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
此條目需要補充更多來源。 (2007年9月26日) |
31°14′N 121°29′E / 31.233°N 121.483°E Template:Infobox District
上海市,簡稱滬,別稱申,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直轄市之一。位於長江沖積三角洲最東端,東臨東海,北靠長江,南依杭州灣,西與江浙兩省接壤。按城區人口數比較,上海目前為中國的第一大城市;同時亦被認為是中國的經濟中心城市及金融和貿易中心城市之一。2007年,上海按戶籍加暫住人口(在上海居住半年及以上)計算的人均GDP為8949美元[1]。上海港是世界上最大的港口,亦是僅次於新加坡的世界第二大集裝箱港口,2007年全年吞吐量為2615.2萬標準集裝箱[2]。2010年,世界博覽會將在上海舉行。
歷史
參見:上海歷史
古代
春秋時屬吳國東境,戰國時屬楚國,曾經是楚國春申君黃歇的封邑,貫穿現代上海的黃浦江也稱春申江,故上海別稱為「申」。公元四、五世紀時的晉朝,松江(現名蘇州河)和濱海一帶的居民多以捕魚為生,他們創造了一種竹編的捕魚工具叫「扈」,又因為當時江流入海處稱「瀆」,因此,松江下游一帶被稱為「扈瀆」,以後又改「扈」為「滬」。「上海」因位於松江(吳淞江)下游支流「上海浦」而得名。唐代中葉始置華亭縣(松江)。宋末置上海鎮。1292年(元),設上海縣。明興盛,1553年,為抵倭寇築上海城,歸屬南直隸松江府管轄,松江府轄境為全國最大的棉紡中心。清朝沿襲明制歸屬江南省松江府,設江海關。
近代
第一次鴉片戰爭後,依照1842年簽訂的中英南京條約,上海在1843年開闢為中國五個對外通商口岸之一,英國、美國和法國陸續在上海設立了居留地,在太平天國戰爭期間的1854年成立了自治機構工部局,正式演變成獨立於清朝政府行政與司法管轄權之外(國中之國)的租界。此後,在上海形成了2個租界與中國地方政府分割管理的局面:今上海市黃浦、靜安以及虹口、楊浦四個區主要是上海公共租界(以英美為主),長寧區是上海公共租界越界築路區,盧灣、徐匯兩區主要是上海法租界,而閘北區和原南市區兩片中國管理的區域(華界)則被租界分割為互不相連的兩塊。開埠後的近代上海迅速成為遠東最繁榮的港口和經濟、金融中心,「是近代亞洲唯一的國際化大都市」,被稱為「十里洋場。」租界的存在使得上海未被戰火所波及,並享有實際獨立的地位和充分的國際聯繫,帶來了近代上海的繁榮。
1912年中華民國成立前後,清朝的舊勢力尚未徹底清除,民國的新勢力尚且稚嫩,從中央到地方,軍閥當道,政府幾近癱瘓,社會呈現出一片無序混亂的狀態。然而就在同時,上海的租界卻有如國中之國,獨享着一份特別的平和,甚而,租界在經濟、人口等各方面都進一步加快了其發展的速度,由1912年開始至1936年可謂上海租界高度繁榮的一個階段。民國初年,租界以外的閘北和南市(華界)屬江蘇省,1927年,中華民國政府在租界以外地區設上海特別市,歸屬中華民國行政院直轄。同時併入江蘇省上海縣、寶山縣17市鄉。1930年7月,改稱上海市。
20世紀初,在上海陸續發生了一系列影響到中國命運的政治事件。1921年7月,中國共產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在上海召開,因此上海是中國共產黨的誕生地。隨後1922年7月和1925年1月,又分別召開中共二大和四大。1925年5月30日,由於日本內外棉紗廠廠主槍殺罷工工人,上海學生、市民聚集在上海最繁華的商業街南京路上的老閘捕房門前進行抗議,英國巡捕開槍射擊,造成了五卅慘案,從而引發全國性的反英運動。1927年4月12日,在上海閘北發生了四·一二事件,國民革命軍第26軍對工人糾察隊強行繳械,造成大規模流血事件,開始了國共分裂。在事件的前夜,上海黑社會領袖杜月笙誘捕並殺害了上海總工會負責人汪壽華。此後,中國共產黨(1921年在上海法租界秘密成立)的中央機關仍然隱藏在公共租界中區鬧市的雲南路達數年之久,直到1933年江西蘇區穩固後才遷往那裏。1931年6月22日,中國共產黨第三任最高領導人向忠發在上海被捕,隨即叛變並被殺。1932年1月28日,日本在東北製造九一八事變後,又在上海藉口5名日本僧人在三友實業社門前被中國工人毆打,而挑起一二八事變,中日兩國在上海閘北區激烈的軍事衝突持續時間長達一個多月,以至於南京國民政府也暫時遷移到洛陽。1937年8月13日,蔣中正調動大約70萬中國軍隊(包括他的大部分精銳部隊),在上海附近與日軍展開長達3個月的淞滬會戰,雖然中國軍隊付出了極大的代價(約當時全國三分之一軍隊兵員),但最終實力佔優勢的日本軍隊擊敗了中國軍隊,武力佔領上海除租界以外的全部地區,日人並將上海改名為大道市,取自禮運大同篇之「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抗日組織鐵血鋤奸團也同時針對漢奸、日軍,展開一連串可歌可泣、熱血澎湃的偉烈抗日戰爭。在淞滬會戰期間,上海公共租界的北半部,即今虹口、楊浦兩區作為日軍防區和日本勢力範圍,和華界一樣受到重創。上海法租界和蘇州河以南的半個上海公共租界則開始了長達四年多的孤島時期。1941年12月7日太平洋戰爭爆發後,日本對英美宣戰,隨即日軍攻入租界,上海全境被日本佔領。後日本將租界「交還」給其扶持的傀儡汪精衛政權,美英也放棄租界。1942年起,具有一個世紀歷史的租界便不復存在了。1945年上海由中華民國接管。此後到1949年5月,上海一直由國民政府接管統治。
