麗塔·列維-蒙塔爾奇尼
- Afrikaans
- Алтай тил
- العربية
- مصرى
- Asturianu
- Azərbaycanca
- تۆرکجه
- Башҡортса
- Беларуская
- Български
- বাংলা
- Català
- ᏣᎳᎩ
- کوردی
- Čeština
- Cymraeg
- Dansk
- Deutsch
- Ελληνικά
- English
- Esperanto
- Español
- Eesti
- Euskara
- فارسی
- Suomi
- Français
- Gaeilge
- Galego
- עברית
- Hrvatski
- Magyar
- Հայերեն
- Interlingua
- Bahasa Indonesia
- Igbo
- Ido
- Íslenska
- Italiano
- 日本語
- ქართული
- Қазақша
- ಕನ್ನಡ
- 한국어
- Latina
- Lëtzebuergesch
- Lombard
- Lietuvių
- Latviešu
- മലയാളം
- Bahasa Melayu
- مازِرونی
- Plattdüütsch
- Nederlands
- Norsk nynorsk
- Norsk bokmål
- Occitan
- ਪੰਜਾਬੀ
- Polski
- Piemontèis
- پنجابی
- پښتو
- Português
- Română
- Русский
- Sicilianu
- Simple English
- Slovenčina
- Slovenščina
- Shqip
- Српски / srpski
- Svenska
- Kiswahili
- தமிழ்
- ไทย
- Türkçe
- Татарча / tatarça
- Тыва дыл
- Українська
- اردو
- Vèneto
- Tiếng Việt
- 吴语
- მარგალური
- Yorùbá
麗塔·列維-蒙塔爾奇尼 Rita Levi-Montalcini | |
---|---|
出生 | (1909-04-22)1909年4月22日 意大利都靈 |
逝世 | 2012年12月30日(2012歲—12—30)(103歲) 意大利 羅馬 |
國籍 | 意大利 |
母校 | 都靈醫學院 |
知名於 | 生長因子 |
獎項 | 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 (1986) 國家科學獎章 (1987) |
科學生涯 | |
研究領域 | 神經生物學 |
機構 | 美國聖路易斯華盛頓大學 |
麗塔·列維-蒙塔爾奇尼(意大利語:Rita Levi-Montalcini,1909年4月22日—2012年12月30日),意大利神經生物學家及醫生。與同事史丹利·科恩獲得1986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
生平
列維-蒙塔爾奇尼出生於意大利都靈一個塞法迪猶太人家庭[1]。1936年畢業於一都靈醫學院。後因貝尼托·墨索里尼的高壓政治及隨後頒布的法律限制猶太人從事學術和職業生涯,她的學術生涯被打斷。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她在一個家庭實驗室進行試驗,利用雞胚研究神經纖維的生長。1943年,隨她的家人逃到南部的佛羅倫薩。1945年返回都靈。
1946年列維-蒙塔爾奇尼接受邀請到美國聖路易斯華盛頓大學做研究。1952年她分離出了神經生長因子 (Nerve growth factor)[2][3]. 1958年升為正教授。除了在聖路易斯華盛頓大學的研究,她從1961年至1969年還在羅馬主持意大利國家研究委員會(CNR)的神經生物學研究中心[1];1969年1978年主持細胞生物學研究室。
獎勵與榮譽
- 1968年 成為第十位女性當選為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士。
- 1986年 和合作者史丹利·科恩分享諾貝爾醫學獎
- 1986年 獲基礎醫學研究拉斯克獎。
- 1987年 獲得美國國家科學獎章,美國最高的科學榮譽。
- 2001年 被意大利總統錢皮提名為終身參議員。
參考文獻
- ^ 1.0 1.1 1.2 EBRI on Rita Levi-Montalcini. [2007-05-0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6-05-13).
- ^ Cohen S, Levi-Montalcini R, Hamburger V. A NERVE GROWTH-STIMULATING FACTOR ISOLATED FROM SARCOM AS 37 AND 180. Proc Natl Acad Sci U S A. 1954 Oct;40(10):1014-8.
