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翼杀手
银翼杀手 Blade Runner | |
---|---|
基本资料 | |
导演 | 雷利·史考特 |
监制 | 迈克尔·迪利 |
编剧 | |
原著 | 仿生人會夢見電子羊嗎? 菲利普·K·迪克作品 |
主演 | |
配乐 | 范吉利斯 |
摄影 | 喬丹·克羅寧韋斯 |
剪辑 |
|
制片商 | |
片长 | 116分鐘[1] |
产地 | |
语言 | 英語 |
上映及发行 | |
上映日期 |
|
发行商 | 華納兄弟 |
预算 | 2,800萬美元[5] |
票房 | 3,380萬美元[6] |
前作与续作 | |
续作 | 《銀翼殺手2049》(2017年) |
各地片名 | |
中国大陆 | 银翼杀手 |
香港 | 2020[7] |
臺灣 | 2020年(首映譯名) 銀翼殺手 |
《銀翼殺手》(英語:Blade Runner,香港译《2020》)是一部1982年上映的美国新黑色反乌托邦科幻電影,為雷利·史考特執導,哈里遜·福特、魯格·豪爾、西恩·楊和爱德华·詹姆斯·奥莫斯等人主演。電影的劇本由漢普敦·芬奇與大衛·畢波斯撰寫,改編自菲利普·K·迪克所著的1968年小說《仿生人會夢見電子羊嗎?》(Do Androids Dream of Electric Sheep?)。
電影描寫了反烏托邦的洛杉矶,大企业公司透过基因设计生产被称为人造人的一种有机机器人,只用于地外殖民地中危险、卑下或娱乐业的工作。被称作“銀翼殺手”的特别警察负责追捕及“退役”(即结束生命)反抗禁令并回到地球的人造人。主要剧情聚焦于已退休的銀翼殺手瑞克·戴克勉为其难地接下任务,去追捕一群在近日發動叛亂並偷渡回地球的人造人。在戴克調查的過程中,他與一名先進型號的人造人瑞秋開始了一段關係,使他對於人與人造人之間的人性差別產生質疑。
《银翼杀手》最初的電影評論两极:一些人不耐影片缓慢的节奏,而其他人激赏其未來主题方面的复杂層次。電影發行1年後,榮獲了著名的雨果獎最佳戲劇表現獎。該片在北美上映的票房表現不理想,但很快成為一部邪典电影[8]。该片的美术设计受到赞扬,描绘了一个“改进”的未来世界[9],至今仍是“新黑色电影”这一类型的代表作[10]。《银翼杀手》使原著作者菲利普·K·迪克受到好莱坞注目,他的其他作品之后也多被改编为电影[11]。雷利·史考特认为本片“可能”是他最完整、最个人化的电影[12][13]。1993年,《银翼杀手》因其在“文化上、历史上或美学上具重要意义”,獲美国国会图书馆列入國家影片登記表。該片現今獲得許多影評人將其列為有史以來最佳的科幻電影之一。
因制作主管有争议的各种修改,該片一共出现过在不同市场上映的7个版本。在粗剪版受到好评后,因该片在影帶出租界的热门,导演剪辑版于1992年仓促发行,成为最早发行DVD的电影之一,卻也导致了畫質與音質的水準平庸[14]。2007年,华纳兄弟公司发布了最终剪辑版,該版本為《银翼杀手》發行25週年纪念的数位重制版本,也是史考特擁有完全艺术创作自由的一个版本[15]。该版本在部分選定的劇院中放映,隨後发行電影的DVD、HD DVD和藍光、UHD版本[16]。
續集《銀翼殺手2049》在2017年10月上映。
剧情
2019年11月的洛杉磯,退休警察瑞克·戴克被官员蓋夫截住,蓋夫带他去见老长官布萊恩。身为一名前「银翼杀手」,戴克過往的工作是追捕被称为人造人的生化机器人,并令他们「退役」(「杀死」的委婉说法)。布萊恩告訴戴克近來几位「連鎖六型」(Nexus-6)人造人非法来到地球,他们仅有四年寿命,可能来地球寻求延长生命的方法。
戴克與布萊恩查看另一名在職的「银翼杀手」霍登進行人性测驗(Voight-Kampff test)的錄影,這是一种透过对问题的同理心反应,来从人类中区分出人造人。试验对象李昂在霍登问及他母亲的事之后,開槍將他打成重傷。布莱恩委託戴克將李昂和其他三位人造人:羅伊·貝提、左拉和普莉絲給「退役」,戴克在布莱恩的間接威脅下不情愿地接受了。
戴克首先前往泰瑞公司(Tyrell Corporation)確認人性測驗是否對連鎖六型有效。艾爾頓·泰瑞博士卻突兀的讓他的助理瑞秋接受測驗,測試結果讓戴克得知瑞秋是名自认为人类的先進型號人造人试验品。她被植入假記憶,這些「記憶」則為她提供了能讓情感沉積的溫床。因此,区分她是否为人造人的测试需要扩展加长。
与此同時,人造人正試圖接觸泰瑞博士,從而得到延长生命的方法。罗伊和李昂去了老周的眼睛制造实验室,向他逼供如何才能見到泰瑞博士。老周为了保命透露了J·F·賽巴斯汀的身分,后者是一名和泰瑞博士私交甚篤的基因设计师。瑞秋拜訪了戴克的住處,向他展示了一张自己童年时的家庭照片来證明她是人類。但戴克解释她的记忆是被植入的,她扔下照片流着泪离开。
戴克在搜查李昂的酒店房间时,发现了一张左拉的照片和人造蛇鳞片。他追查这个线索,找到了左拉和蛇一起表演的脱衣舞俱乐部。随后戴克在人群蜂拥的街道上枪击將她「退役」。紧接着布萊恩出現,他告訴戴克需將瑞秋加入退役名单,因为她从泰瑞公司失蹤了。戴克在人群中看到瑞秋,但被突然出现的李昂攻击,两人扭打在一起。瑞秋用戴克被李昂打掉的手枪擊斃李昂救了他,他們一起回到戴克的公寓,接着他們共度了亲密的一刻。
普莉丝跟罗伊找上了賽巴斯汀,賽巴斯汀同情他们的困境,帶羅伊通過泰瑞博士阁楼的安保措施。在泰瑞博士的臥房裡,羅伊提出延長生命的要求,並請求眼前這個如上帝一般的人造人創造者的寬恕。在兩個請求都落空之後,羅伊殺了泰瑞博士與賽巴斯汀。
獲知上開兇案的戴克进入賽巴斯汀的住所調查,受到普莉絲伏擊,但仍设法將她擊斃。此时羅伊回來了,戲謔似地在房子內追杀戴克並折斷了他的兩根手指,最后两人来到屋顶。戴克試圖跳到另一个屋顶上以求逃脱,但結果只能勉强吊掛在一條屋樑上。羅伊輕鬆地跳到同个屋顶上,在戴克的手鬆脫的瞬間救了他。在生命时限接近尽头时,羅伊開始了关于他即将消逝的记忆的独白,戴克静静地看着他在自己面前死去。不久蓋夫到達,向戴克喊道:「她(意指瑞秋)活不久真是太可惜了!可是誰又能長命百歲?」。
警覺到的戴克趕回到住處,发现瑞秋在他的床上安穩地睡觉。他們離開時,戴克发现了蓋夫留下的锡箔獨角獸摺紙,他回想起之前蓋夫所說的那句話,帶著瑞秋走進電梯(首映版本中,最后的场景則是戴克和瑞秋离开公寓面对不可知的未来,在一片宁静的田园风光中驾车驶过)。
角色
- 哈里遜·福特 飾演 瑞克·戴克
- 魯格·豪爾 飾演 羅伊·貝提
- 西恩·楊 飾演 瑞秋
- 爱德华·詹姆斯·奥莫斯 飾演 蓋夫
- 麥克·艾密特·沃許 飾演 哈利·布萊恩
- 黛瑞·漢娜 飾演 普莉絲·史崔登
- 威廉·桑德森 飾演 J·F·賽巴斯汀
- 布瑞恩·詹姆斯 飾演 李昂·柯瓦斯基
- 喬·特科爾 飾演 艾爾頓·泰瑞博士
- 瓊安娜·卡西迪 飾演 左拉·莎樂美
- 吳漢章 飾演 漢尼拔·周
- 摩根·保爾 飾演 戴夫·賀登
- 凱文·湯普森 飾演 貝爾(賽巴斯汀製作的機器人)
- 約翰·愛德華·艾倫 飾演 凱薩(賽巴斯汀製作的機器人)
- 海伊·派克 飾演 泰菲·路易斯
- 班·艾斯塔 飾演 阿布都·班·哈山
- 岡崎巖(Iwao Okazaki / Robert Okazaki) 飾演 壽司攤老闆
來源:[17]
製作
選角
