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國集團
簡稱 | G-20、G20、二十國集團 |
---|---|
成立時間 | 1999年 2008年(峰會) |
創始人 | 七大工業國組織、保羅·馬田 |
類型 | 國際經濟合作論壇 |
會員 | |
目標 | 促進已工業化和新興工業國家之間就有關全球經濟穩定性的關鍵議題進行開放及有建設性的討論[註 1][1] |
網站 | g20 |
二十國集團(英語:Group of Twenty,縮寫:G20)是一個國際經濟合作論壇,於1999年12月16日在德國柏林成立,由七國集團(加拿大、美國、英國、法國、德國、意大利、日本),金磚五國(巴西、俄羅斯、印度、中國、南非),七個重要經濟體(墨西哥、阿根廷、土耳其、沙地阿拉伯、韓國、印尼、澳洲),以及歐洲聯盟組成。按照慣例,國際貨幣基金組織與世界銀行列席該組織的會議。
歷史
二十國集團建立於1990年代末亞洲金融危機後,是19個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以及歐盟財政部長和中央銀行行長參加之論壇,每年部長們聚在一起討論全球經濟、財政和金融問題,常與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和世界銀行在華盛頓之年會套着開[2]:12。二十國集團建立最初由八大工業國組織的財政部長於1999年9月在美國首都華府提出的,目的是防止類似亞洲金融風暴的重演,讓有關國家就國際經濟、貨幣政策舉行非正式對話,以利於國際金融和貨幣體系的穩定。二十國集團中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各佔一半,結構相對平衡[2]:12。二十國集團的GDP總量佔全球GDP的85%,貿易佔全球貿易總額的80%以上,人口佔全球人口的2/3。二十國集團是論壇,沒有秘書處之類常設執行機構[2]:12。二十國集團從2008年起召開領導人峰會。美國作為2008年首次峰會東道主,提議參照七國/八國集團模式建立峰會協調人機制;各國任命一個二十國集團之協調人,直接對各國元首/首腦負責,任務是籌備峰會、起草峰會文件、協調立場等[2]:12。經過幾個月緊張籌備,二十國集團於2008年11月中旬在華盛頓召開第一次峰會,議題是合作應對金融危機,防止全球金融體系崩潰[2]:12。隨着二十國集團的架構日漸成熟,並且為了反映新興工業國家的重要性,二十國集團成員國的領導人於2009年宣佈該組織將取代八國集團成為全球經濟合作的主要論壇[3]。
二十國集團頭幾年之所以取得成功,很大程度歸功於中國和美國合作與配合;當時美國對七國/八國集團無力應對金融危機、歐元衝擊美元國際儲備貨幣壟斷地位已有不快,希望藉助提升中國等發展中國家之地位,警示歐盟和歐元,所以積極改革全球治理[2]:15。英國與歐盟其他成員本來就有矛盾,英鎊又是獨立貨幣,歐元坐大於英鎊並無多大好處,自然支持美國;德國、法國等歐洲國家對中國等新興市場國家在全球治理中發揮更大作用並無異議,主要是擔心歐洲整體在二十國集團中話語權不如在七國/八國集團中大[2]:15。
日本、墨西哥等抵觸二十國集團取代七國/八國集團以及取消八國集團同五國[2]:15。日本自明治維新以來,一直以「西方」國家自居,素有「脫亞入歐」之說;日本不願失去七國/八國集團之領導地位[2]:15。墨西哥是八國集團同五國之成員,卻不是金磚國家成員;八國集團同五國消亡意味着墨西哥在發展中大國機制中失去一席之地[2]:15。
二十國集團取代七國/八國集團成為全球經濟治理之主要平台,八國集團同五國機制也隨之解散[2]:16。二十國集團峰會機制開始改變二戰結束以由西方發達國家主導之單一全球治理模式,發展中國家有部分話語權和參與決策之權力;也標誌着中國除了在聯合國安理會享有國際政治、安全治理權力外,在世界經濟金融領域也初步擁有核心制度性權力[2]:16-17。
領導人峰會
因應2007年到2010年的經濟危機,20國集團從2008年起召開領導人峰會以商討對策,並從2009年起每年舉行一次峰會。峰會的另一個目的是糾正過往有關環球經濟的會議和管理中沒有包含新興工業國家的局面。
2020年3月26日,為應對新冠肺炎疫情,二十國集團特別峰會以遠程視像會議的形式召開,這是二十國集團歷史上首次遠程視像會議。二十國集團成員國領導人和特別受邀的約旦、新加坡、瑞士以及東盟輪值主席國越南、非盟輪值主席國南非、海合會輪值主席國阿聯酋和非洲發展新夥伴關係輪值主席國盧旺達等國領導人以及聯合國、世界銀行、世界衛生組織、世界貿易組織、國際勞工組織、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和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等國際組織負責[4]
屆次 | 日期 | 主辦國 | 主辦城市 | 主辦場地 | 主辦國領導人 |
---|---|---|---|---|---|
第1次峰會 | 2008年11月8日至9日[5] | 美國 | 華盛頓特區 | 國立建築博物館 | 佐治·沃克·布殊 |
第2次峰會 | 2009年4月2日[5] | 英國 | 倫敦 | 倫敦展覽中心 | 白高敦 |
