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域三十六国
新疆歷史 |
---|
新疆歷史 |
---|
西域三十六國,是西漢接觸西域初期當地的國家數總稱。該數字出自《漢書·西域傳》:「西域以孝武時始通,本三十六國,其後稍分至五十餘,皆在匈奴之西,烏孫之南」。[1]
由於《漢書·西域傳》並未詳列名單,因而有不同說法。[2]亦有學者認為「三十六國」只是概稱,並非實際數字。[3]
三十六國名單研究史
「西域三十六國」出自《漢書·西域傳》:
“ | 西域以孝武時始通,本三十六國,其後稍分至五十餘,皆在匈奴之西,烏孫之南。南北有大山,中央有河,東西六千餘里,南北千餘里。東則接漢,厄以玉門、陽關,西則限以蔥嶺。[1] | ” |
因未詳列三十六國國名,因而有各種不同說法。[2]
東漢荀悅在所著《漢紀·孝武皇帝紀三卷第十二》論及西域時,表示:「西域本三十六國,後分爲五十四國,皆在匈奴之西。」因文中列出二十七個小國及九個次大國國名,雖然隨後又列舉數個國名並簡介之,但後世仍有學者認為荀悅所列小國及次大國合計三十六國,即為西域「本三十六國」名單,並認為他是第一位詳列國名的歷史學家。[3]
就此名單,清徐松在所著《漢書西域傳補註》指出該其不合理之處,主張三十六國應為婼羌國、樓蘭國、且末國、小宛國、精絕國、戎盧國、扜彌國、渠勒國、于闐國、皮山國、烏秅國、西夜國、子合國、蒲犁國、依耐國、無雷國、難兜國、大宛國、桃槐國、休循國、捐毒國、莎車國、疏勒國、尉頭國、姑墨國、溫宿國、龜茲國、尉犁國、危須國、焉耆國、姑師國、墨山國、劫國、狐胡國、渠犁國及烏壘國。[4]
1980年代,當代歷史地理學者周振鶴在所著《西漢政區地理》中,以漢元帝時西域都護府所轄四十八國,反推出「漢宣帝初建都護府時的三十六個城廓國」為立論基礎,主張三十六國為鄯善(樓蘭更名)、且末、精絕、扜彌、渠勒國、于闐、皮山、莎車、婼羌、小宛、戎盧、烏秅、西夜、子合、蒲犁、依耐、無雷、捐毒、疏勒、尉頭、姑墨、溫宿、龜茲、烏壘、渠犁、尉犁國、危須國、焉耆國、車師前國、車師後國、卑陸、卑陸後國、蒲類、蒲類後國、西且彌及東且彌。其中前二十八國與徐氏所列相同,遭剔除者或因宣帝時已亡(姑師),或因武帝時尚無(墨山、劫、狐胡),或因非屬城廓之國(大宛),或因轄屬他國(難兜),或因在蔥嶺以西(休循、桃槐)。[5]
2006年出版的《丝绸之路大辞典》將“西域三十六国”解釋为西汉时对西域内属诸国及游牧部落的总称,並列舉部分國名,包括分布於塔里木盆地南部邊緣的婼羌、樓蘭、且末、精絕、扜彌、于闐、皮山、莎車等八個「南道諸國」;塔里木盆地北部邊緣的車師、尉犁、焉耆、龜茲、烏壘、姑墨、疏勒等七個「北道諸國」;天山北麓的東、西蒲類及東、西且彌等四國;喀喇昆侖山及昆侖山北麓的西夜、子合兩國;蔥嶺北部的休循、捐毒兩國;合計列舉二十三國。所列者相較於徐氏及周氏名單,皆略有差異。[6]
西域三十六国最早出《汉书》,皆在匈奴以西,乌孙以南之地,依次为: 乌孙、龟兹、焉耆、于阗、若羌、楼兰、且末、小宛、戎卢、扞罙、渠勒、皮山、西夜、蒲犁、依耐、莎车、疏勒、尉头、温宿、尉犁、姑墨、卑陆、乌贪訾离、卑陆后国、单桓、蒲类、蒲类后国、西且弥国、东且弥国、劫国、狐胡、山国、车师前国、车师后国、车师都尉国及车师后城国。[來源請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