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桃園縣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这是本页的一个历史版本,由劉建韋留言 | 贡献2021年1月3日 (日) 23:49编辑。这可能和当前版本存在着巨大的差异。

桃園縣
Taoyuan County
 中華民國
1950年—2014年

桃園縣位置圖
坐标:24°51′00″N 121°13′00″E / 24.85°N 121.2167°E / 24.85; 121.2167
國家 中華民國
首府
面积 
• 2014年11月[2]
1,220.9540平方公里(471.4130平方英里)
人口 
• 2014年11月[2]
2056273
歷史 
• 改稱桃園縣,分出新竹苗栗二縣
1950年
• 改制為直轄市
2014年10月25日
行政分區6市、1鎮、6鄉(含1山地鄉)
前身
继承
新竹縣 (1945年-1950年)
桃園市
今属于 中華民國桃園市

桃園縣(1950年-2014年)為中華民國已經廢止的行政區,位於臺灣西北部,與新北市新竹縣宜蘭縣相鄰。是全臺灣第一大縣及準直轄市,自2014年12月25日起升格為直轄市,改名為桃園市,成為中華民國在台灣的「第六都[3]

桃園縣面積約1,220.9540平方公里,戶籍人口達2,054,260人(臺灣第五位),實際活動人口超過250萬人。

縣內雙核心都市縣治桃園市以及中壢市,桃園縣升格為直轄市後,這兩縣轄市改制為市轄區,可以說這兩區是桃園的市區。桃園中壢兩市各有其衛星都市組成不同生活圈,一般習慣依族群分布及生活圈分為北桃園南桃園[4][5]。由於毗鄰臺北都會區及多項重大公共建設、投資皆位於桃園,桃園縣近年來發展迅速,吸引大量外縣市人口移入、形成桃園中壢都會區。桃園呈現為外省原住民族等多族群融合之貌,也因為工業發達,同時也是臺灣引入外籍勞工人數最多的縣市[6]

行政區劃

桃園縣行政區劃

民國三十四年(1945年)臺灣脫離日本統治,新竹州改制為新竹縣新竹市改制為省轄市,縣市分治,縣治遷至桃園鎮,轄有8縣轄區、共計44個鄉鎮市。民國三十五年(1946年),將竹東鎮與寶山鄉劃入新竹市,民國三十八年(1949年),將大溪區角板鄉與竹東區尖石鄉、五峰鄉和大湖區大安鄉(現稱泰安鄉)等4鄉合併為新峰區。民國三十九年(1950年)調整行政區域,改名桃園縣,原省轄新竹市7區改為4區1鎮2鄉,與新竹區的2鎮3鄉、竹東區的4鄉、新峰區的尖石鄉、五峰鄉等4區14個鄉鎮合併分出新竹縣苗栗區竹南區大湖區,與新峰區大安鄉等5鎮13鄉合併分出苗栗縣,桃園縣由桃園區中壢區大溪區,與新峰區角板鄉等4鎮9鄉組成,轄4鎮、9鄉。民國四十三年(1954年)角板鄉易名復興鄉。民國五十六年(1967年)中壢鎮升格為縣轄市。民國六十年(1971年)縣治桃園鎮升格為縣轄市。民國八十一年(1992年)平鎮鄉升格為縣轄市。民國八十四年(1995年)八德鄉升格為縣轄市。民國九十九年(2010年)楊梅鎮升格為縣轄市。民國一〇三年(2014年)蘆竹鄉升格為縣轄市。在改制直轄市之前,全縣轄有6桃園市中壢市八德市平鎮市楊梅市蘆竹市)、1大溪鎮)、6龍潭鄉龜山鄉大園鄉觀音鄉新屋鄉復興鄉山地鄉),共有13個鄉鎮市。

「北桃園」以閩南人聚落為主,包含桃園市龜山鄉八德市蘆竹市大溪鎮大園鄉,以桃園市為核心,聚居人口約107萬人,範圍相當於日治時期桃園郡加上大溪郡大溪街。「南桃園」為客家人主要聚居區,包括中壢市楊梅市平鎮市龍潭鄉觀音鄉新屋鄉,以中壢市為核心,聚居人口約97萬人,範圍相當於日治時期中壢郡加上大溪郡龍潭庄。「山地鄉」為原住民聚落,主要為復興鄉,大約10,600人。

南北桃園與發展分區如下[7]

