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馬來亞共產黨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這是本頁的一個歷史版本,由反共抗獨光復民國對話 | 貢獻2022年12月19日 (一) 09:27編輯。這可能和目前版本存在着巨大的差異。

馬來亞共產黨
Parti Komunis Malaya
Communist Party of Malaya
總書記陳平
成立1930年4月30日
解散1989年12月2日
前身南洋共產黨
黨報民聲報
準軍事組織馬來亞人民抗日軍
馬來亞民族解放軍
馬來亞人民解放軍
黨員
(1939年)
40000
意識形態共產主義
馬克思列寧主義
毛澤東思想
政治立場極左翼
國際組織共產國際
官方色彩紅色
口號全世界無產者,聯合起來!
黨歌國際歌
黨旗
馬來西亞政治
政黨 · 選舉
1948年6月起被政府宣佈為非法組織。

馬來亞共產黨馬來語Parti Komunis Malaya;英語:Communist Party of Malaya),簡稱馬共(PKM或CPM),是曾活躍於馬來半島共產主義政黨,於1930年4月30日在馬來亞森美蘭州瓜拉庇勞縣的村落為了對抗日軍的侵略及保護人民及國家領土而成立。由於意識形態衝突,馬共抗日抗殖民軍與馬來亞當局的和平談判破裂,馬共抗日抗殖民軍轉而由武力方式對抗英殖民賦予獨立並承認的馬來亞政府。1957年馬來亞獲得獨立後,馬共抗日抗殖民軍開始接受中共援助並加大力度對抗被認為受英殖民操縱的馬來亞傀儡政府。但由於馬共中央的肅反決定造成黨內分裂,以及中共在1980年停止革命輸出並切斷對外國共產黨包括馬共抗日抗殖民軍的援助後,馬共抗日抗殖民軍開始走向衰敗並開始和泰國及馬來西亞政府展開和談,三方最終於1989年簽訂和平條約,之後馬共抗日抗殖民軍放下武器並宣佈解散,部分馬共抗日抗殖民軍成員留在泰國南部定居,另一部分則選擇回到馬來西亞。

歷史

成立

在1930年成立前,馬來亞作為英國殖民地,當地的共產黨組織是中國共產黨的海外支部,名為中國共產黨南洋臨時委員會。馬共的成立,由共產國際代表胡志明越南共產黨領導人)促成,當時胡志明(本名阮必成)自稱「阮愛國」[1][2][3]。馬共成立後不久,被自稱為共產國際代表的三重間諜萊特混入並當選總書記。

抗日戰爭

1941年12月日本南侵之際,馬共在英軍的召集下成立馬來亞人民抗日軍,在日軍後方展開游擊戰,成為馬來半島日據時期的抗日主力之一。馬共採取聯英抗日政策,馬共領導的人民抗日軍發展到1萬多人,並控制了馬來亞一半土地。

反殖民政府及武裝鬥爭活動

1945年日本投降後,馬共開始轉為進行反殖民活動,進行罷工,罷課,與英殖民政府關係日益緊張。1948年6月,霹靂和豐有三名歐洲籍的園丘主管被殺害,英殖民政府宣佈馬共等多個左冀政黨為非法組織並展開取締。面對英殖民政府的鎮壓,馬共決定進行武裝並展開森林游擊戰,六·二〇戰爭爆發,全馬進入緊急狀態。1949年,馬來亞民族解放軍(後改名馬來亞人民軍)成立,半島的游擊戰一直持續到1960年代。之後馬共為了繼續武裝鬥爭而被迫轉移到馬泰邊境並分別在勿洞、蘇基琳、邦朗和也哈建立革命根據地。此外,馬共不時會派遣突擊隊南下搜尋糧食,並伏擊馬來西亞政府武裝部隊(當時被認為時英殖民所扶持的傀儡政權)。