1946年,國民政府統領的國民革命軍和中國共產黨領導的中國人民解放軍之間爆發大規模內戰(參見國共內戰)。1949年5月28日,解放軍擊敗國軍後控制上海全境,此間,許多與國民政府及海外機構有關的人員、財產和機構追隨國民黨撤離上海。
現代
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設上海為直轄市。後成為中國工業中心。文化大革命時期,上海是四人幫張春橋和王洪文活動的基地,在上海發生了很多重要事件。1986年,被國務院公佈為國家歷史文化名城。1980年代,中國改革開放後,上海作為中國大陸經濟中心的地位受到南方許多城市,尤其是經濟特區的挑戰。在1989年六四,上海各界人民和學生也積極參加了反腐敗,爭取民主自由的運動。上海出版的世界經濟導報也因為發表激進文章,而被當時的上海市委書記江澤民下令關閉。進入1990年代後,上海重新成為中國最重要的經濟,金融及貿易中心。1993年,浦東開發開放,加快了城市發展速度。目前保持年人均GDP10%以上的增長。目前,上海正向建成國際經濟、金融、貿易和航運中心之一的目標邁進。
浦東與浦西連接通道的建造進程也標誌着上海的發展進程,為浦江兩岸的共同繁榮奠定了基礎。1971年,松浦大橋建成,改寫了黃浦江無大橋的歷史,1991年12月1日,上海第二座跨黃浦江大橋南浦大橋通車,1993年10月,楊浦大橋竣工通車直到2003年6月28日盧浦大橋的建成,黃浦江上已經有了6座大橋;同時1970年9月,打浦路隧道建成;1989年10月24日延安東路越江隧道通車至2003年9月29日大連路隧道通車。越江通道的發展,使得處在市中心金融貿易區的陸家嘴發生着顯著的變化,1994年11月,東方明珠電視塔完工;1999年3月18日,金茂大廈正式開張營業;1999年8月,上海國際會議中心開業,2008年,北京奧運會舉辦前,陸家嘴還正在興建將成為中國最高建築的上海環球金融中心。
上海自從浦東開放後承辦過許多重要國際會議,增加了其國際影響力,同時也顯示了中國大陸經濟、社會的迅速發展。2001年10月21日,上海承辦了亞太經合組織(APEC)第九次領導人非正式會議,2006年6月15日上海合作組織成員國元首理事會第六次會議在上海舉行。2010年,上海還將要承辦世界博覽會。此外,每年還有各種主題的大小展會在上海大量舉行。會展業已經成為上海的重要產業之一。 在版圖上,1949年上海面積為636平方公里。1958年,江蘇省的上海、嘉定、寶山、松江、金山、川沙、南匯、奉賢、青浦、崇明10個縣劃歸上海市,上海市轄區範圍擴大到5910平方公里。到2003年末,上海面積6340.5平方公里。境內轄有崇明、長興、橫沙三個島嶼,其中崇明島面積超過1000平方公里,是目前中國的第三大島。
2006年,上海市勞動和社會保障局局長祝均一違法挪用32億社會保障基金,借給民營企業家張榮坤旗下的福禧投資公司用於收購滬杭高速公路。因此北京中央政府100多名調查人員前往上海,調查非法挪用社會保障基金的大案。原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上海市委書記陳良宇因此被撤職查辦。
地理
上海位於北緯31度14分,東經121度29分。正當中國海岸線中心點,是長江出海的門戶。地處長江三角洲沖積平原前緣,東瀕東海,北界長江,南臨杭州灣,西與江蘇省和浙江省接壤。全市面積6,340.5平方千米,南北最長處約120公里,東西最寬處約100公里。其中市轄區2,648.6平方千米。
上海市全境為沖積平原,僅西南部有部分火山岩丘。海拔平均高度在4米左右,地勢平坦,山脈少而低小。西部有佘山、天馬山等,但高度都在100米以下。上海市最高點是位於杭州灣內海拔103米的大金山。
氣候
上海屬亞熱帶季風氣候,四季分明,日照充分,雨量充沛。氣候溫和濕潤,春、秋較短,冬、夏較長。汛期有春雨、梅雨、秋雨三個雨期。 正常年份7-8月份伏旱,天氣酷熱,每年有多個日子最高氣溫超過攝氏35度。夏天和初秋較容易受由太平洋向來的熱帶氣旋(颱風)吹襲。冬天很少下雪。
島嶼
在上海市區的北部,長江的出口處有三個島嶼和一些剛出水面的沙洲。三個島即崇明島、長興島和橫沙島,這是上海市最大的三個島嶼,另外還有南部的金山嘴,大金山等島,崇明島以東35公里有佘山島。此外位於上海市區東北部、黃浦江下游有一座上海唯一的內河島嶼—復興島。
崇明島是由長江攜帶下來的大量泥沙沖積而成,唐武德元年(公元618年)僅是長江中的兩個小沙洲,面積只有十餘平方公里。後幾經變遷,現在東西約80多公里,南北寬約10-15公里,面積為1041平方千米,是中國的第三大島和最大的沖積島。
長興島和橫沙島位於崇明島以南的江口,將江水分為南北二水道。長興島俗稱鴨窩沙,露出水面不過百年左右,分為石頭沙、瑞豐沙、潘家沙、鴨窩沙、金帶沙五個部分。近40年來才逐漸成一島。與吳淞相對。橫沙島在長興島東面,由橫沙島和元沙島組成,面積約為40平方公里。
河流
黃浦江及蘇州河(吳淞江)貫穿市區。黃浦江將上海分為浦東和浦西。澱浦河銜接澱山湖與黃浦江。大治河銜接黃浦江於長江出海口。
行政區劃
解放初期,上海共劃分為20個市區和10個郊區。後經多次行政區劃調整和撤縣建區。1992年建立的浦東新區,由原黃浦區浦東部分和南市區浦東部分和川沙縣組成。原南市區和原黃浦區於2000年合併成為新的黃浦區。各郊縣也從1980年代末起先後改為市轄區,具體的是:寶山區(1988年)、閔行區(1992年,之前大部為上海縣)、嘉定區(1992年)、金山區(1997年)、松江區(1998年)、青浦區(1999年)、奉賢區(2001年)、南匯區(2001年)。目前,上海的行政區劃內僅存一個郊縣:崇明縣。至2005年末,上海共有18個區、1個縣,共118個鎮,3個鄉,100個街道辦事處,3293個居民委員會和1991個村民委員會。
人口資料
