚未得到滿意的解答;最新的假說認為,它們確實是不同的品種,但是東方蜜蜂是一個並系群,包含了一些獨立的種。[10]
西方蜜蜂
西方蜜蜂Apis mellifera 是最常見的家養[14]品種,是昆蟲中第三個完成基因組測繪的。它們似乎起源於非洲西部的熱帶,並從那裏擴散到歐洲南部以及往東進入亞洲直達天山山脈。在世界的不同地方,它們有不同的名字——「歐洲蜜蜂」、「西方蜜蜂」或者更常用的「蜜蜂」。許多亞種已經適應了當地的地理與氣候環境,此外,一些混種株(strains)系——比如巴克法斯特蜂——孕育了出來。亞種之間或甚至株之間的行為、顏色及解剖學特性可以千差萬別。
西方蜜蜂的系統發生樹是所有蜜蜂種類之中最神秘的。它們似乎分岔於其東方親屬而已,分岔時間於晚中新世。這與下述假說吻合——由於中東及鄰近地區的沙漠化,導致了植物減少而難以提供食物來源,樹木減少而難以提供築巢地點,最終導致了基因流動的停止,因此穴居蜜蜂的祖先分成了向非洲東部發展的西方群和向亞洲熱帶發展的東方群。
西方蜜蜂的亞種的多樣性可能是更新世早期大規模輻射適應的結果,上一個冰河時期的氣候與棲息地的變化對此推波助瀾。人類幾千年來對西方蜜蜂的集中飼養——包括雜交與外部引進——顯然加速了它們進化的速度,並將其DNA序列充分混淆,以至於這許多西方蜜蜂的亞種之間究竟有何關聯也已經說不清楚了。[10]
西方蜜蜂並非原產於美洲,因此歐洲探險者與殖民者到達美洲時它們並不存在。然而,其它當地蜂種卻被土著人養殖並交易着。1622年,歐洲殖民者將歐洲黑蜂帶到了美洲,隨後帶來了意大利蜂及其它種類。殖民時代以來,許多依賴於蜜蜂授粉的作物相繼被引進。逃逸的蜂群(被稱為野蜂)迅速擴散,佔領北美大平原的速度通常比殖民者還要快。自然條件下蜜蜂並沒有穿越落基山脈,但它們在19世紀40年代末期被摩門教徒的先驅們運到了猶他州,並在19世紀50年代經船運到達加利福尼亞州。[15]
-
東非蜂是西方蜜蜂在非洲的一個亞種。
習性
性別與階級
一個蜜蜂群體有幾千到幾萬隻蜜蜂,由一隻蜂后、少量的雄蜂和眾多的工蜂組成[16]。工蜂和蜂后是從受精卵中孵化而來(雙倍體)。雄蜂是從未受精卵中孵化而來,只遺傳了產卵蜂后的DNA,所以雄蜂的染色體數目都是正常數目的一半(單倍體)。產雄孤雌生殖方式——孤雌生殖的一個變種——控制着性別差異。性等位基因具有多態性,只要這對等位基因互不相同,則會產出雌蜂;如果這對等位基因相同,則會產出二倍體雄蜂。蜜蜂會偵查到二倍體雄蜂,並在孵化之後將它們殺死。
- 蜂后是蜂群中唯一能正常產卵的雌性蜂。蜂后死後,蜂群會哺育新的蜂王。蜂后的壽命可長達幾年,而雄蜂只能活幾個月,工蜂的平均壽命(在采蜜季節)只有45天左右。所以蜂后通常是蜂群中其它成員的母親,故有人也把蜂后稱為母蜂。在蜂群的繁殖季節,蜂群會修築多個王台哺育新的蜂王,一般老蜂王在新蜂王出台前會帶領一部分蜜蜂離開原巢,並且第一個出台的新王會殺死未出台的新王繼承老王的蜂巢成為新王。蜂后通常會在數次交配飛行中與數隻雄蜂交配。一旦交配完成,蜂后將精子存貯在貯精囊中,開始產卵,並在需要時使用貯精囊中的精子進行受精。在某個特定地區,性等位基因的數目是限定的,因此,一隻蜂后最有可能會與特定的一隻或多隻雄蜂交配——這些雄蜂的性等位基因與蜂后的其中一個性等位基因相同,於是蜂后通常會生產出一定比例的二倍體雄蜂卵。[a]
- 雄蜂在蜂群中的作用是與蜂后交配,交配後立即死亡。雄蜂的精液可以在蜂后的體內保存數年而保持活力並具有授精能力。雄蜂的體型要比工蜂大,全身呈黑色,腹部花紋不如工蜂明顯。
