鉝
鉝[5][6](拼音:lì,注音:ㄌ丨ˋ,粤拼:lap6,音同「立」;英語:Livermorium),是一種放射性人工合成化學元素,其化學符號为Lv,原子序數为116。鉝正式命名前的臨時名稱為Ununhexium(Uuh),即IUPAC元素系统命名法下的“116”。鉝是極具放射性的元素,目前只有在實驗室被製造出來,沒有在自然中觀察到的紀錄。此元素是以美國的勞倫斯利佛摩國家實驗室(英語:Lawrence Livermore National Laboratory)命名,該實驗室與俄羅斯杜布納的杜布納聯合原子核研究所合作,在西元2000至2006年之間的實驗中發現了此元素。該實驗室的名稱中包含了它所在的城市的名稱,即加利福尼亞州的利佛摩;而該城市是以農場主兼地主羅伯特·利物莫(英語:Robert Livermore)命名。此元素的名稱在西元2012年5月30日被IUPAC採用。[2]它有四種已知的同位素,質量數包含290至293,其中最穩定的是鉝-293,它的半衰期約為60微秒。可能存在的第五種同位素(質量數為294)已被報告出來,但尚未被證實。[7]
鉝是元素週期表中的p-區錒系後元素。它是第七週期的成員,且位於第16族,是最重的氧族元素,但它尚未被證實出表現得像是比氧族元素釙還重的同系物。計算已經得出它的一些性質與較輕的同系物(氧、硫、硒、碲、釙)相近,且為後過渡金屬。但它與那些較輕的同系物也應有一些重大的不同。
科學家至今成功合成約30個原子。這些原子都是直接合成或是鿫衰變的產物。由於沒有足夠穩定的同位素,因此目前無法用實驗來研究它的特性。
歷史
失敗的合成嘗試
對116號元素的第一次搜尋,是由Ken Hulet與他的團隊在西元1977年於勞倫斯利佛摩國家實驗室(LLNL)執行,他們利用了248Cm與48Ca的反應,但當時偵測不到任何鉝原子。[8] 西元1978年,尤里·奧加涅相與他的團隊也在杜布納聯合原子核研究所的Flerov Laboratory of Nuclear Reactions (FLNR)嘗試做該反應,但也沒有成功。西元1985年,柏克萊與Peter Armbruster在GSI的團隊合作實驗,實驗結果也是否定的,該次實驗中計算出的截面極限是10–100皮靶。然而,在杜布納,與48Ca有關的反應持續在進行(48Ca已被證明在用natPb+48Ca的反應合成鍩的實驗中很有用)。西元1989年,超重元素分離器被開發出來。西元1990年,開始了靶材料的尋找及與LLNL的合作。西元1996年,開始生產更高強度的48Ca粒子束。西元1990年代,完成了靈敏度高出3個數量級的長期實驗的準備。這些工作直接導致了有錒系元素靶與48Ca的反應中,元素112至118的新同位素的產生,也導致了元素週期表中最重的五個元素(鈇、鏌、鉝、鿬、鿫)的發現。[9]
西元1995年,Sigurd Hofmann領導的國際團隊在德國達姆施塔特的Gesellschaft für Schwerionenforschung (GSI) 嘗試合成116號元素。他們執行鉛-208的靶與硒-82的入射粒子之間的輻射捕獲反應。在反應之中,複合核以純粹的伽馬發射(不發射中子)而去激發。此反應並無偵測到116號元素的原子。[10]
發現
2000年7月19日,位於俄羅斯杜布納聯合核研究所(JINR)的科學家使用48Ca離子撞擊248Cm目標,探測到鉝原子的一次α衰變,能量為10.54 MeV。結果於2000年12月發佈。[11]由於292Lv的衰變產物和已知的288Fl關聯,因此這次衰變起初被認為源自292Lv。然而其後科學家把288Fl更正為289Fl,所以衰變來源292Lv也順應更改到293Lv。他們於2001年4至5月進行了第二次實驗,再發現兩個鉝原子。[12]
在同樣的實驗裏,研究人員探測到鈇的衰變,並將此次衰變活動指定到289Fl。[12]在重複進行相同的實驗後,他們並沒有觀測到該衰變反應。這可能是來自鉝的同核異能素293bLv的衰變,或是293aLv的一條較罕見的衰變支鏈。這須進行進一步研究才能確認。
研究團隊在2005年4月至5月重複進行實驗,並探測到8個鉝原子。衰變數據證實所發現的同位素是293Lv。同時他們也通過4n通道第一次觀測到292Lv。[13]
