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中港路
台中港路 ◀ Taichung Port Road ▶ | |
---|---|
类型 | 省道 |
道路长度 | 16.5千米(10.3英里) |
隶属 | 台12线 |
车速限制 | 快车道:50-70km/h 慢车道:40公里每小时 |
车道数 | 双向各三快车道及一~二慢车道 |
分段 | 市区分一段~三段;龙井区不分段 |
地点 | 台湾 |
道路走向 | 东西向 |
主要路口 | |
建造 | |
通车 | 1956年 |
封闭日期 | 2014年7月1日 |
台中港路(简称中港路)是台中过去唯一使用“英语意译”(Taichung Port Rd.)的道路,2014年7月1日正式并入台湾大道。过去为台中市交通的大动脉,属省道台12线的一部分,全长约为16.5公里。大致呈相东南—西北向,东连中区中正路,西连沙鹿区中栖路达台中港区;为往来台中车站、国道客运转运重镇朝马、国道一号台中交流道、台中工业区及中部科学园区台中基地、国道三号龙井交流道、台中港等地的重要道路。
历史
台湾清领时期,台中至沙鹿已有自水堀头庄经南势坃庄、往北延伸至沙辘庄的道路可通行[1]。台湾日治时期1935年,台中州将“台中沙鹿道”列为指定道路,原为12米宽的两线道路[2];中正路的前身-樱桥通,在此时已建设成型。中华民国接收台湾初期,台中都市发展多在市区改正之区域,台中港路沿线景观全为农田乡村地区。
1956年,台湾省公路局开辟由东海大学往返台中市区的班车;1958年,台中港路铺设柏油路完成[3]。1960年7月1日命名为“台中港路”[4]﹔1962年台湾道路依公路法予以分级编号,台中港路纳入县道134号路段的一部分。
1970年代,为配合十大建设台中港的兴建与中山高速公路台中交流道的设立,开始将台中港路拓宽成50米的八线道路[5]。1978年,台中港路成为省道台12线的一部分,并将台12线终点自台中港路、五权路口延伸至中正路上台中车站前。
2002年,台中市政府与企业界、学术界人士为了促进大台中地区的发展,发起了台湾大道(即台12线,包含中正路、台中港路及中栖路)的开发计划,希望能以此大道为主轴,使大台中地区获得更进一步的发展。2011年10月,台中市政府开始执行将中正路、台中港路、中栖路统一路名计划,定名为“台湾大道”;于2012年12月挂牌与原路名并列两年[6]。
2013年6月为配合台中捷运绿线工程,拆除台中港路、文心路口的人行陆桥[7]。2013年8月8日第一条台中BRT系统蓝线(行经台中港路全线)工程正式动工;2014年6月底全线完工并开放试营运[8]。2014年7月1日,台湾大道全线路牌整编已完成,原路名中正路、台中港路与中栖路正式走入历史[9]。
原利用状况
由于中港路贯穿台中市中心,又是台中市内最重要的省道,再加上其为往来台中市区、台中车站、朝马、台中工业区、台中科学园区、台中交流道及台中港的必经道路,周边又聚集许多大型百货公司(勤美诚品绿园道、金典绿园道、广三SOGO、大远百、新光三越、老虎城)、饭店(全国大饭店、台中金典酒店、长荣桂冠酒店、永丰栈丽致酒店、裕元花园酒店)、学术教育机关(国立台中教育大学、西区中正国小、国立自然科学博物馆、忠明高中、忠明国小、逢甲大学、东大附中、东海大学)及办公大楼,中港路已是台中市最繁忙的主要干道,大多数的重要道路都汇集于此。
又随着七期重划区(台中市政府新市政中心)、远东百货台中店、中科园区台中基地及台湾大道计划的逐渐开发完成,加上台中市拥有全国最高的汽车使用率,以及台中地区人口年年激增,中港路车流量跟着水涨船高;因此每逢假日或上下班高峰时间经常会有大塞车出现,是许多台中市民(尤其是西屯区居民)的交通梦魇,尤其以忠明南路、文心路、朝富路、惠来路及河南路等路口的塞车情况最为严重。早期中港路上的许多路口还经常出现车辆违规左转的情形,使得原本已经十分混乱的交通更加雪上加霜。
为解决中港路日趋严重的塞车问题,相关单位提出多个解决方案,例如部分路口(如:五权路、公益路、忠明南路、文心路、安和路)禁止左转、加开公车路线、取消安和路以东、文心路以西路段的慢车道停车位、增加红绿灯的秒数、增设公车专用道等,并逐步在中港路两侧增建多条跨筏子溪的道路(福科路、朝马路、向上路以及未来的市政路)。此外公车式捷运系统与台中捷运蓝线亦为方案之一。
原行经行政区域
(由东至西)
原分段
- 台中市区台中港路共分为三段:
- 一段:东过五权路接中正路,西过太原路接二段。
- 二段:东过太原路接一段,西过黎明路接三段。
- 三段:东过黎明路接二段,西接龙井区台中港路。
- 龙井区台中港路不分段:
- 西于沙鹿区交界处接中栖路。
原车道数
- 五权路口—民权路口:
- 快车道:双向六车道
- 慢车道:双向二车道
- 民权路口—忠明路口:
- 快车道:双向六车道
- 慢车道:双向四车道
- 忠明路口—朝富路口:
- 快车道:双向八车道
- 慢车道:双向四车道
- 朝富路口—环中路口:
- 光明陆桥:双向四车道
- 侧车道:双向七车道
- 环中路口—沙鹿区界:
- 快车道:双向六车道
- 慢车道:双向二车道
- 全线皆设置中央绿化安全岛;除台中交流道路段外皆设置快慢车道分隔岛
参考文献
- ^ 臺灣堡圖. [2019-12-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6-20).
- ^ 蔡保龙. 日治時期臺灣道路改良事業之展開(1926-1936)-65頁 (PDF). 国史馆. [2022-02-01].[永久失效链接],
- ^ 東海大學舊校門. 东海大学. [2009-03-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09-19).
- ^ 张菁雅. 台灣大道 7.10掛路牌 分10段. 自由时报. 2012-06-27 [2012-06-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5-03).
- ^ 東海大學校門史(附當時照片). 东海大学. [2009-02-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01-08).
- ^ 臺灣大道路牌與原道路路牌 對照表. [2013-08-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7-14).
- ^ 张菁雅. 「配合台中捷運工程」拆中港路口陸橋 明晚11點封路. 自由时报. 2013-06-24 [2013-06-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3-09).
- ^ 中市BRT掛牌 月底預約試乘. NOWnews今日新闻. 2014-06-03 [2014-06-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6-06).
- ^ 卢金足. 不再新舊並行 台灣大道今起為單一路名. 中时电子报. 2014-07-01 [2014-07-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7-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