鉨
此條目翻譯品質不佳。 |
鉨(拼音:nǐ,注音:ㄋ丨ˇ,粵拼:nei5,音同「你」;英語:Nihonium),是一種人工合成的化學元素,其化學符號為Nh,原子序數為113。鉨是一種放射性極強的超重元素及錒系後元素,所有同位素的半衰期都很短,非常不穩定,其最長壽的已知同位素是鉨-286,半衰期約10秒。在元素週期表中,鉨位於p區,是第7週期、第13族(硼族)的成員。
2003年,由俄羅斯與美國聯合組成的研究團隊在俄羅斯杜布納聯合原子核研究所(Joint Institute for Nuclear Research, JINR)首次探測到113號元素;2004年日本埼玉縣和光市的理化學研究所(理研)科學家團隊也有同樣發現。隨後幾年包含美國、德國、瑞典和中國工作的獨立科學家團隊,以及俄羅斯和日本的團隊都認為他們是最初的發現者。2015年,IUPAC / IUPAP聯合工作組確認了該元素,並將該元素的發現和命名權分配給理研,因為他們判斷理研已經證明其比JINR團隊更早觀察到113元素。理研團隊在2016年提出了nihonium的名稱,並於同年獲得批准,而這個名字源自「日本」的日語讀音(nihon)。
目前科學家對鉨元素所知甚少,因為它產量稀少,至今只合成出14個鉨原子,且在合成出的幾秒鐘內就會衰變成其他同位素,目前已知壽命最長的鉨同位素半衰期為9.5秒。雖然鉨同位素壽命短暫,但仍比預計的要長得多。包括鉨在內的一些超重核素的壽命異常地長,原因可由穩定島理論解釋:隨著中子數的增加,越重的鉨同位素越接近理論上的「穩定島」,半衰期也從幾毫秒漸增到幾秒。
根據計算,鉨應該具有與其同族元素硼、鋁、鎵、銦和鉈相似的性質。除硼之外的所有13族元素都是後過渡金屬(貧金屬),而科學家預期鉨也是後過渡金屬。但計算也顯示出鉨和其同族元素有幾個主要差異;例如鉨在+1氧化態下應比+3態更穩定,就像鉈一樣,但在+1態,鉨應該表現得更像銀和砈,而不是鉈。2017年的初步實驗表明,鉨元素的揮發性並不大,其大部分化學性質目前尚未明瞭。
概述
超重元素(英語:Superheavy element)是指原子序數超過103(鐒)的重元素。這些元素均為人工合成元素,具有極高的放射性,半衰期很短,非常不穩定。其中原子序位於104(鑪)與120(Ubn)之間者稱為錒系後元素;原子序位於121(Ubu)與153(Upt)之間者則稱為超錒系元素。目前所發現原子序數最大的超重元素是118號的鿫。由於超重元素的原子序數都大於92(鈾),因此所有的超重元素也都屬於超鈾元素。視對3族元素的定義,103號元素鐒也有可能為了完成第7周期過渡金屬,同樣列為超重元素。[4][5][6]
雖然超重元素的半衰期大多極短,且有隨着原子序數的增加而縮短的趨勢,然而也有例外:例如𨧀、鎶、鈇和鉝的一些同位素的半衰期就比預料中的還要長。格倫·西奧多·西博格預言了在這一系列元素中有更多的反常元素,並且把它們歸類於「穩定島」,即質子數或中子數為幻數的原子核具有特別的穩定性。
由於超重元素的生產難度極高,每次的產量也極少(至多數十顆原子),且半衰期都極短,非常不穩定,生成後會快速衰變,因此在科學研究之外沒有任何實際用途。
超重元素中未發現的元素及已發現但尚未正式命名的元素,皆使用IUPAC元素系統命名法。超重元素的命名曾引起很大的爭論,104到109號元素命名的爭論從二十世紀六十年代開始,一直到1997年才解決(參見超鐨元素爭議)。
概論
超重元素的合成
外部影片連結 | |
---|---|
基於澳大利亞國立大學的計算,核聚變未成功的可視化[7] |
超重元素[a]的原子核是在兩個不同大小的原子核[b]的聚變中產生的。粗略地說,兩個原子核的質量之差越大,兩者就越有可能發生反應。[13]由較重原子核組成的物質會作為靶子,被較輕原子核的粒子束轟擊。兩個原子核只能在距離足夠近的時候,才能聚變成一個原子核。原子核都帶正電荷,會因為靜電排斥力而相互排斥,所以只有兩個原子核的距離足夠短時,強核力才能克服這個排斥力並發生聚變。粒子束因此被粒子加速器大大加速,以使這種排斥力與粒子束的速度相比變得微不足道。[14]施加到粒子束上以加速它們的能量可以使它們的速度達到光速的十分之一。但是,如果施加太多能量,粒子束可能會分崩離析。[14]
不過,只是靠得足夠近不足以使兩個原子核聚變:當兩個原子核逼近彼此時,它們通常會融為一體約10−20秒,之後再分開(分開後的原子核不需要和先前相撞的原子核相同),而非形成單一的原子核。[14][15]這是因為在嘗試形成單個原子核的過程中,靜電排斥力會撕開正在形成的原子核。[14]每一對目標和粒子束的特徵在於其截面,即兩個原子核彼此接近時發生聚變的概率。[c]這種聚變是量子效應的結果,其中原子核可通過量子穿隧效應克服靜電排斥力。如果兩個原子核可以在該階段之後保持靠近,則多個核相互作用會導致能量的重新分配和平衡。[14]
兩個原子核聚變產生的原子核處於非常不穩定,[14]被稱為複合原子核的激發態。[17]複合原子核為了達到更穩定的狀態,可能會直接裂變,[18]或是放出一些中子來帶走激發能量。如果激發能量太小,無法放出中子,複合原子核就會放出γ射線來帶走激發能量。這個過程會在原子核碰撞後的10−16秒發生,並創造出更穩定的原子核。[18]原子核只有在10−14秒內不衰變,IUPAC/IUPAP聯合工作小組才會認為它是化學元素。這個值大約是原子核得到它的外層電子,顯示其化學性質所需的時間。[19][d]