为本片选择合适的演员阵容相当棘手,尤其是主人翁戴克的选角。编剧漢普敦·芬奇在创作对话时把勞勃·米契预想为戴克[18]。导演雷德利·斯科特和制片人“用了几个月的时间”与德斯汀·荷夫曼会面讨论这个角色,但最终因想法不合而放弃[18]。选中哈里森·福特有几个原因,包括他在《星球大战》系列中的表现、他自己对《银翼杀手》故事的兴趣,以及斯蒂芬·斯皮尔伯格完成《奪寶奇兵》后对他在片中的表现大加称赞[18]。根据制片记录,有很多演员被列入考虑演出这个角色,包括金·哈克曼、肖恩·康纳利、杰克·尼科尔森、保羅·紐曼、克林特·伊斯特伍德、湯米·李·瓊斯、阿诺·施瓦辛格、艾尔·帕西诺和畢·雷諾斯[18]。
在《星球大战》(1977)、《帝国大反击》(1980)和《法櫃奇兵》(1981)的成功后,福特在寻找一个有深度的角色。在斯皮尔伯格赞扬福特后,《银翼杀手》剧组採用了他。1992年,福特透露说:“《银翼杀手》不是我最喜欢的电影之一。我和雷利之間有過不愉快的纠葛。[19]”除了和导演不和外,福特也不喜欢片中的旁白:“开始拍摄时,我们默认一致同意的版本是之前说好的無旁白版本。那真是一个他妈的噩梦。我认为这部电影不用旁白已经够完整了。但现在我不得不为那些不能代表导演意图的人重录旁白。[20]”“我是又踢又叫地去录音室录制的。[21]”
史考特在2006年被问起當時「和谁一起工作最痛苦?」,他回答:“一定是哈里遜……我想他会原谅我这么说的,因为我现在和他相处很融洽。现在他变得容易相处了。他懂得很多,问题就在这里。我们合作當时,那是我第一次在美国拍电影,算是个新人。不过我们还是做出了一部好电影。[22] ”福特在2000年评价史考特時曾说:“我欣赏他的作品。我们曾有一段时间不和,那对我来说已经过去了。[23]”2006年,福特回忆影片的制作过程时说道:“当我看《银翼杀手》时想起最多的不是拍摄的50个夜晚,而是旁白……我依旧不得不为那些写出一段又一段差劲旁白的小丑们工作。[24]”在2007年夏季的一期《完全电影》杂志上,史考特确认了福特对《银翼杀手》的DVD特别版有所贡献,並已完成他的采访,他说:“哈里遜现在完全幹勁十足。[25]”
不难决定的选角,是让魯格·豪爾饰演暴力但有思想的人造人领袖罗伊·貝提[26]。史考特仅凭借自己看过他在保罗·范赫文电影中的表现,没有和他见面就录用了他[18]。原著作者菲利普·狄克认为豪尔的詮釋是“完美的貝提——冷血、無瑕疵的雅利安人”[27]。在豪尔参与的众多电影中,《银翼杀手》是他的最爱。在2001年的一次在线聊天中,他说:“《银翼杀手》不需要任何解釋,它就是這樣,一切都是最棒的,從來沒有一部像這樣的作品。能参与一部改变世界思想的真正傑作真是太棒了。[28]”
該片也选用了一些当时並不出名的演员,例如黛瑞·漢娜和西恩·楊[29]。为普莉絲和瑞秋选择合适的演员也非易事,剧组让摩根·保爾扮演戴克与许多參加試鏡的女演员对戏,并拍下试镜过程。保罗凭借在这些试镜中的表现,得到了片中開场被擊傷的那位銀翼殺手賀登一角[18]。前来试镜的演员中有保罗推荐的妮娜·艾索羅德[18]和史黛西·尼尔金,后者雖然得到了另外一个角色,但该角色的戏份在拍摄前被删除[18]。这两位演员的试镜畫面,後來皆收录在2007年的纪录片《危险的日子:银翼杀手幕後》中。杨被选中出演泰瑞的助手瑞秋,是一位被植入泰瑞侄女记忆的人造人。汉娜饰演普莉絲,她和罗伊的爱情,是人造人也拥有人性的象征。布瑞恩·詹姆斯飾演强壮的人造人李昂,他在電影开场处枪击了一位银翼杀手得以逃走。瓊安娜·卡西迪飾演左拉,一名卧底和暗杀型人造人,经历人性黑暗的强大女性。摩根·保罗飾賀登,在戴克接手前负责追捕这些人造人的银翼杀手,在开场情節中遭李昂枪击成重傷。
爱德华·詹姆斯·奥莫斯饰演蓋夫,他利用自己的種族背景,和深入的个人研究,创造出蓋夫在片中所使用的虛構语言「城市混合语」[30]。在麵攤和戴克碰面的场景中,他说的话部分为匈牙利语,意思是:“胡说!不可能。你是银翼……银翼杀手。[30]”麥克·艾密特·沃許飾演布萊恩隊長,一名黑色电影中常见的邋遢好酒、心怀叵测、缺少人手的老警探。喬·特科爾飾演泰瑞博士,一位企业大亨,建立了基於人造人奴隸的商业帝国。威廉·桑德森飾演J·F·賽巴斯汀,是一名不多話且孤獨的天才,他具有慈悲心和服從性格。塞巴斯汀同情人造人,把他们视为同伴[31]。他患有类似早衰症的基因疾病「麥修撒拉症候群」,因此和人造人一样寿命很短[32]。乔·潘托里亚诺曾被考虑过出演该角色[33]。華裔演員吳漢章飾演漢尼拔·周,一名老年亚裔基因科学家,专长为制作眼睛。海伊·派克轻松飾演酒吧老闆泰菲·路易斯,他的镜头只拍摄了一遍就完成,对于追求完美经常一个镜头拍摄两位数次数的史考特,这样的情况几乎闻所未闻[34]。
發展
菲利普·狄克的小说《仿生人会梦见电子羊吗?》在1968年出版后不久就引起了改编的兴趣。导演马丁·斯科塞斯曾有意想把它搬上大银幕,但他从未买下过改编权[35]。制片人赫伯·杰夫于1970年代早期获得改编权,但狄克不满意杰夫之子罗伯特·杰夫写的剧本,他说:“杰夫的剧本真是太糟糕了……罗伯特飞到圣安娜来和我讨论这个项目。他下飞机后我说的第一句话是:‘我是应该在机场就揍你一顿,还是回到我的公寓后再揍你?’[36]”
1977年,漢普敦·芬奇的劇本被选中[37]。制片人迈可·迪利对芬奇的草稿深感兴趣,劝说雷德利·斯科特来导演。史考特最初谢绝了這個計畫,但在他离开《沙丘魔堡》(此片後由大衛·林區執導)進展緩慢的制作后,想要接手一個快节奏的企劃案,来轉移自己的兄长甫去世所带来的傷痛[38]。史考特于1980年2月21日開始著手籌拍《银翼杀手》,他成功地让电影之路公司把原先承諾投資的1300萬美元增加到1500萬美元。此时,芬奇发现了威廉·柏洛茲为艾伦·E·诺斯的小说《The Bladerunner》写的剧本小样,名为《银翼杀手 (一部电影)》。史考特喜欢这个标题,让迪利取得了该标题的使用权。他不太满意芬奇的剧本着重于环境问题,而不是原著中占分量更重的人性与信仰主题。史考特另雇了大衛·畢波斯来改写剧本,而芬奇于1980年12月21日离开了企劃团队,尽管他后来又回来参与了一些改写[39]。
电影之路公司在前期制作阶段已投资了250万美元[40],但在开拍日期临近时宣布撤资。在十天内,迪利從一椿三方交易中,獲得了2,150萬美元的資金。交易的三方分別是拉德电影公司(透过华纳兄弟影业)、香港電影製片邵逸夫爵士與串联制片公司[41]。
原著作者菲利普·狄克頗為介意無人告知他本片的製作事宜,这进一步加深了他对好莱坞的不信任感[42]。他在洛杉磯《电视选择指南》(Select TV Guide)上撰文批评芬奇剧本的一个早期版本后,剧组将畢波斯改写的劇本寄給了他[43]。狄克对改写后的剧本感到满意,并受邀来到剧组观看了一段20分钟的特效试验片段,但他在影片上映前不久就去世了。尽管总体上狄克对好莱坞持怀疑态度,但他还是高兴地表示影片中构建的世界正符合他的想象[27],他说:“我在KMBC电视台(KMBC-TV)的新闻节目里看到了道格拉斯·特兰布为《银翼杀手》制作的一个特效片段。我一下子就认出来了。这是我自己的想象世界。他们完美地重现了它的样子。”他也认同电影的剧本,说:“我读完剧本后,拿出小说翻了一遍。两者互为对方增色,先看小说的人会享受电影,而先看电影的人也会从小说中获得乐趣。[44]”这部电影在片末字幕中並有註記將此片献给狄克[45]。電影的主要攝影開始於1981年3月9日,在4个月后完成[46]。
設計