- 工蜂是蜂群中繁殖器官發育不完善的雌性蜜蜂。在蜂群中為數眾多,形態結構上表現出許多特化現象,如附肢特化形成花粉刷或花粉梳,生殖器官特化成尾端的螯刺,腹側具臘腺。在同一蜂巢中的工蜂,因齡期不同可以分為三個生理上不同的工蜂群:保育蜂、築巢蜂和采蜜蜂。保育蜂是剛羽化成的最年輕的工蜂,其主要職責是照管和飼養幼蟲。當看管幼蟲的工作要告一段落時,年青的工蜂離巢短距離的飛翔,十天以後,蠟腺開始分泌蜂 蠟,此時的工蜂稱為築巢蜂。築巢蜂有時亦外出采蜜,或清掃蜂巢中的垃圾和死蜂。三周後,工蜂蠟腺停止分泌,成為專職的采蜜蜂。工蜂蜇人後,其蜇針連同腸臟 留在人體皮膚中,故其很快就會死亡。在蜜蜂群體中,數目最多,最為忙碌的可算是工蜂了。工蜂除了出外採蜜,供其他蜂群食用外,還有要負擔保護蜂群不受襲擊等工作,可是工蜂的地位非常低微,特別是連生育能力也沒有。工蜂並非天生沒有繁殖能力,而是在出生後被奪去。其實它們可否發育成蜂后,這就是取決於它們的出生後的飲食。從卵中孵化後,如果它們連吃五天的蜂王漿,蜂體發育速度就快,16天就能發育成能生育的蜂后;但相反,若它們只吃了兩三天的蜂王漿,發育速度就會變得慢了,21天後才能變成蟲,長大後它們雖然仍是雌性的,但卻失去了生育能力,成了工蜂。
工蜂會產卵,因為都是未受精卵,而只能發育成雄蜂。
生命周期
- 蜂后將卵一個一個地產在蜂巢的每個巢室中,蜂巢是由工蜂用自身分泌的蜂蠟建造的。利用儲精囊,蜂后可以決定要不要給所產的卵受精,通常取決於卵產在哪一種巢室內。
- 年輕的工蜂(保育蜂)負責清潔蜂巢與餵食幼蟲。幼蟲一開始會被餵以工蜂分泌的蜂王漿,之後會換餵蜂蜜和花粉。那些被持續地、只餵以蜂王漿的幼蟲,就會發育成蜂后。幼蟲會經歷數次蛻皮,然後在巢室中編織出繭,再化成蛹。
- 保育蜂分泌蜂王漿的腺體開始萎縮時,它們開始負責建造蜂巢巢室。年齡更大的工蜂開始負責其它蜂群內部的任務,比如從采蜜蜂那裏接收花蜜與花粉,以及保衛蜂巢。再到後來,工蜂才終於進行它的第一次離巢飛行,成為一隻采蜜蜂,直到它死去。
- 處女蜂后會遠離母巢來到一個雄蜂聚集地進行交配飛行,它會與數隻雄蜂進行交配然後返回。雄蜂在交配之後死去。蜂后不會與其母巢內的雄蜂進行交配。
- 大多數蜜蜂王國並不是由單只蜂后獨立建立起來的,而是由一群蜜蜂——包括一隻已交配的蜂后和一大支工蜂隊伍——「分群」(swarming)而來。這群蜜蜂會全體遷移到一處築巢地點,該地點已由工蜂事先偵查過,其方位也由特殊的舞蹈所告知。一旦這群蜜蜂到達那裏,它們會立即建造一個新的蜂巢,並開始哺育新的工蜂。這種建立巢穴的形式並沒有在別的任何蜂屬中發現,然而胡蜂科黃蜂的一些組(group)也是通過分群來建立新巢穴的(有時會有多隻蜂后)。此外,無蟄蜂的新巢是由大量工蜂建立的,但新巢在蜂后入住之前就會建造完畢,這算不上真正的「分群」。
形態
蜜蜂有複眼1對,較發達,位於頭部兩側。由6000隻小眼組成,表面佈滿細毛,可以分辨顏色和形狀。雄蜂有3個單眼,位於額的上方,呈三角形排列;而蜂王和工蜂都只有一個單眼。雄蜂的複眼也比工蜂和蜂王的大,這樣在它和蜂王進行婚飛的時候可以更快地發現蜂王。一對觸角位於兩複眼之間的觸角窩內,由柄節、梗節和鞭節構成,是最主要的觸覺和嗅覺器官。
工蜂的嘴細長,雄蜂的嘴較短,而蜂王的嘴幾乎看不到。蜜蜂的胸部有兩雙翅膀和三雙腿,全身都張滿了密密麻麻的短毛用來吸附花粉。
交流
工蜂之間互相協作以找到食物,它們使用一種「舞蹈」的方式來互相交流關於資源的信息。這種舞蹈因品種而異,但蜜蜂的所有品種在該行為上會展現出某種排列方式。如果資源距離蜂巢非常靠近,它們可能也會展現出一種較普遍的舞蹈,通常稱為「圓圈舞」。蜜蜂也會使用「鼓翼舞」來動員工蜂以接收采蜜蜂帶回來的花粉花蜜。
過冬
