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相聲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這是本頁的一個歷史版本,由Chrome41對話 | 貢獻2022年2月13日 (日) 11:57 基本功編輯。這可能和目前版本存在着巨大的差異。

相聲
中華人民共和國
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申報地區或單位中國廣播藝術團
北京市歌舞劇院有限責任公司
天津市
分類曲藝
序號740
編號項目Ⅴ—47
登錄2008年
天津名流茶館的相聲表演
相聲《怯封錢糧》(1908年錄製)

相聲是一種中國曲藝表演藝術,於清朝道光年間,在北京出現,其前身為八角鼓

相聲一詞,古作像生,原指模擬別人的言行,後發展為象聲。象聲又稱隔壁戲。經清朝時期的發展直至民國初年,象聲逐漸從一個人摹擬口技發展成為單口笑話,名稱也就隨之轉變為相聲。由單口相聲,後來逐步發展出對口相聲、群口相聲,綜合為一體,成為名副其實的相聲。經過多年的發展,對口相聲最終成為最受觀眾喜愛的相聲形式。普遍認為相聲存在四門功課,說學逗唱,而傳統的口技即為「學」。

在相聲傳承中,基本分成一般民眾與滿清旗人兩個源流。前者賣藝為吸引觀眾,多願意講述表演較粗俗的段子,比較反映人民思想及地道文化,被稱為濁派,也稱渾門;而後者多為喜好這門曲藝的八旗子弟,多少有些身分矜持,故喜好表演如文學、經史、戲劇等較為高雅的段子,被稱為清派,也稱清門。但到了發展後期,濁派傳人也會說清派段子,清派傳人也有向濁派學習的情況。至民國初年,基本已無特別的清濁之分。相聲隨後在兩岸三地有着不同的發展模式。

歷史

起源

相聲起源之一自曲藝八角鼓[1]張三祿是目前見於文字記載最早的相聲藝人。根據相關記載並推測:張三祿本是北京的八角鼓丑角藝人,後創造了相聲。他的藝術生涯始於清朝道光年間。在《隨緣樂》子弟書中說:「學相聲好似還魂張三祿,銅騾子於三勝到像活的一樣。」[2] 在張三祿之後,分為朱、沈、阿三派。其中以藝名窮不怕的朱少文門徒最多,現今多數相聲藝人都以他為始祖[3]

早期發展

抗日戰爭時期,一些相聲演員表現出民族氣節。常寶堃曾經兩次因為諷刺日偽佔區現狀而被捕[2]張壽臣公開讚揚吉鴻昌等人的抗日,批評當局的不抵抗政策[4],也曾因為諷刺當時天津警察「賤」遇到麻煩[5]

在中國大陸的發展

1949年後,一大批以侯寶林為代表的從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之前就在說相聲的演員逐漸轉型,將相聲的內容加以改造,去掉了大量色情、挖苦別人生理缺陷,以及對捧哏方人身攻擊之類的段子,以此迎合新的政治與文化形式。1950年,北京相聲改進小組成立,以老舍為代表的一批文藝工作者、知識分子參與到相聲創作中來,提升了相聲的品質。[6][7]

相聲的流行的一個原因是因為它是一種以聲音為主的藝術,適合以被普及的無線廣播作為主要媒體。相聲被稱為「文藝戰線上的輕騎兵」。 除了重新整理的傳統相聲之外,初期還有很多諷刺型的相聲,諷刺「舊社會」或者新時代思想落後的人。在1956年百花齊放,百家爭鳴期間,如何遲馬三立等相聲藝人創作了《買猴》、《開會迷》和《統一病》等諷刺相聲,批評了當時存在的官僚形式主義,以及社會主義改造過程中的一些不當政策。然而次年毛澤東發動了反右運動,創作諷刺相聲的何遲和馬三立被認定為右派,遭到政治壓迫[8]

