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8年中國
外觀
中國歷史 / 中國歷史年表 |
世紀: 19世紀中國 / 20世紀中國 / 21世紀中國 |
年代: 1910年代中國 / 1920年代中國 / 1930年代中國 / 1940年代中國 / 1950年代中國大陸 / 1960年代中國大陸 / 1970年代中國大陸 |
年份: 1944年中國 / 1945年中國 / 1946年中國 / 1947年中國 / 1948年中國 / 1949年中國 / 1950年中國大陸 / 1951年中國大陸 / 1952年中國大陸 |
紀年: 戊子年(鼠年)、中華民國37年 |
大事記
- 3月1日——陸軍裝甲兵司令部在南京成立,徐庭瑤任司令;國軍第二十九軍全部犧牲,軍長劉戡、師長嚴明戰歿,陝北宜川陷於中共[1]:501。
- 3月12日——解放軍攻陷洛陽[2]:163。
- 3月14日——解放軍攻陷四平街[2]:162。
- 5月9日——中共中央軍委正式作出《關於改變華北、中原解放區的組織、管轄境地及人選的通知》,決定將晉冀魯豫及晉察冀兩解放區合併為華北解放區:「晉冀魯豫及晉察冀兩中央局合併為華北中央局,以劉少奇兼華北中央局第一書記,薄一波為第二書記,聶榮臻為第三書記,以劉、薄、聶及董必武、彭真、葉劍英、徐向前、滕代遠、羅瑞卿、劉瀾濤、趙振聲、王從吾、蕭克、黃敬、楊立三、趙爾陸、楊秀林、十七同志為委員,劉、薄、聶及董必武、彭真、滕代遠、劉瀾濤、黃敬八同志為常委。……中央已與中工委會合,中央工委即行撤銷。」[3]:557-558
- 5月27日——蔣介石公布施行《預算法》,凡64條;《決算法》,凡29條;修正《會計法》部分條文;毛澤東離開花山村,乘車到西柏坡,與朱德、劉少奇、周恩來、任弼時會合[4]:8610。
- 5月30日——國共長春攻防戰仍在激烈進行中(6月14日後,漸趨沈寂。)[1]:503。
- 6月1日——蔣介石特任顧孟餘為行政院副院長,張厲生為內政部長,王世杰為外交部長,何應欽為國防部長,朱家驊為教育部長,王雲五為行政院政務委員兼工商部長,俞大維為行政院政務委員兼交通部長,谷正綱為行政院政務委員兼社會部長[4]:8613。
- 6月4日——美大使司徒雷登發表聲明,辯護美國對日政策,警告中國學生之反美運動[1]:503。
- 6月5日——特任戴傳賢為國史館館長[1]:503。
- 6月8日——國共古北口激戰[1]:503。
- 6月23日——解放軍攻陷開封[2]:163。
- 6月28日——蔣介石自西安經鄭州飛返南京[4]:8627。
- 7月1日——行政院「美援運用委員會」在南京成立,該委員會駐上海辦事處同時成立,沈熙瑞任秘書長[4]:8631。
- 7月5日——北平發生七五事件。有自稱東北流亡學生4千餘人,不滿北平市議員所提管理東北流亡學生一案,㩦帶武器磚石搗毀市議會,騷擾議長許惠東居室[2]:159。
- 7月17日——解放軍攻陷襄陽[2]:163。
- 8月1日——徐州剿匪總司令部司令劉峙、副司令杜聿明抵達南京,出席重要軍事會議;劉、杜在晉見國防部長何應欽、參謀總長顧祝同,並訪晤華中剿匪總司令部司令白崇禧[4]:8652。
- 8月15日——李宗仁對記者發表談話,希望對中共恢復「和談」[2]:165。
- 8月19日——「財政經濟緊急處分法」頒布,開始發行金圓券,規定每1元折合法幣3百萬元,每4元折合美金1元[2]:159-160。
- 8月22日——蔣經國在上海的中央銀行設立了督導辦公室,督導上海市經濟管制[5]:44[6]:229-230。
- 8月23日——上海《大公報》記者季崇威曝光匿名人士於19日利用幣制改革拋售股票,引起政府介入調查,事後杜月笙之子杜維屏等四人被捕[6]:229。
- 10月1日——上海發生「揚子公司案」,該公司經理孔令侃(孔祥熙之子)囤積大批汽車、鋼鐵、棉紗,蔣經國迫於輿論之壓力而將其拘留;是日,宋美齡乘「美齡號」專機自南京飛赴上海親自為之調解[4]:8687。
- 10月2日——蔣乘中美號專機飛瀋陽視察,由空軍總司令周至柔與聯勤總司令郭懺隨行[7],當日開會決定廖耀湘兵團西進與葫蘆島北上兵團匯合,增援錦州[8]:207[9]。
- 10月5日,蔣中正在傅作義陪同下過天津,往塘沽,乘坐重慶號軍艦至葫蘆島前線[8]:207-208[9]。
- 10月6日——蔣召集葫蘆島駐軍幹部訓話[7],巡視召開錦西部隊長會議[7]。
- 10月8日,蔣中正乘坐專機抵達上海,調停「揚子公司案」[8]:208。
- 10月16日——解放軍攻陷錦州[2]:162。
- 10月18日——蔣飛臨瀋陽,指示東北作戰計劃[2]:162。
- 10月23日——解放軍攻陷長春,東北剿匪總司令部副總司令鄭洞國被俘[2]:162。遼瀋戰役第一階段結束,東北國軍自陸上撤退的道路被截斷[10]:26。