第3次峰會 | 2009年9月24日至25日[5] | 美國 | 匹茲堡 | 大衛·L·羅倫士會議中心 | 貝拉克·奧巴馬 |
第4次峰會 | 2010年6月26日至27日[6] | 加拿大 | 多倫多 | 大多倫多會議中心 | 史提芬·哈珀 |
第5次峰會 | 2010年11月11日至12日[7] | 南韓 | 首爾 | 國際會議暨展示中心 | 李明博 |
第6次峰會 | 2011年11月3日至4日 | 法國 | 康城 | 節慶宮 | 尼古拉·薩科齊 |
第7次峰會 | 2012年6月18日至19日 | 墨西哥 | 洛斯卡波斯 | 洛斯卡沃斯會議中心 | 費利佩·卡爾德龍 |
第8次峰會 | 2013年9月5日至6日 | 俄羅斯 | 聖彼得堡 | 斯特列利納(原沙皇夏宮) | 弗拉基米爾·普京 |
第9次峰會 | 2014年11月15日至16日 | 澳洲 | 布里斯班 | 布里斯本會展中心 | 東尼·亞厘畢 |
第10次峰會 | 2015年11月15日至16日 | 土耳其 | 安塔利亞 | 雷納姆·卡里亞酒店會議中心 | 雷傑普·塔伊普·埃爾多安 |
第11次峰會 | 2016年9月4日至5日 | 中國 | 杭州 | 杭州國際博覽中心 | 習近平 |
第12次峰會 | 2017年7月7日至8日 | 德國 | 漢堡 | 漢堡國際會展中心 | 安格拉·默克爾 |
第13次峰會 | 2018年11月30日至12月1日 | 阿根廷 | 布宜羅富艾利斯 | 哥斯達薩圭諾會展中心 | 毛里西奧·馬克里 |
第14次峰會 | 2019年6月28日至29日 | 日本 | 大阪 | Intex大阪 | 安倍晉三 |
第15次峰會 | 2020年11月21日至22日 | 沙地阿拉伯 | 利雅德(視像會議) | 阿卜杜拉國王金融區會議中心 | 薩勒曼·本·阿卜杜勒 |
第16次峰會 | 2021年10月30日至31日 | 意大利 | 羅馬 | ||
第17次峰會 | 2022年 | 印尼 | 納閩巴霍 | ||
第18次峰會 | 2023年 | 印度 | |||
第19次峰會 | 2024年 | 巴西 |
財長及央行行長會議
二十國集團自成立至今,其主要活動爲「二十國集團財政部長和中央銀行行長會議」。[8]
年份 | 主辦國 | 日期 | 主辦城市 |
---|---|---|---|
1999年 | 德國 | 12月15日至16日 | 柏林 |
2000年 | 加拿大 | 10月24日至25日 | 蒙特利爾 |
2001年 | 加拿大 | 11月16日至18日 | 渥太華 |
2002年 | 印度 | 11月22日至23日 | 新德里 |
2003年 | 墨西哥 | 10月26日至27日 | 莫雷利亞 |
2004年 | 德國 | 11月20日至21日 | 柏林 |
2005年 | 中國 | 10月15日至16日 | 北京 |
2006年 | 澳洲 | 11月18日至19日 | 墨爾本 |
2007年 | 南非 | 11月17日至18日 | 開普敦 |
2008年 | 巴西 | 11月8日至9日 | 聖保羅 |
2009年 | 英國 | 3月14日至15日 | 霍舍姆 |
9月4日至5日 | 倫敦 | ||
11月6日至7日 | 聖安德魯斯 | ||
2010年 | 南韓 | 2月27日至28日 | 仁川 |
6月4日至5日 | 釜山 | ||
10月22日至23日 | 慶州 | ||
2012年 | 中國 | 2月26日至27日 | 上海 |
7月23日至24日 | 成都 | ||
2013年 | 美國 | 10月10日至11日 | 華盛頓 |
2014年 | 澳洲 | 9月20日至21日 | 凱恩斯 |
2015年 | 土耳其 | 9月4日至5日 | 安卡拉 |
2016年 | |||
2017年 | |||
2018年 | |||
2019年 | |||
2019年 | 日本 | 6月8日至9日 | 福岡 |
2020年 |
成員國
領導人
成員國經濟數據
成員國 | 貿易額 百萬美元 (2018) |
名義GDP 百萬美元 (2019)[10] |
GDP(PPP) 百萬美元 (2019)[10] |
人均名義GDP 美元 (2019)[10] |
人均GDP(PPP) 美元 (2019)[10] |
HDI (2017) |
人口 (2018) |
P5 | G4 | G7 | BRICS | MIKTA | DAC | OECD | C'wth | 經濟體分類 (IMF)[11] |
---|---|---|---|---|---|---|---|---|---|---|---|---|---|---|---|---|
阿根廷 | 142,370 | 543,061 | 951,001 | 12,735 | 22,302 | 0.836 | 42,961,000 | 新興經濟體 | ||||||||
澳洲 | 496,700 | 1,442,722 | 1,099,771 | 61,066 | 46,550 | 0.935 | 23,599,000 | 發達經濟體 | ||||||||
巴西 | 484,600 | 2,346,583 | 3,275,799 | 11,573 | 16,155 | 0.755 | 202,768,000 | 新興經濟體 | ||||||||
