禪城區
禪城區 | |
---|---|
市轄區 | |
佛山祖廟 | |
禪城區的地理位置 | |
坐標:23°00′44″N 113°07′03″E / 23.01215°N 113.11737°E | |
國家 | 中華人民共和國 |
隸屬行政區 | 廣東省佛山市 |
下級行政區 | |
面積 | |
• 總計 | 154.1 平方公里(59.5 平方英里) |
人口(2020年)[1] | |
• 常住 | 1,330,262人 |
• 密度 | 8,632人/平方公里(22,358人/平方英里) |
• 城鎮 | 1,330,262人 |
時區 | 北京時間(UTC+8) |
郵政編碼 | 528000 |
電話區號 | 757 |
車輛號牌 | 粵E |
行政區劃代碼 | 440604 |
網站 | www |
歷史
禪城在春秋戰國時期屬百越之地,秦朝至南北朝屬番禺縣,隋朝至唐朝屬南海縣[註 1],五代十國時期屬咸寧縣[註 2],宋朝至清朝屬南海縣[註 3]。[2]
禪城在晉朝時稱為季華鄉,東晉隆安二年(398年),罽賓國(今克什米爾)僧人達毗耶舍攜帶三尊銅佛像傳教,建造塔坡寺。僧人回國後,塔坡寺因年久失修而倒塌。唐朝貞觀二年(628年),居民在佛寺故址挖到銅佛三尊及碑碣,有石刻對聯,上聯:「勝地驟開一千年前青山我是佛」,下聯:「蓮花極頂五百年後說法起何人」,橫額:「塔坡寺佛」。後來居民重建佛寺,按照碑碣之意刻上石榜「佛山·唐貞觀二年」,從此人們認為此地為佛家之山,又稱「佛山初地」,並把季華鄉改為佛山,簡稱「禪」。明朝正統十四年(1449年),農民起義軍將領黃蕭養帶隊進攻佛山,當地豪紳招募義勇將起義軍擊退。明景泰三年(1452年),明朝皇帝以佛山抵禦起義軍有功,敕封佛山為「忠義鄉」,自此「佛山」與「忠義鄉」兩名並存。[3]
清朝,禪城稱為佛山堡,也稱佛山鎮。雍正十一年(1733年),佛山從南海縣分出,設立「佛山直隸廳」,由廣州府直轄。雍正十二年(1734年),「佛山直隸廳」更為「廣州府佛山分府」,由廣州同知與南海縣共同管轄。民國元年(1912年),南海縣政府從廣州遷回佛山,佛山分府改為佛山鎮,隸屬南海縣第四區。民國14年(1925年),國民政府將佛山鎮從南海縣分出,成立佛山市,直屬於廣東省管轄。民國16年(1927年),國民政府將佛山市改為佛山鎮,劃歸南海縣管轄。民國30年(1941年),佛山鎮隸屬南海縣佛山特別區。民國35年(1936年)9月1日,南海縣政府以民治2116號訓令,將佛山特別區下轄的汾文鎮、富福鎮、佛山鎮合併為佛山鎮。[4]
1949年10月15日,佛山鎮歸屬中國共產黨。同年10月29日,廣東省軍事管制委員會佛山分會成立,佛山鎮改為佛山市,屬軍管會管轄。1950年1月12日,經中央人民政府政務院批准,佛山市升為地級市,由廣東省和珠江專區雙重領導。同年3月21日,佛山市結束軍事管制。1950年7月20日,佛山市改回佛山鎮,重新劃歸南海縣管轄。1951年1月12日,經中央人民政府政務院(1951)政行字第7號文批准,佛山鎮改為佛山市[註 4]。1952年11月,佛山市改屬粵中行政區[註 5]。1954年2月16日,南海縣石角小鄉、楊棠小鄉、果房小鄉、隔沙小鄉、南涌小鄉劃歸佛山市管轄。同年6月17日,南海縣石灣鎮劃歸佛山市管轄。1956年,佛山市改屬佛山專區[註 6]。[5]1958年,南海縣超英人民公社、幸福人民公社的敦厚小鄉、上遊人民公社的東三鄉劃歸佛山市管轄。[3]1966年,佛山升為地級市,由廣東省、佛山專區實行雙重領導。1970年,佛山改為縣級市,隸屬佛山地區[註 7]。[4]
1983年6月1日,原佛山地區與佛山市合併為佛山市,原佛山市改為佛山市區。1984年6月,佛山市區分為汾江區、石灣區。[3]1987年2月12日,汾江區更名為城區。[6]2002年12月8日,城區、石灣區和南海市[註 8][7]南莊鎮合併為禪城區。[8]2003年1月8日,禪城區正式掛牌成立。[9]
地理
禪城區位於珠江三角洲腹地,廣州市西南,佛山市中部,東、西、北面與南海區接壤,東南、南面與順德區接壤,南北長15公里,東西寬19公里,面積154.09平方公里。禪城區為平坦的沖積平原,絕大部分海拔為1.3到4.6米,零星小山丘的海拔在1750米以下。地貌以堆積地系列為主,屬三角洲平原,組成物質為亞砂土和淤泥層,屬珠江三角洲沉積的頂積層。地表大部分被鬆散沉積物所覆蓋,厚約15到25米。地質屬第四紀地層,以粘土為主,其他為粒徑不等的沙層。礦產資源主要為非金屬礦,其中石膏石分布廣,質量好,儲量豐富,屬於與斷陷盆地有關的湖相蒸發膏鹽礦床。[10]