地域 行政區 發展分區
北桃園 桃園市 市中區、中路區、埔子區、會稽區、大樹林區
八德市 八塊厝/下庄仔地區、霄裡地區、茄苳溪區、大湳區
大溪鎮 溪東區、溪西區
蘆竹市 南崁地區、坑子地區、大竹地區
龜山鄉 龜山區、龍壽區、南崁區、林口區
大園鄉 大園/橫山/田心子/照鏡地區、雙溪口/許厝港/內海墘地區、埔心地區、竹圍地區
南桃園 中壢市 市中心區、龍岡區內壢區、大西區(青埔、大崙、過嶺
龍潭鄉 銅鑼圈區、龍潭坡區、三坑子區
平鎮市 北勢區、社子區、平鎮/南勢區、東勢區、宋屋區
楊梅市 楊梅區、埔心區富岡區高山頂區
新屋鄉 新屋區、永安區、大坡區
觀音鄉 草漯區、新坡區、觀音區
原住民鄉 復興鄉

人口

截至2014年7月底,桃園縣總人口數已達2,050,600人,整體活動口估達250萬人以上,其中外籍勞工人口高達7萬3千餘人、外籍配偶與大陸港澳地區等新住民近4萬9千餘人。桃園縣縣民平均年齡為35.86 歲,具生產力者的青壯年為大宗,勞動力(15-64)歲人口占總人口7成[8]

桃園縣的人口於1996年達於成長巔峰,其後又有逐漸趨緩現象;但近十年來成長率均維持在0.560%~ 1.70%間,相較於臺灣地區逐年遞減的平均人口成長率來看,桃園縣幾乎呈現1~ 4倍的成長趨勢。2013年桃園縣淨移入人口達8,077人,2014年一至九月,淨移入人口已有8449人,皆是全國之冠[9][10]

以地區來看,桃園縣共有高達8個行政區的人口數在10萬以上,其中桃園市人口超過41萬,而中壢市的人口也超過38萬人,為縣內人口最密集的區域,同時也是全國人口最多的縣轄市前二名,人口數甚至超過嘉義市、基隆市等省轄市;復興鄉則因地處山區,為縣內人口最稀少的區域。

族群分布

桃園縣位居北臺灣族群交會的關鍵位置[11]。北桃園六鄉鎮及觀音鄉的草漯地區,為閩南人聚居區;多為漳州移民後代,桃園景福宮主祀開漳聖王,為桃園當地重要的信仰中心。南桃園則為客家聚落,桃園擁有近80萬客家人,是全國客家人口最多的一個縣份。

1949年國民政府遷台後,許多來自中國大陸的軍眷遷移至桃園縣,縣內曾有高達86處的眷村,總數居全臺之冠,今日多數眷村已拆除改建為國宅。復興鄉為桃園縣唯一的山地原住民鄉,其居民以泰雅族原住民為主。近年來台灣的東南亞移民漸多,包括外籍配偶、外籍勞工等,又被稱為新住民;桃園縣外籍配偶人數僅次於新北市臺北市高雄市,為全國第四名縣市。

政治

歷任縣長

參考文獻

引用
  1. ^ 桃園縣縣徽--縣徽標誌介紹. 桃園縣政府. 1971年 [2011-08-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7-09). 
  2. ^ 人口統計電子報. [2019-11-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12-11). 
  3. ^ 桃園縣政府. 桃園升格,蓄勢待發!-研究發展考核委員會(2014/1/2). [2014-01-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1-08). 
  4. ^ 桃園的族群界線:南「客家」、北「閩南」. [2019-11-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9-10-11). 
  5. ^ 桃園縣:南北宗親勢力依舊,派系長期輪流執政 - 中國網. [2019-11-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9-07). 
  6. ^ 勞委會職訓局[1][永久失效連結]CSV檔:外勞人數按國籍及性別分[永久失效連結]外勞人數按縣市別分[永久失效連結]
  7. ^ 《新修桃園縣志 地理志》
  8. ^ 桃園縣政府衛生局-健康暨高齡友善城市-城市計畫-健康城市. [2019-11-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9-03). 
  9. ^ 移入人口冠全台 桃園住宅需求洶湧. [2019-11-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4-15). 
  10. ^ 桃園2013年移入人口 全台之冠. [2019-11-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4-17). 
  11. ^ 桃園閩客交界地帶的族群空間分布特色與族群互動關係. [2019-11-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9-24). 
官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