1955年,英國統治下的馬來亞首次普選出聯合邦自治政府,馬共與自治政府代表在北馬吉打州華玲縣舉行了談判,史稱「華玲談判」。馬共提出的最高要求是讓政府承認馬共為合法的政治組織,最低要求是,放下武器後馬共人員行動自由,可以自由參加任何現有政黨,可以組成一個新的不叫「共產黨」的政黨。馬來亞當局拒絕了馬共建議,政府首席談判代表東姑阿都拉曼要求馬共接受「某種形式的投降」,並稱:「如果你要讓這個國家有和平,就得有一方讓步——不是我們向你們讓步,就是你們向我們讓步。這兩種思想意識——你們的和我們的——是永遠不能相容的。」於是談判破裂。

中共的援助

中共真正考慮給馬共經濟援助,始於華玲談判以後。1957年8月,馬來亞在英聯邦內宣佈獨立。1959年,馬共領導的人民解放軍減到600人左右,被迫轉移到泰國南部。

1961年之後中共開始加大支持馬來亞共產黨、緬甸共產黨泰國共產黨菲律賓共產黨等在東南亞各國打游擊戰的共產主義武裝組織,給予大量的武器、經濟、技術、糧食援助,並在1967年之後開設「馬來亞革命之聲廣播電台」開展宣傳戰[4]但在鄧小平上台執政後,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於1980年宣佈停止輸出革命,斷絕一切對東南亞各國共產黨的援助,裁撤在雲南省昆明市市郊的東南亞共產黨訓練營與營中的中國教官,停止武器和糧食支援,1981年6月關閉了設在湖南益陽的「馬來亞革命之聲廣播電台」。緬共、馬共、泰共在失去了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援助之後,在1980年代末到1990年代初時相繼放下武器向東南亞各國政府投降。選擇住在中國大陸的東南亞共產黨人大多晚景淒涼,鬱郁不得志。[5]

肅反和分裂

1960年代末至1970年代初,由於馬共黨中央對根據地進行了幾次「肅反」,處決了不少人,導致部分黨員非常不滿,進而脫離馬共,先後成立馬來亞共產黨(馬列)馬來亞共產黨革命派,這兩個分裂團體後來合併成馬來西亞共產黨[6]

和平解散

經過五輪艱苦的三方高級會談,一系列細節問題達成協議。1989年12月2日,馬共在泰國政府的見證下與馬哈迪·穆罕默德(當時被認為是英殖民共濟會扶持的傀儡掌門勢力)領導下的馬來西亞政府簽署《合艾和平協議英語Peace Agreement of Hat Yai 1989》,泰軍方查哇力上將、馬政府旺西迪拿督和馬共的陳平總書記分別作為各方代表簽字,馬共放下武器宣佈解散,正式結束長達41年的武裝鬥爭。

依照條約,馬來西亞政府不再要求馬共人員投降,而馬來亞共產黨則會停止所有軍事行動和平解散,所有成員將放下武器並對馬來西亞最高元首宣誓效忠,馬來西亞政府則對其保證日後不再追究馬來亞共產黨的法律責任[7]。馬共解散之際,共有約1,188名活躍黨員,當中部分選擇回到馬來西亞定居,另一部份則選擇留在泰國邊境的和平村內。對於回國的前馬共黨員,馬來西亞政府向每人發放了馬幣8,000元的輔助金,其中3,000元在他們回國時發放,另5,000元則在3年後發放。[7]

同時,泰國給願意留在泰南勿洞鄉馬共根據地的前馬來亞人民軍成員之安置待遇為,前馬來亞人民軍成員建立4個新村,都叫和平村。並給與他們下列支援:

  • 每戶撥給土地15萊(每萊為1,600平方公尺),作為耕種之用(後來大多數家庭是種植橡膠樹,割膠);
  • 每戶撥給4分之1萊(即400平方公尺)的土地,作為房舍面積;
  • 每村撥予相當於全村面積的10%的土地作為公共用地;
  • 每戶撥予建築材料2.6萬銖(當時大約25銖等於1美元);
  • 每村撥予建築材料用於建造:一所宗教禮拜場所,一間會議室,一個醫療中心;每人每日22銖的生活補助,為期3年;
  • 其他等等。