衰變和探測
粒子束穿過目標後,會到達下一個腔室——分離室。如果反應產生了新的原子核,它就會存在於這個粒子束中。[21]在分離室中,新的原子核會從其它核素(原本的粒子束和其它反應產物)中分離,[e]到達半導體探測器後停止。這時標記撞擊探測器的確切位置、能量和到達時間。[21]這個轉移需要10−6秒的時間,因此原子核需要存在這麼長的時間才能被檢測到。[24]若衰變發生,衰變的原子核被再次記錄,並測量位置、衰變能量和衰變時間。[21]
原子核的穩定性源自於強核力,但強核力的作用距離很短,隨着原子核越來越大,強核力對最外層的核子(質子和中子)的影響減弱。同時,原子核會被質子之間,範圍不受限制的靜電排斥力撕裂。[25]強核力提供的核結合能以線性增長,而靜電排斥力則以原子序數的平方增長。後者增長更快,對重元素和超重元素而言變得越來越重要。[26][27]超重元素理論預測[28]及實際觀測到[29]的主要衰變方式,即α衰變和自發裂變都是這種排斥引起的。[f]幾乎所有會α衰變的核素都有超過210個核子,[31]而主要通過自發裂變衰變的最輕核素有238個核子。[29]有限位勢壘在這兩種衰變方式中抑制了原子核衰變,但原子核可以隧穿這個勢壘,發生衰變。[26][27]
放射性衰變中常產生α粒子是因為α粒子中的核子平均質量足夠小,足以使α粒子有多餘能量離開原子核。[33]自發裂變則是由靜電排斥力將原子核撕裂而致,會產生各種不同的產物。[27]隨着原子序數增加,自發裂變迅速變得重要:自發裂變的部分半衰期從92號元素鈾到102號元素鍩下降了23個數量級,[34]從90號元素釷到100號元素鐨下降了30個數量級。[35]早期的液滴模型因此表明有約280個核子的原子核的裂變勢壘會消失,因此自發裂變會立即發生。[27][36]之後的核殼層模型表明有大約300個核子的原子核將形成一個穩定島,其中的原子核不易發生自發裂變,而是會發生半衰期更長的α衰變。[27][36]隨後的研究發現預測存在的穩定島可能比原先預期的更遠,還發現長壽命錒系元素和穩定島之間的原子核發生變形,獲得額外的穩定性。[37]對較輕的超重核素[38]以及那些更接近穩定島的核素[34]的實驗發現它們比先前預期的更難發生自發裂變,表明核殼層效應變得重要。[g]
α衰變由發射出去的α粒子記錄,在原子核衰變之前就能確定衰變產物。如果α衰變或連續的α衰變產生了已知的原子核,則可以很容易地確定反應的原始產物。[h]因為連續的α衰變都會在同一個地方發生,所以通過確定衰變發生的位置,可以確定衰變彼此相關。[21]已知的原子核可以通過它經歷的衰變的特定特徵來識別,例如衰變能量(或更具體地說,發射粒子的動能)。[i]然而,自發裂變會產生各種分裂產物,因此無法從其分裂產物確定原始核素。[j]
嘗試合成超重元素的物理學家可以獲得的信息是探測器收集到的信息,即原子核到達探測器的位置、能量、時間以及它衰變的信息。他們分析這些數據並試圖得出結論,確認它確實是由新元素引起的。如果提供的數據不足以得出創造出來的核素確實是新元素的結論,且對觀察到的現象沒有其它解釋,就可能在解釋數據時出現錯誤。[k]
已發現的超重元素列表
元素名稱 | 元素符號 | 原子序數 | 首次合成年代 |
---|---|---|---|
鑪 | Rf | 104 | 1966(蘇聯),1969(美國)* |
𨧀 | Db | 105 | 1968(蘇聯),1970(美國)* |
𨭎 | Sg | 106 | 1974 |
𨨏 | Bh | 107 | 1981 |
𨭆 | Hs | 108 | 1984 |
䥑 | Mt | 109 | 1982 |
鐽 | Ds | 110 | 1994 |
錀 | Rg | 111 | 1994 |
鎶 | Cn | 112 | 1996 |
鉨 | Nh | 113 | 2003 |
鈇 | Fl | 114 | 1999 |
鏌 | Mc | 115 | 2003 |
鉝 | Lv | 116 | 2000 |
鿬 | Ts | 117 | 2010 |
鿫 | Og | 118 | 2002 |
* 視為共同擁有發現權 |
參見
注釋
- ^ 在核物理學中,原子序高的元素可稱為重元素,如82號元素鉛。超重元素通常指原子序大於103(也有大於100[8]或112[9]的定義)的元素。有定義認為超重元素等同於錒系後元素,因此認為還未發現的超錒系元素不是超重元素。[10]
- ^ 2009年,由尤里·奧加涅相引領的團隊發表了他們嘗試通過對稱的136Xe + 136Xe反應合成𨭆的結果。他們未能在這個反應中觀察到單個原子,因此設置截面,即發生核反應的概率的上限為2.5 pb。[11]作為比較,發現𨭆的反應208Pb + 58Fe的截面為19+19
-11 pb。[12] - ^ 施加到粒子束以加速它的能量也會影響截面。舉個例子,在28
14Si
+ 1
0n
→ 28
13Al
+ 1
1p
反應中,截面會從12.3 MeV的370 mb變化成18.3 MeV的160 mb,最高值是13.5 MeV的380 mb。[16] - ^ 這個值也是普遍接受的複合原子核壽命上限。[20]
