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愧 (佛教)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差异) ←上一版本 | 最后版本 (差异) | 下一版本→ (差异)

梵语अपत्राप्यapatrāpya巴利语ottappa),佛教术语,字面意义为端正或羞耻。对于不好的行为感到羞耻,而拒绝去做,改正为良好行为,称为愧。这是一种良好的心所,说一切有部将其列入大善地法中。

其反义为无愧(an-apatrāpya)。

概论

[编辑]

愧,经常与并举。在《阿毘达磨俱舍论》中,愧可以用来指对于错误或罪恶的行为,感到羞耻,而拒绝去做。另一个解释为,愧指观察他人行为后,希望不被他人看到错误的行为,对此感到羞耻,而拒绝去做,称为愧[1]

《大般涅盘经 · 梵行品第八之五》即《大般涅槃经卷第十九》云:

惭者,自不作罪; 愧者,不教他作。

惭者,内自羞耻; 愧者,发露向人。

惭者羞人,愧者羞天, 是名惭愧。

注释

[编辑]
  1. ^ 玄奘译《阿毘达磨俱舍论》卷四:“惭愧差别,翻此应知。谓翻初释:有敬有崇,有所忌难,有所随属,说名为惭。于罪见怖,说名为愧。翻第二释:于所造罪,自观有耻,说名为惭。观他有耻,说名为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