禪城區地處南亞熱帶海洋性季風氣候區,春季、秋季短,夏季長,日照長,熱量充足,雨量多,冬季多暖和,極少結冰,平均氣溫23.6℃。禪城區位於北江下游,境內有東平水道、佛山水道、吉利水道、順德水道,流經境內約14公里,總降水量1599.8毫米,水資源總量1.91億噸,供水總量1.86億噸,總用水量1.73億噸。[11][12]
經濟人口
2020年,禪城區實現地區生產總值1911.79億元人民幣,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0.51億元人民幣,第二產業增加值670.96億元人民幣,第三產業增加值1240.32億元人民幣。全區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5141元人民幣,人均消費性支出37373元人民幣。[12]第二產業的支柱為泛家居、新材料、高端裝備、電子信息、生物醫藥及大健康,第三產業的支柱為金融、批發零售。[13]
2020年,禪城區戶籍人口72.44萬人,戶籍總戶數23.64萬戶,已辦居住登記外來人口65.94萬人,男女性別比例為95.5:100。[12]
2020年,禪城區擁有各類學校262所,其中中等職業教育2所,普通高中11所,普通初中16所,小學75所,幼兒園155所,特殊教育3所。在校學生19.40萬人,教職工1.77萬人,其中專任教師1.25萬人。[12]
禪城區的旅遊景點有佛山祖廟、南風古灶、兆祥黃公祠、塔坡廟、東華里、佛山市中山公園、坭模崗冶鐵遺址、佛山梁園、通濟橋、蓮峰書院、基督教賚恩堂、鴻勝館、佛山孔廟。[14]2020年,禪城區接待旅遊總人數747.09萬人次,其中國際遊客1.98萬人次,國內遊客330.12萬人次,全年旅遊總收入64.51億元人民幣。[12]
行政區劃
2003年1月8日禪城區掛牌成立時,下轄五個鎮和八個街道:石灣鎮、張槎鎮、瀾石鎮、環市鎮、南莊鎮、城南街道、江灣街道、昇平街道、永安街道、同濟街道、普君街道、祖廟街道和城門頭街道。9月19日,禪城區下轄區劃改為一個鎮和八個街道[註 9]:南莊鎮、張槎街道、環市街道、瀾石街道、石灣街道、城南街道、祖廟街道、昇平街道、普君街道。[15][16]2005年3月,石灣街道更名為石灣鎮街道。[17]
2006年6月29日,禪城區下轄區劃改為一個鎮和三個街道[註 10]:石灣鎮街道、張槎街道、祖廟街道和南莊鎮。[18][19]
統計用區劃代碼 | 鄉鎮區 | 下轄社區、村 | 面積 | 常住人口 | 來源 |
---|---|---|---|---|---|
440604010000 | 石灣鎮街道 | 28個社區、11個行政村 | 28.32平方千米 | 35.89萬 | [20] |
440604011000 | 張槎街道 | 9個社區、15個行政村 | 26.5平方千米 | 29.9萬 | [21] |
440604012000 | 祖廟街道 | 50個社區、9個行政村 | 21.5平方千米 | 60萬 | [22] |
440604100000 | 南莊鎮 | 5個社區、18個行政村 | 76.03平方千米 | 21.5萬 | [23] |
交通
公路
鐵路
地鐵
風景名勝
註解
- ^ 隋開皇十年(590年),番禺縣拆分出南海縣。
- ^ 南漢乾亨元年(917年),南海縣拆分出咸寧縣。
- ^ 宋開寶五年(972年),咸寧縣併入南海縣。
- ^ 1951年1月12日至6月間,佛山仍在籌備建市階段,對外仍稱南海縣佛山鎮。1951年6月26日,佛山市各界人民代表大會第二次會議召開,正式公布佛山改鎮建市。
- ^ 1952年11月,撤銷珠江專區,設立粵中行政區
- ^ 1956年,撤銷粵中行政區,設立佛山專區
- ^ 1970年,佛山專區更名為佛山地區
- ^ 1992年9月2日,經國務院批准,撤銷南海縣,設立南海市(縣級),由佛山市代管。
- ^ 撤銷張槎鎮、瀾石鎮、環市鎮,改為張槎街道、瀾石街道、環市街道;撤銷石灣鎮、江灣街道,設立石灣街道;撤銷城門頭街道、祖廟街道,設立祖廟街道;撤銷永安街道、昇平街道,設立昇平街道;撤銷同濟街道、普君街道,設立普君街道。