- ^ 分離基於產生的原子核會比未反應的粒子束更慢地通過目標這一點。分離器中包含電場和磁場,它們對運動粒子的影響會因粒子的特定速度而被抵消。[22]飛行時間質譜法和反衝能量的測量也有助於分離,兩者結合可以估計原子核的質量。[23]
- ^ 不是所有放射性衰變都是因為靜電排斥力導致的,β衰變便是弱核力導致的。[30]
- ^ 早在1960年代,人們就已經知道原子核的基態在能量和形狀上的不同,也知道核子數為幻數時,原子核就會更穩定。然而,當時人們假設超重元素的原子核因為過於畸形,無法形成核子結構。[34]
- ^ 超重元素的原子核的質量通常無法直接測量,所以是根據另一個原子核的質量間接計算得出的。[39]2018年,勞倫斯伯克利國家實驗室首次直接測量了超重原子核的質量,[40]它的質量是根據轉移後原子核的位置確定的(位置有助於確定其軌跡,這與原子核的質荷比有關,因為轉移是在有磁鐵的情況下完成的)。[41]
- ^ 如果在真空中發生衰變,那麼由於孤立系統在衰變前後的總動量必須保持守恆,衰變產物也將獲得很小的速度。這兩個速度的比值以及相應的動能比值與兩個質量的比值成反比。衰變能量等於α粒子和衰變產物的已知動能之和。[31]這些計算也適用於實驗,但不同之處在於原子核在衰變後不會移動,因為它與探測器相連。
- ^ 自發裂變由蘇聯科學家格奧爾基·弗廖羅夫發現,[42]而他也是杜布納聯合原子核研究所的科學家,所以自發裂變就成了杜布納聯合原子核研究所經常討論的課題。[43]勞倫斯伯克利國家實驗室的科學家認為自發裂變的信息不足以聲稱合成元素,他們認為對自發裂變的研究還不夠充分,無法將其用於識別新元素,因為很難確定複合原子核是不是僅噴射中子,而不是質子或α粒子等帶電粒子。[20]因此,他們更喜歡通過連續的α衰變將新的同位素與已知的同位素聯繫起來。[42]
- ^ 舉個例子,1957年,瑞典斯德哥爾摩省斯德哥爾摩的諾貝爾物理研究所錯誤鑑定102號元素。[44]早先沒有關於該元素發現的明確聲明,所以瑞典、美國、英國發現者將其命名為nobelium。後來證明該鑑定是錯誤的。[45]次年,勞倫斯伯克利國家實驗室無法重現瑞典的結果。他們宣布合成了該元素,但後來也被駁回。[45]杜布納聯合原子核研究所堅持認為他們第一個發現該元素,並建議把新元素命名為joliotium,[46]而這個名稱也沒有被接受(他們後來認為102號元素的命名是倉促的)。[47]由於nobelium這個名稱在三十年間已被廣泛使用,因此沒有更名。[48]
參考資料
- ^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Haire, Richard G. Transactinides and the future elements. Morss; Edelstein, Norman M.; Fuger, Jean (編). The Chemistry of the Actinide and Transactinide Elements 3rd. Dordrecht, The Netherlands: Springer Science+Business Media. 2006. ISBN 1-4020-3555-1.
- ^ 2.0 2.1 2.2 2.3 Seaborg, Glenn T. transuranium element (chemical element). Encyclopædia Britannica. ca. 2006 [2010-03-1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0-11-30).
- ^ Royal Society of Chemistry. Ununtrium. [19 December 201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1-23).
- ^ Neve, Francesco. Chemistry of superheavy transition metals. Journal of Coordination Chemistry. 2022, 75 (17–18): 2287–2307. S2CID 254097024. doi:10.1080/00958972.2022.2084394.
- ^ Mingos, Michael. Essential Trends in Inorganic Chemistry.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8: 387. ISBN 978-0-19-850109-1.
- ^ A New Era of Discovery: the 2023 Long Range Plan for Nuclear Science (PDF). U.S. Department of Energy. October 2023 [20 October 2023]. (原始內容 (PDF)存檔於2023-10-05) –透過OSTI.
Superheavy elements (Z > 102) are teetering at the limits of mass and charge.
