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契丹文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這是本頁的一個歷史版本,由Hermes Antinous對話 | 貢獻2021年6月6日 (日) 05:42 圖集編輯。這可能和目前版本存在着巨大的差異。

契丹文契丹大字契丹小字的統稱,是書寫契丹語的兩種文字,在契丹族建立的遼國有官方文字地位。大字和小字都有表意和表音的成分,小字的表音成分比大字多。大字和小字都沒有完全解讀出來,小字的研究比大字更加充分。

女真族建立不久就參考契丹文創製了女真文。但是金國取代遼國之後的一段時間裏,契丹文仍然流通,直至金章宗明昌二年十二月十一日(1191年12月28日)頒發詔令廢除契丹字方正式退出歷史[1]。此後耶律楚材(1190年—1244年)向西遼人學習了契丹文,可能是歷史記載中會契丹文的最後一人[2]

大字

遼太祖神冊五年創製契丹大字,九月十四日(公元920年10月28日)製成,下詔頒行。[3]大字和漢字的書寫方式類似,每個字代表一個音節。一些大字是直接假借漢字,比如:一、二、三、五、十、百、皇帝、囯。還有一些大字是將漢字改造字型、增減筆劃而得的仿造字。超過半數的大字由於沒有解讀出來,所以也難以確定來源。目前發現的大字約有一千多個。[來源請求]

小字

耶律阿保機的弟弟耶律迭剌在學習了回鶻文之後,參考回鶻文的原則而創造了小字,以「數少而該貫」而著稱。[4]小字的書寫方式和漢字有所不同,其基本單位是詞,每個詞由一至七個原字組成。詞按照從上至下、從右至左的順序書寫,詞內部的原字按從左至右、從上至下的順序書寫。小字有較多的表音成分,一個音節用一個或者兩個原字表示。其基礎原字總數約三百多字。小字和大字沒有明顯的聯係。

遼國時期兩種文字體系並行,但在正式行文詔書中所使用的為小字以及漢字,大字僅做為書面文字使用。[來源請求]

與女真文的關係

金朝直至中期才正式完全的廢除了契丹文的通行,《大金皇弟都統經略郎君行記》是用契丹小字寫成的。女直字(宋、遼時期女真又作女直)的創製在很大程度上參考了契丹文的創製方式。

契丹文資料

現有契丹文資料以石刻為主要內容,有數十件,總長達數萬字。其中契丹小字《郎君行記》是唯一一份契丹、漢雙語文獻,是解讀契丹文的關鍵。

其它類型的契丹文資料大多比較短小。唯一的例外是俄羅斯科學院東方文獻研究所藏的契丹大字寫本,有1萬5000字。但是該寫本字跡比較潦草,目前釋讀出的內容很少。

研究

在20世紀30年代,中國學者羅福成王靜如厲鼎奎發表了一系列有關契丹小字的論文,他們的成績為後來的研究工作奠定了基礎。1985年清格爾泰劉鳳翥陳乃雄於寶麟邢復禮聯合撰寫出版了《契丹小字研究》,成功地解讀了一百個契丹小字的音值。

由於契丹文失傳已久,雖然近年出土的文字文物比以往要多,文字的破解也有長足的發展,但畢竟還是未完全破解契丹文,尤其對大字破譯工作遠不如小字。同時社會對於此類文字的學習熱情遠不如西夏文,故契丹文的大部資料僅是存在於研究所與大學之中,同時也阻擋了大部分社會人士對該文字的學習。

數碼化

由於數碼化出版及相關和科究的需求,由內蒙古大學蒙科立軟件合作開發,有字庫、錄入及查詢系統,但相關項目並不開源

由古今文字集成(ccamc.co)提供的線上服務亦有收錄契丹大字、契丹小字可供查詢。另有字形文件可供文書軟件渲染使用。

著名學者

圖集

參見

註釋

  1. ^ 《遼史》卷九:「二年……四月……癸巳,諭有司,自今女直字直譯為漢字,國史院專寫契丹字者罷之。十二月……乙酉,詔罷契丹字。」
  2. ^ 耶律楚材《湛然居士文集》卷八《醉義歌》前言:「遼朝寺公大師者,一時豪俊也。賢而能文,尤長於歌詩,其旨趣高遠,不類世間語,可與蘇、黃並驅爭先耳。有醉義歌,乃寺公之絕唱也。昔先人文獻公嘗譯之。先人早逝,予恨不得一見。及大朝之西征也,遇西遼前郡王李世昌於西域,予學遼字於李公,期歲頗習,不揆狂斐,乃譯是歌,庶幾形容其萬一雲。」
  3. ^ 《遼史》卷二:「五年春正月乙丑,始製契丹大字。……九月……壬寅,大字成,詔頒行之。」
  4. ^ 《遼史》卷六十四,「回鶻使至,無能通其語者,太后謂太祖曰:『迭剌聰敏可使。』遣迓之。相從二旬,能習其言與書,因制契丹小字,數少而該貫。」
  5. ^ 銅鏡銘文的解讀見愛新覺羅烏拉熙春、吉本道雅《韓半島から眺めた契丹女真》京都大學學術出版會,2011年,113-144頁。
  6. ^ 大家來認識契丹文字. [2016-03-2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3-11) (中文(繁體)). 

參考文獻

  • 清格爾泰; 等. 契丹小字研究. 北京: 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1985. 

外部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