由於當時的政策,一些人意識到歌頌社會主義的相聲的需要。1958年社會主義建設總路線時期,歌頌型相聲開始大量出現。其間以馬季等為代表人物。

在隨後的文化大革命中,很多相聲藝人遭到打壓,曾一度讓相聲在中國大陸絕跡,只有一些歌頌型相聲被允許演出。

文革之後,相聲得以恢復。以姜昆李文華的《如此照相》和常寶華常貴田的《帽子工廠》為代表的一大批諷刺「四人幫」的相聲迅速流行。從前侯寶林等人的相聲也重新在廣播電台播出。

進入1980年代,在日益流行的曲藝形式小品的衝擊下,表演形式簡單的相聲不再得到以電視為主要傳播媒體的觀眾的青睞。一些新的相聲形式,如彈唱相聲、相聲劇等被發展出來,但市場仍然不大(與此同時,相聲的大量元素被吸收到小品中)。儘管如此,這段時間裏相聲還是獲得了不小的發展:新一代演員湧現出現,各種內容和形式上嶄新的相聲段子不斷登台,形成了有別之前的「當代相聲」。其中無論是歌頌娛樂型還是針砭時弊性的段子,都很多深受大眾歡迎的例子。在這一時期的各種大小文藝場合,相聲仍是娛樂大眾的主角。

1990年代中後期開始,相聲開始逐漸式微,新段子越來越少,膾炙人口的作品鳳毛麟角,而且內容中諷刺時政的內容也日益罕見,老式的純娛樂風格相聲開始逐漸居多。在此同時,包括許多知名演員在內的相聲演員離開了相聲舞台轉而從事其他工作,可是新人中能接班的卻不多。相聲的地位逐漸為繁榮的小品所取代。

2021年3月30日 學相聲、練武術 非洲留學生愛上中國文化

在21世紀初,相聲在中國大陸處於青黃不接的局面:老一輩藝術家紛紛隕落,1980年代當紅的演員們對於相聲的發展也表現出了力不從心的狀態;在為了重振相聲舉辦的「全國相聲大賽」中,新生代亦始終不見勃興。(中國中央電視台分別在2002年元旦、2003年元旦、2006年國慶節和2008年五一黃金周期間舉辦了四屆全國相聲大賽。首屆和第二屆受到了觀眾的好評,第三屆第四屆相聲大賽卻被指「看不到相聲的相聲大賽」[9]。第三屆相聲大賽閉幕式中馬季與主持人周濤畢福劍合說的相聲《學相聲》成了馬季最後的公開相聲演出。)相聲的發展前途不被多數人看好,但是在媒體以外的地方,許多以傳統方式演出的相聲劇團還是保留了一定水平並具有相當多觀眾的。在天津的許多小劇場與茶館都可以聽到相當精采的傳統相聲。而同樣曾在茶館傳統方式演出的郭德綱在2005年之後走紅,雖然不同於真正的茶館相聲,給觀眾帶了一些對傳統的認同,並讓中國大陸看到相聲復興的希望;郭德綱不但改編過大量的傳統相聲,同時也創作了大量的相聲,如大獲成功的《我》字系列、《你》字系列;同時推廣了相聲的本門唱太平歌詞(原先理解的相聲唱是京劇、評劇等)。在以郭德綱為主的相聲演員的努力下,中國大陸的相聲藝術也首次在非華語地區舉行大型演出。 [10]

在台灣的發展

1949年,中華民國政府退守臺灣,一批相聲演員也到了臺灣。當時在各營業場所說相聲的演員包括丁一、張三、王祥林、趙如明、陳逸安魏龍豪吳兆南、楊保華、周胖子、丁仲等人,以陳逸安、魏龍豪、吳兆南的名氣最響亮,陳逸安和魏龍豪同為軍中康樂隊員,倆人應邀在八角樓(今西門紅樓)等地搭檔演出,後來與吳兆南仨人在中國廣播公司警察廣播電台等廣播電台一同主持相聲節目。隨後在1967年起,開始收集資料灌製《相聲集錦》、《相聲選粹》、《相聲捕軼》以及《相聲拾穗》[11]

