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雅族群
洪雅族群 | |
---|---|
總人口 | |
約1,000人 | |
分佈地區 | |
臺灣中南部,臺中市霧峰以南、彰化縣、南投縣、雲林縣、嘉義縣市到臺南市新營以北一帶附近。 | |
語言 | |
洪雅語(已滅絕) 漢語(中華民國國語、臺灣閩南語) | |
宗教信仰 | |
臺灣原住民族泛靈信仰 | |
相关族群 | |
洪雅族群(Hoanya)、亦名和安雅或洪安雅,為臺灣平埔族原住民。[1] 分布於臺中市霧峰以南、彰化縣、南投縣、雲林縣、嘉義縣市到臺南市新營以北一帶附近。本族群包括羅亞族(Lloa)、阿立昆族(Arikun)二族,因同化而已難以辨別。
此名由伊能嘉矩紀錄到斗六柴裡社、斗六東的熟番自稱為「Hoanya」,小川尚義紀錄到南投社、北投社自稱「Arikun」,斗六門社自稱「Lloa」,斗六門社自稱「Hoanya」,但因語言與習俗幾乎相同,便使用「Hoanya」統稱這三群,後來的語言學家即將諸羅山社、打貓社、斗六門社、他里霧社、哆囉嘓社,貓羅社、南投社、北投社、萬斗六社等社番人,歸類為 Hoanya 族。然而根據鍾幼蘭、翁佳音、李壬癸等學者指出:洪雅是由閩南語 Hoan-á(番仔)轉化而來,台灣很可能並不存在洪雅一族。[2]
部落
部落 | 荷蘭記錄 | 現今位置 | 族群 |
---|---|---|---|
萬斗六社 | - | 臺中市霧峰區舊正里 | 阿立昆族與巴布薩族混居部落 |
貓羅社 | Kakar Barroroch | 彰化縣芬園鄉大埔村、舊社村 | 阿立昆族 |
北投社 | Tausa Mato | 南投縣草屯鎮北投里 | 阿立昆族 |
南投社 | Tausa Talakey | 南投縣南投市 | 阿立昆族 |
斗六社 | Talack | 雲林縣斗六市、古坑鄉、湖山岩 | 羅亞族 |
他里霧社 | Dalivoe | 雲林縣斗南鎮、大埤鄉 | 羅亞族 |
蔴芝乾社 | Vasikan[4][5] | 雲林縣崙背鄉舊庄村[6] | 羅亞族 |
南社 | Abasie[7][8] | 雲林縣臺西鄉臺西村[9] | 羅亞族 |
笨港社 | Ponkan[10][11] | 雲林縣北港鎮大同里[12] | 羅亞族 |
打貓社 | Dovaha | 嘉義縣民雄鄉 | 羅亞族 |
諸羅山社 | Tirocen | 嘉義市西區 | 羅亞族 |
哆囉嘓社 | Doroko | 臺南市東山區東山里、東正里、東中里 | 羅亞族 |
鹿陶洋社 | Lohotan | 臺南市楠西區鹿陶洋 | 羅亞族 |
諸羅山社為現今嘉義市西區番社里(民國99年里鄰整併前原稱社內里),舊名番社內,是諸羅山社舊址。中正公園旁忠義街上的福社宮,除祭祀土地公外,另奉祀一尊「番王爺」神祇。日治昭和5年(西元1930年)於附近挖出許多遺骨,推論為平埔族人採室內葬方式下葬之先人,故另加祀一牌位,上刻「昭和五年嘉義社社寮眾番祿位番社內」字樣,並於農曆2月29日舉行誕辰祭典,為洪雅族人崇敬祖靈的漢化遺風。市區中央噴水池北邊有番社內、番社口,嘉雄陸橋旁有番仔溝,縱貫鐵路西面有番婆庄等地名,可視為往昔諸羅山社原住民居住證據[13]。
文化
祭儀
洪雅族群的主要文化為走鏢(Movai)、祭祖(Tei-vakkai)、打鹿(Murao)以及會飲(Manitan)[14];其中,走鏢(Movai)為該族的成年禮,目前保留該文化為位於南投縣埔里鎮枇杷里之社區[15]。
主祭有很多位,必須是部落的未婚少年,多半從年紀較大、即將結婚者選取。他們穿著禮服,上衣用白布做成,開襟無袖、長至腰下,衣上以紅條裝飾,下端垂下白絲條;下衣的長度由腰至足背,用長方形的白布片做成,其上同樣以紅線條裝飾。
每年農曆二月間,巴布薩、巴布拉族與洪雅族群諸族會舉行換年儀式。男女皆披紅襖或以錦繡製成的衣物,稱『色練』。數十人挽手而歌,且歌聲婉轉哀戚。而農作在農曆七月收成間各族也會舉辦收穫祭。
傳統在農曆7月20日祭祖,現今留有於埔里茄苳樹前祭拜祖靈的儀式。
平埔族群第二次大遷徙
西元1823年(道光三年),臺灣中部平埔五族(道卡斯族、巴宰族、巴布拉族、巴布薩族以及洪雅族群),共有十四社,聯合遷往水沙連(今南投縣埔里)。
參見
註釋
- ^ 中研院語言所,"台灣南島語數位典藏"[1]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中研院國家典藏數位化計畫語言典藏計畫,2012查閱.
- ^ 鍾幼蘭,〈平埔研究中的「族群分類」問題:再議Hoanya(洪雅族)之適宜性〉,頁137-166
- ^ 潘英,《臺灣平埔族史》,第60-62頁,南天書局,1996年6月
- ^ 臺灣府志-東螺溪蔴芝乾社. [2022-01-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1-28).
- ^ 熱蘭遮城日誌-1637年12月15日Vasikan(蔴芝乾)
- ^ 臺灣府志-貓兒乾(舊)社(庄). [2019-07-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4-11).
- ^ 臺灣府志-吼尾溪南社. [2022-01-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1-28).
- ^ 熱蘭遮城日誌-1644年3月21日Abasie(南蔴芝乾)
- ^ 福爾摩沙島圖-Nanchi南社(臺西鄉臺西村)
- ^ 諸羅縣志-笨港(社). [2019-07-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3-09).
- ^ 熱蘭遮城日誌-1641年11月23日Ponkan(笨港)
- ^ 古笨港遺址-雲林縣北港鎮北港段1278-0135地號(大同里). [2019-07-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1-22).
- ^ 參考引用,《流浪的土地》,第52~53頁,<嘉義市的「番」王爺>/尋根者,劉還月主編,原民文化出版,1998年09月
- ^ 中斷八十年 平埔洪安雅族祭典今重現. 聯合報 記者曹銘宗/台北報導. [2014-06-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3-04) (中文(繁體)).
- ^ 洪安雅成年禮》千名學童 體驗走鏢. 聯合報 記者紀文禮/埔里報導. 2009-04-09 (中文(繁體)).
外部連結
- 平埔文化專題(平埔文化資訊網),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數位典藏
- 中央研究院南島語數位典藏
- 中央研究院語言學研究所
- 嘉義市洪雅文化協會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YouTube上的洪雅族走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