雷利·史考特指出本片风格化的情绪基調来源于愛德華·霍普的畫作《夜遊者》,以及漫画家莫比斯参与的法国科幻漫畫杂志《重金属》[47]。他也参考了“香港在天气很糟糕时的城市景观”[48],和他曾居住过的东北部英格兰的工业化景象[49]。史考特雇用了席德·米德作为概念设计师,他像史考特一样也受到《重金屬》影響[50]。莫比斯曾受邀參與《银翼杀手》的前期制作,但他因為參與了赫內·拉魯的動畫片《时间之主》而婉拒了這項邀約,日後他對這個決定表示後悔[51]。製片指導勞倫斯·G·普爾與藝術指導大衛·史奈德把米德和史考特的概念草图转为实物。道格拉斯·特兰布和理查德·尤里西奇主管特效制作。
《银翼杀手》和弗里茨·朗的默片《大都會》(1927年)有许多相似之处,两者都运用了完全人造的都市环境布景,其中富人居住于高处,城市里充斥着巨大的建筑物——《大都会》中的城冠塔(the Stadtkrone Tower)和本片中的泰瑞大楼。特效主管大卫·卓萊爾(David Dryer)在安排本片的微缩模型镜头时,使用了《大都会》的剧照[52]。
回旋车(Spinner)是影片中虚构飞行汽车的名称。一辆回旋车可以作为陆地交通工具驾驶,也可以像垂直起降飞行器一样用喷气发动机垂直升空、盘旋和巡航。警方广泛使用他们来巡逻和监控人群,显然尽管有限制存在,富人依然能得到其驾驶执照[53]。该交通工具由席德·米德构想并设计,他将其描述为“重航空器”(aerodyne)——通过使空气向下运动来获得升力,尽管电影宣传资料包中称它由三种机器推动:“传统内燃机、喷气发动机和反重力系统。[54]”米德的概念设计图由汽车定制师吉恩·温菲尔德转化为25辆真实大小的车。[55]在美国华盛顿州西雅图的科幻博物馆和名人堂中,有一辆回旋车作为常设展览[56]。
人性测试机
人性测试机(The Voight-Kampff machine)是一种虚构的审问工具,源自原著小说,书中拼作“Voigt-Kampff”。该机器类似測謊機,用来帮助银翼杀手判定對方是否人造人。它测量目标对象在回应情绪激发问题时的呼吸、脸红反应、心跳频率、眼球运动等生理活动[57]。片中有李昂和瑞秋两位人造人接受了测验。戴克告诉泰瑞通常要用20到30个互相对照的问题才能测出结果,在原著中只要用「6或7个」问题就行,但在电影中,戴克用了超过100個问题才能判定瑞秋是否为人造人。
配乐
由范吉利斯編寫的《银翼杀手》配樂具有古典成份,並組合了雷利·史考特想像中反映黑色電影氣氛的黑暗旋律。范吉利斯當時剛因為《火戰車》而獲得了奧斯卡金像獎的獎座[58]。他運用自己的音樂合成器來進行編曲[59],以「太空」模式為2019年創造出一種名為「新世紀音樂」的風格,就像他的專輯「天堂與地獄」中聽到的一樣。他同時使用各種不同的樂鐘,以及同事迪米斯·卢索斯的人聲來進行創作[60]。史考特另外也採用范吉利斯「回頭見」專輯中的一首「綠色的回憶」(此專輯為管弦樂版本,在史考特後來的電影《情人保鏢》中再度獲得採用)[61]。
「基於情感上和不穩定的特性,《银翼杀手》的配樂以豐富、有特色的聲音表現諸多衝突(紛爭之於和諧,光明之於黑暗)。」musicoutfitter.com
儘管受到廣大樂迷熱烈讚揚,並在1983年榮獲英國電影和電視藝術學院獎和金球獎最佳配樂的提名,加上寶麗德唱片公司在片尾也承諾將會推出配樂專輯,但本片的原聲帶推出仍延遲了長達十年的時間。本片的電影配樂有兩種官方版本,其中一種是1982年由原始配樂改編而成,有細微相似度的由新美洲管弦樂團(The New American Orchestra)推出的管弦樂版本。有些樂曲在1989年問世,但直到1992年推出了導演剪輯版後才開始大量發行[60]。無論如何,雖然專輯中大部份樂曲是來自於影片本身,仍然有少數范吉利斯的編曲最後沒收進其中。除此之外在專輯中也有一些新的作品,因此有許多人並不認為這是一張能作為配樂代表作的專輯。
由於專輯製作的延遲及重製粗劣的品質,導致許多私製專輯盛行了好幾年。其中以1982年發行的版本在科幻大會上造成轟動,使得官方版本延遲發行。在1993年由Off World Music發行的一張專輯,比1994年范吉利斯的官方版CD涵蓋了為數更廣的樂曲[60]。剛果唱片稍後也發行一張幾乎同性質但音質稍佳的版本。到了2003年另外兩種版本也問世了,包含了「Esper Edition」與稍後發行的「Los Angeles-November 2019」。雙碟版的「Esper Edition」當中收錄了官方釋出的樂曲、剛果唱片的版本與電影本身的配樂。最後的「2019」是單碟CD,內含電影裡的聲音,也把一些由「Westwood」公司推出的《银翼杀手》遊戲音樂置於其中。在所有版本裡,剛果唱片出版的產品被公認為音質最佳的版本,而「Esper Edition」與「Los Angeles - November 2019」則是最能紀念該片的代表作。
解读
虽然《银翼杀手》最初是以一部动作电影的身份上映的,但是它却有着非同寻常的深度。[62]和不少赛博朋克电影一样,银翼杀手深受黑色电影影响,加入了钱德勒式(Chandleresque)的旁白和蛇蝎美人类型的角色,并且运用了黑暗阴沉的手法进行拍摄。和大部分黑色电影一样,银翼杀手也探索了英雄值得怀疑的道德观和平庸的人性。
《银翼杀手》,无论是就主题而言,抑或是就语言而言,都是包含最多文化元素的科幻电影之一。在主题方面,电影于希腊古典戏剧的背景下,探讨了人类基因工程技术进步对道德哲学和精神哲学的影响。[63]在语言方面,电影则借鉴了威廉·布莱克的诗作和圣经。J·F·賽巴斯汀(J.F. Sebastian)和艾爾頓·泰瑞(Eldon Tyrell)的不朽對局象征人和神所强加的道德进行斗争。[64]《银翼杀手》常见问题集进一步解释了棋局的意义:“[棋局]代表了人造人(Replicant)和人类之间的斗争:人类认为人造人不过是兵,迟早被一个个吃掉。而人造人(兵)则想得到永生(后)。在另一层面上,泰瑞和賽巴斯汀的棋局代表了貝提(Batty)秘密接近泰瑞。泰瑞在和賽巴斯汀下棋时,犯了第一个致命错误。他后来见到貝提时,又犯了第二个致命错误 - 企图说服他。”[64]
《银翼杀手》描绘了一个与现今不一样的未来。电影探讨未来科技对环境和社会的影响,但又运用文学元素、宗教象征、古典戏剧主题以及黑色电影手法来联系过去。电影中的未来,一些地方先进亮丽,但另一些地方却陈旧落后。过去、现今和未来的张力就出现在这样的未来之中。
电影当中出现了不少夸张的想象:只手遮天的企业、无处不在的警察、锐利的灯光,和置于个人之上的力量。这种力量,以人造人的遗传编程最为突出。掌控环境的人类将自己所创造的动物变成商品。在如此压抑的背景下,很多地球居民和当年的欧洲移民美洲一样,移民外星殖民地。电影中的洛杉矶无论是在文化上,抑或是在商业上,都由日本主导,应对了电影拍摄时流行的预言:美国最终会在经济上被日本超越。电影将焦点放在眼和图像修改上面,以探讨现实,和人类感知现实的能力。
电影为检视人性的中心主题营造了不确定的气氛。电影中的银翼杀手运用测试装置Voight-Kampff是寻找人造人。因此,Voight-Kampff是身份的重要指标。但是,电影中的人造人情感丰富,关心他人,和冷酷无情的人类截然不同。这令人质疑主角的本质,并且重新审视作为人的意义。[65]
戴克是否為人造人