最初,相聲的主要聽眾是以眷村為主的外省人。1985年,由表演工作坊(簡稱「表坊」)推出舞台劇『那一夜,我們說相聲』(由李立群李國修主演)之後,造成了轟動。「表坊」於1989年推出了舞台劇《這一夜,誰來說相聲?》(由李立群、金士傑陳立華三人主演),1991年推出《臺灣怪談》(李立群單口相聲),1993年推出舞台劇《那一夜,我們說相聲》(由李立群、馮翊綱重新詮釋),1997年推出舞台劇《又一夜,他們說相聲》(馮翊綱、趙自強卜學亮三人主演),2000年,推出舞台劇《千禧夜,我們說相聲》(趙自強、金士傑倪敏然三人主演);最後,在2005年,推出了舞台劇《這一夜,Women說相聲》(方芳鄧程慧蕭艾三人主演)。雖皆以相聲命名,實則為舞台劇。

在1988年四月,馮翊綱、宋少卿組成相聲瓦舍(2001年加入黃士偉),開啟了舞台劇融合相聲藝術的創作表演。在2004年7月8日,輔佐「可以演戲劇團」(由御天十兵衛與高揚組成)推出第一部作品《給我一個膠帶》。[12]

1991年,阿炮(蔡明毅)與阿嬌(謝雅琳)推出台語相聲《台語相聲─世俗人生》,以婚姻為題材,佳評如潮。[11]

1993年,劉增鍇林文彬創立台北曲藝團,除了相聲以外,同時推出許多中國特有的說唱藝術,如雙簧評書數來寶快書京韻大鼓梅花大鼓西河大鼓單弦太平歌詞等,並多次推動兩岸相聲藝術交流演出。

1999年8月26日,吳兆南於收徒大典時宣佈成立吳兆南相聲劇藝社,限定僅吳兆南弟子及再傳弟子可以成為正式團員。除了相聲以外,另包括各項曲藝,如雙簧數來寶快書京韻大鼓單弦太平歌詞京劇舞台劇等。

在香港的發展

香港自古以來就有流傳於中原地區北派相聲,早在清朝時期,來自中國大陸的文人、說書人就把相聲這門傳統藝術帶到南粵香港

隨着歷史原因,香港被割讓為英國殖民地。自此之後,相聲在香港的發展進入了獨特的本土化時期。民國初年,香港的相聲主要出現在街頭賣藝中,專門的相聲藝人大多是以說書口技等雜耍藝人為主。他們大多來自社會的各個階層,懂得看書,喜歡聊天,因此運用相聲的形式謀生。

踏入四五十年代,香港電影開始急速發展,相聲藝術也開始融入進新興媒體。在顯存的無數舊香港電影拷貝中,我們可以看到單口相聲對口相聲的表演形式,開始融入進早期的香港電影中,大多以演員獨白、互相調侃的表演形式出現。

1957年,全球第一家華語電視媒體誕生,就是現今的亞洲電視前身麗的電視。相聲開始躍進電視媒體,成為綜藝節目的固定表演項目。其後1967年,香港無線電視TVB)誕生,全球最長壽的綜藝節目歡樂今宵》啟播,相聲藝術開始在電視綜藝節目中以更廣泛的變種形式出現,如主持人的講稿中,節目與節目間的串場等。

在馬新地區的發展

兩岸分治之後,一部分中國南部的演出團體前往馬來亞地區發展(當時新加坡馬來西亞尚未獨立)。相聲藝人馮翔白言路丁在馬新地區表演相聲。因為馬新地區所獨有的多元語言環境使得「馬新相聲」較中國大陸的相聲和台灣相聲別具一格,但也因為了中文並非主流語言的問題使得馬新相聲界的職業演員很少。

相聲的分類

相聲按演員人數分可分為:

  • 單口相聲
    • 長篇單口相聲,通常分為數次表演,類似於評書,最早有「八大棍」之稱,指的就是從評書中抽取的八段互不相關的段子。但單口相聲更多注重笑料。
  • 對口相聲,演員人數為2人
  • 群口相聲,演員人數在3人或3人以上

