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救国团
中国青年救国团,是中华民国的社团法人组织,旧名中国青年反共救国团,简称救国团。
沿革
成立
民国41年(1952年),当时的中华民国总统蒋介石,在“反共复国”的国策方针下,为了做好青年人在政治思想上的工作,于3月29日的总统青年节文告中,倡议成立一个青年组织。筹备责任由蒋经国来承担。10月31日,经行政院颁布《中国青年反共救国团筹组原则》,正式在台北市成立。蒋经国担任首任主任。成立之初,其性质类似于国民党在大陆统治时期的下属组织三民主义青年团,或像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共青团,为带有官方色彩的政治性组织。
成立之后,随著年月递嬗与政治大环境改变,救国团逐渐由一政治性组织,转变为主要办理在周末假日、寒暑假期青(少)年国内外休闲、旅游、留游学等活动的组织。其服务对象主体是高中职的学生。
近代
救国团于民国78年(1989年)8月28日,依据《人民团体法》,向内政部及台北地方法院申请、登记为“教育性、服务性与公益性之社团法人”,从此正式脱离政治性组织的架构。其主要业务已转为青年活动事务,如开设暑期才艺班、举办登山活动,以及经营各地活动中心(也就是青年旅舍)等,不再宣扬政治理念。但社会上一般还是认为,其高层主管的政治倾向偏向支持泛蓝阵营。
救国团于1989年脱离政治性组织的架构后,由于台湾仍处在尚未完全民主化的阶段,救国团仍然对教育方面有所介入。例如高中教科书未开放多版本之前,带有政治色彩的军训课程的课本即由救国团下的幼狮文化出版。直至现今救国团对教育的介入虽大幅减弱,但仍未完全终止。
2000年10月25日,救国团八十九年团员大会临时会出席团员决议通过将团名更为今名,并经内政部同意备查。
肯定与奖励
- 一、民国80年荣获内政部评定为“七十九年度全国性社会团体工作考核成绩优良”。
- 二、民国83年荣获内政部评定为“八十二年度全国性社会团体工作总成绩优良”。
- 三、民国83年荣获由中华民国企划人协会、联合报合办之“历史的创造者--台湾企划典范”之‘社会公益类金像奖’。
- 四、民国85年荣获内政部评定为“全国性工商自由职业团体暨社会团体工作绩效甲等”。
- 五、民国86年荣获教育部评定为“八十六年度社会教育有功团体”。
- 六、民国88年荣获行政院青年辅导委员会颁赠“青年志愿服务绩优团体”。
- 七、民国88年荣获法鼓山文教基金会颁发“十大杰出平安贡献奖”。
- 八、民国89年荣获教育部颁赠“八十九年度推展社会教育有功团体奖”。
- 九、民国87至91年荣获行政院大陆委员会办理第三届及第四届从事两岸文教交流绩优团体评选,颁赠“学术优良社团奖”。
- 十、民国90年荣获“第三届国家公益奖”。
- 十一、民国90年荣获内政部评定为“八十九年度全国性社会及职业团体之甲等团体”
- 十二、民国91年荣获内政部评定为“九十年度全国性社会及职业团体之甲等团体”
- 十三、民国91年荣获教育部主管教育事务财团法人评鉴本团“中国大陆青年研究文教基金会”为“绩优单位”
走过半世纪的救国团,一开始是一个政治目的非常浓厚的组织,近年来因为政党轮替,民进党掌权后,具有深度蓝营色彩的救国团列为被打压对象,追讨党产时也会将救国团部分土地列入追讨范围,是救国团的历史包袱。 人力资源架构的老化,升迁管道受阻,导致优秀人才不断出走则是近年来他面临的一大问题。
救国团历任负责人
救国团历任主任
- 蒋经国(1952.10.31-1973.05.03)
- 李焕(1973.06.01-1977.12.31)
- 李元簇(1978.01.01-1978.06.30)
- 宋时选(1978.07.01-1979.02.13)
- 潘振球(1979.02.13-1987.03.16)
- 李锺桂(1987.03.16-2005.02.16),后转任救国团召集人,仍为救国团实际掌权者。
- 林烱垚(2005.02.16-2008.02.15),已向召集人请辞获准,目前职缺由副主任郑松年暂代。
服务员组织
外部链接
这是一篇与组织相关的小作品。您可以通过编辑或修订扩充其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