在影片上映後,關於片中男主角戴克是人類或人造人的爭議,就成為影迷不斷辯論的話題[66][67]。雷利·史考特在保持20年的模糊說法之後[68],終於在2002年發表了說明——戴克的確是人造人。然而漢普敦·芬奇和哈里遜·福特卻曾表明,戴克其實是人類[69][70]。這在影迷間形成了一個粗略的共識:在原版的影片中戴克或許是人類,不過在導演的剪輯版中他卻是人造人[71][72]。具體來說,在導演剪輯版中表現的是戴克的夢境,它以獨角獸作為象徵;在影片的最後蓋夫留給戴克一隻用紙折成的獨角獸。這可能代表蓋夫知道那個夢,而且暗示著戴克就像瑞秋一樣,是個擁有植入性記憶的人造人[73][74]。
迴响
《银翼杀手》於1982年6月25日在1290家影院上映。此日期是由製片小艾伦·拉德选中,由於他之前的高票房作品(《星際大戰》與《異形》)在接近的日期上映(1977年與1979年的5月25日),使這天成為他的「幸運日」[75]。然而首周票房令人失望,僅有615萬美元[76]。造成票房不如預期的重要因素是本片與其他科幻片《突變第三型》、《星艦迷航記II:星戰大怒吼》和《E.T. 外星人》几乎同期上映,尤其是占据当年夏季票房的大片《E.T. 外星人》对其影响很大[77]。
影評人對《银翼杀手》抱有兩極化的態度,部份人士認為该片的故事让位于特效,而且並不是宣传中的那种「動作/冒險」類電影。而另一些人士則對其複雜度讚譽有加,預言該片將能经得起時間考驗。[78]
美国的影评界普遍认为该片緩慢的节奏拖累了它在其他方面的优点[79]。《洛杉磯時報》的希拉·班森(Sheila Benson)戲稱其片名應為「Blade Crawler」,而派特·伯曼(Pat Berman)在《国家报》和《哥伦比亚记录》中将其形容为“科幻色情片”[80]。寶琳·凯尔写道,因该片“非凡的”拥挤巨大都市布景,《银翼杀手》“有它自己的独特视觉风格,而一部有自己视觉风格的科幻片是无法被忽视的——它在影史上会有一席之地”,但“它不是用平易近人的语言表达的”[81]。罗杰·埃伯特讚賞原版和导演剪辑版在視覺上的表現并因此而推荐他们,但认为人类的故事老套薄弱[26] 。2007年,在最终剪辑版发行后,艾伯特稍微改变了自己原来对此片的看法,把它加入了他伟大电影的名单中,并写道:“别人确信我以前对《银翼杀手》的意见体现了我有糟糕的鉴赏力和想象力,但如果这部电影是完美的,为什么雷利爵士还在继续修补改进它?[82]”《银翼杀手》在爛番茄网站上得到91%的新鲜度,基於收集的96篇評論,平均分為8.4(滿分10分)[83]。该网站的主流评价为“雷德利·斯科特神秘的、新黑色电影风格的《银翼杀手》在公映时未能得到理解,但其影响力随着时间加深,是一部视觉上非凡的、极其具有人性的科幻杰作。[83]”
獲獎及提名列表
《银翼杀手》获得下列提名或奖项[84]:
年份 | 奖项 | 类别 | 被提名者 | 结果 |
---|---|---|---|---|
1982 | 英国摄影家协会奖 | 最佳摄影 | 喬丹·克羅寧韋斯 | 提名 |
1982 | 洛杉磯影評人協會奖 | 最佳摄影 | 喬丹·克羅寧韋斯 | 获奖 |
1983 | 英国电影学院奖(BAFTA) | 最佳摄影 | 喬丹·克羅寧韋斯 | 获奖 |
最佳服装设计 | 查尔斯·科诺德(Charles Knode) & 迈克尔·卡普拉 | 获奖 | ||
最佳艺术指导 | 勞倫斯·G·普爾 | 获奖 | ||
最佳剪辑 | 泰瑞·羅林斯 | 提名 | ||
最佳化妆 | 马文·维斯特莫 | 提名 | ||
最佳配乐 | 范吉利斯 | 提名 | ||
最佳声音效果 | 彼得·佩内尔(Peter Pennell)、巴德·阿尔佩(Bud Alper)、格拉姆·V·哈特斯通(Graham V. Hartstone) 盖瑞·汉普雷斯(Gerry Humphreys) |
提名 | ||
最佳特殊效果 | 道格拉斯·特兰布、理查德·尤里西奇、大卫·卓萊爾(David Dryer) | 提名 | ||
1983 | 雨果奖 | 最佳戏剧呈现 | 《银翼杀手》 | 获奖 |
1983 | 伦敦影评人协会奖 | 特别成就奖 | 勞倫斯·G·普爾、道格拉斯·特兰布、席德·米德 | 获奖 |
1983 | 金球獎 | 最佳原创配乐 – 电影 | 范吉利斯 | 提名 |
1983 | 奥斯卡金像奖 | 最佳艺术指导 – 布景 | 勞倫斯·G·普爾、大衛·史奈德、琳达·德·希娜 | 提名 |
最佳视觉效果 | 道格拉斯·特兰布、理查德·尤里西奇、大卫·卓萊爾(David Dryer) | 提名 | ||
1983 | 土星獎 | 最佳科幻电影 | 《银翼杀手》 | 提名 |
最佳导演 | 雷德利·斯科特 | 提名 | ||
最佳特效 | 道格拉斯·特兰布、理查德·尤里西奇 | 提名 | ||
最佳男配角 | 魯格·豪爾 | 提名 | ||
1983 | 波尔图奇幻电影节奖 | 国际奇幻电影奖 | 最佳影片 – 雷德利·斯科特 | 提名 |
1993 | 波尔图奇幻电影节奖 | 国际奇幻电影奖 | 最佳影片 – 雷德利·斯科特(导演剪辑版) | 提名 |
1994 | 土星奖 | 最佳类型影像发行 | 《银翼杀手》(导演剪辑版) | 提名 |
2008 | 土星奖 | 最佳DVD特别版发行 | 《银翼杀手》(5碟终极收藏版) | 获奖 |
佳片榜单列表
收录《银翼杀手》的“最佳电影”榜单如下:
年份 | 评选者 | 名单标题 | 排名 | 注 |
---|---|---|---|---|
2001 | 《乡村之声》 | 20世纪百佳电影 | 94 | [85] |
2002 | 在线影评人协会(OFCS) | 百年百佳科幻电影 | 2 | [86] |
《视与听》 | 视与听影史十佳2002年榜单 | 45 | [87] | |
《50部经典电影》(50 Klassiker, Film) | 无 | [88] | ||
2003 | 《死前必看的1001部电影》 | [89] | ||
《娱乐周刊》 | 邪典电影50佳 | 9 | [90] | |
2004 | 《衛報》,科学家 | 影史十佳科幻电影 | 1 | [91][92][93] |
2005 | 《完全电影》编辑 | 影史百佳电影 | 47 | [94] |
《时代杂志》影评人 | 时代影史百佳电影 | 无 | [95][96][97] | |
2008 | 《新科學人》 | 最爱科幻电影(读者和员工评选) | 1 | [98][99] |
《帝國》杂志 | 史上最佳的500部电影 | 20 | [100] | |
2010 | IGN网站 | 史上最佳的25部科幻电影 | 1 | [101] |
《完全电影》 | 影史百佳电影 | 无 | [102] | |
2012 | 《视与听》 | 2012年视与听影评人250佳电影榜 | 69 | [103] |
《视与听》 | 2012年视与听导演250佳电影榜 | 67 | [104] |
美國電影學會得獎列表
- AFI百年百大電影 - 提名[105]
- AFI百年百大驚悚電影 - 第74名
- AFI百年百大英雄與反派[106]
- 羅伊·貝提(反派) - 提名
- 瑞克·戴克(英雄) - 提名
- AFI百年百大電影台詞[107]
- 「我曾見過人類無法想像的美,我曾見太空戰艦在獵戶星座旁熊熊燃燒,注視C射線在天國之門的黑暗裡閃耀,而所有過往都將消失於時間,如同淚水消失在雨中……死亡的時刻,到了。」 - 提名
- AFI百年電影史電影配樂 - 提名[108]
- AFI百年百大電影10週年版 - 提名[109]