- ^ LEVI-MONTALCINI R. GROWTH CONTROL OF NERVE CELLS BY A PROTEIN FACTOR AND ITS ANTISERUM: DISCOVERY OF THIS FACTOR MAY PROVIDE NEW LEADS TO UNDERSTANDING OF SOME NEUROGENETIC PROCESSES. Science. 1964 Jan 10;143:105-10
外部連結
1901年-1925年 | |
---|---|
1926年-1950年 | 1926年:菲比格 / 1927年:瓦格納-堯雷格 / 1928年:尼科勒 / 1929年:艾克曼、霍普金斯 / 1930年:蘭德施泰納 / 1931年:瓦爾堡 / 1932年:謝靈頓、阿德里安 / 1933年:摩爾根 / 1934年:惠普爾、邁諾特、莫菲 / 1935年:斯佩曼 / 1936年:戴爾、勒維 / 1937年:聖捷爾吉 / 1938年:海門斯 / 1939年:多馬克 / 1943年:達姆、多伊西 / 1944年:厄爾蘭格、加塞 / 1945年:弗萊明、柴恩、弗洛里 / 1946年:馬勒 / 1947年:科里、G·科里、奧賽 / 1948年:穆勒 / 1949年:赫斯、莫尼斯 / 1950年:肯德爾、賴希施泰因、亨奇 |
1951年-1975年 | 1951年:泰累爾 / 1952年:瓦克斯曼 / 1953年:克雷布斯、李普曼 / 1954年:恩德斯、韋勒、羅賓斯 / 1955年:特奧雷爾 / 1956年:考南德、福斯曼、理查茲 / 1957年:博韋 / 1958年:比德爾、塔特姆、萊德伯格 / 1959年:奧喬亞、科恩伯格 / 1960年:伯內特、梅達沃 / 1961年:貝凱希 / 1962年:克里克、沃森、威爾金斯 / 1963年:埃克爾斯、霍奇金、赫胥黎 / 1964年:布洛赫、呂嫩 / 1965年:賈克柏、利沃夫、莫諾 / 1966年:勞斯、哈金斯 / 1967年:格拉尼特、哈特蘭、沃爾德 / 1968年:霍利、科拉納、尼倫伯格 / 1969年:德爾布呂克、赫希、盧瑞亞 / 1970年:卡茨、奧伊勒、阿克塞爾羅德 / 1971年:薩瑟蘭 / 1972年:埃德爾曼、波特 / 1973年:弗里希、洛倫茲、廷貝亨 / 1974年:克勞德、迪夫、帕拉德 / 1975年:巴爾的摩、杜爾貝科、特明 |
1976年-2000年 | 1976年:布隆伯格、蓋杜謝克 / 1977年:吉耶曼、沙利、耶洛 / 1978年:亞伯、內森斯、史密斯 / 1979年:科馬克、豪斯費爾德 / 1980年:貝納塞拉夫、多塞、斯內爾 / 1981年:斯佩里、休伯爾、威澤爾 / 1982年:伯格斯特龍、薩米爾松、范恩 / 1983年:麥克林托克 / 1984年:傑尼、克勒、米爾斯坦 / 1985年:布朗、戈爾茨坦 / 1986年:科恩、列維-蒙塔爾奇尼 / 1987年:利根川進 / 1988年:布拉克、埃利恩、希欽斯 / 1989年:畢曉普、瓦慕斯 / 1990年:默里、托馬斯 / 1991年:內爾、薩克曼 / 1992年:費希爾、克雷布斯 / 1993年:羅伯茨、夏普 / 1994年:吉爾曼、羅德貝爾 / 1995年:路易斯、紐斯林-沃爾哈德、威斯喬斯 / 1996年:杜赫提、辛克納吉 / 1997年:布魯希納 / 1998年:佛契哥特、伊格納羅、慕拉德 / 1999年:布洛伯爾 / 2000年:卡爾森、格林加德、坎德爾 |
2001年-至今 | 2001年:哈特韋爾、亨特、納斯 / 2002年:布倫納、霍維茨、蘇爾斯頓 / 2003年:勞特伯、曼斯菲爾德 / 2004年:阿克塞爾、巴克 / 2005年:馬歇爾、沃倫 / 2006年:法厄、梅洛 / 2007年:卡佩奇、埃文斯、史密西斯 / 2008年:豪森、巴爾-西諾西、蒙塔尼耶 / 2009年:布萊克本、格雷德、紹斯塔克 / 2010年:愛德華茲 / 2011年:博伊特勒、奧夫曼、斯坦曼 / 2012年:格登、山中伸彌 / 2013年:羅思曼、謝克曼、聚德霍夫 / 2014年:奧基夫、莫澤夫人、莫澤 / 2015年:坎貝爾、大村智、屠呦呦 / 2016年:大隅良典 / 2017年:霍爾、羅斯巴什、揚 / 2018年:艾利臣、本庶佑 / 2019年:凱林、拉特克利夫、塞門扎 / 2020年:阿爾特、霍頓、賴斯 / 2021年:朱利葉斯、帕塔普蒂安 / 2022年:佩博 / 2023年:考里科、韋斯曼 / 2024年:安布羅斯、魯夫昆 |
註:年份不一定是實際獲獎時間,1914年、1922年、1926年、1938年、1943年的獎項都延後一年頒發。 |
路易莎·格羅斯·霍維茨獎獲得者 | |
---|---|
1960年代 |
|
1970年代 | |
1980年代 |
|
1990年代 | |
2000年代 | |
2010年代 | |
2020年代 | |
1940年代 |
|
---|---|
1950年代 |
|
1960年代 |
|
1970年代 |
|
1980年代 |
|
1990年代 |
|
2000年代 | |
2010年代 | |
2020年代 |
|
- 含有hCards的條目
- 本地相關圖片與維基數據相同
- 含有意大利語的條目
- 包含FAST標識符的維基百科條目
- 包含ISNI標識符的維基百科條目
- 包含VIAF標識符的維基百科條目
- 包含WorldCat實體標識符的維基百科條目
- 包含BIBSYS標識符的維基百科條目
- 包含BNE標識符的維基百科條目
- 包含BNF標識符的維基百科條目
- 包含BNFdata標識符的維基百科條目
- 包含GND標識符的維基百科條目
- 包含ICCU標識符的維基百科條目
- 包含J9U標識符的維基百科條目
- 包含LCCN標識符的維基百科條目
- 包含LNB標識符的維基百科條目
- 包含NDL標識符的維基百科條目
- 包含NKC標識符的維基百科條目
- 包含NLG標識符的維基百科條目
- 包含NTA標識符的維基百科條目
- 包含PLWABN標識符的維基百科條目
- 包含VcBA標識符的維基百科條目
- 包含CINII標識符的維基百科條目
- 包含Scopus標識符的維基百科條目
- 包含DBI標識符的維基百科條目
- 包含DTBIO標識符的維基百科條目
- 包含Trove標識符的維基百科條目
- 包含CONOR標識符的維基百科條目
- 包含SNAC-ID標識符的維基百科條目
- 包含SUDOC標識符的維基百科條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