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用戶:LuciferianThomas/方針指引專案/禁制方針

本頁使用了標題或全文手工轉換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這是本頁的一個歷史版本,由LuciferianThomas對話 | 貢獻2023年3月30日 (四) 00:59 (依據Temp3600於客棧之意見修訂方針草案)編輯。這可能和目前版本存在着巨大的差異。

禁制是褫奪維基百科編輯權利及其他訪問權限的正式措施,可經由管理行動維基媒體基金會行動對擾亂維基百科運作的用戶個人(自然人)實施,對其使用的所有帳號及IP地址均有效力。禁制可以是暫時或不限期的措施,範圍可從特定頁面主題延伸至中文維基百科全站以至維基媒體基金會下轄所有公開站點;另有針對用戶互動(如留言回覆、回退編輯)及使用其他訪問權限(如電郵聯繫及其他內建功能)的禁制類型。

禁制與封鎖有所不同:封鎖乃是阻止用戶帳號及IP地址編輯維基百科的技術措施,主要用於處理破壞、擾亂及編輯戰等編輯行為;禁制則沒有在技術上阻止編輯行為,但可使用封鎖功能以執行禁制

類型

以下為常見的禁制類型,適當情況下可使用其他禁制模式以供防止擾亂行為。

全站範圍禁制

全站範圍禁制褫奪在中文維基百科的一切編輯權利,被禁制人士不論使用任何帳號或IP地址均禁止在任何情況下編輯中文維基百科的任何部分,依照 § 禁制申訴規範在其用戶討論頁提出的申訴為唯一例外。全站範圍禁制可用於以下情況:

  1. 屢次繞過封鎖:全站範圍禁制在用戶主帳號被不限期封鎖,且用戶查核最少三次確認濫用多重帳號的情況自動生效。
  2. 全域鎖定:全站範圍禁制在用戶帳號於中文維基百科被不限期封鎖,且因跨維基破壞或濫用多重帳號而被全域鎖定的情況自動生效;因帳號被盜而被全域鎖定者不在此限。

頁面禁制

頁面禁制是禁止用戶編輯特定或多個頁面(不限命名空間)的禁制措施。頁面禁制常用於用戶在個別頁面出現編輯爭議或僅在個別頁面作出不當編輯情況。在條目空間的頁面禁制(又稱條目禁制)亦常於阻止編輯戰及禁止有償編輯用戶編輯其有利益衝突的條目等情況,對用戶實施條目禁制時應註明禁制是否包括條目討論頁。被條目禁制的用戶仍可編輯其他相關主題的條目或在維基百科的其他位置討論該主題。

需注意局部封鎖並不代表用戶被頁面禁制,但頁面禁制可通過局部封鎖執行;用作執行頁面禁制的封鎖應當於封鎖理由當中註明為禁制措施。

主題禁制

主題禁制用以阻止用戶編輯其作出擾亂性編輯的主題下之所有頁面,但仍容許用戶編輯禁制範圍外的維基百科的其他部分。除非另行註明,主題禁制覆蓋所有轄下頁面,以及其他頁面中與主題相關之部份。茲以「歷史」為例,其包括:

  • 歷史及該主題相關條目如宋朝美國歷史考古學等,及有關討論頁;
  • 「歷史」條目提升計劃或主題之頁面,如主題:歷史主題:中世紀維基專題:歷史等;
  • 其它頁面中與「歷史」有關之內容,包括:段落、詞句、文字、圖像、連結、音頻、視訊、模版等等。例如香港條目中與香港歷史有關之內容,其餘部份則不在此限;
  • 其它頁面中與「歷史」有關之討論、建議、編輯摘要、參數名稱等等,如不得介入某位歷史系教授條目之存廢討論。

互動禁制

互動禁制用以阻止用戶之間繼續發生衝突,可分為「單向互動禁制」或「雙向互動禁制」。單向互動禁制禁止某用戶接觸另一名用戶;雙向互動禁制則禁止兩名用戶互相接觸。當用戶受限於互動禁制,雖然一般而言可以繼續編輯同一頁或參與同一個討論,但必須迴避另一方及恪守禁制令,不得與另一方互動。

受限於互動禁制的用戶不可︰

  • 編輯另一方用戶頁及用戶討論頁;
  • 於討論中回應另一方;
  • 直接或間接於本站內提及或評論另一方;
  • 於任何頁面回退另一方編輯,無論使用撤回功能或其他任何方法;
  • 使用感謝擴充功能回應另一方編輯。

管理員可對持續出現爭執的用戶實行雙向互動禁制,讓雙方不再追究過往行為,以避免衝突持續並引起擾亂。

回退限制

回退限制用於防止頁面受涉及多名用戶的編輯戰影響的禁制措施。回退限制可於特定頁面及主題實施而不限於用戶(即屬全站措施),常見的形式為回退不過一回退零容忍

例外

在以下情況下用戶的編輯不受禁制影響:

  1. 回退非常顯而易見的嚴重破壞(如頁面被替換為不當內容)或違反生者傳記方針的內容;
  2. 作必要且符合社群規範的爭議解決,即提出對禁制本身的合理疑慮。此包括:
    • 要求闡明禁制範圍;及
    • 提出禁制申訴。

被禁制用戶進行其認為符合以上禁制例外情況的編輯行為,必須即時通過討論頁或編輯摘要等方式說明如何符合上述情況;如對某操作有否違反禁制有疑慮時,應要求澄清而非逕自為之。

實施禁制

禁制權

在中文維基百科,管理員可在特定情況下採取即時措施禁制用戶。除此以外,維基百科創始人占美·威爾斯維基媒體基金會均有實施禁制(通常為全域禁制)的權利。

管理行動禁制

管理員可於以下情況採取管理行動,對涉事用戶實施禁制措施:

  1. 對出現編輯爭議、違反社群過往共識或其他形式的衝突爭端的用戶實施主題、互動禁制和回退限制;
  2. 對違反有償編輯方針的用戶實施頁面或主題禁制;
  3. 有條件解除封鎖用戶時實施任何形式的禁制;及
  4. 用戶違反或繞過禁制令而需重新計算或延長禁制期限。

由於局部封鎖於2019年4月17日引入維基百科,管理員應選擇封鎖作為管理行動採取的措施。管理員在上述情況以外採取禁制措施,應當在實施禁制令後至維基百科:管理員佈告板通知社群。

社群用戶可於管理員佈告板的子版面(/編輯爭議/其他不當行為)報告對應的不當行為,提報時必須提供有關行為的編輯差異連結(如頁面已被刪除,可用頁面連結代替)以佐證其提報,例如提報編輯戰時需提供雙方回退的差異連結和次數。任何用戶均可對提報發表意見,離題討論可按照討論頁指引移除。管理員結案時必須考慮各論點的方針指引依據及強度作出判斷。

社群全域禁制

全域禁制是指在所有維基媒體計劃上正式剝奪用戶編輯或其他訪問權限(如「電郵用戶」功能)的禁令。禁制令的目的是在其他程度較輕的方式無法解決問題時保護維基媒體計劃免受破壞,並因此通常具有永久性。全域禁制不是一種懲罰或使人「冷靜一下」的方式。全域禁制反應了社群的普遍共識。僅當滿足以下所有條件時,方可考慮全域禁制:

  1. 用戶展示出其正在做出跨維基濫用行為的跡象,而不只是破壞或濫發資訊。
  2. 用戶已經仔細了解在專案中正確的參與方式,並且有合理的機會去改正問題。
  3. 用戶在兩個或多個專案上被無限期封鎖,或已被編輯禁制。

關於社群全域禁制方針和相關流程,請參見元維基的對應方針頁面

基金會行動禁制

一旦一個個體被實施全域禁制,那麼此人將被禁止參與或利用任何維基媒體基金會旗下的網站、平台或活動,不論這種行為是基於自己的意願還是代其他人完成。這些網站、平台及活動包括但不限於:所有列於www.wikimedia.org的站點、伺服器設在維基媒體基金會的郵寄清單、維基媒體雲服務(wikitech)、維基媒體的技術設施(如Phabricator),以及任何由基金會主辦或贊助的線下活動。因此,被實施全域禁制的個人不得編輯、貢獻或修改上述網站、平台或列表的任何內容——除非此人獲得維基媒體基金會的明確許可。

基金會的全域禁制針對個體而非特定用戶名。因此,它適用於該個體可以控制的任何備用帳戶,以及在禁制頒佈後建立的任何帳戶。它也可適用於被禁制的個體正在使用或將來可能使用的匿名/「IP帳戶」。如上所述,這適用於受影響當事人進行的任何活動,包括由其他方面作代表進行的活動。在禁制實施之後,即使被禁制的個人仍通過某種方式參與了維基媒體專案,也不意味着禁制被削弱、禁制的範圍被調整、或禁制被解除。

此外,被實施全域禁制的個人不得通過他人間接參與前述網站、平台或活動。不論被禁制個人或他人是否認為這些參與行為有益,這些參與行為都因禁制而被禁止。被禁制的個人所做出的一切貢獻——不論是直接做出還是通過他人間接做出——都可被回退或移除,以落實禁制。

