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赤铜鍱部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这是本页的一个历史版本,由InternetArchiveBot留言 | 贡献2021年5月19日 (三) 05:30 (补救4个来源,并将0个来源标记为失效。) #IABot (v2.0.8)编辑。这可能和当前版本存在着巨大的差异。


初期佛教

最初僧伽
 大众部
 ├ 一说部
 ├ 说出世部
 ├ 灰山住部
 ├ 多闻部
 ├ 说假部
 └ 制多部
 上座部
 ├ 雪山部
 ├ 说一切有部
  ├ 说转部
  └ 经量部
 ├ 可住子部
  └ 正量部
 └ 分别说部
  ├ 化地部
  ├ 法藏部
  ├ 饮光部
  └ 赤铜鍱部

佛教大纲英语Outline of Buddhism 佛教主题

赤铜或铜鍱部(梵语Tāmraparṇīya巴利语:Tambapaṇṇiya),也叫做红衣部(梵语:Tāmraśāṭīya),是传至斯里兰卡分别说部佛教支派。因斯里兰卡古称“铜鍱洲”(巴利语:Tambapaṇṇī-dīpa)或“赤铜鍱”故得名。[1][2][3][4]

支派

巴利语三藏为其主要特征,又被称为巴利文佛教或尼柯耶[5]派。

因为权力上的纷争,后世分裂为三派:

汉传记载

传承

斯里兰卡(古称僧伽罗国、师子国)的分别说部佛教是第三次结集摩哂陀尊者传入。

公元489年僧伽跋陀罗译《善见律毘婆沙》:

法显高僧法显传》:

玄奘大唐西域记》:

三藏

斯里兰卡分别说部三藏使用巴利语

善见律毘婆沙》:

学说

有分

有分(巴利语:bhavaṅga)概念最早出现在《发趣论》中[12]

玄奘三藏译世亲大乘成业论》:

扶南三藏僧伽婆罗优波底沙解脱道论》:

玄奘三藏译无性摄大乘论无性释》:

玄奘三藏《成唯识论》:

真谛三藏译世亲摄大乘论释》:

真谛三藏译《显识论[21]

意根

心脏(巴利语:hadaya,梵语:hṛdaya)一词出现在《分别论》对意界的定义中[26]

玄奘三藏译无性摄大乘论无性释》:

玄奘三藏《成唯识论》:

窥基法师《成唯识论述记》:

存世经典

善见律毘婆沙》为赤铜鍱部律藏的注释书。又据学者考证,《解脱道论》可能为无畏山派(巴利语: Abhayagirivihara)的论书。

参见

注释和引用

  1. ^ Mun-keat Choong. The Notion of Emptiness in Early Buddhism. Motilal Banarsidass Publishe. 1999: 99 [2020-05-22]. ISBN 978-81-208-1649-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2-21). 
  2. ^ Etienne Lamotte. History of Indian Buddhism: From the Origins to the Saka Era (PDF). Sara WEBB-BOI. Université catholique de Louvain, Institut orientaliste. 1988: 120 [2020-05-22]. ISBN 978-90-6831-100-6.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15-02-15). 
  3. ^ Edward James Rapson; Sir Wolseley Haig; Sir Richard Burn; Henry Dodwell; Mortimer Wheeler. The Cambridge History of India: Ancient India. University Press. 1922: 213 [2020-05-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2-21). 
  4. ^ Tambapanni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PaliKanon.com
  5. ^ 真谛部执异论》:“天竺呼部为尼柯与。”
  6. ^ 原文误为“须那拘”,依据《南传大藏经》之《一切善见律注序》更正。
  7. ^ 慧立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又闻东北海畔有城,自城东南三千馀里至僧伽罗国(唐言执师子。非印度境也)。……其国先无佛法,如来涅槃后一百年中,无忧王弟摩酰因陀罗厌舍欲爱,获四沙门果,乘空往来,游化此国,显赞佛教,发示神通,国人信慕,建立伽蓝。见百馀所,僧徒万人,遵行大乘及上座部教。”
    道宣释迦方志》:“僧伽罗国(非印度摄即执师子也)。……寺有数百。僧二万馀人。上座部也。”“树垣北门外。即摩诃菩提寺。……其寺常僧减一千人。习大乘上座部。法仪清肃。是南海僧伽罗国王。请中印度大吉祥王立之。经今四百年矣故寺多师子国人。”
    水野弘元《佛教的分派及其系统》:“据《西域记》的记载,上座部当时也相当流行。上座部区分为大乘上座部和单纯被看成是上座部的(小乘上座部)这样两派。玄奘认为,所谓大乘上座部,指的是在锡兰的巴利语佛教三派中带自由主义色彩的无畏山寺派。他似乎把保守的大寺派看成是小乘上座部。”
  8. ^ 慧立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是时闻海中有僧伽罗国(此云执师子也),有明上座部三藏及解《瑜伽论》者,涉海路七百由旬方可达彼。……建志城即印度南海之口,向僧伽罗国水路三日行到。未去之间而彼王死,国内饥乱。有大德名菩提迷祇(抑鸡反)湿伐罗(此云自在觉云),阿跋耶邓瑟哳罗(此云无畏牙),如是等三百馀僧,来投印度,到建志城。法师与相见讫,问彼僧曰:“承彼国大德等解上座部三藏及《瑜伽论》,今欲往彼参学,师等何因而来?”报曰:“我国王死,人庶饥荒,无可依仗。闻赡部洲丰乐安隐,是佛生处,多诸圣迹,是故来耳。又知法之辈无越我曹,长老有疑,随意相问。”法师引《瑜伽》要文大节征之,亦不能出戒贤之解。”
  9. ^ 慧立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贞观十九年春正月景子,京城留守左仆射梁国公房玄龄等承法师赍经、像至。……又安置法师于西域所得大乘经二百二十四部,大乘论一百九十二部。上座部经、律、论一十五部。……”
  10. ^ 原文误为“四”,据“宫本”更正。
  11. ^ 原文此处多出“二”字。