在寒冷地區,當氣溫降至約10 °C(50 °F)以下時,蜜蜂會停止飛行,它們會擠進蜂巢的中心區域形成「過冬集群」。蜂后位於集群的中心,工蜂們簇擁在蜂后周圍,靠身體不停顫動來使得中心溫度保持在27 °C(81 °F)(冬季開始時的非產卵期)至34 °C(93 °F)(蜂后一旦恢復產卵)。工蜂們會輪流地從集群外圍換到內部,使得每隻蜜蜂都不至於太冷。集群最外邊緣的溫度會保持在大約8—9 °C(46—48 °F)。外界的氣溫越冷,集群會變得越緊密。在冬季期間,它們會消耗所存儲的蜂蜜來獲得身體熱量。冬季期間所消耗的蜂蜜數量取決於冬季長度和嚴寒程度,但在適中氣候下大致範圍會在15至50公斤(33至110英磅)。[18]除此之外,某些蜜蜂——包括西方蜜蜂和東方蜜蜂——在冬夏時節氣溫改變時會采有一些有效機制來進行蜂巢的溫度調節。夏日的溫度調節方式是扇動翅膀以及從不同地方取水進行水分蒸發。[19]
食物
蜜蜂所需的所有營養來自於多種多樣的花粉和花蜜。花粉是自然界中蜜蜂的唯一蛋白質來源。成年的工蜂每天消耗3.4-4.3毫克的花粉來滿足對乾物質的需求(乾物質中含66-74%的蛋白質)。[20]哺育一隻幼蟲需要125-187.5毫克的花粉或25-37.5毫克的蛋白質才能使其良好發育。[20]膳食蛋白質被分解為氨基酸,對蜜蜂來說10種氨基酸是必需的:蛋氨酸、色氨酸、精氨酸、賴氨酸、組氨酸、苯丙氨酸、異亮氨酸、蘇氨酸、亮氨酸以及纈氨酸。其中所需濃度最高的是亮氨酸、異亮氨酸和纈氨酸,而精氨酸和賴氨酸的的高濃度是哺育幼蜂所需要的。[21]除了這些氨基酸以外,一些維他命B——包括生物素、葉酸、煙酰胺、核黃素、硫胺素、泛酸以及最重要的吡哆醇——也是哺育幼蟲所需要的。吡哆醇是蜂王漿中最普遍存在的維他命B,濃度因覓食季節而異,五月份濃度最低,七八月份濃度最高。膳食吡哆醇缺失的蜜蜂是無法哺育幼蜂的。[21]
花粉也是蜜蜂的油脂來源。[20]油脂在哺育階段被代謝掉,為之後的生物合成提供前體。脂溶性的維他命A、D、E和K雖然不是必需品,但卻能顯着地增加所哺育幼蜂的數量。[20]蜜蜂從花粉中消化植物甾醇以製造24-亞甲基膽甾醇和其它固醇,因為它們無法從植物甾醇中直接合成膽固醇。哺育蜂能夠選擇性地在幼蜂的食物中添加固醇。[20]
-
蜜蜂採蜜
-
蜜蜂採蜜
-
牡丹和採食中的蜜蜂
花蜜被覓食的蜜蜂採集作為水分和碳水化合物(以蔗糖形式)的來源。蜜蜂食物中最主要的單糖是果糖和葡萄糖,但在血淋巴中最常見的循環糖類是海藻糖——一種包含兩個葡萄糖分子的二糖。[22]成年工蜂每天需要攝入4毫克的可利用糖類,幼蟲需要攝入約59.4毫克的碳水化合物才得以正常發育。[20]
蜜蜂需要攝入水來維持滲透壓的動態平衡、製造液態的哺育食物,以及經蒸發作用為蜂巢降溫。通過覓食花蜜,一個蜂群的水分需要大體都能得到滿足,因為花蜜中水含量很高。在偶爾的炎熱天氣或者花蜜稀少的時候,覓食蜜蜂會從河流、池塘里取水以滿足蜂巢的需要。[23]
組織能力
防禦侵襲
蜜蜂的腹部末端長有長長的螫針,當人們因為害怕而撲打牠時,牠們就有可能出於自衛而蟄人,蟄人後牠們也會死去。這是因為蟄針是由一根背刺針和兩根腹刺針組成,而螜針又與大、小毒腺和內臟器官相連,腹部刺針末端長有很多小倒鈎。當蜜蜂蟄人時,小倒鈎會牢牢地勾緊人們的皮膚。當蜜蜂試圖飛離時,刺針就會連同部分內臟一起被拉出體外,蜜蜂也就因而死去。不過,當牠螜咬其牠有着硬質表皮的昆蟲時,因小倒鈎沒法勾緊光滑的表面,蜜蜂也就不會死去。雄蜂和蜂王不具備攻擊能力,所以被蜜蜂蟄傷的情形其實都是工蜂所為。
此外,蜜蜂不喜歡黑色物件,絨毛狀的東西,和酒,蔥,蒜等一類強烈的氣味。而女士常用的香水則會引來蜜蜂。
授粉
