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U-73号潜艇 (1915年)

坐标44°52′N 13°50′E / 44.867°N 13.833°E / 44.867; 13.833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这是本页的一个历史版本,由慕尼黑啤酒留言 | 贡献2021年10月29日 (五) 03:17编辑。这可能和当前版本存在着巨大的差异。

陛下之73号潜艇(德語:SM U 73[註 1])是德意志帝国海军建造的UE-I型潜艇或称U艇的三号艇。它由但泽帝国船厂承建,于1915年6月16日下水,至同年10月9日交付使用英语Ship commissioning。U-72号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服役的329艘德国潜艇之一,曾参加过地中海潜艇战英语Mediterranean U-boat campaign of World War I,主要负责布设水雷。在其九次巡逻中,共致沉100349总吨的16艘协约国中立国民用船舶,其中包括在一战中沉没的最大型船舶——重达48158吨的医疗船不列颠号;此外,它也致沉了排水量合计为28750吨的3艘敌对军舰,是继U-9号U-21号之后,在一战期间击沉军舰总吨数第三高的德国U艇。1918年10月30日,U-73号在德军撤离普拉基地之前由其艇员自行凿沉

设计

U-73号是德意志帝国海军潜艇局(U-Boot-Inspektion)于1914年底开发的UE级布雷潜艇(UE-I型)的三号艇,这是官方设计的第45号方案,计划具有更长的续航里程以及较短的工期。[1]

U-73号为单壳体德语Einhüllenboot远洋潜艇,配有鞍形水柜英语Saddle tank (submarine)。其全长为56.80米;舷宽英语Beam (nautical)5.90米,当中的耐压壳体英语Pressure hull宽为5米;有4.86米的吃水深度。其水上排水量为755吨,水下为832吨。[2]艇只搭载有可在水上使用的两台奔驰六缸四冲程(S6 Ln型)柴油发动机,总功率为900匹公制馬力(662千瓦特);以及可在水下使用的西门子-舒克特英语Siemens-Schuckert双电动发电机,总功率同样为900匹公制馬力(662千瓦特)。与其他远洋潜艇相比,它的机动性能较弱。这些发动机用以驱动双轴、每根轴各一个直径1.6米长的螺旋桨,从而使艇只在水上的最高速度达10.6(19.6公里每小時),在水下的最高航速则为7.9節(14.6公里每小時)。艇只可以7節(13公里每小時)的速度在水上巡航7,880海里(14,590公里),或以4節(7.4公里每小時)的速度在水下巡航83海里(154公里)。它的潜航深度为50米。[3]

U-73号的主要任务是布雷,舱内最多可搭载38枚水雷,它们是通过艇艉的两条弹射井道向后布设。因此,这不是一款用于发动鱼雷攻击的潜艇。然而,U-73号仍在左舷艏部和右舷艉部分别装备了一具鱼雷发射管用于自卫,并可携带合共4枚鱼雷。两具管道都位于耐压壳体外侧,因此只有在潜艇浮出水面时才能进行操纵和装填。此外,该艇在司令塔后方的艉部甲板上还装备有一门88毫米30倍径速射炮英语8.8 cm SK L/30 naval gun用于水面作战,自1918年起又替换为威力更大的105毫米45倍径速射炮英语10.5 cm SK L/45 naval gun。其标准船员编制为4名军官及28名水兵。[3]

历史

U-73号是由德意志帝国海军作为E项战时订单(Kriegsauftrag E)于1915年1月6日向但泽帝国船厂订购,建造编号为29。艇只于1915年6月16日下水,至同年10月9日在首任艇长、海军上尉古斯塔夫·西斯德语Gustav Sieß的指挥下正式交付使用英语Ship commissioning[4][5]除西斯外,恩斯特·冯·福格特上尉(1917年5月22日-1918年1月15日)、卡尔·莫伊泽尔德语Karl Meusel上尉(1918年1月16日-6月15日)、卡尔·宾特上尉(1918年6月16日-9月15日)和弗里茨·绍佩上尉(1918年9月16日-10月30日)也曾相继担任过U-73号艇长。[6][7][8][9]入役后,U-73号首先加入基尔海军学校,并在那里进行海试和船员培训直至1916年2月。之后,它被编入驻地中海普拉潜艇区舰队(后改称地中海区舰队),并以盟友奥匈帝国海军基地普拉作为母港。1916年4月,U-73号展开首次巡逻任务,启程从黑尔戈兰湾直布罗陀海峡驶入地中海。