- 11月2日——解放軍攻陷瀋陽,衛立煌先期飛北平,部分國軍突圍撤至營口,經海運南下[2]:162。
- 11月6日——南京軍政會議結束,決定實行戰時體制;美大使館報告美國國務院,中國局勢惡化,任何軍事援助亦於事無補:巴大維報告陸軍部,國軍失利非由於武器或軍火之缺乏,乃由於領導無方,昏聵無能,貪污狡詐,力主撤回顧問團[1]:506。
- 11月8日——國共徐蚌會戰開始,中共發動80萬兵力攻徐州[1]:506。
- 11月11日——金圓券之發行己達其所規定之20億之極限,於是工商停頓,社會經濟陷於混亂狀態[2]:160。
- 11月21日——遼瀋戰役結束[7]。宋美齡應邀對美發表廣播演說,聲明政府戡亂決心,請美國速援中國[1]:507。
- 11月26日——行政院長翁文灝辭職,蔣提名孫科繼任,並徵行立法院之同意[2]:160。
- 11月29日——平津戰役展開[7]。
- 12月1日——蔣介石接見美國合眾社副社長兼遠東總經理房恩,稱確信戰局將轉向有利於國軍;表示將長期守住江南,並歡迎麥克阿瑟為最高軍事顧問[4]:8741。
- 12月24日——華中剿匪總司令白崇禧,首致電政府停止對中共作戰,主張邀請美國、蘇聯,聯合調停國共之衝突[2]:165。
- 12月25日——李宗仁、程潛倡議和平,要求蔣下野[7]。
- 12月26日——蔣命張群、吳忠信與李宗仁商談,由其代理總統職權[2]:165。
- 12月29日——行政院會議通過任命陳誠為臺灣省政府主席,中國國民黨中央委員會通過任命蔣經國為臺灣省黨部主任委員,預作日後恢復之準備[2]:165。
- 12月30日——白崇禧再度通電主和,河南省政府張軫要求蔣下野[2]:165。
- 12月31日——蔣邀集中國國民黨中央執行監察委員約40人餐敍,徵求各人對引退意見[2]:165。
參考文獻
- ^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呂芳上總策畫,朱文原、周美華、葉惠芬、高素蘭、陳曼華、歐素瑛編輯撰稿. 《中華民國建國百年大事記》. 台北: 國史館. 2012. ISBN 978-986-03-3586-6.
- ^ 2.00 2.01 2.02 2.03 2.04 2.05 2.06 2.07 2.08 2.09 2.10 2.11 2.12 2.13 2.14 2.15 2.16 2.17 2.18 2.19 2.20 李守孔. 《中國現代史》. 台北: 三民書局. 1973.
- ^ 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 金沖及主編; 黃崢副主編 (編). 《劉少奇傳》. 北京: 中央文獻出版社. 2008. ISBN 978-7-5073-2665-9.
- ^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李新總主編,中國社會科學院近代史研究所中華民國史研究室編,韓信夫、姜克夫主編 (編). 《中華民國史大事記》. 北京: 中華書局. 2011.
- ^ 漆高儒. 《蒋经国传》. 國際文化出版公司. 2012. ISBN 9787512503441.
- ^ 6.0 6.1 劉統. 《中国的1948年:两种命运的决战》. 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 2006. ISBN 9787108023506.
- ^ 7.0 7.1 7.2 7.3 7.4 7.5 7.6 民國38年以前國共兩黨的合作與衝突. [2017-05-0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12-30).
- ^ 8.0 8.1 8.2 楊天石. 《找寻真实的蒋介石:还原13个历史真相》. 九州出版社. 2017-11-23 [2019-06-15]. ISBN 978751082950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8-21).
- ^ 9.0 9.1 1948年. 遼寧省志大事記. 遼寧省地方志. 2011-11-29 [2019-06-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8-21).
- ^ 中國人民解放軍歷史資料叢書編審委員會 (編). 《辽沈战役》. 北京: 解放軍出版社. 1993. ISBN 7-5065-216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