蜜蜂們都是花界全才,為許多開花植物授粉。在所有蜜蜂品種中,只有西方蜜蜂被廣泛用於商業上的水果與蔬菜作物的授粉。這些授粉服務的價值通常都在數十億美元,在全世界作物價值的基礎上增加了額外的約9%。蜜蜂的貢獻基本上只在作物授粉領域,然而人們一直在討論將它的潛力推廣到自然植被上,圈養蜜蜂與20000多種野生授粉者之間的競爭關係也同樣飽受爭議。[24]每年每個蜂房的蜜蜂能採集66英磅(30公斤)的花粉。[25]
蜜蜂養殖
蜜蜂中的兩個品種——西方蜜蜂和印度蜜蜂——經常被養蜂人所飼養和運輸。現代的蜂房也使養蜂人得以運輸蜜蜂,當作物需要授粉的時候將蜜蜂在田間轉移,養蜂人則對授粉服務收取費用。這改變了長久以來個體經營的養蜂人的歷史角色,也有利於大規模的商業運作。
蜂巢
蜜蜂製品
- 蜂蜜是蜜蜂對花蜜進行消化、處理之後的合成物,此物存貯在蜂巢中。[26]所有現存蜜蜂的蜂蜜都已被當地土著人採集以使用。西方蜜蜂和東方蜜蜂是僅有的兩個被用於商業采蜜的品種。
- 長到特定年齡的工蜂會從它們腹部的一系列腺體中分泌蜂蠟。[27]它們使用蜂蠟來構建蜂巢的牆壁與頂蓋。與蜂蜜一樣,蜂蠟也被人類採集用於各種目的。
- 蜂花粉
- 蜂糧
- 幼蜂
- 蜂膠
- 蜂王漿
疾病
蜂群崩壞症候群
自從2007年以來,北美洲發生了歐洲蜜蜂蜂群的異常高比例死亡(30-70%的蜂房)。這被稱為「蜂群崩壞症候群」(colony collapse disorder,CCD),最初原因未明。[28]這似乎是由多種組合因素而不是單一病原體或毒物引起的,可能的因素包括新煙鹼農藥[29]或色列急性麻痹病毒。[30]
寄生蟲
大蜡螟(Galleria mellonella) 大蜡螟的幼蟲寄生於野生與飼養的蜜蜂。卵被產在蜂巢之中,孵化出來的大蜡螟幼蟲會在蜂窩裏鑽隧道,將含有蜜蜂幼蟲和蜂蜜的蜂窩破壞掉。它們鑽出來的隧道佈滿了絲,纏住並餓死那些正在破蛹而出的蜜蜂。蜂窩被毀壞的同時蜂蜜也遭泄漏而浪費。大蜡螟的成蟲和幼蟲都有可能成為感染蜜蜂的病原體的媒介,包括以色列急性麻痹病毒和黑皇后細胞病毒。[31]溫度療法或許可行,但同時也會使得蜂窩的蜂蠟扭曲變形。化學熏蒸劑,尤其是二氧化碳也被用來醫治。[31]
參見
註釋
- ^ Work by Lechner in 2013 showed approximately 50 sex alleles in a population of Apis mellifera and estimated worldwide total number of sex alleles in A. mellifera between 116 and 145. There are likely more sex alleles in Apis cerana given wider distribution and larger number of geographical races. Honeybees are highly sensitive to inbreeding in part because duplication of the sex allele causes significant numbers of diploid drone eggs to be laid and subsequently destroyed as they hatch.[17]
參考來源
- ^ 1.0 1.1 1.2 Michael S. Engel. The taxonomy of recent and fossil honey bees (Hymenoptera: Apidae: Apis). Journal of Hymenoptera Research. 1999, 8: 165–196.
- ^ Bees - Facts About Bees - Types of Bees - PestWorldforKids.org. pestworldforkids.org. [2016-04-26].