  12. ^ 水野弘元《心识论与唯识说的发展》:“关于有分识,巴利论藏最后的《发趣论》(Paṭṭhāna, i, p. 163ff.)各处皆有提到,在此以前的六论则完全没有出现此名称,其实初期论书以来所说的八十九心中,作为三界诸有情的基础心的十九心,即是作为有分识而存续。关于这点,在论藏的注释书或纲要书等中,有详细的说明,但是,在此只想从其潜在识的立场简单做介绍。巴利的有分识,即是作为过去善不善行为结果的异熟识,由前世一切行为的结果,而规定有情的下一生,决定其投生的命运。也就是,有情在结束前生时,依据前生的善恶业,投生到其对应的世界,前生的最后死心cuti-citta,以及接续往下一生的结生心paṭisandhi-citta,都是前生善恶业的果报、异熟。而投生到下一生的最初刹那之结生心,是此有情一生的基础心,此基础心称为“有分识”。”
  13. ^ 异译本公元541年毘目智仙世亲业成就论》:“如彼大德铜色弟子。说有分识。”
  14. ^ 优波底沙解脱道论》:“解脱者是心屈曲。如水流深处。彼觉观足处。”
  15. ^ 省略的优波底沙解脱道论》原文:“此成四种:六内入。过去现在未来。第一种。五外入。过去未来现在。离除非入根。是第二种。法入第三种。十一种制名者。所谓众生。方。时。犯罪。头陀一切相。无所有入定。事、灭、禅定。实思惟。不实思惟。是第四种。此谓法事。”
  16. ^ 原文误为“昱”,依据《中华大藏经》相应的《校勘记》更正。
  17. ^ 大毗婆沙论》:“或复有执。意界是常。如执意界是常论者。彼作是说。六识虽生灭而意界是常。如是可能忆本所作。六识所作事。意界能忆故。”
  18. ^ 窥基成唯识论掌中枢要》:“上座部师九心轮。一有分.二能引发.三见.四等寻求.五等贯彻.六安立.七势用.八返缘.九有分。然实但有八心。以周匝而言。总说有九。故成九心轮。且如初受生时。未能分别。心但任运缘于境转。名有分心。若有境至心欲缘时。便生警觉。名能引发。其心既于此境上转。见照瞩彼。既见彼已。便等寻求。察其善恶。既察彼已。遂等贯彻。识其善恶。而安立心。起语分别。说其善恶。随其善恶。便有动作。势用心生。动作既兴。将欲休废。遂复返缘前所作事。既返缘已。遂归有分。任运缘境。名为九心。方成轮义。其中见心通于六识。馀唯意识。有分心通死生。返缘心唯得死。若离欲者死唯有分心。既无我爱。无所返缘。不生顾恋。未离欲者。以返缘心而死。有变爱故。若有境至。则心可生。若无异境。恒作有分。任运相续。然见与寻求。前后不定。《无性摄论》第二卷云。五识于法无所了知。先说见心也。复言见唯照瞩。却结前心。”
  19. ^ 窥基成唯识论述记》:“分别论者。旧名分别说部。今说假部。说有分识。体恒不断。周遍三界。为三有因。其馀六识时间断故。有不遍故。故非有分。世亲摄论》无文。唯《无性释》有九心轮。此是阿赖耶识。九心者。一有分。二能引发。三见。四等寻求。五等观彻。六安立。七势用。八反缘。九有分心。馀如《枢要》说。”
  20. ^ 惠沼成唯识论了义灯》:“论。上坐部经分别论者。上坐部者以有引经。亦名经量部。非二十部中经部。此上坐部中有阿罗汉迦多衍那弗呾罗。善闲论藏。难此上坐莫能对之。遂凑雪山。因名雪转部。分别论者。即说假部。旧名分别说部。无性论中顺古名分别说部。宗轮论中无分别部有说假部。俱说有分心。上坐九心。五门分别。一列名释。二诸识分别。三三性分别。四生死分别。五前后分别。如枢要说。”
    印顺《说一切有部为主的论书与论师之研究》,第九章上座别系分别论者,第一节大毘婆沙论的分别论者,第一项分别论者与分别说部:“在真谛Paramārtha的‘部执异论’,有分别说部,为‘异部宗轮论’说假部的异译。因此,有以为分别说部或分别论者,就是说假部,但这是错误的。我们知道,奘译的说假部,真谛确是译为分别说部的,梵语为Prajñaptivādin。鸠摩罗什 Kumārajīva译为施设部。施设,就是假,也可译为分别;如‘施设论’的“世间施设品”,鸠摩罗什也曾译为“分别世处分”。这虽可以译为分别说部,但‘大毘婆沙论’的分别说部,分别论者,梵语为Vibhajyavādin(毘婆阇婆提)。这二者,汉译虽偶然相同,而梵语全异,所以不应以说假部为分别论者。 ”
  21. ^ 从《无相论》出。
  22. ^ 大目干连阿毘达磨法蕴足论》:“云何有缘生。……复有一类。于人趣乐。系心希求。彼作是念。愿我当生人趣同分。与诸人众。同受快乐。因此希求。造能感人趣身语意妙行。此三妙行。说名业有。由此因缘。身坏命终。生于人趣众同分中。于彼诸生等生。乃至命根起说名生。此生缘有故起。是名有缘生。如说人趣。四大王众天。乃至他化自在天。应知亦尔。……”