- ^ Wakhle, A.; Simenel, C.; Hinde, D. J.; et al. Simenel, C.; Gomes, P. R. S.; Hinde, D. J.; et al , 編. Comparing Experimental and Theoretical Quasifission Mass Angle Distributions. European Physical Journal Web of Conferences. 2015, 86: 00061. ISSN 2100-014X. doi:10.1051/epjconf/20158600061 .
- ^ Krämer, K. Explainer: superheavy elements. Chemistry World. 2016 [2020-03-1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5-15) (英語).
- ^ Discovery of Elements 113 and 115. Lawrence Livermore National Laboratory. [2020-03-1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9-11).
- ^ Eliav, E.; Kaldor, U.; Borschevsky, A. Electronic Structure of the Transactinide Atoms. Scott, R. A. (編). Encyclopedia of Inorganic and Bioinorganic Chemistry. John Wiley & Sons: 1–16. 2018. ISBN 978-1-119-95143-8. doi:10.1002/9781119951438.eibc2632 (英語).
- ^ Oganessian, Yu. Ts.; Dmitriev, S. N.; Yeremin, A. V.; et al. Attempt to produce the isotopes of element 108 in the fusion reaction 136Xe + 136Xe. Physical Review C. 2009, 79 (2): 024608. ISSN 0556-2813. doi:10.1103/PhysRevC.79.024608 (英語).
- ^ Münzenberg, G.; Armbruster, P.; Folger, H.; et al. The identification of element 108 (PDF). Zeitschrift für Physik A. 1984, 317 (2): 235–236 [20 October 2012]. Bibcode:1984ZPhyA.317..235M. doi:10.1007/BF01421260. (原始內容 (PDF)存檔於7 June 2015).
- ^ Subramanian, S. Making New Elements Doesn't Pay. Just Ask This Berkeley Scientist. Bloomberg Businessweek. [2020-01-1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12-11).
- ^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Ivanov, D. Сверхтяжелые шаги в неизвестное [Superheavy steps into the unknown]. nplus1.ru. 2019 [2020-02-0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4-23) (俄語).
- ^ Hinde, D. Something new and superheavy at the periodic table. The Conversation. 2017 [2020-01-3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3-17) (英語).
- ^ Kern, B. D.; Thompson, W. E.; Ferguson, J. M. Cross sections for some (n, p) and (n, α) reactions. Nuclear Physics. 1959, 10: 226–234. doi:10.1016/0029-5582(59)90211-1 (英語).
- ^ Nuclear Reactions (PDF): 7–8. [2020-01-27].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20-11-30). Published as Loveland, W. D.; Morrissey, D. J.; Seaborg, G. T. Nuclear Reactions. Modern Nuclear Chemistry. John Wiley & Sons, Inc. 2005: 249–297. ISBN 978-0-471-76862-3. doi:10.1002/0471768626.ch10 (英語).
- ^ 18.0 18.1 Krása, A. Neutron Sources for ADS. Faculty of Nuclear Sciences and Physical Engineering (Czech Technical University in Prague). 2010: 4–8. S2CID 28796927.
- ^ Wapstra, A. H. Criteria that must be satisfied for the discovery of a new chemical element to be recognized (PDF). Pure and Applied Chemistry. 1991, 63 (6): 883 [2021-11-28]. ISSN 1365-3075. doi:10.1351/pac199163060879.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21-10-11) (英語).
- ^ 20.0 20.1 Hyde, E. K.; Hoffman, D. C.; Keller, O. L. A History and Analysis of the Discovery of Elements 104 and 105. Radiochimica Acta. 1987, 42 (2): 67–68 [2021-11-27]. ISSN 2193-3405. doi:10.1524/ract.1987.42.2.5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11-27).
- ^ 21.0 21.1 21.2 21.3 Chemistry World. How to Make Superheavy Elements and Finish the Periodic Table [Video]. Scientific American. 2016 [2020-01-2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4-21) (英語).
- ^ Hoffman, Ghiorso & Seaborg 2000,第334頁.
- ^ Hoffman, Ghiorso & Seaborg 2000,第335頁.
- ^ Zagrebaev, V.; Karpov, A.; Greiner, W. Future of superheavy element research: Which nuclei could be synthesized within the next few years?. Journal of Physics: Conference Series. 2013, 420: 3. ISSN 1742-6588. doi:10.1088/1742-6596/420/1/012001 .
- ^ Beiser 2003,第432頁.
- ^ 26.0 26.1 Pauli, N. Alpha decay (PDF). Introductory Nuclear, Atomic and Molecular Physics (Nuclear Physics Part). Université libre de Bruxelles. 2019 [2020-02-16].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21-11-28).
- ^ 27.0 27.1 27.2 27.3 27.4 Pauli, N. Nuclear fission (PDF). Introductory Nuclear, Atomic and Molecular Physics (Nuclear Physics Part). Université libre de Bruxelles. 2019 [2020-02-16].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21-10-21).
- ^ Staszczak, A.; Baran, A.; Nazarewicz, W. Spontaneous fission modes and lifetimes of superheavy elements in the nuclear density functional theory. Physical Review C. 2013, 87 (2): 024320–1. ISSN 0556-2813. doi:10.1103/physrevc.87.024320 .
- ^ 29.0 29.1 Kondev, F. G.; Wang, M.; Huang, W. J.; Naimi, S.; Audi, G. The NUBASE2020 evaluation of nuclear properties (PDF). Chinese Physics C. 2021, 45 (3): 030001. doi:10.1088/1674-1137/abddae.