加拿大 | 947,200 | 1,785,387 | 1,595,975 | 50,304 | 44,967 | 0.913 | 35,467,000 | 發達經濟體 | ||||||||
中國 | 4,620,000 | 14,216,503 | 27,331,116 | 10,276 | 18,110 | 0.752 | 1,395,380,000 | 新興經濟體 | ||||||||
法國 | 1,212,300 | 2,833,687 | 2,591,170 | 44,332 | 40,538 | 0.888 | 63,951,000 | 發達經濟體 | ||||||||
德國 | 2,866,600 | 3,874,437 | 3,748,094 | 47,774 | 46,216 | 0.916 | 80,940,000 | 發達經濟體 | ||||||||
印度 | 850,600 | 2,051,228 | 7,411,093 | 1,608 | 5,808 | 0.609 | 1,259,695,000 | 新興經濟體 | ||||||||
印尼 | 346,100 | 888,648 | 2,685,893 | 3,524 | 10,651 | 0.684 | 251,490,000 | 新興經濟體 | ||||||||
意大利 | 948,600 | 2,147,744 | 2,135,359 | 35,335 | 35,131 | 0.873 | 59,960,000 | 發達經濟體 | ||||||||
日本 | 1,522,400 | 5,176,205 | 5,749,550 | 39,306 | 44,227 | 0.891 | 127,061,000 | 發達經濟體 | ||||||||
南韓 | 1,170,900 | 1,656,674 | 2,229,779 | 32,046 | 41,351 | 0.898 | 50,437,000 | 發達經濟體 | ||||||||
墨西哥 | 813,500 | 1,291,062 | 2,148,884 | 10,784 | 17,950 | 0.756 | 119,581,789 | 新興經濟體 | ||||||||
俄羅斯 | 844,200 | 1,610,381 | 3,937,759 | 11,327 | 26,814 | 0.798 | 146,300,000 | 新興經濟體 | ||||||||
沙地阿拉伯 | 521,600 | 746,248 | 1,609,628 | 24,252 | 52,311 | 0.837 | 30,624,000 | 新興經濟體 | ||||||||
南非 | 200,100 | 350,082 | 707,097 | 6,483 | 13,094 | 0.666 | 53,699,000 | 新興經濟體 | ||||||||
土耳其 | 417,000 | 798,332 | 1,514,859 | 10,381 | 19,698 | 0.761 | 77,324,000 | 新興經濟體 | ||||||||
英國 | 1,189,400 | 2,950,039 | 3,128,185 | 42,261 | 45,705 | 0.907 | 64,511,000 | 發達經濟體 | ||||||||
美國 | 3,944,000 | 21,334,667 | 21,334,667 | 62,606 | 62,606 | 0.915 | 318,523,000 | 發達經濟體 | ||||||||
歐盟 | 4,485,000 | 18,527,116 | 18,640,411 | 36,645 | 36,869 | 0.876 | 505,570,700 | 不適用 | 不適用 | 不適用 | 不適用 | 不適用 | 不適用 | 不適用 | 不適用 | 不適用 |
輪值主席
二十國峰會輪值主席國(歐盟除外,剩餘19國)產生如下。首先,19個國家被分為如下五個組:
組別 1 | 組別2 | 組別3 | 組別4 | 組別5 |
---|---|---|---|---|
然後,五個組輪流,當輪到某個組別時,該組內之成員協調得出主席國。
受邀與會國和組織
每年峰會都有一些組織、智庫[12]和國家被邀請參與會議。
永久受邀對象
- 非洲聯盟(AU)
- 東南亞國家聯盟(ASEAN)
- 金融穩定委員會(FSB)
- 國際勞工組織(ILO)
-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
- 西班牙(ESP)
- 非洲發展新夥伴關係(AUDA-NEPAD)
- 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
- 聯合國(UN)
- 世界銀行集團(WBG)
- 世界貿易組織(WTO)
參見
註釋
- ^ 原文為:The G-20 is the premier forum for our international economic development that promotes open and constructive discussion between industrial and emerging-market countries on key issues related to global economic stability.
