契丹文
注意:本条目可能有部分字符无法显示,若遇此情况请参阅Wikipedia:Unicode扩展汉字。 |
契丹文是契丹大字和契丹小字的统称,是书写契丹语的两种文字,在契丹族建立的辽国有官方文字地位。大字和小字都有表意和表音的成分,小字的表音成分比大字多。大字和小字都没有完全解读出来,小字的研究比大字更加充分。
女真族建立不久就参考契丹文创制了女真文。但是金国取代辽国之后的一段时间里,契丹文仍然流通,直至金章宗明昌二年十二月十一日(1191年12月28日)颁发诏令废除契丹字方正式退出历史[1]。此后耶律楚材(1190年—1244年)向西辽人学习了契丹文,可能是历史记载中会契丹文的最后一人[2]。
大字
辽太祖神册五年创制契丹大字,九月十四日(公元920年10月28日)制成,下诏颁行。[3]大字和汉字的书写方式类似,每个字代表一个音节。一些大字是直接假借汉字,比如:一、二、三、五、十、百、皇帝、囯。还有一些大字是将汉字改造字型、增减笔划而得的仿造字。超过半数的大字由于没有解读出来,所以也难以确定来源。目前发现的大字约有一千多个。[来源请求]
小字
耶律阿保机的弟弟耶律迭剌在学习了回鹘文之后,参考回鹘文的原则而创造了小字,以“数少而该贯”而著称。[4]小字的书写方式和汉字有所不同,其基本单位是词,每个词由一至七个原字组成。词按照从上至下、从右至左的顺序书写,词内部的原字按从左至右、从上至下的顺序书写。小字有较多的表音成分,一个音节用一个或者两个原字表示。其基础原字总数约三百多字。小字和大字没有明显的联系。
辽国时期两种文字体系并行,但在正式行文诏书中所使用的为小字以及汉字,大字仅做为书面文字使用。[来源请求]
与女真文的关系
金朝直至中期才正式完全的废除了契丹文的通行,《大金皇弟都统经略郎君行记》是用契丹小字写成的。女直字(宋、辽时期女真又作女直)的创制在很大程度上参考了契丹文的创制方式。
契丹文资料
现有契丹文资料以石刻为主要内容,有数十件,总长达数万字。其中契丹小字《郎君行记》是唯一一份契丹、汉双语文献,是解读契丹文的关键。
其它类型的契丹文资料大多比较短小。唯一的例外是俄罗斯科学院东方文献研究所藏的契丹大字写本,有1万5000字。但是该写本字迹比较潦草,目前释读出的内容很少。
研究
在20世纪30年代,中国学者罗福成、王静如和厉鼎奎发表了一系列有关契丹小字的论文,他们的成绩为后来的研究工作奠定了基础。1985年清格尔泰、刘凤翥、陈乃雄、于宝麟、邢复礼联合撰写出版了《契丹小字研究》,成功地解读了一百个契丹小字的音值。
由于契丹文失传已久,虽然近年出土的文字文物比以往要多,文字的破解也有长足的发展,但毕竟还是未完全破解契丹文,尤其对大字破译工作远不如小字。同时社会对于此类文字的学习热情远不如西夏文,故契丹文的大部资料仅是存在于研究所与大学之中,同时也阻挡了大部分社会人士对该文字的学习。
数码化
由于数码化出版及相关和科究的需求,由内蒙古大学与蒙科立软件合作开发,有字库、录入及查询系统,但相关项目并不开源。
由古今文字集成(ccamc.co)提供的线上服务亦有收录契丹大字、契丹小字可供查询。另有字形文件可供文书软件渲染使用。
著名学者
图集
-
契丹大字和汉字《耶律延宁墓志》
-
用契丹大字书写的契丹国号“大中央胡里只契丹国”
-
契丹小字七言绝句铜镜[6]
-
大金皇弟都统经略郎君行记,契丹小字和中文对照
-
契丹小字鱼符木刻摹本
-
用契丹小字书写的契丹国号“大中央胡里只契丹国”
参见
注释
- ^ 《辽史》卷九:“二年……四月……癸巳,谕有司,自今女直字直译为汉字,国史院专写契丹字者罢之。十二月……乙酉,诏罢契丹字。”
- ^ 耶律楚材《湛然居士文集》卷八《醉义歌》前言:“辽朝寺公大师者,一时豪俊也。贤而能文,尤长于歌诗,其旨趣高远,不类世间语,可与苏、黄并驱争先耳。有醉义歌,乃寺公之绝唱也。昔先人文献公尝译之。先人早逝,予恨不得一见。及大朝之西征也,遇西辽前郡王李世昌于西域,予学辽字于李公,期岁颇习,不揆狂斐,乃译是歌,庶几形容其万一云。”
- ^ 《辽史》卷二:“五年春正月乙丑,始制契丹大字。……九月……壬寅,大字成,诏颁行之。”
- ^ 《辽史》卷六十四,“回鹘使至,无能通其语者,太后谓太祖曰:‘迭剌聪敏可使。’遣迓之。相从二旬,能习其言与书,因制契丹小字,数少而该贯。”
- ^ 爱新觉罗乌拉熙春. 天朝万顺(岁)”臆解可以休矣──辽上京出土契丹大字银币新释── (PDF).
- ^ 铜镜铭文的解读见爱新觉罗乌拉熙春、吉本道雅《韓半島から眺めた契丹女真》京都大学学术出版会,2011年,113-144页。
- ^ 大家來認識契丹文字. [2016-03-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3-11) (中文(繁体)).
参考文献
- 清格尔泰; 等. 契丹小字研究. 北京: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