2007年末,全市常住人口達到1858萬人,其中擁有上海市戶籍的人口數為1378.86萬人,領取上海市居住證或暫住證的外省市及外國人總數為479萬人,人口密度為每平方公里2931人;同年,上海另有660萬的無證外來流動人口。 上海是中國第一個出現戶籍人口自然變動負增長的省級行政區,自1993年起已連續15年負增長。2007年,全年戶籍出生人口10.08萬人,出生率為7.34%。;死亡人口10.22萬人,死亡率為7.44%。;人口自然增長率為-0.1%。目前上海60歲以上老年人占人口總數的比例已達20.80%,這一數字已經超過美國、加拿大等西方發達國家。人口老齡化正成為上海日趨嚴重的社會及經濟問題之一。[3]
人口來源
在1949年以前,上海被稱為「十里洋場」,租界內曾經吸引了很多外國僑民定居。其中上層僑民(主要來自英美兩國,共有1萬多人)主要居住在2個租界的西部以及越界築路地段(今徐匯、長寧、靜安區)。而各種各樣的中下層僑民——日本人、澳葡、部分白俄難民、二戰期間的猶太人難民、以及在公共租界擔任巡捕的印度錫克人,都主要聚居在蘇州河以北的虹口區。很多躲避蘇聯紅軍逃難到上海的白俄難民在上海成功立足後,紛紛遷居法租界中部的霞飛路附近。法國雖然在上海開闢了租界,然而僑民數量始終稀少(即使在法租界僑民中也始終是少數),而且天主教神職人員占很大比重。這些外國人在1949年以後,幾乎全部都離開了上海。
在1949年以前,來自中國各地的移民也常常採取族群聚居的形式。上海早期移民大多來自周邊江蘇南部和浙江省的吳語區,特別是蘇州、寧波等地。1843年上海開埠以後,寧波籍商人立刻湧入上海,利用地緣和語言優勢,迅速勝過廣東籍買辦,成為上海最有影響的商幫。1860年,太平天國進攻蘇州時,蘇州居民掀起了大規模移居上海的浪潮。來自吳語區的移民明顯在上海居民中佔據優勢地位,並且佔據了城市中心區域。而來自江淮官話區的江蘇北部移民(稱為江北人或蘇北人)則大多處於社會邊緣地位,其中有許多是以難民身份躲避家鄉水災來到上海,他們主要聚居在城市西北部邊緣的閘北區、普陀區,也有不少人住在城市東北部的楊浦區、虹口區,與來自寧波等地的移民雜居。來自廣東的移民主要聚集在虹口區四川北路一帶。[4]
在毛澤東發起的知識青年上山下鄉的運動中,從50年代中期到70年代末,前後經歷25年,很多上海的青年被發放到大陸各地,也改變了其他地區的人口組合。文革結束以後,上海的知青又陸續調回上海。
1990年代後期,上海再次成為移民城市的目的地。大陸各地有很多人搬遷到上海定居。台灣人、香港人在滬常住的數目眾多。由於很多外國公司在上海常年設有辦事處,所以很多外國人也常年定居在上海。
小部分猶太人仍然在上海經營家族生意,為上海帶來了商機。日本、韓國人很多都聚集在「古北」小區附近。現在,有越來越多的西方人陸續在上海市長寧區集中居住。
姓氏
上海人口最多的首十個姓氏依次是張、王、陳、李、朱、徐、周、沈、吳、陸。[5]除了沈姓和陸姓外,其餘姓氏都是中國首二十個姓氏之內。這個排名亦與鄰近的江蘇和浙江接近。
文化
方言
上海話是上海地區獨有的方言,屬吳語太湖片蘇滬嘉小片,南方方言的一種。也有人稱上海話為滬語。語音受早期移民中佔優勢的蘇州和寧波兩地影響巨大。和寧波話,蘇州話發音接近。
上海郊區方言與普遍意義上的「上海話」在發音和語法上有少許區別,按地區可分為「松江話」、「崇明話」、「浦東話」等方言。
1930年代,是上海話的黃金時期。和香港類似,上海的作家們意譯或者音譯很多英文新單詞,用到書面文本中去,通過當時上海極其發達的各種平面媒體進行傳播,然後被普通話吸收。從1980年代後期開始,上海各學校統一用普通話授課。很多學校對說方言的行為扣品行分處理。而且政府取消了很多廣播電台和電視節目中的上海話內容。上海話的造詞能力也開始嚴重衰退。現在上海仍然是一個吳語城市,普通話也很通用。隨着中國各地移民的日益增加,會說上海話的人比例開始減少。現在,已經很難招聘到發音合格的年輕滬劇演員。從21世紀開始至今,上海輿論界掀起一股「保衛上海話」的浪潮。在英國部分地區已經有上海話學習班。[6]
海派文化
上海的文化被稱為「海派文化」。它是在中國江南傳統文化(吳文化)的基礎上,與開埠後傳入的對上海影響深遠的歐美文化等融合而逐步形成,既古老又現代,既傳統又時尚,區別於中國文化,具有開放而又自成一體的獨特風格。
改革開放以來上海舉辦過多次大型文化活動,並建造了多所全國一流的文化設施,包括了上海大劇院、上海博物館、上海圖書館、上海影城等。歐洲風格的上海音樂廳因市政建設需要被移位,但在內部改建之後已經重新對公眾開放,以舉行交響樂音樂會為主。每年上海還舉辦國際藝術節、國際電影節等文化活動。
人文歷史
- 1座國家歷史文化名城
- 19項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 136項上海市文物保護單位
- 4座上海市級歷史文化名鎮
上海城隍廟坐落於上海市最為繁華的城隍廟旅遊區,是上海地區重要的道教宮觀,始建於明代永樂年間(1403-1424),距今已有近六百年的歷史。在文化大革命時期,遭受了重大的打擊,神像被毀,廟宇被挪為它用。現已修復。
1949年以前,上海是一個紙醉金迷的地方。當時上海著名的「百樂門」舞廳享有盛名,從英文「Paramount"得來。「大世界」也是很有名的娛樂中心。很多電影院也是非常豪華。例如,大光明電影院始建於1928年,由德國傑出的建築師烏達克(L.E.HUDEC)設計,屬市級優秀保護建築。大光明電影院的歷史。 國泰電影院原名國泰大戲院(Cathay Theatre)。建於1930年,由鴻達洋行設計,鋼筋混凝土結構,外牆採用紫醬紅的泰山磚,白色嵌縫,屬典型的裝飾藝術派風格,1932年1月1日,國泰大戲院正式對外營業。當天登在《申報》上的廣告用語是:「富麗宏壯執上海電影院之牛耳,精緻舒適集現代科學化之大成」。1949年以後,更名為國泰電影院,「文化大革命」期間曾經一度改名人民電影院。1994年被上海市人民政府命名為優秀歷史建築。