參考文獻
- 資料
- ^ What is the G-20. [2009-11-1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05-04).
- ^ 2.00 2.01 2.02 2.03 2.04 2.05 2.06 2.07 2.08 2.09 2.10 2.11 (前國務院僑務辦公室副主任)何亞非. 《全球治理與中國的歷史選擇》 初版. 中華書局(香港). 2015.
- ^ G20 to replace G8 as main economic forum. 澳洲廣播公司. 2009-09-25 [2010-06-0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0-02-11).
- ^ 新浪科技. G20应对新冠肺炎特别峰会召开 各国寻求就应对疫情和提振经济达成一致 (2020-03-26). 央視新聞. [2020-03-2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2-12).
- ^ 5.0 5.1 5.2 G20 Summits. G20.utoronto.ca. [2017-08-1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2-12).
- ^ G-20 Toronto Summit. [2010-06-0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0-06-30).
- ^ G-20 Seoul Summit to be held on November 11-12, 2010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G20新聞稿,2010年2月5日。於2010年6月5日查閱。
- ^ G20 Meetings of Finance Ministers and Central Bank Governors and Deputies. G20.utoronto.ca. [2017-08-1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2-12).
- ^ Van Rompuy and Barroso to both represent EU at G20. EUobserver. 2010-03-19 [2019-10-0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8-21) (英語).
The permanent president of the EU Council, former Belgian premier Herman Van Rompuy, also represents the bloc abroad in foreign policy and security matters...in other areas, such as climate change, President Barroso will speak on behalf of the 27-member club.
- ^ 10.0 10.1 10.2 10.3 Gross domestic product. IMF World Economic Outlook. October 2015 [14 October 201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12-23).
- ^ World Economic Outlook data. IMF. 2015 [14 October 201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10-08).
- ^ 存档副本. [2020-10-1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2-12).
- 書籍
- Cooper, Andrew F. The G20 and Its Regional Critics: The Search for Inclusion. Global Policy. 2011. ISSN 1758-5899. doi:10.1111/j.1758-5899.2011.00081.x.
- Firzli, Nicolas J. G20 Nations Shifting the Trillions: Impact Investing, Green Infrastructure and Inclusive Growth (PDF). Revue Analyse Financière. 2017, 64 (3): 15–18 [2018-02-20].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17-08-02).
- Gilpin, Robert. Global Political Economy: Understanding the International Economic Order. Princeton, New Jersey: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2001. ISBN 978-0-691-08676-7.
- Markwell, Donald. John Maynard Keynes and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Economic Paths to War and Peace.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6. ISBN 978-0-19-829236-4. doi:10.1093/acprof:oso/9780198292364.001.0001.
- Wade, Robert. From Global Imbalances to Global Reorganisations. Cambridge Journal of Economics. 2009, 33 (4): 539–562. ISSN 1464-3545. doi:10.1093/cje/bep032 .
- Woods, Ngaire. The Globalizers: The IMF, the World Bank, and Their Borrowers. Cornell Studies in Money. Ithaca, New York: Cornell University Press. 2006. ISBN 978-0-8014-4424-1. JSTOR 10.7591/j.ctt1ffjpgn.
- Wouters, Jan; Van Kerckhoven, Sven. OECD and the G20: An Ever Closer Relationship (PDF). George Washington International Law Review. 2011, 43 (2): 345–374 [2018-02-20]. ISSN 1534-9977. (原始內容 (PDF)存檔於2017-08-12).
相關文獻
- Haas, Peter M. Introduction: Epistemic Communities and International Policy Coordination (PDF).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1992, 46 (1): 1–35 [2018-02-20]. ISSN 1531-5088. JSTOR 2706951. doi:10.1017/S0020818300001442.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18-03-25).
- Hajnal, Peter I. The G8 System and the G20: Evolution, Role and Documentation. Global Finance Series. Aldershot, England: Ashgate Publishing. 2007. ISBN 978-0-7546-4550-4.
- Kirton, John J. G20 Governance for a Globalized World. Global Finance Series. Abingdon, England: Routledge. 2013. ISBN 978-1-4094-2829-9.
- Reinalda, Bob; Verbeek, Bertjan (編). Autonomous Policy Making by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s. Routledge/ECPR Studies in European Political Science 5. London: Routledge. 1998. ISBN 978-0-415-16486-3.
- Samans, Richard; Uzan, Marc; Lopez-Claros, Augusto (編). The International Monetary System, the IMF and the G-20: A Great Transformation in the Making?. Basingstoke, England: Palgrave Macmillan. 2007. ISBN 978-0-230-524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