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旗津天后宫

坐标22°36′49″N 120°16′07″E / 22.6135300°N 120.2685507°E / 22.6135300; 120.2685507
本页使用了标题或全文手工转换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这是本页的一个历史版本,由東寧少醫留言 | 贡献2021年5月4日 (二) 07:41编辑。这可能和当前版本存在着巨大的差异。

22°36′49″N 120°16′07″E / 22.6135300°N 120.2685507°E / 22.6135300; 120.2685507

高雄市旗津天后宮
旗津天后宮
基本信息
位置 中华民国高雄市旗津区旗下里010邻庙前路93号
主神天上圣母
建立时间康熙十二年(1673年)
地图
地图

高雄妈祖首庙旗津天后宮,古迹名称旗后天后宮,俗称旗津妈祖庙,位于高雄市旗津区,奉祀海神妈祖庙宇初建至今已有三百多年历史,前身为,东宁永历二十七年间康熙十二年间(1673年)所建的“妈祖宫”[1],为高雄最早供奉妈祖的庙宇。文化资产保存法修正后是高雄市政府所公告的直辖市定古迹。清乾隆年间(18世纪)妈祖庙由庄民鸠资重建,光绪十三年(1887年)天后宮第一次大规模修建,大正十五年(1926年)信徒蔡吉六发起修建,并着重保存其古拙面貌。目前为市定古迹。

妈祖宫兴建

旗津天后宮庙景
旗津天后宮全景

清康熙十二年(1673年),福建渔民徐阿华因在海上遭遇台风漂流到旗后,并发现有极佳的渔场,回到福建之后,与同乡的六户人家(蔡月、洪应、王光好、李奇、白圭、潘踄)举家迁徙来到旗后,并迎奉湄洲妈祖庙妈祖分灵在天后宮的现址上搭盖的一座简便的草寮供奉,并称之为“妈祖宫”。

康熙三十年(1691年)之后,中国本土移居旗后的人口越来越多,而当时旗后的土地多属于“无主地”,居民争相将土地划为己有。徐阿华唯恐妈祖宫的庙地也被居民侵占,遂同当初一同来台的蔡、洪、王、李、白、潘六姓族人共同划定界地:长廿九丈、宽十九丈,并明定开垦契文,以资后代共守。

天后宮平面格局

旗津天后宮的建筑是遵循古制,属于南方系统的庙宇建筑,材料上以石材为基础,砖砌墙,木头为庙顶。到庙上香时要从三川门的左边进去,从右边出来,称之为左青龙、右白虎。 庙前广场以红砖砌成,庙会时做为野台戏的看台以及庙祭时摆设供桌、供物之用。在打狗时代,庙埕则作为曝晒渔网以及临时修补竹筏、渔网的场所。

而庙宇平面格局则是属于两殿五门两护室之形式,前殿与正殿之间又有一座拜亭相连。从庙埕踏入三川门的三级花岗石台阶,是由康熙十二年(明永历廿七年,1673年)渡海所用的压舱石砌成。进入三川门门口之后,除了斗拱之外,就是各种造型及表现不同技法的石雕作品,其中包括龙柱、龙壁、虎壁、石狮和壁雕造型等,雕工颇有可看之处。庙宇纵深二落,左右为护龙的平面格局,东护室(左护龙)被分隔为四个小间,分别祀奉著同祀神。西护室(右护龙)则采取总间的形式,后半供祀神之用;前半则搁放王船及储放神具祭器之用。在大殿与护室之间另外搭有过水亭具遮雨功能,使独立居中的正殿可以与左右护室相通。

另外内墙或上侧遍布了神话故事或历史人物的浮雕彩绘,以及麒麟木雕等,姿态生动,栩栩如生。庙侧天井有一口光绪十二年(1886年)的铸钟;右护室供有一艘王爷船,和一对光绪十八年(1892年)的木楹联,上面刻有:“旗峰焕彩浮光照,鼓屿来潮汐信通”[2]。除此之外还有康熙三十年(1691年)的“垦耕契文”。

另外天后宮还有记载着当时历史背景的石碑二方:一为民间、一为官方所设。

  • 船户公约碑:于咸丰九年(1859年)立。其意旨在说明当时打狗港内多浅滩、暗礁,无法让太多船只一起进港,因此各船户间约定相互协助所立的公约。
  • 严禁勒索以肃口务示告碑:同治六年(1867年)立,由于打狗于1863年开港后,当时旗后的驻防官员常借机索贿,引起通关民众不满,赴衙门陈情之后,立此碑于渡口附近告诫为守关驻防官员。