2009年5月,聯合工作組在報告中指明,發現了的鎶同位素包括283Cn。[14]283Cn是291Lv的衰變產物,因此該報告意味著291Lv也被正式發現(見下)。
命名
原文名稱
鉝的原文名稱Livermorium(Lv),是IUPAC在2012年5月30日正式命名的[16]。之前IUPAC根据系統命名法将之命名为Ununhexium(Uuh)[17]。科學家通常稱之為“元素116”(或E116)。
此前鉝被提議以俄羅斯莫斯科州(Moscow Oblast)名为Moscovium,但由于元素114和116是俄罗斯和美国劳伦斯利福摩尔国家实验室研究人员合作的产物,而元素114已经根据俄罗斯的要求命名,因此元素116最后以实验室所在地美国利弗莫尔市(Livermore)命名为Livermorium(Lv)[18][19]。
中文名稱
2012年6月2日,中华民国國家教育研究院的化學名詞審譯委員會將此元素暫譯為鉝。[5][6] 2013年7月,中華人民共和國全國科學技術名詞審定委員會通過以𫟷(读音同「立」)為中文定名。[6]
目前及未來的實驗
位於杜布納的團隊表示有意利用244Pu和50Ti的核反應合成鉝。通過這項實驗,他們可以研究是否可能以原子序大於20的發射體來合成原子序大於118的超重元素。雖然原定計劃在2008年進行,但這項實驗至今仍未開始。[20]
研究團隊也有計劃使用不同發射體能量來重複248Cm反應,以進一步了解2n通道,從而發現新的同位素294Lv。另外,他們計劃在未來完成4n通道產物292Lv的激發函數,並估量N=184核殼層對產生蒸發殘留物的穩定效應。
同位素與核特性
核合成
能產生Z=116复核的目標、發射體組合
下表列出各種可用以產生116號元素的目標、發射體組合。
目標 | 發射體 | CN | 結果 |
---|---|---|---|
208Pb | 82Se | 290Lv | 至今失敗 |
232Th | 58Fe | 290Lv | 尚未嘗試 |
238U | 54Cr | 292Lv | 至今失敗 |
244Pu | 50Ti | 294Lv | 尚未嘗試 |
250Cm | 48Ca | 298Lv | 尚未嘗試 |
248Cm | 48Ca | 296Lv | 反應成功 |
246Cm | 48Ca | 294Lv | 尚未嘗試 |
245Cm | 48Ca | 293Lv | 反應成功 |
249Cf | 40Ar | 289Lv | 尚未嘗試 |
冷聚變
208Pb(82Se,xn)290−xLv
1998年,重離子研究所嘗試了輻射俘獲產物(x=0)以合成290Lv。他們限制截面為4.8 pb,並未發現任何原子。
熱聚變
238U(54Cr,xn)292−xLv
有粗略的證據顯示重離子研究所在2006年曾經嘗試過這個反應。他們沒有發布實驗結果,表示很可能並沒有發現任何原子。[21]
248Cm(48Ca,xn)296−xLv (x=3,4)
1977年Ken Hulet和他的團隊在勞倫斯利福摩爾國家實驗室首次進行合成鉝的實驗。他們並未發現任何鉝原子。[22]尤里·奥加涅相和他的團隊在Flerov核反應實驗室之後在1978年嘗試了這個反應,但最終失敗。1985年,伯克利實驗室和在重離子研究所的Peter Armbruster團隊進行了實驗,結果依然是失敗的,計算出來的截面限度為10至100 pb。[23]
2000年,杜布納的俄羅斯科學家終於成功探測到一個鉝原子,指向到同位素292Lv。[11]2001年,他們重複了這一個反應,再次合成了2個原子,驗證了此前的實驗結果。另外也不確定地探測到一個293Lv原子,因為其首次α衰變違背探測到。[12]2004年4月,團隊又再使用較高能量重複實驗,並發現了一條新的衰變鏈,指向到292Lv。根據這個發現,原先的數據就被重新指向到293Lv。不確定的衰變鏈因此可能是這個同位素的稀有的一條分支。這個反應另外有產生了2個293Lv原子。[13]
245Cm(48Ca,xn)293−x116 (x=2,3)
為了找出合成出的鉝同位素的原子量,在2003年3月至5月期間杜布納的團隊用48Ca離子撞擊245Cm目標。他們觀察到了兩個新的同位素:291Lv和290Lv。[24]這個實驗在2005年2月至3月成功重複進行,其中合成了10個原子,其衰變數據與2003年實驗報告中的相符。[25]