某些基金會行動(包括某些全域禁制)可以提出上訴。關於圍繞特定用戶的行為進行調查而採取的基金會行動,自願性臨時信任與安全案件審查委員會已經成立,以審查合格的信任與安全辦公室行動的申訴,直到通過《通用行為準則》對話建立永久程式為止。在2021年之前,只有直接參與案件的個人才可以要求覆審,既可以是請求初始案件的個人,也可以是接受調查的個人。無論是否發出制裁,都可能要求進行審查,但對於拒絕調查並推遲到社區程式進行調查的情況,可能不會要求進行審查。可以在臨時信任和安全案例審查委員會頁面上找到提出上訴的說明。

記錄禁制

管理員應於實施禁制後更新維基百科:編輯禁制紀錄以記錄社群共識或管理行動所定的禁制措施和條款。

禁制執行

執行禁制前應衡量下列各樣因素:

  • 是否可保障維基百科內容質素;
  • 是否可避免因誤認身份而對其他用戶造成不便;
  • 是否使受影響而無法編輯的人數減至最低;
  • 是否可避免社群因受限者而產生爭執;
  • 是否可勸阻受限者編輯維基百科。

故此,禁制應參考以下方面的原則執行。

禁制的意義

當用戶造成極端或頑固問題(如嚴重擾亂行為),並對其他編者造成困擾時,在其他制裁措施無法處理下可採用禁制以制裁用戶。禁制不是「用戶除非願意遵守規則否則應避免編輯」:即使被禁制用戶是出於善意作出改善維基百科的編輯,容許其在這些範圍編輯已足以構成擾亂及問題編輯的風險,例子如為達成其所認為的改善而編輯戰。故此,禁制就是禁制,用戶一旦被禁制,不論其在被禁制範圍內編輯的好壞,所有的編輯行為都是被禁止且零容忍的。

繞過禁制及執行封鎖

被全站範圍禁制的用戶主帳號可被施以同限期的封鎖;局部禁制(如頁面禁制)則可使用局部封鎖協助執行,但局部禁制的範圍依禁制條款而非局部封鎖範圍所定。違反局部禁制的用戶可被全站範圍封鎖以執行禁令。

被禁止用戶在禁制期間試圖以任何方式編輯受限頁面(包括使用傀儡帳號繞過禁制)可致其禁制時限被重新計算或延長。例如:用戶被禁制十個月,但在第六個月試圖繞過或違反禁制令,其禁制時限可從原先剩餘四個月,重新計算為剩餘十個月禁制期,假設其不再繞過禁制,其總禁制時長為十六個月。被禁制用戶用以規避禁制的傀儡帳號可被不限期封鎖,而用作繞過禁制的固定IP地址亦可被施予禁制期限相等的封鎖。若禁制用戶使用多個IP地址繞過禁制,則可使用短期IP封鎖執行禁令。

代替被禁制用戶作出編輯

任何用戶不得代理或代表被禁制用戶編輯,除非該等編輯明顯有益於維基百科,而代為編輯的用戶有合理、獨立的原因作出該等編輯。模仿被禁制用戶編輯行為的新用戶(尤其是僅作此類編輯的用戶帳號)將可被視為傀儡真人傀儡並被施以與其模仿的用戶的同等處分。

回退被禁制用戶的編輯

任何用戶均可無需額外提供理由回退違反禁制作出的編輯,並不受回退不過三原則所規限。需注意並非所有由被封鎖用戶繞過封鎖作出的編輯都需要被回退,一些明顯有益的編輯例如修正錯字及回退明顯破壞的編輯等可被保留;但此並不代表顯然有用的編輯沒有違反禁制(見 § 禁制的意義)。其他無法確定其明顯有益的情況下均應假定需要回退。

在回退被禁制用戶的編輯時用戶應當注意不要重新加入違反方針的內容,特別是中立的觀點可供查證生者傳記等核心方針;回退版本亦視作回退者所作出的編輯並需為回退版本的內容負責。被禁制用戶建立的頁面應被快速刪除;對於有被善意編輯用戶曾作實際貢獻和改善的頁面,其他用戶應當通知貢獻者頁面由被禁制用戶建立,並按情況處理。

禁制覆核

如同禁制討論,禁制申訴及覆核應於維基百科:管理員佈告板提出。若用戶因被封鎖而無法編輯該頁,則應在其用戶討論頁使用{{unban}}模板或經封鎖申訴郵件列表(unblock-zh@lists.wikimedia.org)闡述申訴理據,並由其他用戶轉予管理員佈告板討論。用戶應於申訴時具體說明申訴原因,並因應禁制事由提供所需理據。若禁制措施經由社群提報產生,開啟禁制覆核討論時應當通知所有曾參與該禁制討論的用戶,並由未參與先前禁制討論的管理員審視各方理據結案。

在某些情況下,被禁制用戶可被臨時解除封鎖以作出申訴,但在此期間編輯任何不相關頁面則可被立即重新封鎖。

參見

Category:維基百科封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