阮 (乐器)
阮,又名阮咸、阮琴,中國的撥弦樂器,得名於西晉“竹林七贤”中的阮咸。古代,此种乐器被称为秦琵琶,后因曲项琵琶传入,占用了“琵琶”这一名称,才以擅长演奏这种乐器的阮咸为名。近代,阮咸得到了许多改革,現代阮音色中正浑厚,依其形制不同而有高音阮、小阮、中阮、大阮、低音阮,甚至拉阮(倍低音阮) 的出現,廣泛使用於獨奏及合奏。如同笙在國樂團吹管樂器中扮演的角色,阮以其出色的音响融合性和便于演奏和声的长处,在國樂團彈撥樂器中占有一席之地。
沿革
阮的前身是东汉时期开始见诸记载的琵琶[1],圆形直项。起源不详,有多种传说[2]。唐代时因为新传入的梨形曲项琵琶的流行,稱这种圆形直项的琵琶为“秦琵琶”,“秦汉子”或者“阮咸”[3]。宋代之后,阮咸又可被称为月琴[4]。阮咸和月琴为同器异名直到近代[5]。
1950年代以来,为发展大型民族管弦乐团,改良阮咸为4根弦24品,并加大共鸣箱,使用鋼弦。改良阮仿照交响乐的提琴家族分为小阮、中阮、大阮和低音阮。后来又加入高音阮。从此阮和月琴成为两种乐器。目前中阮和大阮为民乐团的标准编制,香港中樂團並以高音阮取代柳琴。由于阮的古曲谱均失传,同时因为现代阮和传统阮性能差别很大,所以现代阮没有传统乐曲。但是现代作曲家为演奏阮,尤其中阮创作了很多乐曲;1987年劉星創作的《雲南回憶》中阮協奏曲,奠定了阮獨奏樂器的地位。
演奏方法
阮咸一般为坐姿演奏,琴身置於大腿上且抱于胸前,左手按弦,右手持用尼龙等材料制成的拨片弹奏。在1980年代之前以假甲演奏为主流,但由于琴弦张力较大,逐渐被用拨片弹奏的方法替代。但是由于阮的复兴仍在起步阶段,所以各家的演奏方法均有差异,目前还未形式统一的演奏方法。
阮的演奏技巧,原來比較簡單。隨著樂器的改革,如今逐步得到豐富。經過演奏者的繼承、實踐、移植和創造,右手的彈法有彈、挑、勾、抹、扣、劃、輪、拂、分、搖、掃、滾等30多種, 左手指法有泛、打、勾、帶、滑、推、拉、吟、紋、揉等10多種。
定弦
- 高音阮:G3-D4-G4-D5
- 小阮:D3-A3-D4-A4
- 中阮:G2-D3-G3-D4
- 大阮:D2-A2-D3-A3
- 低音阮:G1-D2-G2-D3
拉阮
拉阮是因為國樂團中缺乏低音樂器而創造,實際上是一種仿效大提琴的形制的拉弦樂器,後因效果不理想,少有續用。
註釋
參考文獻
- ^ 成书于东汉中期的说文解字记载有“琵琶,樂器。从珡比聲。房脂切”
- ^ 《釋名》:“枇杷,本出於胡中,馬上所鼓也。推手前曰枇,引手卻曰杷。象其鼓時,因以為名也。”傅玄《琵琶赋》:“《世本》不载作者,闻之故老云,汉遗乌孙公主嫁昆弥,念其行道思慕,故使工人知音者载琴、筝、筑、箜篌之属,作马上之乐。今观其器,中虚外实,天地之象也;盘圆柄直,阴阳之序也;柱十有二,配律吕也;四弦,法四时也。以方语目之,故云琵琶,取其易传于外国也。杜挚以为嬴秦之末,盖苦长城之役,百姓弦鼗而鼓之。二者各有所据,以意断之,乌孙近焉。”
- ^ 唐《通典》记载“今清樂奏琵琶,俗謂之「秦漢子」,圓體修頸而小,疑是絃鼗之遺制。傅玄云:「體圓柄直,柱有十二。」其他皆充上銳下,曲項,形制稍大,本出胡中,俗傳是漢制。兼似兩制者,謂之「秦漢」,蓋謂通用秦、漢之法。梁史稱侯景之害簡文也,使太樂令彭雋齎曲項琵琶就帝飲,則南朝似無曲項者。...阮咸,亦秦琵琶也,而項長過於今制,列十有三柱。武太后時,蜀人蒯朗於古墓中得之,晉竹林七賢圖阮咸所彈與此類同,因謂之阮咸。咸,晉世實以善琵琶、知音律稱。蒯朗初得銅者,時莫有識之。太常少卿元行沖曰:「此阮咸所造。」乃令匠人改以木為之,聲甚清雅。”
- ^ 宋代陈旸所著的《乐书》记载“月琴...晋阮咸造也”
- ^ 成书于1915年的辞源阮咸条目说“形如今之月琴”
延伸阅读
[在维基数据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