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中港路
台中港路 ◀ Taichung Port Road ▶ | |
---|---|
類型 | 省道 |
道路長度 | 16.5公里(10.3英里) |
隸屬 | 台12線 |
车速限制 | 快車道:50-70km/h; 慢車道:40公里每小時 |
车道数 | 雙向各三快車道及一~二慢車道 |
分段 | 市區分一段~三段;龍井區不分段 |
地點 | 臺灣 |
道路走向 | 東西向 |
主要路口 | |
建造 | |
通車 | 1956年 |
封閉日期 | 2014年7月1日 |
台中港路(簡稱中港路)是台中過去唯一使用「英語意譯」(Taichung Port Rd.)的道路,2014年7月1日正式併入臺灣大道。過去為台中市交通的大動脈,屬省道台12線的一部分,全長約為16.5公里。大致呈相東南—西北向,東連中區中正路,西連沙鹿區中棲路達臺中港區;為往來台中車站、國道客運轉運重鎮朝馬、國道一號台中交流道、台中工業區及中部科學園區台中基地、國道三號龍井交流道、臺中港等地的重要道路。
歷史
台灣清領時期,台中至沙鹿已有自水堀頭庄經南勢坃庄、往北延伸至沙轆庄的道路可通行[1]。台灣日治時期1935年,台中州將「台中沙鹿道」列為指定道路,原為12公尺寬的兩線道路[2];中正路的前身-櫻橋通,在此時已建設成型。中華民國接收台灣初期,台中都市發展多在市區改正之區域,台中港路沿線景觀全為農田鄉村地區。
1956年,臺灣省公路局開闢由東海大學往返台中市區的班車;1958年,台中港路舖設柏油路完成[3]。1960年7月1日命名為「台中港路」[4]﹔1962年台灣道路依公路法予以分級編號,台中港路納入縣道134號路段的一部份。
1970年代,為配合十大建設臺中港的興建與中山高速公路台中交流道的設立,開始將台中港路拓寬成50公尺的八線道路[5]。1978年,台中港路成為省道台12線的一部份,並將台12線終點自台中港路、五權路口延伸至中正路上台中車站前。
2002年,臺中市政府與企業界、學術界人士為了促進大台中地區的發展,發起了台灣大道(即台12線,包含中正路、台中港路及中棲路)的開發計劃,希望能以此大道為主軸,使大台中地區獲得更進一步的發展。2011年10月,臺中市政府開始執行將中正路、台中港路、中棲路統一路名計畫,定名為「台灣大道」;於2012年12月掛牌與原路名並列兩年[6]。
2013年6月為配合台中捷運綠線工程,拆除台中港路、文心路口的人行陸橋[7]。2013年8月8日第一條臺中BRT系統藍線(行經台中港路全線)工程正式動工;2014年6月底全線完工並開放試營運[8]。2014年7月1日,臺灣大道全線路牌整編已完成,原路名中正路、台中港路與中棲路正式走入歷史。[9]
原利用狀況
由於中港路貫穿台中市中心,又是台中市內最重要的省道,再加上其為往來台中市區、台中車站、朝馬、台中工業區、台中科學園區、台中交流道及台中港的必經道路,週邊又聚集許多大型百貨公司(勤美誠品綠園道、金典綠園道、廣三SOGO、大遠百、新光三越、老虎城)、飯店(全國大飯店、台中金典酒店、長榮桂冠酒店、永豐棧麗緻酒店、裕元花園酒店)、學術教育機關(國立臺中教育大學、西區中正國小、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忠明高中、忠明國小、逢甲大學、東大附中、東海大學)及辦公大樓,中港路已是臺中市最繁忙的主要幹道,大多數的重要道路都匯集於此。
又隨著七期重劃區(臺中市政府新市政中心)、遠東百貨台中店、中科園區臺中基地及台灣大道計畫的逐漸開發完成,加上台中市擁有全國最高的汽車使用率,以及台中地區人口年年激增,中港路車流量跟著水漲船高;因此每逢假日或上下班尖峰時間經常會有大塞車出現,是許多台中市民(尤其是西屯區居民)的交通夢魘,尤其以忠明南路、文心路、朝富路、惠來路及河南路等路口的塞車情況最為嚴重。早期中港路上的許多路口還經常出現車輛違規左轉的情形,使得原本已經十分混亂的交通更加雪上加霜。
為解決中港路日趨嚴重的塞車問題,相關單位提出多個解決方案,例如部分路口(如:五權路、公益路、忠明南路、文心路、安和路)禁止左轉、加開公車路線、取消安和路以東、文心路以西路段的慢車道停車位、增加紅綠燈的秒數、增設公車專用道等,並逐步在中港路兩側增建多條跨筏子溪的道路(福科路、朝馬路、向上路以及未來的市政路)。此外公車式捷運系統與台中捷運藍線亦為方案之一。
原行經行政區域
(由東至西)
原分段
- 台中市區台中港路共分為三段:
- 一段:東過五權路接中正路,西過太原路接二段。
- 二段:東過太原路接一段,西過黎明路接三段。
- 三段:東過黎明路接二段,西接龍井區台中港路。
- 龍井區台中港路不分段:
- 西於沙鹿區交界處接中棲路。
原車道數
- 五權路口—民權路口:
- 快車道:雙向六車道
- 慢車道:雙向二車道
- 民權路口—忠明路口:
- 快車道:雙向六車道
- 慢車道:雙向四車道
- 忠明路口—朝富路口:
- 快車道:雙向八車道
- 慢車道:雙向四車道
- 朝富路口—環中路口:
- 光明陸橋:雙向四車道
- 側車道:雙向七車道
- 環中路口—沙鹿區界:
- 快車道:雙向六車道
- 慢車道:雙向二車道
- 全線皆設置中央綠化安全島;除台中交流道路段外皆設置快慢車道分隔島
參考文獻
- ^ 臺灣堡圖. [2019-12-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6-20).
- ^ 日治時期臺灣道路改良事業之展開(1926-1936)-65頁[永久失效連結],蔡保龍 國史館
- ^ 東海大學舊校門
- ^ 台灣大道 7/10掛路牌 分10段,自由時報,2012-06-27
- ^ 東海大學校門史(附當時照片). [2009-02-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01-08).
- ^ 臺灣大道路牌與原道路路牌 對照表. [2013-08-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7-14).
- ^ 「配合台中捷運工程」拆中港路口陸橋 明晚11點封路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自由時報,2013-6-24
- ^ 中市BRT掛牌 月底預約試乘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今日新聞網,2014年06月03日
- ^ 盧金足. 不再新舊並行 台灣大道今起為單一路名. 中時電子報. 2014-07-01 [2014-07-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7-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