- AFI十大類型十大佳片 - 科幻電影第6名[110]
版本
本片共有多達七種版本,但眾所皆知的只有導演剪輯版及標準版:
- 毛片版(workprint version)
- 片長113分鐘。為1982年3月於達拉斯與丹佛為測試觀眾反應舉辦試映的版本。
- 聖地牙哥突擊試映版(未發行影音軟體)
- 1982年5月於聖地牙哥舉辦的突擊試映會版本。內容基本上與毛片版相同,但加入了三處新畫面。
- 美國院線上映版(原始版(Original Version))
- 或被稱為國內版(domestic cut)。片長116分鐘。
- 國際原始剪輯版(標準版)
- 美國CBS電視台播出版本(未發行影音軟體)
- 1986年2月6日於CBS頻道播出,片長114分鐘。除了剪去片中暴力、裸露畫面與部分不雅對白之外,片頭的敘述字幕並由電視台自行加上了播報員旁白。
- 雷利·史考特承認的1992年導演剪輯版
- 因為未經授權的1991年版本而發行,是首次以DVD發行的官方版本,片長116分鐘。
- 最終版
- 2007年由雷利·史考特親自監修,並在院線重映與發行DVD、BD及UHD影音光碟,片長116分鐘。
院線版(1982年,116分鐘)
1982年美國及歐洲上映的院線版,給了一個「完美結局」(畫面並利用了史丹利·庫柏力克作品《鬼店》(The Shining)裡被剪除的片段),並在試映會觀眾反應影片難以理解後,在製作人要求下在後製時加上一段旁白。雖然旁白有數種不同版本,史考特跟哈里遜福特卻都不喜歡,並且拒絕將其加入影片中。有小道消息說,福特為了讓他們不要用旁白,而故意將旁白唸得很爛,但在最終版DVD花絮對福特的訪談中,他卻指出並不是這麼回事。IMDB. (2005)銀翼殺手豆知識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導演剪輯版(1992年,116分鐘)
在1990年,華納兄弟短暫的讓戲院放映一份七厘米的毛片拷貝帶,並以導演版的名義宣傳。然而雷利史考特公開否認毛片版是自己的作品,稱其剪輯得粗製濫造,也缺乏范吉利斯替影片所做的得獎配樂。爲了回應史考特對這件事的不滿(也有部份是因它在90年代早起再度掀起熱潮),華納兄弟決定重新剪接一個確定的導演版,並在史考特的意思下預定在1992年發售。
他們雇用曾修復毛片版《银翼杀手》,並爲他們做諮商的影片修復師麥可·艾瑞克(Michael Arick),與史考特一起帶領整個計畫。他首先跟曾任《银翼杀手》助理剪接師的萊斯海利在倫敦花了幾個月,將史考特想要變動的電影部份彙整成一份清單。他也從導演本人那裡得到許多建議和指示。艾瑞克對影片作了數段變更,大部分是較為次要的,包括重新插入接近片尾時,戴克在靠近他公寓穿堂上找尋蓋夫所摺的紙獨角獸片段。而大部分人認為對本片的觀感造成巨大差異的三個主要改變為:移除戴克帶有解釋性質的口白,重新安插獨角獸奔越森林的夢境畫面,以及刪除片商強加的「美好結局」,包括一些跑片尾製作名單時的關連影像。
史考特曾抱怨過時間與金錢的限制還有拍《末路狂花》的負擔,讓他沒辦法將影片修到滿意的程度,雖然他在1992年重新發行之後稍感滿意,卻並未對導演剪輯版感到完全滿足。
特別剪輯版
或許是他的抱怨起了作用,2000年中旬史考特被要求剪接一個最終的確定版本,在2001年中旬剪接工作完成。更改的部份包括將原本底片作數位化、重新處理特效,以及將音響以杜比數位五點一環繞聲道呈現。不同於1992年匆促發行的導演版,史考特本人在過程中全程監督。特別剪輯版DVD在2001年耶誕期間發售,原本有謠言說將會是一套三碟,包含完整國際院線版、1992年導演剪輯版及新添加刪除場景的版本,另外有額外的卡司陣容訪談,以及幕後花絮《在銀翼殺手的刀尖上》(On the Edge of Blade Runner)。
然而華納兄弟在與履約保證人(尤其是製片人之一傑瑞·帕倫奇歐(Jerry Perenchio))發生法律糾紛無限期延後發行特別剪輯版後,當影片預算從2150萬超支到2800萬時,華納兄弟將影片所有權割讓給履約保證人。在2005年這件法律糾紛仍然未解決。
最终剪辑版(2007年,117分鐘)
2007年12月16日,於北美地區率先推出了《银翼杀手》的最終剪輯版DVD[111]。
最终剪辑版最大的变化,在於结局對男主角瑞克戴克是否為人造人這一點,出現了更多的想像空間。
該版本利用最新技術提高畫面品質和音效,特效經過修飾與重製,2019年的洛杉磯變得更為逼真。另外甚至還找回當時飾演左拉一角的演員瓊安娜·卡西迪補拍臉部畫面後合成,以彌補當年舊版本中她被福特開槍射殺時撞破玻璃的場景,明顯看出是替身頂著假髮上陣的破綻。舊版本當中哈里遜·福特後製錄音對白與嘴型不合的部分,則找來福特的兒子班傑明(Benjamin Ford)跨刀,重製合成台詞的嘴型。
此版本對於部分舊版中造成劇情出現矛盾的台詞與畫面,也出現了明顯的修改與追加(諸如戴克與布萊恩在觀看追捕對象的人造人資料這一幕中,布萊恩提到李昂的資料,以及關於人造人死亡人數內容的對白)。一些場景與音效也再度追加修改甚至重新拍攝,與1992年版本之間又出現了差異。
衍生作品
幕後紀錄
- 在2000年7月15日播出,由諾伯斯蓋特有限公司為英國第四頻道(Channel 4)電視台製作,安德魯·艾伯特(Andrew Abbott)執導,馬克·柯莫德(Mark Kermode)主持、編劇的特輯節目「在银翼杀手的刀尖上」(On the Edge of Blade Runner,片長55分鐘),此節目中包括收錄了原作者狄克生前受訪珍貴的畫面,以及製作小組的訪談,內容包括史考特談論在創作過程中的細節及前製期的混亂。還有保羅·M·桑蒙與芬奇關於菲利普·狄克和他的原著《仿生人是否夢見電子羊?》的側寫分析。原本預定將收錄在2007年發行的最終剪輯版套裝DVD中,可惜最後因版權問題仍未實現。
- 除了哈里遜·福特跟西恩·楊以外的其他演員專訪也穿插其中,從這些訪談中可得知,在一個嚴格不妥協的導演指揮下,以及炎熱、潮濕甚或起霧的狀況下拍攝這部電影的辛苦。在這種情況下預算耗盡了,讓每個人都更有壓力。另外也有對一些拍攝地點的巡禮,最惹人注目的就是片中賽巴斯汀住處的取景地布萊德伯利大樓(Bradbury Building)和華納兄弟建造的2019年洛杉磯街道外景,跟雷利的灰暗版本看起來相當不同。
- 紀錄片中還詳述試映的後製作業編輯與變更(口白與美滿結局,刪掉賀登住院的場景)、特效、范吉利斯的音樂,還有在麥可·戴理及史考特因電影作業遭到抨擊,使投資人跟製片者升到最高點的不愉快關係。還有戴克是否為複製人的問題被提出。雖然曾經身為悽慘的票房毒藥,《银翼杀手》卻在影片出租市場捲土重來,雷利的毛片版在1990年5月於洛杉磯「Fairfax」戲院試映時得到相當熱烈的迴響,讓華納兄弟要持有影片的麥可·艾瑞克(Michael Arick)重做一個導演版。
- 片長27分鐘的「震盪未來」(Future Shocks),是「Film 101」節目系列的其中一集,是由安大略電視台在2003年拍攝的較新紀錄片。其中訪問了執行製作人巴德·尤金(Bud Yorkin)與席德·米德(Syd Mead),也訪問了包括西恩·楊在內的演員,然而哈里遜·福特的訪談則依舊從缺。還有科幻小說作家羅伯·J·索耶(Robert J. Sawyer)的評論,以及整部紀錄片焦點的影評。奧墨斯代替福特參加這部影片,還有楊、沃許、卡西迪與桑德森敘述個人拍片期間的經驗。他們還敘述一個有關劇組人員拍攝雷利照片來製作T恤的故事。影片的各種版本被拿出來討論,還有《银翼杀手》對未來的預言有多麼精確。