作為衰變產物
鉝也在鿫的衰變中被探測到。2006年10月,在一個用48Ca離子撞擊249Cf的實驗中,3個鿫原子被發現,並迅速衰變成鉝。[25]
觀察到290Lv,意味著成功合成了294鿫,也證明了成功合成元素鿫。
原子量為116的复核的裂變
位於杜布納的Flerov核反應實驗室在2000至2006年進行了一系列的實驗,研究296,294,290Lv复核的裂變特性。實驗使用了4條核反應:248Cm+48Ca、246Cm+48Ca、244Pu+50Ti和232Th+58Fe。結果反映了這種原子核裂變的方式主要為放出閉殼原子核,如132Sn (Z=50, N=82)。另一發現為,使用48Ca和58Fe發射體的聚變裂變路徑產量相似,說明在未來合成超重元素時,可以使用58Fe發射體。另外,比較使用48Ca和50Ti發射體合成294Lv的實驗,如果用50Ti,聚變裂變產量約少3倍,表示未來能用於合成超重元素。[26]
撤回的同位素
289Lv
1999年,勞倫斯伯克利國家實驗室在《物理評論快報》中宣布成功合成293Og(見Og)。[27]所指的同位素289Lv經過了11.63 MeV能量的α衰變,半衰期為0.64 ms。翌年,他們宣布撤回此前的發現,因為其他研究人員未能複製實驗結果。[28]2002年6月,實驗室主任公佈,原先這兩個元素的發現結果是建立在维克托・尼诺夫編造的實驗數據上的。
同位素發現時序
同位素 | 發現年份 | 核反應 |
---|---|---|
290Lv | 2002年 | 249Cf(48Ca,3n)[29] |
291Lv | 2003年 | 245Cm(48Ca,2n)[24] |
292Lv | 2004年 | 248Cm(48Ca,4n)[13] |
293Lv | 2000年 | 248Cm(48Ca,3n)[11] |
同位素產量
熱聚變
下表列出直接合成鉝的熱聚變核反應的截面和激發能量。粗體數據代表從激發函數算出的最大值。+代表觀測到的出口通道。
發射體 | 目標 | CN | 2n | 3n | 4n | 5n |
---|---|---|---|---|---|---|
48Ca | 248Cm | 296Lv | 1.1 pb, 38.9 MeV[13] | 3.3 pb, 38.9 MeV [13] | ||
48Ca | 245Cm | 293Lv | 0.9 pb, 33.0 MeV[24] | 3.7 pb, 37.9 MeV [24] |
理論計算
衰變特性
利用量子穿隧模型的理論計算支持合成293,292Lv的實驗數據。[30][31]
蒸發殘留物截面
下表列出各種目標-發射體組合,並給出最高的預計產量。
DNS = 雙核系統; σ = 截面
目標 | 發射體 | CN | 通道(產物) | σmax | 模型 | 參考資料 |
---|---|---|---|---|---|---|
208Pb | 82Se | 290Lv | 1n (289Lv) | 0.1 pb | DNS | [32] |
208Pb | 79Se | 287Lv | 1n (286Lv) | 0.5 pb | DNS | [32] |
238U | 54Cr | 292Lv | 2n (290Lv) | 0.1 pb | DNS | [33] |
250Cm | 48Ca | 298Lv | 4n (294Lv) | 5 pb | DNS | [33] |
248Cm | 48Ca | 296Lv | 4n (292Lv) | 2 pb | DNS | [33] |
247Cm | 48Ca | 295Lv | 3n (292Lv) | 3 pb | DNS | [33] |
245Cm | 48Ca | 293Lv | 3n (290Lv) | 1.5 pb | DNS | [33] |
化學屬性
因為鉝的生產非常有限且昂貴,而且它的衰變非常快速,所以鉝及其化合物的所有性質皆未被測量。因此,鉝的性質皆為未知,只有預測是可取得的。
推算的化學屬性
氧化態
