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台灣日報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這是本頁的一個歷史版本,由24.86.164.128留言2008年3月5日 (三) 23:29 外部連結編輯。這可能和目前版本存在著巨大的差異。

台灣日報》,公司全名為台灣報業股份有限公司,為台灣的一份綜合性日報,創刊於1964年10月25日。發行人為顏文閂,社址位於台中市文心路

沿革

  • 《台灣日報》的前身是創辦於1964年10月25日的《東方日報》[1],原址在基隆市,由有情治人員色彩的新聞學者夏曉華創設,剛開始走農民路線,在當時多屬農村社會型態的台灣中南部頗受歡迎。後來由律師傅朝樞1976年接手並改名《台灣日報》,報風轉為批判色彩濃厚,每日發行量曾經達到三十萬份以上,為中台灣第一大報。
  • 1978年8月31日,由於傅朝樞言論批評政府甚烈,《台灣日報》被國防部新台幣一億八千萬元收購,而成為報紙,並由張家驤出任社長,傅朝樞流亡海外,並在美創辦《中報》,繼續批評國民黨政府。《台灣日報》由軍方掌握後,言論尺度便嚴重限縮;報導黨外民主運動態度丕變,甚至於進行不實報導指稱「六一二事件中,民進黨發動的群眾是用錢發動的」,導致憤怒民眾搗毀《台灣日報》台北辦事處,是為「《台灣日報》事件」。
  • 1996年8月16日,軍方撤出《台灣日報》,台塑集團董事長王永慶便接手《台灣日報》,並且聘請資深媒體工作者顏文閂(1945年出生,台師大社教系新聞組畢業,曾任《自由時報》社長)出任發行人。之後,《台灣日報》報導路線以「台灣新代言人」與「最值得台灣人民信任的報紙」自我定位,逐漸轉向台灣本土化,獨派色彩日益鮮明,與極力在中國投資的王永慶日漸不合。
  • 2001年,王永慶撤出《台灣日報》,而《台灣日報》也以虧損方式慘淡經營。
  • 2004年9月中旬至2006年6月6日,《台灣日報》在每周一至周五的清晨,在大台北地區的各大專院校的川堂放置一綑大約30份的完整版的報紙,免費供不特定之人自由取閱,意圖提升自己的閱報率。
  • 2006年上旬,傳出顏文閂將《台灣日報》名下不動產「台日大樓」以新台幣三億三千萬元賣給妙天禪師;當時妙天有意順道買下《台灣日報》商標權,但顏文閂開價新台幣七千萬元,遭妙天回絕。

注釋

  1. ^香港馬來西亞東方日報》無關。

停刊


參見

外部連結

參考資料

關於停刊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