這些由前馬共成員建起的和平村,現在已經成了旅遊勝地。和平村以前是由軍方管理的,自朱拉蓬公主去過後,就改由政府以朱拉蓬公主的名義管理,為此把這4個和平村命名為朱拉蓬公主村[8]

馬來亞共產黨和馬來亞民族主義

馬來亞共產黨和馬來亞其他共產組織的主導成員大多為華人,因其多源於國民黨和中國共產黨在1910到30年代於東南亞的活動。國民黨和中國共產黨可能將天下觀念與民族主義融合,在海外華人聚集地以建立國際聯盟、海外分支等方式爭奪勢力範圍,並在東南亞主導反殖民運動。[9]因此,馬來亞的反殖民語言大多都以華文被呈現、以便理解。[10]

然而,除了晚近才移民東南亞的社群以外,對於當地居民而言,他們長期在當地生活,對馬來亞當地社會文化的認同,甚至土生華人和中國移民發生摩擦,使前者建立與當地社會更深的連結。另外,第三國際在1930年調整其行動模式,主張在世界各地建立本土化的國家政黨(national party),根據當地情況從基層展開行動,以結合各殖民地的民族主義和第三國際的反殖民、反帝國主義,最終聯合成世界革命。馬來亞共產黨因此成立。[9]

馬來亞共產黨成立後,在嘗試本土化時更進一步討論馬來亞整體作為一個民族的可能性。馬共的目標是透過建立與非華人的連結,成為跨民族的組織。然而,如同前述,馬來亞的反殖民語言大多都採用華文翻譯。英文「nation」一詞在華文被分別譯為「民族」、「國家」,而「民族」又有「ethnic」、「people」、和「nationality」等其他含意。第三國際的本土化和華文「民族」、「國家」的模糊性,使馬共的「馬來亞」不僅是國家或地區的名稱、當地各民族的集合,其全體也被視為一個有共同歷史、文化的民族,成為馬來亞民族主義的濫觴。[10]

北加里曼丹共產黨

砂拉越沙巴,1959年之前並不屬於馬來亞,其共產黨組織也是獨立運作,即北加里曼丹共產黨。其文物館位於砂拉越詩巫市的砂拉越中區友誼協會(也稱詩巫友誼協會)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人物

海峽時報》刊登英屬馬來亞政府通緝陳平若是發現到了並且通報英殖民政府可獲得懸賞25萬馬來亞元,等同於今日的100萬林吉特

參見

參考文獻

  1. ^ 马来亚共产党简介. 烏有之鄉. [2022-03-1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01-17). 
  2. ^ 马来亚共产党与中国. 馬克思主義研究網. [2011-07-3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9-10-11). 
  3. ^ 马来亚共产党总书记陈平:成也邓小平败也邓小平. [2011-07-3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6-21). 
  4. ^ 流亡中国的东南亚共产党遗族. [2013-06-0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10-04). 
  5. ^ 流亡海外的东南亚共产党遗族流往海外的东南亚共产党遗族. [2018-05-1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2-07). 
  6. ^ 方山編纂. 《马泰边区风云录 第2集 万水千山密林情 南下北上肃反分裂土地民族》. 南昌市: 二十一世紀出版社. 2005.10: 三一. ISBN 9833164048 (中文(簡體)). 
  7. ^ 7.0 7.1 Nazar Bin Talib. Malaysia's Experience In War Against Communist Insurgency And Its Relevance To The Present Situation In Iraq (PDF) (學位論文). Marine Corps University. 2005 [6 January 2013].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12-09-29). 
  8. ^ “马共的革命与终结”,《炎黄春秋》2010年04期. [2015-01-1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2-07). 
  9. ^ 9.0 9.1 C. F. Yong. Origins and Development of the Malayan Communist Movement, 1919-1930. Modern Asian Studies. 1991, (4) (25): 625-648. 
  10. ^ 10.0 10.1 Anna Belogurova. The Chinese International of Nationalities: the Chinese Communist Party, the Comintern and the foundation of the Malayan National Communist Party, 1923-1939. Journal of Global History. 2014,. 447-4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