1918年至1925年間,中華民國國父孫中山也曾經在繁華的淮海路以南,思南路東側的香山路上的一幢歐洲鄉村式樣的小洋房居住過。現被改為孫中山故居。上海行知公園設有陶行知紀念館。虹口公園附近有魯迅紀念館。
上海擁有許多歐美式樣的老建築,其中位於外灘的一組歐洲風格的外國銀行,商家和飯店遺留下來的建築群一直以來就是上海的標誌,例如:花旗銀行,和平飯店等。但事實上在市內還有很多一些二、三十年代遺留下來的,風格迥異的花園別墅,例如丁香花園、沙遜別墅、馬勒住宅以及現在被用作上海市少年宮的嘉道理花園等。在上海的市中心,還有當時的面積龐大的上海跑馬廳。
電影,電視及其他
1949年前(中華民國;國民黨政府),中華民國的電影業基本上集中於上海,而在上海有過製片活動的電影企業,總數約200家。上海的電影製片業,若從資金來源劃分,可以分為外商、民營和民國官辦等3種類型,而雄踞上海影壇的當推民營電影企業,佔總數的90%以上。但是,在眾多的民營企業中,大多數公司只是曇花一現,有的公司甚至一片未拍,即已銷聲匿跡,而稍具規模、能均衡製片生產的,約十幾家。荷里活八大製片公司都在上海設立發行機構,幾乎壟斷了上海的整個電影發行市場。只有二三流影院才放國產片。上海的電影在亞洲地區輝煌期直到1949年中國共產黨佔領上海為止。
在中國電影發展史上,起過較大影響和作用的,二三十年代有影壇五虎將之稱的明星影片股份有限公司(簡稱明星)、天一影片公司(簡稱天一)、聯華影業公司(簡稱聯華)、藝華影業公司(簡稱藝華)、新華影業公司(簡稱新華)等5家;戰後時期主要是崑崙影業公司(簡稱崑崙)和文華影業公司(簡稱文華)兩家。30年代的電通影片公司和40年代的崑崙影業公司,實質上是在中國共產黨以民辦面目出現的電影公司。
上海因此出現了很多知名的歌星和影星,周璇,阮玲玉,趙丹等。毛澤東的第三任妻子江青也曾經在上海做過演員,名為藍苹。
1949年以後(中華人民共和國;共產黨政府),成立了國營的上海電影製片廠,並對私營電影製片公司的改造,1953年2月,上海實行了國營與民營電影的並軌,從此民營的電影公司消失。另上海的電影業界備受打擊,幾乎消失。
80年代初,上海只有一個電視台 - 上海電視台,後來有了上海東方電視台等等。頻道也從一個,發展到很多不同內容的頻道。1970年代,只有黑白電視信號。1980年代,轉為彩色電視信號。原來,只有在晚上才有電視節目的播出,發展到現在的全天24小時播放。目前,上海電視台、上海東方電視台和上海有線電視台已組建為上海文廣新聞傳媒集團(SMG)。2006年,為了大力發展新聞產業,特在上海電視台大廈設立SMG電視新聞中心,並將上海電視台新聞綜合頻道、東方電視台新聞娛樂頻道和東方衛視的優秀新聞評論資源組合,並將優秀的時事欄目如原本只有在東方電視台新聞娛樂頻道《小宣在現場》等組合分發到三個頻道的節目中。
廣播事業也從原來一個單一的上海人民廣播電台,演變成很多調頻,調幅各種不同內容的電台。上海文廣新聞傳媒集團(SMG)中也包括上海人民廣播電台和上海東方廣播電台。
文學
上海是中國新文學的重鎮。20世紀40年代,年輕的女作家張愛玲創作了一批以上海為背景或以上海人觀點描寫香港故事的小說。《十八春》原名《半生緣》寫了三十年代上海的一個悲慘的愛情故事。
另外,上海新感覺派是20世紀20年代末興起的文學流派。新感覺派的文人有:劉吶鷗,戴望舒,施蟄存,穆時英,郭建英等。
戲曲
對於京劇和越劇,上海都擁有特別重要的地位。滬劇是上海獨有的戲曲。淮劇則流行於上海的蘇北籍人士中。
海派特色的滑稽戲產生與抗日戰爭中期,由上海的曲藝「獨角戲」接受了中外喜劇、鬧劇和江南各地方戲曲的影響而逐步形成的新興戲曲劇種。因為方言隔閡,只流行於上海、江蘇、浙江的許多地區。一人演出的滑稽曲藝稱作「獨角戲」。比較著名的滑稽演員有王無能,江笑笑,劉春山,嚴順開,周柏春,姚慕雙,楊華生和王汝剛等。
報章雜誌
上海在1949年以前,很有名的報紙是《申報》。新民晚報創辦於1929年,也是一份發行全國的有影響力的報紙。解放日報、文匯報是上海的政府性報紙。
新聞時政類的報紙還有:新聞晨報、新聞晚報、青年報、東方早報,其中新聞晨報、新聞晚報同屬解放報業集團。生活服務類的報紙有申江服務導報、上海星期三、外灘畫報等。另外知名的報紙還有:東方體育日報、上海證券報、第一財經日報。英語的報紙有:Shanghai Daily、Shanghai Star
具體可參見上海報紙列表
具體可參見上海雜誌列表
重要文化節日
上海電視節是中國創辦最早的國際電視節,1986年創立至2006年,已成功舉辦了十二屆。
上海國際電影節,"金爵獎"創辦於1993年,次年獲得國際電影製片人協會的認證,被歸於A類即非專門類競賽型電影節。2006年,上海國際電影節已舉辦了7屆。
飲食
本地風味的上海菜又叫本幫菜。本邦名菜有很多。
本幫菜,上海本幫地方菜的簡稱。以濃油赤醬、鹹淡適中、保持原味、醇厚鮮美為其特色。較早時候的本幫菜口味較重,後來為了適應越來越多的上海人喜食清淡爽口的口味,特別是上海文化人的需要,本幫菜在保持傳統特色的同時,汲取別幫別派之長,菜餚漸由原來的重油赤醬趨向淡雅爽口,形成"海派本邦"之特色。烹調方法上善於用糟,別具江南風味。上海本邦菜館中,德興館和上海老飯店兩家百年老店素享盛名,有八寶鴨、糟缽頭、蝦子大烏參、竹筍醃鮮等名菜。還有油爆蝦等等家常菜。
經濟
