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三十年戰爭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这是本页的一个历史版本,由Kazeritsu留言 | 贡献2008年2月28日 (四) 09:28 戰爭結束编辑。这可能和当前版本存在着巨大的差异。

三十年戰爭

1648年的歐洲地图。灰色的地區代表神聖羅馬帝國內的德意志城邦。
日期1618年1648年
地点
整個歐洲(起源於神聖羅馬帝國)
结果 簽訂威斯特伐利亞和約
参战方
瑞典
波希米亞
丹麥-挪威
荷蘭
法國
蘇格蘭
英格蘭
薩克森
神聖羅馬帝國
西班牙
奧地利
巴伐利亞
指挥官与领导者
古斯塔夫二世
腓特烈五世
黎塞留
基士揚四世
約翰·喬治一世
斐迪南二世
华伦斯坦
兵力
約四十七萬五千 約四十五萬

三十年戰爭The Thirty Years' War)(1618年 - 1648年),是由神聖羅馬帝國內戰演變而成的全參與的一次大規模國際戰爭。這場戰爭是歐洲各國爭奪利益、樹立霸權以及宗教糾紛劇化的產物,战争以波希米亞人民反抗奧國哈布斯堡皇室統治為肇始,最後以哈布斯堡皇室戰敗並簽訂《威斯特伐利亞和約》(Treaties of Westphalia)而告結束。

戰雲密佈

1631年,瑞典國王古斯塔夫二世布賴滕費爾德會戰戰勝神聖羅馬帝國的情景

查理五世後,神聖羅馬帝國漸漸衰落,處於諸侯割據的狀態。當時歐洲的宗教改革運動使全歐分為天主教新教兩大陣營,而德意志內部諸侯則在信仰上出現了嚴重歧見,同樣地分裂為天主教與新教兩派。歐洲列強均想插手德意志事務,以獲取利益。他們分為兩派,其中哈布斯堡王朝集團由奧地利西班牙與德意志的天主教諸侯國組成,並得到羅馬教皇波蘭的支持;而另一方為反哈布斯堡王朝集團,由法國丹麥瑞典荷蘭及德意志新教諸侯國組成,並得到英國俄國的支持。

戰爭導火線是1618年波希米亞(即今捷克)人民反抗神聖羅馬帝國的民族及宗教起義。而整場戰爭共分為4個階段,分別是捷克階段(1618年1624年)、丹麥階段(1625年1629年)、瑞典階段(1630年1635年)及全歐混戰階段(1636年1648年),最後以哈布斯堡王朝集團戰敗,參戰各國於1648年簽訂《威斯特伐利亞和約》為止,共達三十年之久。

捷克階段

被波希米亞議會任命為波希米亞國王的普法爾茨選侯腓特烈五世

扔出窗外事件

波希米亞於1526年併入神聖羅馬帝國,自那時起,波希米亞國王由神聖羅馬帝國皇帝兼任。1617年,神聖羅馬帝國皇帝馬提亞斯派遣耶穌會教士進入波希米亞,意圖在波希米亞復興天主教,並任命哈布斯堡皇室的斐迪南大公為波希米亞國王,費迪南是一名狂熱的天主教徒,他對波希米亞的新教徒進行大規模的逼害,並禁止新教徒的宗教活動,拆毀他們的教堂。於是在1618年5月23日,波希米亞首都布拉格的新教徒發動起義,衝進王宮,將神聖羅馬帝國皇帝的兩名欽差從窗口投入壕溝,並成立臨時政府,由30位成員組成,宣布波希米亞獨立。

蒂利伯爵巴伐利亞與神聖羅馬帝國軍隊統帥

全面反奧

1619年6月波希米亞起義軍進兵至哈布斯堡王朝的首都維也納近郊,並與當時已繼位為神聖羅馬帝國皇帝的斐迪南二世進行談判。斐迪南逼於形勢,在表面上假意答允進行談判,實際上在暗地裡向天主教同盟求助,並答允把普法爾茨選帝侯的爵位轉讓予巴伐利亞公爵马克西米连一世,以換取天主教同盟出兵相助。不久,天主教同盟即出兵2.5萬人,並贊助神聖羅馬帝國皇帝大量金錢。起義者被逼於該年8月退回波希米亞,而波希米亞議會亦於該月選出普法爾茨的選帝侯腓特烈五世為波希米亞國王。