- ^ Beiser 2003,第439頁.
- ^ 31.0 31.1 Beiser 2003,第433頁.
- ^ Aksenov, N. V.; Steinegger, P.; Abdullin, F. Sh.; et al. On the volatility of nihonium (Nh, Z = 113). The European Physical Journal A. 2017, 53 (7): 158. ISSN 1434-6001. doi:10.1140/epja/i2017-12348-8 (英語).
- ^ Beiser 2003,第432–433頁.
- ^ 34.0 34.1 34.2 Oganessian, Yu. Nuclei in the "Island of Stability" of Superheavy Elements. Journal of Physics: Conference Series. 2012, 337: 012005–1–012005–6. ISSN 1742-6596. doi:10.1088/1742-6596/337/1/012005 .
- ^ Moller, P.; Nix, J. R. Fission properties of the heaviest elements (PDF). Dai 2 Kai Hadoron Tataikei no Simulation Symposium, Tokai-mura, Ibaraki, Japan. University of North Texas. 1994 [2020-02-16].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21-11-01).
- ^ 36.0 36.1 Oganessian, Yu. Ts. Superheavy elements. Physics World. 2004, 17 (7): 25–29 [2020-02-16]. doi:10.1088/2058-7058/17/7/3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11-28).
- ^ Schädel, M. Chemistry of the superheavy elements. Philosophical Transactions of the Royal Society A: Mathematical, Physical and Engineering Sciences. 2015, 373 (2037): 20140191. ISSN 1364-503X. PMID 25666065. doi:10.1098/rsta.2014.0191 (英語).
- ^ Hulet, E. K. Biomodal spontaneous fission. 50th Anniversary of Nuclear Fission, Leningrad, USSR. 1989. Bibcode:1989nufi.rept...16H.
- ^ Oganessian, Yu. Ts.; Rykaczewski, K. P. A beachhead on the island of stability. Physics Today. 2015, 68 (8): 32–38 [2021-11-28]. ISSN 0031-9228. OSTI 1337838. doi:10.1063/PT.3.288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11-28) (英語).
- ^ Grant, A. Weighing the heaviest elements. Physics Today. 2018. doi:10.1063/PT.6.1.20181113a (英語).
- ^ Howes, L. Exploring the superheavy elements at the end of the periodic table. Chemical & Engineering News. 2019 [2020-01-2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11-28) (英語).
- ^ 42.0 42.1 Robinson, A. E. The Transfermium Wars: Scientific Brawling and Name-Calling during the Cold War. Distillations. 2019 [2020-02-2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11-28) (英語).
- ^ Популярная библиотека химических элементов. Сиборгий (экавольфрам) [Popular library of chemical elements. Seaborgium (eka-tungsten)]. n-t.ru. [2020-01-0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08-23) (俄語). Reprinted from Экавольфрам [Eka-tungsten]. Популярная библиотека химических элементов. Серебро — Нильсборий и далее [Popular library of chemical elements. Silver through nielsbohrium and beyond]. Nauka. 1977 (俄語).
- ^ Nobelium - Element information, properties and uses | Periodic Table. Royal Society of Chemistry. [2020-03-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3-08) (英語).
- ^ 45.0 45.1 Kragh 2018,第38–39頁.
- ^ Kragh 2018,第40頁.
- ^ Ghiorso, A.; Seaborg, G. T.; Oganessian, Yu. Ts.; et al. Responses on the report 'Discovery of the Transfermium elements' followed by reply to the responses by Transfermium Working Group (PDF). Pure and Applied Chemistry. 1993, 65 (8): 1815–1824 [2016-09-07]. doi:10.1351/pac199365081815.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13-11-25) (英語).
- ^ Commission on Nomenclature of Inorganic Chemistry. Names and symbols of transfermium elements (IUPAC Recommendations 1997) (PDF). Pure and Applied Chemistry. 1997, 69 (12): 2471–2474 [2021-11-28]. doi:10.1351/pac199769122471.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21-10-11) (英語).
參考書目
- Beiser, A. Concepts of modern physics 6th. McGraw-Hill. 2003. ISBN 978-0-07-244848-1. OCLC 48965418.
- Hoffman, D. C.; Ghiorso, A.; Seaborg, G. T. The Transuranium People: The Inside Story. World Scientific. 2000. ISBN 978-1-78-326244-1.
- Kragh, H. From Transuranic to Superheavy Elements: A Story of Dispute and Creation. Springer. 2018. ISBN 978-3-319-75813-8.