- ^ Douglas Harper. Online Etymology Dictionary. 2006 [2016-02-27].
- ^ Robert E. Snodgrass. Anatomy of the Honey Bee. Cornell University Press. 1984: vii. ISBN 0-8014-9302-1.
- ^ ITIS. [February 26, 2016].
- ^ Entomological Society of America Common Names of Insects Database. [February 21, 2016].
- ^ Tree of Life Web Project. [2016-02-25].
- ^ Deborah R. Smith; Lynn Villafuerte; Gard Otisc; Michael R. Palmer. Biogeography of Apis cerana F. and A. nigrocincta Smith: insights from mtDNA studies (PDF). Apidologie. 2000, 31 (2): 265–279. doi:10.1051/apido:2000121. (原始內容 (PDF)存檔於February 29, 2012).
- ^ Michael S. Engel; I. A. Hinojosa-Diaz; A. P. Rasnitsyn. A honey bee from the Miocene of Nevada and the biogeography of Apis (Hymenoptera: Apidae: Apini). Proceedings of the California Academy of Sciences. 2009, 60 (3): 23–38.
- ^ 10.0 10.1 10.2 10.3 10.4 Maria C. Arias; Walter S. Sheppard. Phylogenetic relationships of honey bees (Hymenoptera:Apinae:Apini) inferred from nuclear and mitochondrial DNA sequence data. Molecular Phylogenetics and Evolution. 2005, 37 (1): 25–35. PMID 16182149. doi:10.1016/j.ympev.2005.02.017.Maria C. Arias; Walter S. Sheppard. Corrigendum to "Phylogenetic relationships of honey bees (Hymenoptera:Apinae:Apini) inferred from nuclear and mitochondrial DNA sequence data". Molecular Phylogenetics and Evolution. 2005, 40 (1): 315. doi:10.1016/j.ympev.2006.02.002.
- ^ 11.0 11.1 Wongsiri, S., et al. "Comparative biology of Apis andreniformis and Apis florea in Thailand." Bee World 78.1 (1997): 23-35.