- 2007年收錄於最終剪輯版DVD中的「危險的日子:银翼杀手幕後」(Dangerous Days:Making Blade Runner,片長213分鐘),由查爾斯·迪·羅吉瑞卡(Charles de Lauzirika)執導,是與最終剪輯版一併製作的紀錄片。全片由包括哈里遜·福特、西恩·楊、雷利·史考特在內的80多名幕前幕後工作人員訪談所構成。
- 全片分為8章,依序自企画開始到選角、美術設計、攝影、特効等製作過程陸續解說。最後一章並收錄關於《银翼杀手》所產生的種種爭論經緯。
小說
- 參考:小說與電影的差異性
在一個失敗作品之後,最初的電影劇本由漢普頓·芬奇(Hampton Fancher)於1980年選出。這個劇本是以菲利普·K·迪克的作品《仿生人是否夢見電子羊?》為基礎加以大幅度改編。然而芬奇的劇本較著重環境議題,而非小說中注重的人性與理念問題。當雷利·史考特接手本片後,他想要更改劇本,最後聘請了大衛·皮柏斯來接手芬奇不願意重寫的劇本。影片片名在寫作途中也更改好幾次,在定案為《银翼杀手》之前,芬奇近期的草稿是以《危險的日子》(Dangerous Days,此標題後來成為最終版DVD的附錄製作花絮紀錄片標題)來稱呼。而《银翼杀手》實際上是經過允許後借用威廉·S·布洛斯(William S. Burroughs)對亞倫·E·諾斯(Alan E. Nourse)1974年小說《銀翼殺手》的書名。
由於芬奇的劇本與小說的紛歧、電影拍攝前及拍攝中屢次重寫,還有史考特從未完整讀過原著小說的事實,使影片本身與原著相去甚遠。
最明顯的區別是原著中逃亡的不是人造人(現代已成功的試管嬰兒和發展中的複製人延長),而是外觀似人的機器人(仿生人),只是在最低限度地使用生物基因和組織,概念接近《未來戰士》的終結者。改寫的原因明顯是原著中忽略了只需要把受測試對象照X光,而不需要問話就可以分別人真人和仿生人的錯誤。相對下而電影強調人造人是因為沒有在足夠在人類社會經驗,而會在問話時被識破,代表了人之所以是人不只是生物學的存在也是社會的存在,而本片也引出在真實世界同樣未有足夠社會經驗的兒童的權利問題。
改寫招致許多批評,而儘管《仿生人是否夢見電子羊?》曾以《銀翼殺手》為小說標題再版,企圖要刺激買氣,支持者仍將其視爲兩部不同的獨立作品。有些小說的主題被忽略或完全被移除。包括人口的生殖能力、不孕症、宗教與大眾媒體的相關議題,還有狄克對於自己是否是人類的懷疑,以及真實與人造的情感與寵物的對比。
在菲利普於1982年過世前,影片製作人曾放映了一些粗略剪接的鏡頭讓他試看。雖然電影與他的原著之間有重大出入,而且他對好萊塢的疑慮眾所皆知,但他在看完後卻對影片變得非常有熱忱。甚至預言道:「這將會改變我們對電影的看法。」
系列作品
狄克的友人K·W·傑特撰寫了瑞克·戴克後續的故事,發行了三本官方承認的「銀翼殺手」小說續集,企圖融合《银翼杀手》與《仿生人是否夢見電子羊?》的諸多差異[112]。分別為《Blade Runner 2: The Edge of Human》、《Blade Runner 3: Replicant Night》及《Blade Runner 4: Eye and Talon》。然而小說《銀翼殺手第2集》與影片極不連貫,差異包括了死去角色的復活與大自然環境的修復。導致這本小說比起續集來更像是在平行宇宙發生的事情。
大衛·皮普爾斯這位《银翼杀手》的共同編劇與創作1998年電影《兵人》的劇作家,曾說過「兵人」是以成為「银翼杀手」周邊系列為目的創作。「兵人」的故事發生在同一個世界中,然而本片是屬於非官方版本的周邊作品,因為它從未被擁有影片《银翼杀手》所有權與其世界版權的合夥人正式承認過。
雖然不是正式的「銀翼殺手系列」的一員,許多影迷仍注意到1999年的電視影集Total Recall 2070與《银翼杀手》的相似性。許多人將其列入銀翼殺手系列,或者至少是與同一個世界的產物。這並不是毫無根據,因為「Total Recall 2070」的概念是基於菲利普·狄克的兩個作品:「We Can Remember It for You Wholesale」(電影《魔鬼總動員》原著)及《仿生人是否夢見電子羊?》,正是《银翼杀手》的原著而來。
遊戲及漫畫
- 银翼杀手衍生了兩款電腦遊戲。第一款為「CRL Group PLC」設計,在舊型電腦平台Commodore 64和ZX Spectrum上執行。另一款是美國Westwood Studios公司在個人電腦平台所設計的動作冒險遊戲《银翼杀手》,加入電影裡沒有的新角色和新劇情,並結合電影的聲優及場景。劇情設定是與電影同時進行的,玩家必須扮演另一個與戴克同樣職業,但從未見過面的複製人殺手(replicant-hunter)。遊戲有多線劇情,此外每個非玩家角色(NPC)都擁有自己獨立的AI。令人遺憾的是為了這款遊戲所開發的獨特3D引擎,在遊戲上市後這技術卻被超越了,使得遊戲的賣點大減。
- 银翼杀手原創棋盤遊戲1982年在加州被設計出來,這是個很類似《蘇格蘭特警》(Scotland Yard)的桌上型遊戲。
- 家用遊戲機PlayStation的遊戲-《劫持者》(Snatcher)更是大受银翼杀手的影響,兩者存在很多相似點及細節。[113]
- 阿爾奇·古拉德文將银翼杀手改編成漫畫:《A Marvel Comics Super Special: Blade Runner》,並在1982年9月出版。封面由吉姆·史特蘭柯(Jim Steranko)繪製,共45頁。彩色漫畫內容由艾爾·威廉森(Al Williamson)、卡洛斯·葛森(Carlos Garzon)、丹·格林(Dan Green)和雷夫·瑞斯(Ralph Reese)共同繪製。但由於改編漫畫後內容不佳,電影對白引用錯誤百出,不但普遍接受度低,還受到各方嘲笑。另外也有諷刺「银翼杀手」的模仿漫畫出現,是由「瘋狂」(Crazy)雜誌連載,叫做《倒楣殺手》(Blade Bummer)的作品。[114]
- 另一部《银翼杀手》相關漫畫是《人型反照》(Albedo Anthropomorphics),由史提夫·蓋勒希(Steve Gallacci)執筆。他創造了原型人造人Bad Rubber(Nubmer 0),用來諷刺電影銀翼殺手裡的擬人化複製人。電影主角戴克在這部漫畫裡面叫做Rick Duckard,是一隻鴨子。
續集
主要攝影於2016年7月開始。華納兄弟將負責美國國內的發行;而索尼(透過哥倫比亞影業)則擔任海外部份的發行商[115]。2016年3月11日,據《綜藝》雜誌報導,羅蘋·萊特將飾演其中一個角色[116],4月,巴帝斯塔、安娜·德哈瑪斯與希薇亞·荷克絲加入了劇組[117][118][119][120]。2016年6月,麥坎西·黛維斯以及巴克哈德·阿卜迪參與演出[121][122][123];大衛·達斯馬齊連和希安·阿巴斯於同年7月加入[124]。8月,傑瑞德·雷托確認參演[125]。
参见
參考資料
- ^ BLADE RUNNER. British Board of Film Classification. 1982-05-27 [2016-01-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3-22).