1949年以前,在上海有很多外國銀行和公司。上海是當時中國的經濟貿易中心。上海不僅匯集着以中央銀行、中國銀行、交通銀行、中國農業銀行四大政府銀行為首的原國家資本與官僚資本金融機構以及外國在華金融機構。在外灘附近聚集了各國頗具實力的銀行:英國滙豐銀行、德國德華銀行、日本橫濱正金銀行、俄國華俄道勝銀行、法國東方匯理、美國花旗銀行、比利時華比銀行等組成了「東方華爾街」。還擁有數量眾多的私人資本經營的銀行、錢莊和信託公司(以下簡稱私營行莊公司)。經歷了1927至1937年「黃金時期」的發展,到抗日戰爭爆發前,上海的私營行莊公司已達105家;而經過抗日戰爭、解放戰爭時期,到1949年5月上海解放時,上海私營金融業的整體資金實力實際上已大大削弱,但仍有119家私營銀行、80家錢莊和5家信託公司。然而到1952年底,上海私營金融機構的數量銳減至60餘家。1956年初,官方實行公私合營政策,最後全部合併為統一的公私合營銀行聯合總管理處。
在1949年以後,有些上海的資本家都已經逃離到香港,台灣,或者海外其他地方。也有一些留在上海,繼續經營。最後在1956年初,都被公私合營。[7]
上海是中國大陸經濟最發達的城市之一,2006年人均GDP7490美元,連續十年年均經濟成長超過8%。第三產業在上海的經濟佔了一定比重,其中最主要的產業包括了金融業、房地產業、保險業以及運輸業等。位於浦東新區的陸家嘴是上海的新興金融中心,中國人民銀行上海總部2005年8月在上海揭牌,主要職能是管理公開市場操作。全球500強企業中已有部分在上海設立了中國區總部、分公司和辦事處。
上海工業發達,國民政府時期和計劃經濟時期,上海的工業發展水平就已全國領先。改革開放初期,由於中央政策原因,中國東南地區飛速發展,一度使上海的工業面臨邊緣化的危機,但自90年來中期以來,隨着浦東新區的開發,以及財政轉移支付比重減少等多方面的原因,上海的工業又重新煥發了新的生機。上海工業總產值佔全國的十分之一,主要以輕紡、重工業、冶金、石油化工、機械、電子工業為主,其他還有汽車、航空、航天等工業。張江高科匯集了大量的高端製造業。農業佔總體經濟的比例較小,大約在1.7%左右。
由於土地、勞動力成本日益升高,加之市政府經濟政策導向等原因,目前紡織業、重污染行業等低端製造業、勞動密集型產業開始逐漸遷往郊區或關門停業,上海市整體產業結構進步明顯,已形成並逐漸鞏固自己的核心競爭力。
上海港是西太平洋地區最繁忙的港口之一,中國最大的港口。 2004年上海港貨物吞吐量達到3億7900萬噸,超過荷蘭鹿特丹成為世界第二大貨運港。 2005年上海港集裝箱吞吐量達到1808萬TEU(標準箱),保持繼新加坡、香港之後的世界第三大集裝箱港口地位,預計2006年全年吞吐量將超過2000萬TEU。港口吞吐量約佔全國總數的三分之一,目前正在建設的大型深水海港洋山保稅港設計年集裝箱吞吐量為2200萬箱(2005年12月10日一期工程開港,2020年全部建成)。
上海經濟也受到其周圍省份的非經濟方面的競爭。上游省份GDP增長帶來的環境污染,尤其是來自黃浦江上游的飲用水污染,已成為困擾上海發展和居民生活的一大難題。
交通
參見:上海交通
市內交通
歷史
上海的交通工具曾經是五花八門、多種多樣,小到自行車、黃包車,大到馬車、小汽車。
1873年,法國人米拉看到黃包車便利,向法租界公董局呈報計劃。1874年1月,黃包車從日本輸入上海。故當時滬人又稱之為東洋車。凡在上海租界上通行的黃包車須向工部局捐照會。抗戰前夕,黃包車已達1,000多輛。後三輪車興起,至40年代後期逐漸被淘汰。1908年3月5日,英籍猶太地產商哈同經營的上海第一條有軌電車從南京路口至延安東路外灘的通車,相繼發展了12條有軌電車線路。到1963年8月15日凌晨零時17分,最後一輛有軌電車末班車從靜安寺開出,噹噹有聲的有軌電車從此退出了上海。3時52分,第一輛20路無軌電車離開靜安寺起點站向外灘方向駛去。機動三輪車因為便宜,在1970年代依然可以在上海街頭看到。以後逐漸被淘汰。自行車曾經是上海最通用的交通工具。1980年代以後,私人逐漸開始購置私人小轎車。
現況
上海的市區交通較為發達,公共交通設施有:公交汽車巴士(包括大巴士和小巴士),公交電車巴士(目前只有無軌電車),黃浦江上輪渡,軌道交通(以前稱3號線為輕軌,現在統一更名為地鐵),基本上每一個住宅區周圍會有至少一個以上的公交線路停靠。以上這些公共交通設施皆可使用上海公共交通卡,從而方便付費。
論公交線路數量和複雜性,上海擁有全世界最大的公共交通網絡和全世界最高的日公共交通客運量。上海全市公交有1100多條公交線路,密如蛛網,並且正以每年新辟、延伸、調整50多條公交線路的記錄持續擴充。按運營時間分,有日間公交車、「2XX」路的早晚高峰車(有少量已經改為日線)和「3XX」路的夜宵車;按地域範圍分,有市區線(以數字命名)、市郊線(以中文命名,近郊線路已大部分歸入市區線)和郊區線(前綴為郊區名);按票務方式分,有單一票價1元(全程13公里以下的線路)或1.5元(全程超13公里的線路)的無人售票車,還有單一票價2元的空調車和多級票價的專線車(有「5XX」路的大巴專線、「6XX」路的浦東專線車、「8XX」路的中巴專線(現也有許多大巴專線)和「9XX」路的雙層車或空調大巴。近來,許多多級票價的專線車都改成全線單一票價的空調無人售票車。還有10條空調旅遊專線以及觀光巴士)。
目前,大部分上海市民選擇公交巴士出行,但隨着軌道交通的逐步完善,市民的選擇方式將會趨向於軌道交通出行。上海軌道交通線路目前建成八條軌道交通線路及一條磁浮線路,總計近234公里里程。其中包括一號線從閔行區莘莊站到寶山區富錦路站;二號線,從長寧區的淞虹路站至浦東新區的張江高科站;三號線從徐匯區上海南站開往寶山區江楊北路站;四號線為環線;五號線自閔行區莘莊站至閔行開發區站;六號線自浦東新區港城路站至靈岩南路站;八號線自楊浦區市光路站至浦東新區耀華路站;九號線自松江區松江新城站至桂林路站;上海磁浮示範運營線從龍陽路站至浦東國際機場站,是世界上第一條投入商業化運營的磁懸浮列車示範線。