歷史
發現
2003年8月,科學家在鏌的衰變產物中首次探測到鉨。2004年2月1日,一個由俄羅斯杜布納聯合核研究所和美國勞倫斯利福摩爾國家實驗室聯合組成的研究小組發表了這一項發現。[1][2]
2004年7月23日,日本理化學研究所(理研;RIKEN)的森田浩介使用209Bi和70Zn之間的冷融合反應,探測到了一個278Nh原子。他們在2004年9月28日發表這項發現。[3]
實驗結果在2004年得到證實,中國近代物理研究所探測到的266Bh衰變特性和日本理研所探測到的衰變活動特性相同(詳見𨨏)。
理研小組在2005年4月2日又合成了一個鉨原子,衰變數據與第一次的不同,但這可能是因為產生了穩定的同核異構體。
美俄合作小組對衰變產物268Db進行化學實驗,進一步證實了鉨的發現。鉨的α衰變鏈半衰期與實驗數據相符。[4]
由於日本科學家未充分觀察該元素轉化為其他元素的情形,因此這一發現因證據不足而未被承認。日本理研於2012年9月26日第三次宣布合成出了113號元素,方法是利用加速器使鋅和鉍原子相互碰撞。[5]
2015年12月,IUPAC和IUPAP宣布承認113號元素,並賦予日本理研優先命名權。[6]
命名
Ununtrium(Uut)是IUPAC所賦予的臨時系統命名。研究科學家通常只稱之為「元素113」(或E113)。
命名提議
杜布納小組的Dmitriev和理研小組的森田浩介分別對命名Uut進行了提議。國際純粹與應用化學聯合會(IUPAC)及國際純粹與應用物理聯合會(IUPAP)的聯合工作小組將決定哪一方有權進行命名。2011年,IUPAC審核了兩方曾進行的實驗,認為實驗並未符合「發現元素」的標準。[7]
2015年12月31日,理研取得本元素的命名權,並被IUPAC認為Uut符合「發現元素」標準,這也是首次由亞洲國家取得新元素命名權。本元素原本被預計命名為Japonium[8],符號Jp,跟日本的縮寫一樣,但此命名未被使用,這是因為這個名稱會涉及Jap,一個貶低日本人的詞語,所以日本人拒絕使用此名稱。
以下為曾經提議使用的名稱:
提議名稱 | 根據 |
---|---|
Japonium[9][8] | 日本(Japan),小組所處的國家 |
Nihonium[10] | 日本的日語羅馬字拼法之一 |
Rikenium[9] | 理研(RIKEN),小組所處的研究所 |
Nishinanium[11] | 仁科芳雄,日本物理學家 |
Becquerium | 亨利·貝克勒,法國物理學家(此為俄羅斯提議的名字,原本是給110號元素的) |
2016年6月8日,IUPAC宣佈計劃根據理化學研究所的建議將113號元素命名為「Nihonium」,符號為Nh。[12]此名稱於2016年11月28日正式獲得認可。[13]
此外,日本化學家小川正孝曾於1908年宣佈發現了第43號元素,並將其命名為「Nipponium」(Np),以紀念其本國日本(Nippon)。然而,後來的分析則指出,他所發現的是和43號元素同族的75號元素(即錸),而43號元素鎝則在1936年被人工合成出。[14]
中文名稱
此元素剛開始被譯為鈤,因為此元素的命名來源自日本的國家名稱,但是因為此名稱違反以西方讀音作為元素中文名稱的習慣,因此並沒有被採用,而由於鈮這名稱已經給了41號元素,所以有人提議以第二個音節來命名,命名為鋐(類似鈧元素的情況),但是由於中文名稱大多數都使用第一個音節,所以這個提議也沒有被採用。2017年1月15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全國科學技術名詞審定委員會聯合國家語言文字工作委員會組織化學、物理學、語言學界專家召開了113號、115號、117號、118號元素中文定名會,通過了將此元素命名為「鉨」(讀音同「你」)的方案。[15][16]
2017年4月5日,中華民國國家教育研究院的化學名詞審譯委員會審譯修正通過之「化學元素一覽表」將此元素命名為「鉨」,音同「你」。[17]
「鉨」字已收錄在統一碼漢字基本區中,碼位為U+9268。該字有「絡絲」、「絡絲之具」兩意,並兼為繁體字「
同位素與核特性
目前已知的鉨同位素共有6個,質量數分別為278和282-286,全部都具有極高的放射性,半衰期極短,非常不穩定,且較重的同位素大多比較輕的同位素來的穩定,因為它們更接近穩定島的中心,其中最長壽的同位素為鉨-286,半衰期約8秒,也是目前發現最重的鉨同位素。其他半衰期超過一秒的同位素有鉨-285和未經證實的鉨-287及鉨-290。目前發現的鉨同位素都會發生α衰變形成錀的同位素[19],但有跡象表明鉨-284也能通過電子捕獲衰變成鎶-284。[20]
核合成
能產生Z=113覆核的目標、發射體組合
下表列出各種可用以產生113號元素的目標、發射體組合。
目標 | 發射體 | CN | 結果 |
---|---|---|---|
208Pb | 71Ga | 279Nh | 尚未嘗試 |
209Bi | 70Zn | 279Nh | 反應成功 |
232Th | 51V | 283Nh | 尚未嘗試 |
238U | 45Sc | 283Nh | 尚未嘗試 |
237Np | 48Ca | 285Nh | 反應成功 |
244Pu | 41K | 285Nh | 尚未嘗試 |
243Am | 40Ar | 283Nh | 尚未嘗試 |
248Cm | 37Cl | 285Nh | 尚未嘗試 |
249Bk | 36S | 285Nh | 尚未嘗試 |
249Cf | 31P | 280Nh | 尚未嘗試 |
冷聚變
209Bi(70Zn,xn)279-xNh (x=1)
德國重離子研究所小組在1998年首次嘗試合成鉨,使用了以上的冷聚變反應。在兩次實驗中,他們均沒有發現任何原子,計算出的截面為900 fb。[21]他們在2003年重複進行實驗,並將截面下降至400 fb。[21]2003年末,日本理研小組利用充氣反沖核分離器進行了以上反應,截面達到140 fb。2003年12月至2004年8月,他們進行了長度為8個月的離子輻射,並把敏感度提高到51 fb。這時他們探測到一個278Nh原子。[3]在2005年,他們幾次重複實驗,並再發現一個原子。經過計算,兩個原子的截面為有記錄以來最低的31 fb。2006年重複的實驗並未發現更多的原子,因此目前的產量值只有23 fb。
熱聚變
237Np(48Ca,xn)285-xNh (x=3)
2006年6月,美俄合作小組通過237Np和48Ca間的熱聚變反應直接合成了鉨。實驗發現了兩個282Nh原子,截面為900 fb。[22]
作為衰變產物
同位素發現時序