- ^ Blade Runner. American Film Institute. [2015-12-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11-06).
- ^ Blade Runner. British Film Institute. [2015-12-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12-06).
- ^ Blade Runner (1982). British Film Institute. London. [2017-02-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2-15).
- ^ Blade Runner – Box Office Data, DVD and Blu-ray Sales, Movie News, Cast and Crew Information, The Numbers, [2014-12-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12-16)
- ^ Blade Runner: The Final Cut (2007), Box Office Mojo, [2014-04-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4-12)
- ^ 2020 (1982) (Blu-ray + DVD) (終極剪輯版) (香港版). yesasia.com. [2018-07-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7-14).
- ^ Sammon, pp. xvi–xviii
- ^ Bukatman, p. 21; Sammon, p. 79
- ^ Conard, Mark T., The Philosophy of Neo-Noir, University Press of Kentucky, 2006 [2011-07-27], ISBN 978-0-8131-242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4-07)
- ^ Bukatman, p. 41
- ^ Greenwald, Ted, Read the Full Transcript of Wired's Interview with Ridley Scott, Wired Issue 15.10, 2007-09-26 [2011-07-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6-18)
- ^ Barber, Lynn, Scott's Corner, The Observer (London: Guardian News and Media), 2002-01-06 [2011-07-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07-20)
- ^ Hunt, Bill, Blade Runner: The Final Cut – All Versions, The Digital Bits, Inc., 2007-12-12 [2011-07-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2-22)
- ^ Sammon, pp. 353, 365
- ^ Blade Runner: The Final Cut, The Digital Bits, Inc., 2007-07-26 [2011-07-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2-22)
- ^ Blade Runner: The Final Cut (Ending Credits) (DVD), Warner Bros., 2007
- ^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18.7 Dangerous Days: Making Blade Runner (Blade Runner: The Final Cut DVD) , Warner Bros., 2007
- ^ Sammon, p. 211
- ^ Ford: "'Blade Runner'" Was a Nightmare", Moono.com, 2007-07-05 [2011-07-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2-24)
- ^ Sammon, p. 296
- ^ Carnevale, Rob, Getting Direct With Directors ... Ridley Scott, BBC, September 2006 [2011-07-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4-13)
- ^ Kennedy, Colin, And beneath lies, the truth, Empire, November 2000, (137): 76
- ^ In Conversation with Harrison Ford, Empire, April 2006, (202): 140
- ^ Smith, Neil, The Total Film Interview, Total Film (130), Summer 2007
- ^ 26.0 26.1 Ebert, Roger, Blade Runner: Director's Cut, rogerebert.com, 1992-09-11 [2011-07-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3-04)
- ^ 27.0 27.1 Sammon, p. 284
- ^ Hauer, Rutger, Live Chat – February 7, 2001, Rutger Hauer, [2011-07-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1-24)
- ^ Sammon, pp. 92–93
- ^ 30.0 30.1 Sammon, pp. 115–116
- ^ Bukatman, p. 72
- ^ Sammon, p. 170
- ^ Brinkley, Aaron, A Chat With William Sanderson, BladeZone – The Online Blade Runner Fan Club, 2000-10-05 [2011-07-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4-28)
- ^ Sammon, p. 150
- ^ Bukatman, p. 13; Sammon, p. 23
- ^ Dick quoted in Sammon, p. 23
- ^ Sammon, pp. 23–30
- ^ Sammon, pp. 43–49
- ^ Sammon, pp. 49–63
- ^ Sammon, p. 49
- ^ Bukatman, pp. 18–19; Sammon, pp. 64–67
- ^ Sammon, pp. 63–64
- ^ Sammon, pp. 67–69
- ^ Boonstra, John, A final interview with science fiction's boldest visionary, who talks candidly about Blade Runner, inner voices and the temptations of Hollywood, Rod Serling's the Twilight Zone Magazine, June 1982, 2 (3): 47–52 [2011-07-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5-28)
- ^ Blade Runner film, dedication after credits, 1:51:30
- ^ Sammon, p. 98
- ^ Sammon, p. 74
- ^ Wheale, Nigel, The Postmodern Arts: An Introductory Reader, Routledge: 107, 1995 [2011-07-27], ISBN 978-0-415-07776-7
- ^ Monahan, Mark, Director Maximus, The Telegraph (London), 2003-09-20 [2011-07-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06-21)
- ^ Sammon, p. 53
- ^ Giraud, Jean, The Long Tomorrow & Other SF Stories, Marvel, 1988, ISBN 978-0-87135-281-1
- ^ Bukatman, pp. 61–63; Sammon, p. 111
- ^ Sammon, pp. 79–80
- ^ The top 40 cars from feature films: 30. POLICE SPINNER, ScreenJunkies.com, 2010-03-30 [2011-07-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4-04),
though press kits for the film stated that the spinner was propelled by three engines: "conventional internal combustion, jet and anti-gravity".
- ^ Willoughby, Gary, BladeZone's Gary Willoughby has a One on One chat with Gene Winfield, the builder of the full size cars and spinners from the classic film Blade Runner., Bladezone, [2011-07-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9-27)
- ^ EMPSFM Brochure (PDF), Science Fiction Museum and Hall of Fame, [2011-07-27],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11-01-24)
- ^ Sammon, pp. 106–107
- ^ Blade Runner – Scoring the music, Nemo Studios, [2011-07-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10-19)
- ^ Sammon, pp. 271–274
- ^ 60.0 60.1 60.2 Sammon, pp. 419–423
- ^ Larsen, Peter, Film music, London: Reaktion Books: 179, 2007, ISBN 978-1-86189-341-3
- ^ 2019: Off-World Archives. Scribble.com. [2012-05-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5-18).
- ^ Jenkins, Mary. (1997) The Dystopian World of Blade Runner: An Ecofeminist Perspective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 64.0 64.1 Blade Runner – FAQ. Faqs.org. [2012-05-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4-04).
- ^ Kerman, Judith. (1991) Retrofitting Blade Runner: Issues in Ridley Scott's "Blade Runner" and Philip K. Dick's "Do Android's Dream of Electric Sheep?" ISBN 978-0-87972-510-5
- ^ Bukatman, pp. 80–83
- ^ Tristram Fane Saunders. Is Deckard a Replicant? The history of Blade Runner's most enduring mystery. The Daily Telegraph. October 5, 2017 [March 12, 2019]. (原始内容存档于March 11, 2019).
- ^ Sammon, p. 362
- ^ Peary, Danny (编), Directing Alien and Blade Runner: An Interview with Ridley Scott, Omni's Screen Flights, Screen Fantasies: The Future According to Science Fiction, Omni (magazine) / Doubleday (publisher): 293–302, 1984, ISBN 978-0-385-19202-6
- ^ Kaplan, Fred, A Cult Classic Restored, Again, The New York Times, September 30, 2007 [July 27, 2011], (原始内容存档于February 5, 2018),
The film's theme of dehumanization has also been sharpened. What has been a matter of speculation and debate is now a certainty: Deckard, the replicant-hunting cop, is himself a replicant. Mr. Scott confirmed this: 'Yes, he's a replicant. He was always a replicant.'