就費用而言,輪渡仍然是最便宜的公交出行方式,票價普通乘客0.5元一人。公交車從1元起有不同的票價級別,空調車均價為2元。軌道交通票價從3元起至9元。自2007年10月27日起,上海市政府為了鼓勵上海市民使用公共交通,特別推出了上海公共交通卡的換乘優惠策略——在90分鐘內,市區空調公交車與軌道交通或市區空調公交車換乘將享受優惠,優惠幅度由原來的0.5元/次提升至1元/次。同時70歲以上的上海市民可以在非高峰時段憑藉紅色社保卡免費乘車。
由於國際油價普遍上揚,上海市區頂燈出租車從2006年6月1日起全面調整為:起步價:11元3公里,超過3公里以2.1元/公里加價;晚間23:00至次日5:00期間,起步價調整為:14元3公里,與白天相比價格上漲30%。郊區有所不同,起步價為9元3公里,加價相同,也為超過3公里以2.1元/公里加價。由於公交車和軌道交通在晚間大部分都不運行,故在晚間出租車仍然是市民出行的選擇。
市內交通包括:
長途交通
鐵路
上海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建造營運鐵路的城市,這第一條營運鐵路是吳淞鐵路,橫跨今天的寶山區、楊浦區、虹口區和閘北區,全長14.5公里,連接吳淞碼頭和江灣鎮,於1874年12月開工,1876年12月全線建成。後因清政府的干涉,於1877年10月20日下令拆除。但20年之後的1897年2月27日,在原吳淞鐵路的地方重新開始修築鐵路,改稱淞滬鐵路,建成初期全長6.8公里。淞滬鐵路是中國最早建成的一條鐵路,至今仍在使用,也是中國政府官款修建的江南第一條鐵路。在日本侵華戰爭期間淞滬鐵路為日軍使用,為日本建造當時遠東最大機場——江灣機場提供運輸,日本投降後,由國民政府接管,並投入客貨運,1960年初,上海公交線路體系發展使淞滬鐵路逐漸退出客運,只進行貨運。今日的淞滬鐵路早已進行多次擴建,總里程達到23.04公里,已成為上海鐵路網北環貨運的主要通道。
在淞滬鐵路的建設過程中,同時還闢建滬寧鐵路,1908年4月1日建成通車。當時滬寧鐵路的上海站多次易址,但在最後選在了今天目中路、虬江路之間,寶山路西側地區,定名上海北站,於1909年7月竣工正式啟用。不久,滬杭甬鐵路也宣告通車,起點站設於南市(今黃浦區南車站路、車站前路一帶),稱為上海南火車站。由於兩個車站分別位於城市南北兩側,有所不便,於是在1916年,在城市西側修建了滬杭甬鐵路與滬寧鐵路的連接線,上海北站成為鐵路滬寧、滬杭甬兩路總站,而上海南站仍是長江三角洲地區貨運量最大的火車站。在1937年的淞滬會戰中,上海南站被日軍炸毀,上海北站即改稱為上海駅(上海站),民國政府接管後改稱鐵路上海站。由於上海站客流量大、車站小,上海站一直擁擠不堪。1981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批准在鐵路上海東站原址新建鐵路上海站,1984年9月20日正式開工,1987年12月28日竣工啟用。新上海站便成為了今日的上海火車站,在建成初期時為全國規模最大現代化車站。
如今上海市最主要的兩個火車站:上海火車站(俗稱新客站)和上海火車南站由上海軌道交通一號線和三號線相銜接,前者為1987年啟用的新上海火車北站,而後者於2006年7月1日正式重新啟用。新上海火車南站於2003年12月經中華人民共和國發改委批准正式開工,是一座全新的現代化火車站,佔地面積約23公頃,它的原址是上海新龍華火車站。規劃中的滬杭磁懸浮鐵路也將經過上海南站並設站。新上海南站已與2006年建成,6月25日試運行,7月1日起正式運行。南站的建設將給上海西南地區的交通帶來更多的便利。南站主站屋頂採用世界上獨一無二的圓盤型結構,並大量開發了地下空間,從2007年起將有大量的商店入駐南站的底下商鋪,並成為上海西南地區除徐家匯之外的第二個大型商業中心。
航空
1911年,法國飛行家環龍駕蘇姆式雙翼飛機來上海作飛行表演,但是不幸機裂殞命。這是上海人民第一次目睹到飛機的風采。1912年,留學英國學習飛行的厲汝燕學成回國,駕駛愛特立克式單翼機在上海上空作試飛表演,這是中國人第一次在上海領空駕駛飛機。
上海第一個民用機場,是虹橋機場,位於上海市西郊,1921年3月10日開始破土動工,主要工程於是年6月底基本完成。虹橋機場工程竣工之後,卻因為航空署「扼於經費不足」,竟閒置土地,連京滬航線也未能按期通航。國民政府在南京成立後,隨着滬蓉航空線管理處的籌建,以及其上海至南京航線的開航,虹橋機場才正式被使用。1934年,虹橋機場進行了一次擴建,徵地890畝。1937年8月13日,淞滬會戰爆發,其起因便是虹橋機場事件,日本軍隊佔領之後,進行了大規模改建和擴建使虹橋機場的佔地面積達2513餘畝,但大部分為強佔土地。
上海第二個民用機場,是位於龍華地區的龍華機場,龍華機場的建造日期比虹橋機場要早,但是在建成伊始,一直用作軍用。龍華機場也是上海市第一個由陸軍管轄的軍用機場。1929年,國民政府航空署決定將龍華機場改為民用機場,由於當時虹橋機場閒置土地,所以到1936年淞滬抗戰前龍華機場經不斷修建,已成為當時中國最好的一個民用機場。日軍佔領後,也對龍華機場進行了一系列的擴建,主要為滿足日軍的戰鬥機停機需要。
1945年日本二戰投降後,虹橋和龍華兩大民用機場正式劃歸國民黨空軍管轄。不久,龍華機場和虹橋機場相繼重新劃歸民用,但由於虹橋機場因為政府內部諸多原因未能得到很好建設,而相反,龍華機場則經擴建,已成為中國民用航空運輸的樞紐機場,而且在當時遠東地區也是屈指可數的一個國際機場。