鉝預計為7p系非金屬的第4個元素,並是元素週期表中16族(VIA)最重的成員,位於釙之下。尽管它是7p系元素中理论研究最少的,它的化学性质预测类似钋。[3]這一族的氧化態為+VI,缺少d軌域,无法超越八隅体的氧除外。氧的最高氧化态只到 +2 ,存在于OF2(理论上存在的三氟钅羊的氧化态为 +4)硫、硒、碲及釙的氧化態都是+IV,穩定性由S(IV)和Se(IV)的還原性到Po(IV)的氧化性。Te(IV)是碲最穩定的氧化態。这表明了相对论效应,尤其是惰性电子对效应对元素性质的影响越来越大。因此,随着元素周期表中氧族元素的下降,较高氧化态的稳定性也跟着下降。 [34]因此,鉝應有不稳定,有氧化性的+IV態,以及最穩定的+II態。同族其他元素亦能產生−II態,如氧化物、硫化物、硒化物、碲化物和釙化物。钅立的+2氧化态应该与铍和镁一样容易形成, 而 +4 氧化态只有在和电负性极高的基团反应才能得到,例如四氟化钅立 (LvF4)。[1]钅立的 +6 氧化态应该不存在,因为7s轨道非常稳定,使得钅立可能只有四颗价电子。[3] 较轻的氧族元素可以形成 −2 氧化态,存在于氧化物、 硫化物、 硒化物、 碲化物和 钋化物中。 由于钅立的 7p3/2 壳层变得不稳定,它的 −2 氧化态会非常不稳定。这使得钅立应该只能形成阳离子,[1] 尽管与钋相比,钅立更大的壳层和能量分裂会使得Lv2-的不稳定程度略低于预期。 [34]
化學特性
鉝的化學特性能從釙的特性推算出來。因此,它應在氧化後產生二氧化鉝(LvO2)。三氧化鉝(LvO3)也有可能產生,但可能性較低。在氧化鉝(LvO)中,鉝會展現出+II氧化態的穩定性。氟化後它可能會產生四氟化鉝(LvF4)和/或二氟化鉝(LvF2)。氯化和溴化後會產生二氯化鉝(LvCl2)和二溴化鉝(LvBr2)。碘對其氧化後一定不會產生比二碘化鉝(LvI2)更重的化合物,甚至可能完全不發生反應。[來源請求]
氢化钅立 (LvH2) 将会是最重的氧族元素氢化物,也是H2O、H2S、H2Se、H2Te和PoH2)的同系物。钋化氢比大部分金属氢化物共价,因为钋介于金属和 类金属之间,还有一些非金属的性质。它的性质介于卤化氢,像是氯化氢 (HCl) 和金属氢化物,像是甲锡烷 (SnH4)之间。 氢化钅立将会继续这个趋势 。比起是一种钅立化物,它更可能是一种氢化物,不过它还是一种分子型 化合物。[35] 自旋-轨道 作用会使Lv–H 键比单纯靠元素周期律推测的长 ,也会使 H–Lv–H 的键角比预测的更大。 从理论上讲,这是因为未被占用的8s轨道能量较低,并且可以与钅立的7p轨道发生轨道杂化。 [35] 这种现象被称为“超价轨道杂化”, [35] 在周期表里并不少见。例如,分子型二氟化钙中的钙原子有4s和3d参与的轨道杂化。 [36] 钅立的二卤化物 将会是直线形的,不过更轻的氧族元素的二卤化物是角形的。[37]
參見
參考資料
- ^ 1.0 1.1 1.2 1.3 1.4 1.5 Haire, Richard G. Transactinides and the future elements. Morss; Edelstein, Norman M.; Fuger, Jean (编). The Chemistry of the Actinide and Transactinide Elements 3rd. Dordrecht, The Netherlands: Springer Science+Business Media. 2006. ISBN 1-4020-3555-1.
- ^ 2.0 2.1 Element 114 is Named Flerovium and Element 116 is Named Livermorium. IUPAC. 30 May 2012.
- ^ 3.0 3.1 3.2 3.3 3.4 3.5 Fricke, Burkhard. Superheavy elements: a prediction of their chemical and physical properties. Recent Impact of Physics on Inorganic Chemistry. 1975, 21: 89–144 [4 October 2013]. doi:10.1007/BFb0116498.