  23. ^ 原文此处多出了“有为”二字。
  24. ^ 此段断句依据金克木《说“有分识”(Bhavaṅga)——古代印度人对“意识流”心理的探索》,水野弘元《心识论与唯识说的发展》断句为:“有分者生处,即是生因生缘。此有分识体,是果报法,决是自性无记也。六识起三业,所摄持六识自谢灭,由有分识,摄持力用在。”
  25. ^ 此处“报若”原文作“若报”。
  26. ^ 水野弘元《心识论与唯识说的发展》:“心、意、识之语,自原始佛教以来,乃至在部派佛教,多被作为同义语,不加区别而使用。例如,在Saṁyutta, ii, p. 24 中,有谓:“cittam iti pi mano iti pi viññāṇaṁ”(识又称为心、意)。在巴利阿毘达磨定义中,对于心、意、识任何一语的语义,一定都是用同样的语句做说明:“cittaṁ mano mānasaṁ hadayaṁ paṇḍaṛaṁ mano manāyatanaṁ manindriyaṁ viññāṇaṁ viññāṇakkhandho tajjā manoviññāṇadhātu”(心、意、意所、心脏、净白﹝心﹞、意、意处、意根、识、识蕴、随顺﹝触等法﹞的意识界)。Mahāniddesa, pp. 3, 176, 488 etc.; Paṭisambhidā-m. i, p. 189 etc; Dhammasaṅgaṇi, pp. 10, 11, 18, 19 etc; Vibhaṅga, p. 87 etc.”
  27. ^ 窥基成唯识论述记》:“然《摄论》第二。破上座胸中色物意根。”
  28. ^ 窥基成唯识论述记》:“述曰。第二上座部救。胸中色物为其意根非第七者。不然。意非色故。说七心界。皆是心故。意识应无二分别故。如五识等依色根故。不言自性分别者合有二解。一云五识实有自性。二云三种皆无。此随彼语。如瑜伽第一抄。对法第二抄会。及下第七方可了知。”
  29. ^ 智周成唯识论演秘》:“据无性论。此文双破经部.上座亦应无失。传释云。肉抟心藏四尘色法为意识依。又云。由此道理馀部所立胸中色物意识别依亦不成就。释类破上座。同是色故。故此论初含于两宗。后破经部理应允矣。”
    灵泰成唯识论疏抄》:“然说论第三破上座部胸中色物为意根者。上座部被他难曰。五识六识摄。具有等无间根。及有同时俱有色根。第六识。是六识摄。既有等无间根。亦应有俱有根。上座部被师虽已。则立胸中细色。为其意根。非执胸中麤肉团心。为其意根。胸中肉团心即是身根。此师亦心麤执法处别境色。以为意根。”
  30. ^ 水野弘元《心识论与唯识说的发展》:“根据《成唯识论述记》卷2本,大43,275a,谓大众部与法密部(法藏部)成立身勇、身精进之无表色,又说上座部所讲的“胸中色物”亦为无表。身勇、身精进,类似于《舍利弗毘昙》的身进、身除等。在巴利佛教,身轻安(kāya-passaddhi)等是心所法所摄。上座部所说的“胸中色物”,我想可能是指巴利佛教所说的hadaya-vatthu(心基),但是,它是意识之依所─心脏,巴利佛教认为它是色法,完全与无表没有关系。”
    水野弘元《佛教的色(物质)之概念》:“除了心基之外,其馀的法处色皆已于Dhamma-saṅgaṇi, p. 134 f. 提及,心基的思想,虽然在Mahāniddesa, p. 276 ; Tikapaṭṭhāna, p. 163等中也可见到,但是却没有“心基”一语。“心基”一语是到了注释时代才出现的。Tikapaṭṭhāna, 473, 486, 510, 514 ; Milindap. p. 281 ; Visuddhim. ii, p. 447.”
    印顺《说一切有部为主的论书与论师之研究》,第九章上座别系分别论者,第二节舍利弗阿毘昙论,第二项法数的比较研究:“法入(法处所摄)色,本论(《舍利弗阿毘昙论》)立九,主要为三类:一、无教(表)色。其后说一切有部,专以无表色(业)为法处色。二、身精进与身轻安。这与大众部、法藏部同;但说一切有部与铜鍱部,都把他看作心所法。三、正语、正业、正命,说一切有部以为就是无表色;铜鍱部却看作心所法,而另立男根、女根等十四种。”
  31. ^ 优波底沙解脱道论》:“法入者。是三无色阴(受、想、行)及十八细色(地界、水界、火界、风界、身作、口作、虚空界色、轻色、软色、堪受持色、增长色、相续色、生色、老色、无常色、气味揣食、界处色、睡眠色)及泥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