同位素 | 發現年份 | 核反應 |
---|---|---|
278Nh | 2004年 | 209Bi(70Zn,n) [3] |
279Nh | 未知 | |
280Nh | 未知 | |
281Nh | 未知 | |
282Nh | 2006年 | 237Np(48Ca,3n)[22] |
283Nh | 2003年 | 243Am(48Ca,4n)[1] |
284Nh | 2003年 | 243Am(48Ca,3n)[1] |
285Nh | 2009年 | 249Bk(48Ca,4n)[23] |
286Nh | 2009年 | 249Bk(48Ca,3n)[23] |
同位素產量
下表列出直接合成鉨的核聚變反應的截面和激發能量。粗體數據代表從激發函數算出的最大值。+代表觀測到的出口通道。
冷聚變
發射體 | 目標 | CN | 1n | 2n | 3n |
---|---|---|---|---|---|
70Zn | 209Bi | 279Nh | 23 fb |
熱聚變
發射體 | 目標 | CN | 3n | 4n | 5n |
---|---|---|---|---|---|
48Ca | 237Np | 285Nh | 0.9 pb, 39.1 MeV [22] |
理論計算
蒸發殘留物截面
下表列出各種目標-發射體組合,並給出最高的預計產量。
DNS = 雙核系統; σ = 截面
目標 | 發射體 | CN | 通道(產物) | σmax | 模型 | 參考資料 |
---|---|---|---|---|---|---|
209Bi | 70Zn | 279Nh | 1n (278113) | 30 fb | DNS | [24] |
237Np | 48Ca | 285Nh | 3n (282113) | 0.4 pb | DNS | [25] |
化學屬性
推算的化學屬性
氧化態
鉨預計將為7p系第1個元素,並是元素週期表中13 (IIIA)族最重的成員,位於鉈之下。這一族的氧化態為+III,但由於相對論,7s軌域的穩定性會造成惰性電子對效應,因此它只形成穩定的+I態,Nh+/Nh的標準電極電勢更高,預測達到 0.6 V,就如惰性的金屬,難以形成穩定的化學鍵,與銠和釕一樣不易發生反應[26]。
化學特性
鉨的化學特性能從鉈的特性中推算出來。因此,它應該會形成Nh2O、NhF、NhCl、NhBr和NhI。但如果能達到+III態,鉨則應只能形成Nh2O3和NhF3。7p軌域的自旋-軌道分離可能會使−1態也較穩定,類似於Au(−1)(金化物)。
參見
注釋
參考資料
- ^ 1.0 1.1 1.2 "Experiments on the synthesis of element 115 in the reaction 243Am(48Ca,xn)291-x115"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Oganessian et al., JINR Preprints, 2003. Retrieved on 3 March 2008
- ^ Oganessian, Yu. Ts.; Utyonkoy, V.; Lobanov, Yu.; Abdullin, F.; Polyakov, A.; Shirokovsky, I.; Tsyganov, Yu.; Gulbekian, G.; Bogomolov, S. Experiments on the synthesis of element 115 in the reaction 243Am(48Ca,xn)291-x115. Physical Review C. 2004, 69 (2): 021601. doi:10.1103/PhysRevC.69.021601.
- ^ 3.0 3.1 3.2 Morita, Kosuke; Morimoto, Kouji; Kaji, Daiya; Akiyama, Takahiro; Goto, Sin-Ichi; Haba, Hiromitsu; Ideguchi, Eiji; Kanungo, Rituparna; Katori, Kenji. Experiment on the Synthesis of Element 113 in the Reaction 209Bi(70Zn, n)278113. Journal of the Physical Society of Japan. 2004, 73 (10): 2593. doi:10.1143/JPSJ.73.2593.
- ^ P. Roy Chowdhury, D. N. Basu and C. Samanta. α decay chains from element 113. Phys. Rev. C. 2007, 75 (4): 047306. doi:10.1103/PhysRevC.75.047306.
- ^ 日本發現元素周期表第113號元素存在證據 http://cn.nikkei.com/industry/scienceatechnology/3732-20120927.html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 ^ Discovery and Assignment of Elements with Atomic Numbers 113, 115, 117 and 118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IUPAC (2015-12-30)
- ^ Barber, Robert C.; Karol, Paul J.; Nakahara, Hiromichi; Vardaci, Emanuele; Vogt, Erich W. Discovery of the elements with atomic numbers greater than or equal to 113 (IUPAC Technical Report). Pure and Applied Chemistry. 2011: 1. doi:10.1351/PAC-REP-10-05-01.
- ^ 8.0 8.1 ‘Japonium’ said to be heaviest element. The Japan Times. 2004-09-30 [2016-01-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2-15) (英語).