按內容功能分類,可分為:

按著作時代分類,可分為:

按流派分類,可分為: [13]

按地域分類,主要可分為:

  • 天津相聲:相聲主要發源地之一,以諷刺見長,火爆熱烈 ,富於幽默感,說逗俱佳,包袱密集為主。部分演員在表演時會講天津話。表演場地以茶館相聲為主。
  • 北京相聲:相聲主要發源地之一,主要是大段子。表演場地多為劇場。

藝術特色

基本功

相聲自清末起源,一直不斷變化發展。關於相聲基本功,也形成了很多種不同的說法。

「說學逗唱」作為相聲四門功課的說法流傳最廣。這一說法最早見於1930年代連闊如(筆名雲遊客)所著的《江湖叢談》,稱張三祿八角鼓的「八樣」(吹、打、拉、彈、說、學、逗、唱)中提取了「說學逗唱」作為相聲的基本技能。[14]然而這一說法並不嚴謹,如張壽臣就反對這一說法,指出很多名家(張寶茹劉奎珍馬三立等)都不「唱」。

侯寶林總結了相聲的十二項基本功:[15][16]

  • 第一、開場詩
  • 第二、「門流兒」。
  • 第三、白沙撒字
  • 第四、太平歌詞。有的人在白沙撒字時,邊寫邊唱。  
  • 第五、一個人的(就是單口相聲)。  
  • 第六、。  
  • 第七、。這兩項就是對口相聲,相聲演員須會演甲、乙角色。  
  • 第八、說三人相聲。相聲演員須會演甲、乙、丙三個角色。  
  • 第九、要錢。同行術語又叫「看杵門子」。對街頭藝人來說,這是個重要項目,就是在演出中間或結束時,他能張羅着向觀眾斂錢。
  • 第十、。說相聲的都得會雙簧,但說雙簧的不一定會說相聲。  
  • 第十一、口技
  • 第十二、數來寶

又有一說,基本功為十三門,分別是:

張壽臣認為,太平歌詞作為「圓黏兒」(吸引看客)的手段,在劇場環境中已經沒有作用了,而且它作為獨立曲種發展的空間已經很小。

侯寶林認為,說學逗唱中的「唱」,不是太平歌詞,而是指相聲本門以外的唱,即模仿別人唱腔,如學河北梆子、學評劇,學越劇,唱歌。

馬志明郭德綱認為,說學逗唱中的「唱」,是太平歌詞,而唱京劇、唱評劇、唱歌等,屬於「學」。

術語

道具

  • 一桌
  • 二椅
  • 五子:
    • 扇子:作為模擬其它道具的物品,例如馬鞭、毛筆、劍、刀、槍等,亦可寫小抄,既然是道具,除非劇情需要,扇子並不會作為搧風之用,可以作為是否是行內人的判別。
    • 醒子:來自評書,在長篇單口相聲中也會用到,用於吸引觀眾注意。
    • 折葉子
    • 絹子:除了擦汗之外,亦作為道具之用,如摺疊後作為帽子(黃鶴樓段)
    • 玉子:早期尚無名稱,經入皇宮給慈禧太后表演時,慈禧取用圓內竹子製作竹板給藝人,此後就被稱為「御賜」,叫久了便稱為「玉子」。原為撂地演出時唱(念)詞或唱太平歌詞時伴奏的樂器,一般是兩個竹板,但經過劇本編寫後,可說長篇段子,此時增加五塊竹板稱為七快板。