皇帝反攻

作為神聖羅馬帝國皇帝,斐迪南當然不能容忍波希米亞人自行選出國王,於是在解除維也納之圍後隨即出兵反攻,而天主教同盟之一的西班牙亦出兵進攻普法爾茨。1620年11月8日,波希米亞和普法爾茨聯軍在白山战役與蒂利伯爵所統率的天主教同盟軍決戰,聯軍雖佔有地利,但因裝備落後,終為天主教同盟軍所敗,弗裡德里希被逼逃亡荷蘭,而波希米亞則重新納入神聖羅馬帝國的版圖。波希米亞約有四分之三的地主的土地落入神聖羅馬帝國的地主之手。而神聖羅馬帝國皇帝更強迫波希米亞的百姓改信天主教,並焚毁波希米亞的書籍,以及宣佈德語為波希米亞的官方語言。1621年 - 1623年,蒂利再度擊敗普法爾茨的新教諸侯軍隊。至此戰爭的第一階段 —— 捷克階段以哈布斯堡皇室為代表的天主教同盟軍獲勝為結束。

丹麥階段

新教路德派的丹麥軍隊統帥,丹麥王克里斯蒂安四世
天主教的神聖羅馬帝國軍隊統帥華倫斯坦

全歐反奧

捷克階段的戰事雖然告終,但法國並不能容忍查理五世時期的哈布斯堡帝國復活;而荷蘭則於1621年與西班牙開戰,至此仍未結束。英王詹姆士一世則擔心其女婿普法爾茨選帝侯弗裡德里希的命運;丹麥和瑞典則不願看到神聖羅馬帝國皇帝再度在全國實施有效的統治。因此,本來只是波希米亞人民反對神聖羅馬帝國欺壓的起義戰演變為廣泛的國際戰爭。1625年,法國首相黎塞留提議英國、荷蘭與丹麥結成反哈布斯堡聯盟,丹麥負責出兵,而英國與荷蘭則在幕後支持,由此戰爭的第二階段 - 丹麥階段正式展開。

丹麥出兵

1625年丹麥王克里斯蒂安四世在英、法、荷三國的支持下與新教聯盟共同向神聖羅馬帝國皇帝發動進攻,很快便佔領德意志的西北部,與此同時,由曼斯菲爾德率領的英軍則佔領波希米亞西部。這次新教聯軍可說是節節獲勝,但於1628年,神聖羅馬帝國皇帝僱用聲名顯赫的波希米亞貴族華倫斯坦的僱傭軍,華倫斯坦不負其所望,於該年4月擊敗曼斯菲爾德,其後再擊敗丹麥,並控制了薩克森。丹麥被迫於1629年5月與神聖羅馬帝國皇帝簽定《呂貝克和約》,並保證不再插手德意志事務。戰爭第二階段以神聖羅馬帝國皇帝的勢力伸延到波羅的海告終。

瑞典階段

1631年,瑞典國王古斯塔夫二世在布賴滕費爾德會戰時的神采

瑞典出兵

戰爭第二階段由神聖羅馬帝國獲勝後,華倫斯坦便計劃在波羅的海建立一支強大的艦隊,瑞典國王害怕從此神聖羅馬帝國會超越瑞典,取得在波羅的海的優勢地位。因此瑞典在法國的資金援助下,於1630年7月出兵,在波美拉尼亞登陸,從而開始了戰爭的第三階段 - 瑞典階段。

大敗皇帝

1632年11月16日,瑞典國王古斯塔夫二世於呂岑會戰陣亡的情景

瑞典軍隊由國王古斯塔夫二世·阿道夫率領,與勃蘭登堡薩克森選帝侯聯合,在1631年9月17日,於布賴滕費爾德會戰打敗了神聖羅馬帝國的軍隊,佔領了波美拉尼亞1632年初,神聖羅馬帝國軍的統帥蒂利伯爵在列赫河戰敗身亡,瑞典軍佔領美因茨,在4月再攻陷奧格斯堡慕尼黑。神聖羅馬帝國皇帝在這危急存亡之際,再度起用原被貶斥的華倫斯坦為統帥,在該年11月與瑞典軍進行呂岑會戰,可是瑞典再度獲勝,但同時瑞典軍的主帥古斯塔夫二世國王亦陣亡,從此瑞典軍喪失進攻能力,而華倫斯坦則退回波希米亞,後來因為被神聖羅馬帝國皇帝所猜妒,遭到其派刺客暗殺。

再度反攻

神聖羅馬帝國皇帝藉此機會聯合西班牙盟軍,在1634年9月納德林根會戰大敗瑞典軍,逼使瑞典軍撤回波羅的海沿岸。薩克森與勃蘭登堡則於1635年5月與神聖羅馬帝國皇帝簽訂《布拉格和約》。戰爭第三階段 - 瑞典階段以哈布斯堡皇帝獲勝而告結束。