- ^ Adam White. What is a Blade Runner? And other questions you may have before seeing the sequel. The Daily Telegraph. October 2, 2017 [March 11, 2019]. (原始内容存档于March 29, 2019).
[RIDLEY SCOTT] Gaff, at the very end, leaves an origami, which is a piece of silver paper you might find in a cigarette packet, and it's a unicorn. Now, the unicorn in Deckard's daydream tells me that Deckard wouldn't normally talk about such a thing to anyone. If Gaff knew about that, it's Gaff's message to say, 'I've read your file, mate.'
- ^ Blade Runner riddle solved, BBC News, July 9, 2000 [July 27, 2011], (原始内容存档于April 6, 2014)
- ^ Bukatman, p. 83
- ^ Hills, Matt "Academic Textual Poachers: Blade Runner as Cult Canonical Film" in Brooker, pp. 124–141
- ^ Sammon, p. 309
- ^ Bukatman, p. 34; Sammon, p. 316
- ^ Sammon, pp. 316–317
- ^ Sammon, pp. 313–315
- ^ Hicks, Chris, Movie review: Blade Runner, Deseret News Publishing Co, 1992-09-11 [2011-07-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4-07)
- ^ Quoted in Sammon, p. 313 and p. 314, respectively
- ^ Kael, Pauline. Taking It All In. Holt, Rinehart and Winston. 1984: 360–365. ISBN 978-0-03-069361-8.
- ^ Ebert, Roger, Blade Runner: The Final Cut (1982), Chicago Sun-Times, 2007-11-03 [2011-07-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10-21)
- ^ 83.0 83.1 Blade Runner (1982). Rotten Tomatoes. [2013-06-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4-17).
- ^ NY Times: Blade Runner, NY Times, [2011-07-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5-17)
- ^ Hoberman, J., 100 Best Films of the 20th Century, Village Voice Critics' Poll, 2001 [2011-07-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3-31)
- ^ Online Film Critics Society: OFCS Top 100: Top 100 Sci-Fi Films, Awesome Inc, 2002-06-12 [2011-07-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3-13)
- ^ Sight & Sound Top Ten Poll 2002, Sight & Sound, 2002 [2011-07-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5-15)
- ^ Schröder, Nicolaus, 50 Klassiker, Film, Gerstenberg, 2002, ISBN 978-3-8067-2509-4 (德语)
- ^ 1001 Series, 1001beforeyoudie.com, 2002-07-22 [2011-07-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1-10)
- ^ Top 50 Cult Movies, Entertainment Weekly, 2003-05-23 [2011-07-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3-31)
- ^ Top 10 sci-fi films, Science, The Guardian (UK), [2011-07-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7-25)
- ^ Jha, Alok, Scientists vote Blade Runner best sci-fi film of all time, Film, The Guardian (UK), 2004-08-26 [2011-07-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3-08)
- ^ How we did it, Science, The Guardian (UK), 2004-08-26 [2011-07-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7-26)
- ^ Total Film, Film news Who is the greatest?, Total Film (Future Publishing), 2005-10-24 [2011-07-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1-23)
- ^ The Complete List – ALL-TIME 100 Movies, TIME, 2005-05-23 [2011-07-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08-22)
- ^ ALL-TIME 100 Movies, TIME, 2005-02-12 [2011-07-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08-31)
- ^ Corliss, Richard, All-Time 100 movies: Blade Runner (1982), TIME, 2005-02-12 [2011-07-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07-25)
- ^ George, Alison, Sci-fi special: Your all-time favourite science fiction, New Scientist (Reed Business Information Ltd), 2008-11-12 [2011-07-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4-06)
- ^ George, Alison, New Scientist's favourite sci-fi film, New Scientist (Reed Business Information Ltd), 2008-10-01 [2011-07-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4-06)
- ^ Empire Features, Empire, [2011-07-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10-14)
- ^ Pirrello, Phil; Collura, Scott; Schedeen, Jesse, Top 25 Sci-Fi Movies of All Time, IGN Entertainment Inc, [2011-07-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7-01)
- ^ Total Film, Film features: 100 Greatest Movies Of All Time, Total Film (Future Publishing), [2011-07-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12-22)
- ^ Sight & Sound 2012 critics top 250 films, Sight & Sound, 2012 [2012-09-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10-26)
- ^ Sight & Sound 2012 directors top 100 films, Sight & Sound, 2012 [2012-09-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4-18)
- ^ Hayashi, Chiaki, AFI's 100 Years ... 100 Movies – 10th Anniversary Edition (PDF), American Film Institute, 2007-07-20 [2011-07-27],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11-08-07)
- ^ AFI's 100 Years...100 Heroes & Villains Nominees (PDF). [2016-12-26].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13-11-04).
- ^ AFI's 100 Years...100 Movie Quotes Nominees (PDF). [2016-12-26].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11-06-28).
- ^ AFI's 100 Years of Film Scores Nominees (PDF). [2016-12-26].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13-11-06).
- ^ "Citizen Kane Stands the Test of Time"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June 20, 2007, News release about the 2007 list
- ^ American Film Institute, AFI's 10 Top 10, 2008-06-17 [2011-07-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3-03)
- ^ John Howell. What's new in Blade Runner: The Final Cut?. SFFMedia. 2007-12-09 [2007-12-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7-12-12).
- ^ Gray, Christy "Originals and Copies: The Fans of Philip K. Dick, Blade Runner and K. W. Jeter" in Brooker, pp. 142–156
- ^ Blade Runner & Snatcher. [2006-11-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7-01-04).
- ^ BladeZone.com – Crazy: Blade Runner Parody. [2006-11-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4-28).
- ^ Mia Galuppo. 'Blade Runner' Sequel Gets Release Date. The Hollywood Reporter. 2016-02-18 [2016-02-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2-18).
- ^ Kroll, Justin. Robin Wright Joins 'Blade Runner' Sequel in Key Role (EXCLUSIVE). Variety. 2016-03-31 [2016-12-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4-01).
- ^ Perry, Spencer. Dave Bautista teases Blade Runner 2 casting. Coming Soon. 2016-04-02 [2016-12-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4-06).
- ^ Pedersen, Erik. Dave Bautista Joins 'Blade Runner' Sequel. Deadline. 2016-04-04 [2016-12-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4-04).
- ^ Sneider, Jeff. 'Blade Runner 2' Casts 'Knock Knock' Star Ana De Armas. The Wrap. 2016-04-21 [2016-12-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4-23).
- ^ Petski, Denise. Sylvia Hoeks Boards 'Blade Runner' Sequel. Deadline. 2016-04-26 [2016-12-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4-27).
- ^ Kit, Borys. 'Martian' Actress Mackenzie Davis Joins 'Blade Runner' Sequel (Exclusive). The Hollywood Reporter. 2016-06-07 [2016-12-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6-08).
- ^ McNary, Dave. Barkhad Abdi Joins 'Blade Runner' Sequel. Variety. 2016-06-28 [2016-12-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6-29).
- ^ 'Blade Runner' Sequel Adds Barkhad Abdi to Cast. Hollywood Reporter. [2016-06-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7-01).
- ^ 'Blade Runner' Sequel Adds Two New Cast Members. [2016-12-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9-19).
- ^ Kroll, Justin. Jared Leto Joins 'Blade Runner' Sequel. 2016-08-18 [2016-08-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8-18).
參考書目
- Brooker, Will (编), The Blade Runner Experience, London: Wallflower, 2005, ISBN 978-1-904764-30-4
- Bukatman, Scott, BFI Modern Classics: Blade Runner, London: BFI (British Film Institute), 1997, ISBN 978-0-85170-623-8
- Sammon, Paul M., Future Noir: the Making of Blade Runner, London: Orion Media, 1996, ISBN 978-0-06-105314-6
外部連結
- 官方网站
- 互联网电影数据库(IMDb)上《Blade Runner》的资料(英文)
- TCM电影资料库上《银翼杀手》的资料(英文)
- 爛番茄上《Blade Runner》的資料(英文)
- 爛番茄上《Blade Runner: The Director's Cut》的資料(英文)
- Box Office Mojo上《银翼杀手》的資料(英文)
- Metacritic上《银翼杀手》的資料(英文)
- 开放目录项目中的“银翼杀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