相關表演形式

相聲師承關係總譜

經典劇目

傳統相聲

豆腐堂會》(又稱《找堂會》)、《倭瓜鏢》、《文章會》(與《大保鏢》合稱《文武雙全》)、《誇住宅》、《開粥廠》、《當行論》、《報菜名》、《地理圖》、《黃鶴樓》、《八大改行》、《八扇屏》、《八大吉祥》、《三近視》(又稱《三近視認匾》)、《白事會》、《扒馬褂》、《論捧逗》、《繞口令》、《關公戰秦瓊》、《蛤蟆鼓》、《打牌論》、《君臣斗》(又稱《金殿鬥智》)、《珍珠翡翠白玉湯》、《山東兒鬥法》(又稱《鬥法》)、《假行家》、《金剛腿》、《怯教書》、《反七口》、《黃半仙》、《鈴鐺譜》、《拴娃娃》、《口吐蓮花》、《五紅圖》、《福壽全》、《羊上樹》、《樹沒葉》、《山西家信》、《學四省》、《學聾啞》、《雜學唱》(選擇部分曲藝形式來演出)、《賣布頭》、《賣估衣》、《老老年》等。

現代相聲

似曾相識的人》、《如此照相》、《81層樓》、《買猴》、《釣魚》、《夜行記》、《訓徒》、《五官爭功》、《虎口遐想》、《宇宙牌香煙》、《小偷公司》、《老鼠夜話》、《打電話》、《糖醋活魚》、《西徵夢》(改編自傳統段子《得勝圖》)、《糾紛》、《五味俱全》、《祖爺爺的煩惱》、《很難說的國語》、《托妻獻子》等。

註釋

  1. ^ 連闊如《江湖叢談》第七章〈相聲口技〉:「就以相聲這種藝術說吧,其發源就係由北京產生的。……滿人入主中華,康乾時代……在斯時最盛行的為八角鼓了,相聲這種藝術就是由八角鼓中產生的。按,八角鼓之源流始於清朝中葉,乾隆時代有大小金川之戰……當奏曲時所用之八角鼓,其八角即暗示八旗之意。」
  2. ^ 2.0 2.1 中國近代相聲歷史資料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網易,2006-12-20,2007-5-2造訪。
  3. ^ 連闊如《江湖叢談》第七章〈相聲口技〉:「在那時八角鼓之有名丑角兒為張三祿。……後因其性怪僻,不易搭班,受人排擠,……張三祿不願說八角鼓兒,自稱其藝為相聲。……張三祿乃相聲發始創藝之一,其後相聲之派別分三大派,一為朱派,二為阿派,三為沈派。朱派係「窮不怕」,其名為朱少文。……雖稱朱沈阿三大派,但沈二的門戶不旺,……阿剌三的支派也是和沈派相同的。如今平津等地說相聲的藝人,十有七八是朱派流傳的。」
  4. ^ 張立林《相聲宗師張壽臣》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曲藝網,2007-03-14,2007-5-2造訪
  5. ^ 記張壽臣先生二三事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聽相聲」網站,葉利中, 2005-11-5,2007-5-2造訪。
  6. ^ 存档副本. [2020-10-1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2-07). 
  7. ^ 存档副本. [2020-10-1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3-09). 
  8. ^ 只有歌頌沒了諷刺 相聲大步走向笑聲窒息_歷史_鳳凰網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2009年07月29日 2019年5月18日查閱
  9. ^ 《相聲大賽看不到相聲》[永久失效連結],《三湘都市報》2006年10月10日。
  10. ^ 柯亞沙. 郭德纲携德云社走进澳大利亚. 中國新聞網. [2011-11-1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11-22). 
  11. ^ 11.0 11.1 王友蘭、王友梅. 弦鼓唱千秋 舌間畫人生: 臺北市說唱藝術發展史. 台北市: 台北市政府文化局. 2012-09-01. ISBN 9789860336900. 
  12. ^ 曹麗蕙. 青春版相聲劇 明起處女秀. 人間福報. 2004-07-07 [2021-08-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11-14) (中文(臺灣)). 
  13. ^ 相声的四大流派. 德綱郭相聲網. [2013-01-0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3-09). 
  14. ^ 存档副本. [2020-08-2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4-10). 
  15. ^ 存档副本. [2020-08-2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2-17). 
  16. ^ 存档副本. [2020-08-2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2-17). 

參考資料

  • 《相聲藝術漫談》,馬季

相關條目

Template:老天津衛 Template:老北京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