全歐混戰階段

黎塞留,法國首相,雖然自身是天主教紅衣主教,但為了法國的世俗利益,與新教徒同盟進攻哈布斯堡皇室

法國出兵

哈布斯堡皇室再次獲勝使得法國大為震驚,此前,法國因為自身是天主教國家,一直只是假手他國以削弱哈布斯堡皇室的實力,但當丹麥、瑞典與神聖羅馬帝國的新教諸侯均告失敗後,法國終於直接出兵,與瑞典聯合對哈布斯堡王朝作戰。從此戰爭進入第四階段 - 全歐混戰階段。

法國獲勝

1648年蘭斯會戰的情景

1636年 - 1637年,西班牙出兵法國,與神聖羅馬帝國由南北兩路夾攻,並且一度進逼至法國首都巴黎,但最後為法軍所敗。1638年8月法國海軍打敗舉世聞名的西班牙海軍,1639年10月西班牙海軍的主力更被原來籍籍無名的荷蘭海軍殲滅。1643年5月,第四代孔代亲王路易二世·德·波旁蒂雷纳羅克魯瓦會戰中共同擊潰西班牙陸軍的主力。

丹麥參戰

1642年11月,瑞典軍於布賴滕費爾德再度擊敗神聖羅馬帝國軍,但此時丹麥王卻嫉妒瑞典軍的成果,並恐懼瑞典強大後,丹麥受其所制,因此乘瑞典軍攻進南德意志之際,向瑞典宣戰。丹麥曾於1644年擊敗瑞典與荷蘭的聯合艦隊,但其後丹麥海軍卻被重新組建的瑞荷聯合艦隊全殲。在經過3年(1643年 - 1645年)戰爭後,瑞典軍成功從水陸兩路進逼丹麥,逼使丹麥停戰求和。

戰爭結束

1645年3月,瑞典軍在波希米亞大敗神聖羅馬帝國軍,而該年8月法軍又於納林根會戰擊潰神聖羅馬帝國軍,神聖羅馬帝國皇帝的德意志領土大部份被佔領。1648年,法瑞兩國聯軍再在處斯馬斯豪森會戰蘭斯會戰完勝神聖羅馬帝國軍。但戰至此時,雙方都已元氣大傷,結果於該年10月雙方達成和解協議,締結了兩個和約 - 《奧斯納布呂條約》與《明斯特和約》,合稱《威斯特伐利亞和約》(Treaties of Westphalia),至此三十年戰爭完全結束。此戰爭中交戰雙方均以屠殺對方教派的人為手段,估計死亡人數為8百萬人,比中歐人口之一半還要多,而德國人口更三去其二,德國的天主教人口由大多數變為少數。至此神聖羅馬帝國名存實亡.二百年之後再組成德意志帝國。

戰爭影響

德意志分裂

由於德意志是三十年戰爭的主要戰場,其經濟遭到極大破壞,而且戰後諸侯國各割地盤,其內部分裂變成不可逆轉,間接令神聖羅馬帝國變得名存實亡。

荷瑞獨立

這場戰爭後,荷蘭與瑞士的獨立受到保障,而荷蘭更為新的海上霸主。

西班牙衰落

西班牙在戰爭中不論陸戰還是海戰均告失利,並從此失去了歐洲一等強國的地位。

法國興起

法國在這場戰爭中取得了阿爾薩斯洛林,並獲得了歐洲霸主的地位。

瑞典興起

瑞典國王取得了德意志的波羅的海沿岸的大片土地,並因此成為了德意志的諸侯,可以隨時插手德意志的內部事務。而且瑞典亦得到500萬杜卡登的賠款,並從此一躍成為北歐強國。

戰術改變

戰爭中諸國開始實行徵兵制,並建立了常備軍與後勤系統,使軍隊可以進行持久戰。軍隊亦逐漸精簡化,以符合機動戰的要求;瑞典國王古斯塔夫二世所進行軍事改革,即以火槍兵取代長矛兵,先以炮兵進行集中火力的攻擊,再以騎兵出動進行突擊,最後由步兵負責清理敵軍的三段式戰法,更成為其後戰爭的標準戰法。

參看條目

參考資料

中文資料

法文資料

  • Georges Livet, La Guerre de Trente Ans, collection « Que sais-je ? » PUF (1Template:Er octobre 1994) - ISBN 2130459889
  • Henry Bogdan, La guerre de Trente Ans, Perrin (12 septembre 1999) - ISBN 2262010692
  • La Guerre de Trente Ans par Henri Sacchi - Editions L'Harmattan - 2003 A ce jour, l'étude la plus complète en français sur la Guerre de Trente Ans

Template:Link FA Template:Link FA Template:Link FA Template:Link FA

Template:Link F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