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虹橋機場成為空軍機場,龍華機場則繼續作為民用機場。隨着中華人民共和國經濟日益繁榮,相應地,民用航空事業得到非常迅速的發展,到1960年代中期,龍華機場由於緊靠市區,受淨空條件等限制,已無法適應大型飛機起降,1963年經國務院總理周恩來批准,虹橋機場擴建為國際機場,準備將民航用途轉至虹橋機場,但在起初為軍民合用機場。1966年8月,原在龍華機場起降的國內航班飛機轉到虹橋國際機場起降,同時規定龍華機場為「訓練基地和航班飛機的備降場」。1972年,駐虹橋機場空軍撤離。之後虹橋機場進行了不斷的改革和修建擴建,1988年6月25日正式對外宣佈成為獨立的經濟實體並且在上海浦東國際機場未啟用前成為中國前三大航空民用機場。而龍華機場最終在1991年降為供小型固定翼和直升機使用的通用航空的機場(2B通用機場)。
浦東開發開放後,上海以浦東為發展龍頭,發展速度驕人,虹橋國際機場已不堪重負。上海市政府決定建設浦東國際機場。
上海浦東國際機場位於上海市浦東的江鎮、施灣、祝橋濱海地帶,面積為40平方公里,距市中心約30公里。浦東機場一期工程於1997年10月全面開工,1999年9月建成通航,成為上海市出現的第三個民用機場。但由於龍華機場已經不作民航運輸,故上海浦東國際機場實際上是目前上海市第二個民用機場,主要負責國際航班。浦東機場二期航站區已經開工,二期航站樓綜合體工程設計目標年為2015年,與一期航站樓綜合體一起共同滿足6000萬人次的年旅客吞吐量;航站區最終總體規劃方案滿足8000萬人次年旅客吞吐量。滿足國家民航總局和上海市對對浦東機場建成亞太地區航空樞紐港的戰略要求,滿足上海經濟發展和2010年世博會的需求。
公路
上海目前建設有內環線高架、中環線、外環線
水運
上海是中國最大的港口城市。從上海港出發的客貨輪,出海可抵世界上400多個港口。由於乘船旅行速度太慢,目前除公平路碼頭尚有四天一班往大連的車客渡航線外,其餘沿海沿江的長途航線均已停航。
原來位於外灘的十六鋪碼頭也僅有發往南通、定海和普陀山等臨近地區的班船,但是在2005年12月2日凌晨1時,上海十六鋪碼頭的兩幢大樓被成功爆破,走過了140多年歷史的上海十六鋪客運碼頭告別了歷史舞台,未來十六鋪碼頭作為水上旅遊中心使用。
去崇明島之前,要分清上船地點,而去長興、橫沙島則都在吳淞碼頭上船。另外,上海還有去韓國仁川、釜山,日本大阪、神戶的國際遊船,在外虹橋碼頭上船。
上海港2005年的貨物總吞吐量達到4.43億噸,成為世界第一大貨港。
上海國際航運中心洋山深水港2005年12月10日正式開港,標誌着上海正向國際航運中心的目標大踏步地前進。
市域高速公路
上海市域高速公路以「A」做標識,後加數字序列進行命名。其中環線高速公路以十的整數倍命名,其他高速公路以十的整數號外的序列號命名。市域高速公路包括:
- A20公路:外環線
- A30公路:郊環線
- A1公路:A20公路-浦東國際機場
- A11公路:真北路-江蘇省界(滬寧高速公路上海段)
- A12公路:真北路-江蘇省界(滬嘉瀏高速公路)
- A13公路:A20公路-崇明縣-江蘇省界
- A14公路:A30公路-長興島-崇明縣-江蘇省界
- A2公路:A20公路-洋山保稅港
- A3公路:A20公路-A30公路
- A4公路:A20公路-浙江省界
- A5公路:A12公路-A4公路(嘉金高速公路)
- A6公路:A30公路-戚家墩碼頭(新衛高速公路)
- A7公路:A30公路-浙江省界(新楓高速公路)
- A8公路:A20公路-浙江省界(滬杭高速公路上海段)
- A9公路:A20公路-江蘇省界(滬青平高速公路)
市內高架道路
- 延安高架路(虹橋機場至外灘的東西向高架道路)
- 內環高架路(楊浦大橋至南浦大橋環線高架道路,即內環線浦西段)
- 南北高架路(盧浦大橋至外環線蘊川路立交的南北向高架道路)
- 逸仙高架路(內環線大柏樹立交至外環線寶山立交的高架道路)
- 滬閔高架路(內環線漕溪北路立交至外環線莘莊立交的高架道路)
- 中環快速路(軍工路隧道(在建)至上中路隧道(在建)封閉式高速通道)
- 外環快速路
旅遊
每年秋季(九月中旬至十月中旬)上海都會舉辦為期一個月的:上海國際旅遊節。誠邀世界各地的旅遊者來上海參觀遊玩,2004年上海國際旅遊節於年9月18日-10月6日舉行。
2004年上海舉辦F1大獎賽中國站的比賽,吸引了數以十萬計的遊客前來觀看比賽。賽道位於嘉定,擁有各種室內外賽車運動,有着亞洲第一大的卡丁車場地。2005年至2008年,上海將連續舉辦三屆網球大師杯賽。「體育旅遊」已成為申城熱點之一。
商業區 |
著名景觀 |
- 其他景觀
此外,上海擁有100多處公園。其中
- 五星級公園8座:
- 四星級公園15座:
- 古城公園(毗鄰豫園,佔地3.88萬平方米,2002年開放)
- 新虹橋中心花園(地處長寧區延安西路、虹橋路和伊犁路交匯處,佔地13萬平方米,2000年開放)
- 華山綠地(位於華山路西側,平武路以南,春光坊以北,佔地面積3.9萬平方米。2002年開放)
- 凱橋綠地(位於延安西路、凱旋路,佔地4.3萬平方米,2001年開放)
- 陸家嘴中心綠地(位於浦東新區小陸家嘴金融貿易中心區,佔地10萬平方米,1997年開放)
- 秋霞圃(位於嘉定區東大街314號,佔地3萬平方米, 1987年開放,上海市文物保護單位。明代園林)
- 醉白池公園(位於松江區人民南路,佔地5萬平方米,古典園林)
- 魯迅公園(原名虹口公園,坐落於四川北路,佔地面積28.63萬平方米,建於20世紀初,1956年遷入魯迅墓)
- 中山公園(原名兆豐公園,位於長寧路,建於 1914年,佔地21萬平方米)
- 長風公園(位於普陀區金沙江路,1959年開放,佔地36萬平方米,擁有市區最大的人工湖——銀鋤湖和26米高的鐵臂山)