- ^ Chemical Data. Livermorium - Lv, Royal Chemical Society
- ^ 5.0 5.1 中國化學會第12次會議決議 (PDF). chemistry.org.tw. [2013-05-30].
- ^ 6.0 6.1 6.2 114、116号元素中文定名研讨会在京召开. 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 2013-07-23 [2014-05-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11-07).
- ^ Element 114 is Named Flerovium and Element 116 is Named Livermorium. IUPAC. 2012-05-31 [2012-05-3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2-05) (英语).
- ^ Hulet, E. K.; Lougheed, R.; Wild, J.; Landrum, J.; Stevenson, P.; Ghiorso, A.; Nitschke, J.; Otto, R.; et al. Search for Superheavy Elements in the Bombardment of 248Cm with48Ca. Physical Review Letters. 1977, 39 (7): 385–389. Bibcode:1977PhRvL..39..385H. doi:10.1103/PhysRevLett.39.385.
- ^ Armbruster, P.; Agarwal, YK; Brüchle, W; Brügger, M; Dufour, JP; Gaggeler, H; Hessberger, FP; Hofmann, S; et al. Attempts to Produce Superheavy Elements by Fusion of 48Ca with 248Cm in the Bombarding Energy Range of 4.5–5.2 MeV/u. Physical Review Letters. 1985, 54 (5): 406–409. Bibcode:1985PhRvL..54..406A. PMID 10031507. doi:10.1103/PhysRevLett.54.406.
- ^ Hofmann, Sigurd. The discovery of elements 107 to 112 (PDF). Nobel Symposium NS160 – Chemistry and Physics of Heavy and Superheavy Elements. 1 December 2016. doi:10.1051/epjconf/201613106001.
- ^ 11.0 11.1 11.2 Oganessian, Yu. Ts. Observation of the decay of ^{292}116. Physical Review C. 2000, 63: 011301. doi:10.1103/PhysRevC.63.011301.
- ^ 12.0 12.1 12.2 "Confirmed results of the 248Cm(48Ca,4n)292116 experiment"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Patin et al., LLNL report (2003). Retrieved 2008-03-03
- ^ 13.0 13.1 13.2 13.3 13.4 Oganessian, Yu. Ts. Measurements of cross sections and decay properties of the isotopes of elements 112, 114, and 116 produced in the fusion reactions ^{233,238}U, ^{242}Pu, and ^{248}Cm+^{48}Ca. Physical Review C. 2004, 70: 064609. doi:10.1103/PhysRevC.70.064609.
- ^ R.C.Barber; H.W.Gaeggeler;P.J.Karol;H. Nakahara; E.Verdaci; E. Vogt. Discovery of the element with atomic number 112 (PDF). Pure Appl. Chem. 2009, 81: 1331. doi:10.1351/PAC-REP-08-03-05. (原始内容 (IUPAC Technical Report)存档于2009-06-17).
- ^ IUPAC - Discovery of the Elements with Atomic Number 114 and 116. [2011-10-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06-04).
- ^ Flerovium and Livermorium Join the Periodic Table. IUPAC. 2012-07-10 [2016-12-01].
- ^ J. Chatt. Recommendations for the Naming of Elements of Atomic Numbers Greater than 100. Pure Appl. Chem. 1979, 51: 381–384. doi:10.1351/pac197951020381.
- ^ Russian Physicians Will Suggest to Name Element 116 Moscovium. rian.ru. 2011 [2011-05-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7-01).
- ^ Jennifer Welsh. Two Elements Named: Livermorium and Flerovium. LiveScience. 2 December 2011 [2011-12-05].
- ^ Flerov Lab.
- ^ "List of experiments 2000-2006" 互联网档案馆的存檔,存档日期2007-07-23.
- ^ Hulet, E. K.; Lougheed, R.; Wild, J.; Landrum, J.; Stevenson, P.; Ghiorso, A.; Nitschke, J.; Otto, R.; Morrissey, D. Search for Superheavy Elements in the Bombardment of 248Cm with 48Ca. Physical Review Letters. 1977, 39: 385. doi:10.1103/PhysRevLett.39.385.