U-73号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共完成包括布雷任务在内的九次巡逻,主要是在地中海东部。它共致沉了来自协约国中立国的16艘民用船舶(含辅助军舰),容积总吨为100349吨。此外,3艘排水量合计为28750吨的敌对军舰也被U-73号布设的水雷击沉,使之成为继U-9号U-21号之后,在一战期间击沉军舰总吨数第三高的德国U艇。1916年4月底,即从德国前往亚得里亚海的首次出航途中,时任艇长西斯便在马耳他岛瓦莱塔大港外围布下了一个由22枚水雷组成的雷区。英国战列舰罗素号英语HMS Russell (1901)(14000吨)于4月26日行经此处时触雷沉没,共造成124名水兵阵亡。同一天,英国单桅战船旱金莲号英语HMS Nasturtium (1915)(1250吨)和游艇艾古萨号(HMY Aegusa,1242吨)也在这片海域遇难。

U-73号在地中海的布雷巡逻战功成就是空前绝后的。1916年10月,U-73号从普拉出航,先后在萨洛尼卡湾雅典湾布设雷区,并以此炸沉了两艘希腊籍商船。11月21日,泰坦尼克号的姊妹船——容积达48158总吨英国医疗船不列颠号在行经爱琴海凯阿岛附近时,便撞上了U-73号刚布设不足一小时的水雷而沉没,造成约30人罹难。这是目前葬身海底的最大客轮,也是在一战期间沉没的最大船舶。几天前,即11月14日,容积为12000总吨的法国运兵船德语Truppentransporter布迪加拉号德语Kaiser Friedrich (Schiff)也在同一海域被这样的水雷击沉。另一艘英国医疗船布雷马城堡号英语HMHS Braemar Castle则是当月被U-73布设的水雷炸伤。

1917年1月3日,俄国战列舰佩列斯韦特号在通过苏伊士运河时,于塞得港外约10海里(19公里)处触发了两枚由U-73号布设的水雷而倾覆沉没。至此,已有多艘大型至超大型船舶被U-73号布设的水雷击沉。时任舰长西斯上尉也因此于1917年获颁一级铁十字勋章,1918年4月又获颁功勛勳章。然而,U-73号在1917年后便鲜有出航——它与同级的其它姊妹艇一样,都饱受故障频发的困扰。至战争后期,即德军从普拉军港撤离期间,已不具备航行能力的U-73号于1918年10月30日在时任艇长绍佩上尉的命令下,由其艇员自行凿沉。其沉没地点大致位于近岸的44°52′N 13°50′E / 44.867°N 13.833°E / 44.867; 13.833处。

注释

  1. ^ SM表示“Seiner Majestät”,即“陛下之(潜艇)”。

脚注

  1. ^ Helgason, Guðmundur. WWI U-boat Types: Type UE 1. German and Austrian U-boats of World War I - Kaiserliche Marine - Uboat.net. [2010-01-24]. 
  2. ^ Herzog,第48頁.
  3. ^ 3.0 3.1 Gröner 1991,第10–11頁.
  4. ^ 引用错误:没有为名为Sieß的参考文献提供内容
  5. ^ Herzog,第136頁.
  6. ^ 引用错误:没有为名为Voigt的参考文献提供内容
  7. ^ 引用错误:没有为名为Meusel的参考文献提供内容
  8. ^ 引用错误:没有为名为Bünte的参考文献提供内容
  9. ^ 引用错误:没有为名为Saupe的参考文献提供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