- ^ 撤銷瀾石街道、城南街道,將其併入石灣鎮街道;撤銷環市街道、普君街道、昇平街道,將其併入祖廟街道;將原石灣鎮街道沿季華路以北部分轄區併入張槎街道
參考文獻
- ^ 國務院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領導小組辦公室. 中国人口普查分县资料—2020. 北京市: 中國統計出版社. 2022-07. ISBN 978-7-5037-9772-9. Wikidata Q130368174 (中文).
- ^ 佛山市地名志編纂委員會編 & 1994.10,第167頁
- ^ 3.0 3.1 3.2 佛山市地名志編纂委員會編 & 1994.10,第165-166頁
- ^ 4.0 4.1 佛山市地名志編纂委員會編 & 1994.10,第168-169頁
- ^ 佛山市地名志編纂委員會編 & 2011.08,第2頁
- ^ 佛山市禪城區地方志辦公室編 & 2012.04,第7頁
- ^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政部. 民政部关于广东省撤销南海县设立南海市的批复. 1992-9-2.
- ^ 国务院关于同意广东省调整佛山市行政区划的批复. 中央人民政府. [2021-08-2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7-28).
- ^ 中國新聞網. 中国《新闻周刊》:广东打造第三城以此提升竞争力. 新浪網. 2003-01-22 [2021-09-2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9-24).
- ^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公示-科润路下穿一环道路工程 (PDF). 禪城區人民政府. [2021-09-24].
- ^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公示-佛山市禅城区南庄达锵不锈钢抛光厂 (PDF). 禪城區人民政府. [2021-09-24].
- ^ 12.0 12.1 12.2 12.3 12.4 2020年佛山市禅城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禪城區人民政府. [2021-09-25].
- ^ 禅城总体概况. 禪城區人民政府. [2021-09-25].
- ^ 名胜古迹. 禪城區人民政府. [2021-09-25].
- ^ 禅城区行政区划作大调整新成立8个街道正式挂牌. 禪城區人民政府. 2003-09-02 [2021-09-2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9-25).
- ^ 2003. 禪城區人民政府. 2018-06-07 [2021-09-25].
- ^ 2005. 禪城區人民政府. 2021-11-18 [2018-06-07].
- ^ 2023年禅城区统计用区划代码和城乡划分代码.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統計局. 2023-06-30 (中文(中國大陸)).
- ^ 2006. 禪城區人民政府. 2018-06-07 [2021-09-25].
- ^ 石湾镇街道简介. 禪城區人民政府. 2020-09-16 [2021-09-25].
- ^ 佛山市禅城区张槎街道办事处简介. 禪城區人民政府. 2021-06-16 [2021-09-25].
- ^ 佛山市禅城区祖庙街道办事处机构介绍. 禪城區人民政府. 2021-06-15 [2021-09-25].
- ^ 南庄镇简介. 禪城區人民政府. 2021-03-11 [2021-09-25].
- 佛山市地名志編纂委員會編. 《佛山市志 上》. 廣東人民出版社. 1994-10.
- 佛山市禪城區地方志辦公室編. 《佛山市城区志 1984-2002》. 廣東人民出版社. 2012-04.
- 佛山市地名志編纂委員會編. 《佛山市志 1979-2002 第1册》. 方志出版社. 201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