- ^ Armbruster, P.; Agarwal, YK; Brüchle, W; Brügger, M; Dufour, JP; Gaggeler, H; Hessberger, FP; Hofmann, S; Lemmertz, P. Attempts to Produce Superheavy Elements by Fusion of 48Ca with 248Cm in the Bombarding Energy Range of 4.5-5.2 MeV/u. Physical Review Letters. 1985, 54 (5): 406. PMID 10031507. doi:10.1103/PhysRevLett.54.406.
- ^ 24.0 24.1 24.2 24.3 Oganessian, Yu. Ts.; Utyonkov, V.; Lobanov, Yu.; Abdullin, F.; Polyakov, A.; Shirokovsky, I.; Tsyganov, Yu.; Gulbekian, G.; Bogomolov, S. Measurements of cross sections for the fusion-evaporation reactions 244Pu(48Ca,xn)292−x114 and 245Cm(48Ca,xn)293−x116. Physical Review C. 2004, 69: 054607. doi:10.1103/PhysRevC.69.054607.
- ^ 25.0 25.1 Synthesis of the isotopes of elements 118 and 116 in the 249Cf and 245Cm+48Ca fusion reactions.
- ^ see Flerov lab annual reports 2000-2006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 Ninov, V.; et al.. Observation of Superheavy Nuclei Produced in the Reaction of 86Kr with 208Pb. Physical Review Letters. 1999, 83: 1104. doi:10.1103/PhysRevLett.83.1104.
- ^ Ninov, V. Editorial Note: Observation of Superheavy Nuclei Produced in the Reaction of ^{86}Kr with ^{208}Pb [Phys. Rev. Lett. 83, 1104 (1999)]. Physical Review Letters. 2002, 89: 039901. doi:10.1103/PhysRevLett.89.039901.
- ^ 見Og
- ^ P. Roy Chowdhury, C. Samanta, and D. N. Basu. α decay half-lives of new superheavy elements. Phys. Rev. C. 2006, 73: 014612. doi:10.1103/PhysRevC.73.014612.
- ^ C. Samanta, P. Roy Chowdhury and D.N. Basu. Predictions of alpha decay half lives of heavy and superheavy elements. Nucl. Phys. A. 2007, 789: 142–154. doi:10.1016/j.nuclphysa.2007.04.001.
- ^ 32.0 32.1 Feng, Zhao-Qing; Jin, Gen-Ming; Li, Jun-Qing; Scheid, Werner. Formation of superheavy nuclei in cold fusion reactions. Physical Review C. 2007, 76: 044606 [2011-06-02]. doi:10.1103/PhysRevC.76.044606.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19-07-01).
- ^ 33.0 33.1 33.2 33.3 33.4 Feng, Z; Jin, G; Li, J; Scheid, W. Production of heavy and superheavy nuclei in massive fusion reactions. Nuclear Physics A. 2009, 816: 33 [2011-06-02]. doi:10.1016/j.nuclphysa.2008.11.003.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19-07-01).
- ^ 34.0 34.1 引用错误:没有为名为
Thayer
的参考文献提供内容 - ^ 35.0 35.1 35.2 Nash, Clinton S.; Crockett, Wesley W. An Anomalous Bond Angle in (116)H2. Theoretical Evidence for Supervalent Hybridization.. The Journal of Physical Chemistry A. 2006, 110 (14): 4619–4621. Bibcode:2006JPCA..110.4619N. PMID 16599427. doi:10.1021/jp060888z.
- ^ Greenwood, Norman Neill; Earnshaw, Alan. Chemistry of the elements. 2016: 117. ISBN 978-0-7506-3365-9. OCLC 1040112384 (英语).
- ^ Van WüLlen, C.; Langermann, N. Gradients for two-component quasirelativistic methods. Application to dihalogenides of element 116. The Journal of Chemical Physics. 2007, 126 (11): 114106. Bibcode:2007JChPh.126k4106V. PMID 17381195. doi:10.1063/1.2711197.
外部連結
- 元素鉝在洛斯阿拉莫斯国家实验室的介紹(英文)
- EnvironmentalChemistry.com —— 鉝(英文)
- 元素鉝在The Periodic Table of Videos(諾丁漢大學)的介紹(英文)
- 元素鉝在Peter van der Krogt elements site的介紹(英文)
- WebElements.com – 鉝(英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