- 復興公園(位於重慶南路復興中路口,佔地面積8.89萬平方米,1909年建成開放,法式園林風格,毗鄰著名商業街淮海路,附近有孫中山故居、中共一大會址、周公館等革命歷史舊址)
- 方塔園(位於松江區中山東路235號,建於1978年,佔地面積11.57萬平方米。 園內有國家級 、市級 、區級文物建築 6處)
- 桂林公園(位於徐匯區桂林路,佔地3.55萬平方米,建成於1935年,原系黃金榮的私人別墅,初名黃家花園)
- 人民公園(由原跑馬廳的北半部改造而成,1952年開放,地處市中心南京路、西藏路口,面積 10萬平方米)
- 莘莊公園(位於閔行區莘莊鎮萃濱路421號,佔地3.87萬平方米,建於 1930年)
宗教
目前上海和中國大陸其他地方一樣,有5種宗教是得到政府承認的合法宗教:佛教、道教、伊斯蘭教、天主教和基督教。上海市現開放宗教活動場所348處,其中基督教164處,天主教100處,佛教65處,道教12處,伊斯蘭教7處[8]。歷史上上海還曾經存在過許多其他宗教,例如猶太教、東正教、錫克教等,現在僅存遺址。
自從六朝時代以來,上海所在的江南地區長期是中國佛教較為興盛的地區。上海有5座寺廟因其規模和重要性被列為漢族地區佛教全國重點寺院:龍華寺、玉佛寺、靜安寺、沉香閣和圓明講堂,它們都具有相當的規模,香火鼎盛,雖然地處鬧市,卻仍然擁有若干殿宇和庭院,其中龍華寺和靜安寺的歷史都創建於三國時期。
上海和江南其他地區相似,道教中以正一道較佔優勢。上海最著名的2座道教宮觀——上海城隍廟和海上白雲觀,即分別屬於正一道和全真道。
伊斯蘭教在元代傳入松江。市區直到太平天國戰爭期間,南京等地穆斯林到上海尋求避難,才開始有穆斯林聚居。上海著名的清真寺包括南市小桃園清真寺和滬西清真寺。
天主教在明末由徐光啟傳入上海地區,到清朝初期,已經達到數萬人的規模。在清朝中葉的禁教時期,在浦東和松江地區仍有不少人在地下狀態中堅持了天主教信仰。1840年代,法國耶穌會傳教士以上海徐家匯為基地,開闢包括江蘇、安徽2省在內的江南傳教區。他們在上海市內興建的主要天主教堂包括徐家匯聖依納爵主教座堂、董家渡聖方濟各堂、上海聖若瑟堂(四川南路)和上海聖伯多祿堂(重慶南路),在郊縣也建起了佘山進教之佑聖母大殿、浦東露德聖母堂(唐鎮)等許多大型教堂,佘山聖母大殿位於佘山山頂,是中國大陸經過教廷正式冊封的僅有的2處聖母朝聖地之一(另一處在河北省清苑縣東閭中華聖母堂)。
基督教(新教)在上海開埠的同一年(1843年)由英國倫敦會傳教士麥都思傳入。此後,美國聖公會(以創辦聖約翰大學著稱)、美南浸信會、美南監理會、美北長老會以及基督復臨安息日會等眾多的差會陸續進入上海。來自英美各教派的各大差會,包括未在上海進行傳教工作的中國內地會,都選擇在上海設立本教派在中國或者遠東地區的傳教總部。20世紀上半葉,有一些中國人創立的重要教派,例如石美玉創立的伯特利教會、倪柝聲創立的地方教會(基督徒聚會處)和趙世光創立的靈糧堂,都發源於上海或以上海為主要基地。1951年傳教士撤退以後,中國新政府支持的中國基督教三自愛國運動委員會亦設於上海(現設在九江路上海聖三一堂)。1958年實行聯合禮拜以後,上海市區的教堂數目從200多所下降到十餘所(這一規模大體延續至今)。文化大革命結束後,教堂重新開放,這時出現了基督教信徒人數持續的急劇增長。2005年,上海現有可統計信徒18萬多人。開放的基督教堂點164處,其中市區教堂仍以老教堂居多,如原屬監理會的慕爾堂(沐恩堂)、景林堂,原屬浸信會的懷恩堂,原屬長老會的清心堂、鴻德堂、閘北堂,原屬內地會的新恩堂,原屬聖公會的上海諸聖堂、上海聖三一堂,以及上海國際禮拜堂。只有滬東堂等少數教堂進行了擴建。但是在1958年被佔用的容納信徒最多的上海地方教會南陽路聚會所沒有歸還教會。
教育
上海擁有100多所科研機構,10萬科研人員,及100多所專業技術培訓機構。上海 3 歲至未滿 6 歲適齡幼兒入園率達 99%6 歲至11歲學齡兒童入學率達 99.99% 。
體育
友好城市
至2005年末,上海已與50個國家的66個地區結成友好城市關係或友好交流關係,下列其中部分地區。
中華人民共和國建國以後主要領導人
(截止至2007年3月)
市委書記 | 任職時間 | 市長 | 任職時間 |
---|---|---|---|
饒漱石 | 陳毅 | 1949年5月28日—1958年11月 | |
陳毅 | 柯慶施 | 1958年11月—1965年4月(去世) | |
陳丕顯 | 曹荻秋 | 1965年11月—1967年2月 | |
張春橋 | 張春橋 | 1967年2月—1976年10月 | |
蘇振華 | 蘇振華 | 1976年10月—1979年1月 | |
彭沖 | 彭沖 | 1979年1月—1980年3月 | |
陳國棟 | 汪道涵 | 1981年4月—1985年7月 | |
芮杏文 | 江澤民 | 1985年7月—1988年4月 | |
江澤民 | 1987年—1989年6月 | 朱鎔基 | 1988年4月—1991年4月 |
朱鎔基 | 1989年8月—1991年4月 | 黃菊 | 1991年4月—1995年2月 |
吳邦國 | 1991年4月—1994年4月 | 徐匡迪 | 1995年2月—2001年12月 |
黃菊 | 1994年4月—2002年10月 | 陳良宇 | 2001年12月—2003年2月 |
陳良宇 | 2002年10月—2006年9月 | 韓正 | 2003年2月 — |
韓正(代理書記) | 2006年9月—2007年3月 | ||
習近平 | 2007年3月—2007年10月 | ||
俞正聲 | 2007年10月- |
上海市有史以來全部市長情況詳見上海歷任市長列表 上海1911年之前的道台列表可參見上海道台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