- ^ 9.0 9.1 RIKEN NEWS November 2004. [9 February 200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08-26).
- ^ Japan scientists plan to name atomic element 113 'Nihonium'. Mainichi Shimbun. 2016-06-0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6-09).
Japanese scientists who discovered the atomic element 113 plan to name it "Nihonium," sources close to the matter said Wednesday.
- ^ 新元素113番、日本の発見確実に 合成に3回成功. 日本經濟新聞. 2012-09-27 [2012-10-1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09-30) (日語).
- ^ IUPAC IS NAMING THE FOUR NEW ELEMENTS NIHONIUM, MOSCOVIUM, TENNESSINE, AND OGANESSON. IUPAC. [2016-06-0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6-08) (英語).
- ^ Elements 113, 115, 117, and 118 are now formally named nihonium (Nh), moscovium (Mc), tennessine (Ts), and oganesson (Og). IUPAC. 2016-11-30 [2016-11-3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11-30).
- ^ Yoshihara, H. K. Discovery of a new element 'nipponiumʼ: re-evaluation of pioneering works of Masataka Ogawa and his son Eijiro Ogawa. Spectrochimica Acta Part B Atomic Spectroscopy. 2004, 59 (8): 1305–1310. Bibcode:2004AcSpe..59.1305Y. doi:10.1016/j.sab.2003.12.027 (英語).
- ^ 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公布113号、115号、117号、118号元素的中文名称. 中國科技術語: 25–25. [2020-11-06].
- ^ 全国科技名词委联合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召开113号、115号、117号、118号元素中文定名会. [2017-02-1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11-06) (中文(中國大陸)).,Unicode9.0暫無此字,應為「鉨」或「鑈」的簡化字。
- ^ 本院化學名詞審譯委員會審譯修正通過之「化學元素一覽表」,歡迎使用並提供寶貴建議。. 國家教育研究院. 2017-04-05 [2017-04-1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4-18) (中文(臺灣)).
- ^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鉨. [2018-11-1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7-01).
- ^ Sonzogni, Alejandro. Interactive Chart of Nuclides. National Nuclear Data Center: Brookhaven National Laboratory. [6 June 2008].
- ^ Forsberg, Ulrika. Recoil-α-fission and recoil-α–α-fission events observed in the reaction 48Ca + 243Am. Nuclear Physics A. September 2016, 953: 117–138. Bibcode:2016NuPhA.953..117F. S2CID 55598355. arXiv:1502.03030 . doi:10.1016/j.nuclphysa.2016.04.025.
- ^ 21.0 21.1 "Search for element 113" 網際網路檔案館的存檔,存檔日期2012-02-19., Hofmann et al., GSI report 2003. Retrieved on 3 March 2008
- ^ 22.0 22.1 22.2 Oganessian; Utyonkov, V.; Lobanov, Yu.; Abdullin, F.; Polyakov, A.; Sagaidak, R.; Shirokovsky, I.; Tsyganov, Yu.; Voinov, A.; et al. Synthesis of the isotope 282113 in the 237Np+48Ca fusion reaction (PDF). Phys. Rev. C. 2007, 76: 011601(R) [2011-06-09]. doi:10.1103/PhysRevC.76.011601. (原始內容 (PDF)存檔於2011-08-23).
- ^ 23.0 23.1 Oganessian, Yu. Ts.; Abdullin, F. Sh.; Bailey, P. D.; Benker, D. E.; Bennett, M. E.; Dmitriev, S. N.; Ezold, J. G.; Hamilton, J. H.; Henderson, R. A. Synthesis of a New Element with Atomic Number Z=117. Physical Review Letters. 2010, 104 (14). doi:10.1103/PhysRevLett.104.142502.
- ^ Feng, Zhao-Qing; Jin, Gen-Ming; Li, Jun-Qing; Scheid, Werner. Formation of superheavy nuclei in cold fusion reactions. Physical Review C. 2007, 76 (4): 044606. arXiv:0707.2588 . doi:10.1103/PhysRevC.76.044606.
- ^ Feng, Z; Jin, G; Li, J; Scheid, W. Production of heavy and superheavy nuclei in massive fusion reactions. Nuclear Physics A. 2009, 816: 33. arXiv:0803.1117 . doi:10.1016/j.nuclphysa.2008.11.003.
- ^ Fricke, Burkhard. Superheavy elements: a prediction of their chemical and physical properties. Recent Impact of Physics on Inorganic Chemistry. 1975, 21: 89–144 [4 October 2013]. doi:10.1007/BFb011649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10-04).
外部連結
- 元素鉨在洛斯阿拉莫斯國家實驗室的介紹(英文)
- EnvironmentalChemistry.com —— 鉨(英文)
- 元素鉨在The Periodic Table of Videos(諾丁漢大學)的介紹(英文)
- 元素鉨在Peter van der Krogt elements site的介紹(英文)
- WebElements.com – 鉨(英文)
- Uut and Uup Add Their Atomic Mass to Periodic Table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 Apsidium: Ununtrium 113 Uut
- Discovery of Elements 113 and 115
- Superheavy elements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 3個目の113番元素の合成を新たな崩壊経路で確認,理化學研究所2012年9月25日/相關中文新聞:日研究人員稱第三次合成113號元素[永久失效連結],新華社2012年9月2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