- ^ Nathan Lo; Rosalyn S. Gloag; Denis L. Anderson; Benjamin P. Oldroyd. A molecular phylogeny of the genus Apis suggests that the Giant Honey Bee of the Philippines, A. breviligula Maa, and the Plains Honey Bee of southern India, A. indica Fabricius, are valid species. Systematic Entomology. 2009, 35 (2): 226–233. doi:10.1111/j.1365-3113.2009.00504.x.
- ^ 东方蜜蜂与西方蜜蜂的区别. 知花蜂蜜網. 2016-03-26 [2020-12-07].
- ^ mostly domesticated or more accurately, "managed"
- ^ Head RJ. A Brief Survey of Ancient Near Eastern Beekeeping; A Final Note. The FARMS Review. 2008 [2018-03-0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7-30).
- ^ James L. Gould; Carol Grant Gould. The Honey Bee. Scientific American Library. 1995: 19. ISBN 978-0-7167-6010-8.
- ^ Lechner, Sarah; Ferretti, Luca; Schöning, Caspar; Kinuthia, Wanja; Willemsen, David; Hasselmann, Martin. Nucleotide Variability at Its Limit? Insights into the Number and Evolutionary Dynamics of the Sex-Determining Specificities of the Honey Bee Apis mellifera. Molecular Biology and Evolution. 2014, 31 (2): 272–287. doi:10.1093/molbev/mst207.
- ^ What do bees do in the winter?. [12 March 201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3-04).
- ^ Oldroyd, Benjamin P.; Wongsiri, Siriwat (2006). Asian Honey Bees (Biology, Conservation, and Human Interactions). Cambridge, Massachusetts and London, England: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ISBN 0674021940.
- ^ 20.0 20.1 20.2 20.3 20.4 20.5 Brodschneider, Robert; Crailsheim, Karl. Nutrition and health in honey bees. Apidologie. 2010-05-01, 41 (3): 278–294. ISSN 0044-8435. doi:10.1051/apido/2010012 (英語).
- ^ 21.0 21.1 Anderson, Leroy M; Dietz, A. Pyridoxine Requirement of the Honey Bee (Apis mellifera) For Brood Rearing. Apidologie. 1976. doi:10.1051/apido:19760105.
- ^ Karasov, William H.; Martinez del Rio, Carlos. Physiological Ecology: How Animals Process Energy, Nutrients, and Toxins. Princeton. 2008: 63–66.
- ^ Kuhnholz, Susanne. The Control of Water Collection in Honey Bee Colonies. Behavioral Ecology and Sociobiology. 1997. doi:10.1007/s002650050402.
- ^ Geldmann, Jonas; González-Varo, Juan P. Conserving honey bees does not help wildlife (PDF). Science. 2018, 359 (6374): 392–393. doi:10.1126/science.aar2269.
- ^ Facts about Honeybees. Back Yard Beekeepers Association. 2017 [2018-03-0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4-17).
- ^ Crane E. Honey from honeybees and other insects. Ethology Ecology & Evolution. 1990, 3 (sup1): 100–105. doi:10.1080/03949370.1991.10721919.
- ^ Sanford, M.T.; Dietz, A. The fine structure of the wax gland of the honey bee (Apis mellifera L.).. Apidologie. 1976, 7: 197–207. doi:10.1051/apido:19760301.
- ^ Bryony, Bonning. Honey Bee Disease Overview (PDF). Journal of Invertebrate Pathology. 11 November 2009, 103: s2-s4 [21 October 2014]. doi:10.1016/j.jip.2009.07.015.
- ^ McDonald-Gibson, Charlotte. 'Victory for bees' as European Union bans neonicotinoid pesticides blamed for destroying bee population. The Independent. [2 July 2014].
- ^ Colony Collapse Disorder. Beeologics. [23 October 2014]. (原始內容存檔於6 February 2013).
- ^ 31.0 31.1 Kwadha, Charles A.; Ong』amo, George O.; Ndegwa, Paul N.; Raina, Suresh K.; Fombong, Ayuka T. The Biology and Control of the Greater Wax Moth, Galleria mellonella. Insects. 2017-06-09, 8 (2): 61. doi:10.3390/insects8020061 (英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