历史沿革

妈祖宫时期

  • 康熙十二年(1673年)建庙,妈祖木刻本尊由闽南迎奉来台。
  • 康熙三十年(1691年),徐阿华唯恐妈祖宫的庙地被当时居民侵占,遂同当初一同来台的蔡、洪、王、李、白、潘六姓族人共同划定界地:长廿九丈、宽十九丈,并明定开垦契文,以资后代共守。
  • 乾隆三十年(1765年),油庄民募资重建妈祖宫,将原来的茅草竹屋改成石造小庙。
  • 光绪十三年(1887年),天后宮第一次的大规模修建。洋商张怡记重修妈祖宫,共六间,并正式更名为“天后宮”。

天后宮时期

  • 大正十五年(1926年),信徒蔡吉六自唐山购入红砖、石材、木料,重建天后宮为两殿两护式,并奠定今日旗后天后宮的外观,是天后宮第二次的大规模整建。
  • 民国三十七年(1948年),天后宮第三次大规模整建。一次台风涨潮之后,天后宮屋顶也因为老旧而漏水,士绅蔡文宾及渔民多人发起整修天后宮,但由于当时战后不久,一般人经济普遍不佳,于是渔会决定捐油,而渔民在出海时则向渔会购油,所得款项再捐予庙方作为重建。这次整修后将大殿前庭垫高三呎,并在前后殿间加建拜亭相连,整建后的庙内彩绘是出自于当时名家陈玉峰的彩绘。而屋顶的剪黏等艺术装饰也为古庙增添了夺目的光彩。
  • 民国六十三年(1974年),天后宮四周外壁以洗石重新修建。
  • 民国六十八年(1979年),台湾内政部1979年10月8日“台内民字第四九二零三号函”暂定旗后天后宮为国家三级古迹。
  • 民国七十四年(1985年),台湾内政部1985年8月19日“台内民字第338095号函”公告旗后天后宮为国家三级古迹。
  • 民国八十六年(1997年),中国福建湄洲妈祖庙“镇殿金尊”首次来台,并于旗津天后宮驻驆。
  • 民国八十七、九十年(1998年、2001年),旗津天后宮天上圣母莅驻高雄灯会绕境出巡。
  • 民国一百零七年(2018年),旗津天后宮进行古迹重修工程。

木雕、彩绘及装饰

旗津天后宮妈祖

木雕

旗津天后宮的妈祖木刻是1673年建庙时由闽南迎奉来台。

彩绘艺术

File:2013-09-15 12.19.10 高雄旗津天后宮-5.jpg
旗津天后宮彩绘

旗津天后宮中许多重要的彩绘诸如:门神通梁楣堵壁画浮雕以及平面画等等,都是出自彩绘大师陈玉峰之手,在战后初期时所绘。

龙柱

旗津天后宮共有三对龙柱。在三川门两侧的屋檐下是一对蟠龙石柱,为清末台湾庙宇流行的典型之(一柱双龙),或称之为“天翻地覆”式。上下各有一条镂空的蟠龙环抱石柱作翻腾飞舞姿态,并以油彩涂色。另两对龙柱分别位于前殿的拜殿前及后殿的神龛前,其造形类似三川门的龙柱。目前庙方为了维护龙柱的完整,在龙柱外侧均以朱红的铁栏镶护,以免碰撞而有所损坏。

屋宇

旗津天后宮屋脊

旗津天后宮的屋宇除了华丽的剪黏装饰之外,在三川燕尾式的屋脊另饰有龙凤、璃首、鸱吻等吉祥或辟邪的剪黏图案。一如台湾的多数庙宇,旗后天后宮用了许多的“剪黏”来装饰屋顶。先以铅线作为骨架编成各种不同的形态,之后糊上灰泥,再将彩色陶片、玻璃片、瓷片等剪成需要的形状贴在灰泥上。从最上方弯曲扬起的燕尾脊线往下,依次有双龙、三仙翁、西施脊、大脊堵、排头、卷草等,,正脊边缘的卷草纹饰相当精细,三川脊上有鲤鱼吐水的纹路,传说可以防火灾脊带上另外塑有取自忠孝节义的故事不同题材的牌头人物。

参见

参考资料

  1. ^ 古迹导览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高雄市旗津区公所
  2. ^ 高雄城市文史导览 互联网档案馆存档,存档日期2007-09-27.

外部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