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小枫
外观
刘小枫 | |
---|---|
出生 | 1956年5月(68歲) 中华人民共和国重庆市 |
居住地 | 北京 |
国籍 | 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 |
民族 | 汉族 |
语言 | 英语、汉语、德语 |
教育程度 | 博士研究生 |
母校 | 四川外语学院 北京大学 巴塞尔大学 |
职业 | 教授、作家 |
活跃时期 | 1985年至今 |
知名作品 | 《诗化哲学》 |
政党 | 无党派人士 |
刘小枫(195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当代学者,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山大学“逸仙”讲座教授,博士生导师。[1]
生平
- 1956年5月生于重庆市
- 1974年参加工作(下乡务农)
- 1977年重庆图书馆采编部职员
- 1978年就读于四川外语学院,获文学学士学位,日耳曼语言文学专业;
- 1982年就读于北京大学,获哲学硕士,美学方向;
- 1985年-1988年在深圳大学中文系任讲师,1988年起任副教授;
- 1989年就读于瑞士巴塞尔大学,1993年获神学博士;
- 1993年-2002年任香港中文大学中国文化研究所研究员、北京大学兼任教授、香港汉语基督教文化研究所学术总监;
- 2003年-2009年任中山大学哲学系教授,比较宗教研究所所长,香港中文大学中国文化研究所名誉研究员、复旦大学哲学系兼任教授、西南政法大学名誉教授;
- 2009年至今为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教授,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古典文明研究中心主任。
著作
刘小枫的主要学术领域为中西方古典思想、基督教思想史、德国近现代思想史、政治哲学;目前主要研究和教学方向为:古希腊哲学、先秦及两汉思想、古希腊语文学、德国近现代思想、宗教-政治哲学。
专著
- 《诗化哲学》(1986,据硕士论文修改成)
- 《拯救与逍遥》(1988,2001、2007两次重新修订,改动颇大)
- 《走向十字架上的真》(1990)
- 《这一代的怕和爱》(1996)
- 《个体信仰与文化理论》(1997)
- 《现代性社会理论绪论-现代性与现代中国》(1998)
- 《沉重的肉身》(1999)
- 《刺猬的温顺》(2002,大学讲演集)
- 《圣灵降临的叙事》(2003)
- 《凯若斯:古希腊语文教程》(上册,附录),华东师范大学版,2005年,476+147页
- 《拣尽寒枝》(增订本),华夏出版社,2007年1月,317页。
- 《这一代人的怕和爱》(增订本),华夏出版社,2007年1月,349页。
- 《沉重的肉身》(第六版),华夏出版社,2007年7月,328页。
- 《拯救与逍遥》(修订本二版),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8月,478页。
- 《儒教与民族国家》,华夏出版社,2007年10月,282页。
- 《诗化哲学》(重订本),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11月,366页。
- 《圣灵降临的叙事》(增订本),华夏出版社,2008年8月,290页。
- 《睇视之光》(三联人文书系),三联书店(香港)有限公司,2008年11月,260页。
- 《昭告幽微:古希腊诗品读》,香港:牛津大学出版社,2009年,207页。
- 《罪与欠》,华夏出版社,2009年2月,235页。
- 《重启古典诗学》,华夏出版社,2010年2月,341页。
- 《诗化哲学》(第2版),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年9月,479页。
- 《拯救与逍遥》(第2版),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年9月,479页。
- 《走向十字架的真》,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年9月,505页。
- 《沉重的肉身》(第六版),华夏出版社,2012年1月,328页。
- 《这一代人的怕和爱》(增订本),华夏出版社,2012年1月,349页。
- 《共和与经纶:熊十力<论六经><正韩>辨正》,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2年1月,304页。
- 《普羅米修斯之罪》,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2年8月,199页。
- 《設計共和:施特勞斯《論盧梭的意圖》繹讀》,华夏出版社,2013年1月,308页。
- 《王有所成:習讀柏拉圖札記》,上海人民出版社,2015年10月,247页。
- 《柏拉圖四書》,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5年11月,552页。
- 《西學斷章》,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6年1月,352页。
- 《以美為鑒:注意美國立國原則的是非未定之爭》,华夏出版社,2017年10月,449页。
- 《海德格爾與中國》,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17年10月,294页。
- 《巫陽招魂:亞里斯多德《詩術》繹讀》,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9年2月,449页。
编著
- 三联书店“西方学术文库”(1985年)
- 《20世纪西方宗教哲学文选》(1991)
- “历代基督教学术文库”
- “历代基督教经典思想文库”
- “经典与解释丛书"。
争议
学术
近年,因为大量介绍美国保守主义学者列奥·施特劳斯的作品,令学术界有些学者以为,他将施特劳斯的研究方法作为解释古典著作的唯一方法,由此而引起一些争议。
称毛泽东「國父」与文化大革命「人民民主」
2013年5月15日,「鳳凰網讀書會」以「共和,中國的百年之累」為題,邀請中國政法大學教授王人博和中國人民大學教授劉小楓坐而論道,評論近百年來中國爭取共和憲政的歷程。劉小楓提出:「憲政最大的難題就是如何評價毛澤東」,他明確表示:「誰是中國現代的國父呢?從孫中山、蔣介石、毛澤東中考慮,蔣介石已經被開出去了,那我們說是孫中山接著毛澤東,孫中山比起毛澤東差十萬八千里。毛澤東的功績大家都要承認。」[3],引發了中國知識界的許多爭議[4]。
刘小枫还认为“文化大革命”是“人民民主”,不赞成“十年动乱”的定论。[5]
参考文献
- ^ 刘小枫 - 中国人民大学. 中国人民大学. [2020-03-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3-27).
- ^ 刘小枫:“文化”基督徒现象的社会学评注. [2007-08-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7-09-27).
- ^ 讀書會NO.133:百年共和之累_讀書頻道_鳳凰網. [2013-05-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2-18).
- ^ 著名學者稱毛澤東為“國父”為文革招魂引爭議 - RFI. [2013-05-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7-16).
- ^ 可否尊毛为“国父”?. 法广中文网. [2013年5月25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年3月10日) (中文(中国大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