貝拉奇瓦茨礦戰役
貝拉奇瓦茨礦戰役 | |||||||
---|---|---|---|---|---|---|---|
科索沃戰爭的一部分 | |||||||
奧比利奇以外的發電廠 | |||||||
| |||||||
參戰方 | |||||||
科索沃解放軍 | 南斯拉夫聯盟共和國 | ||||||
兵力 | |||||||
30人 | 100人 | ||||||
傷亡與損失 | |||||||
10人死亡 | 無 | ||||||
9名塞爾維亞礦工被綁架,推測已死亡 2名科索沃阿族平民死亡,6人受傷,約8000人流離失所 |
貝拉奇瓦茨礦戰役[a]是1998年6月科索沃戰爭期間,南斯拉夫軍隊、塞爾維亞警察和科索沃解放軍之間長達一周的衝突。雙方爭奪貝拉奇瓦茨煤礦,該煤礦為兩個發電站提供能源,為科索沃大部分地區提供電力。
科索沃解放軍於6月22日佔領了該礦場,將9名塞族礦工劫持為人質,將該礦場變成行動基地,並在省會普里什蒂納看得見的地方派出白天的巡邏隊來嘲弄南斯拉夫當局。在接下來的七天裏,南斯拉夫當局和科索沃解放軍就礦工的命運進行了談判。談判破裂後,南斯拉夫軍和塞爾維亞警察襲擊了該礦,迫使科索沃解放軍離開。10名武裝分子在衝突中喪生。南斯拉夫軍和塞爾維亞警察報告沒有人員傷亡。儘管礦井被奪回,但人質卻無處可尋,據推測他們是被武裝分子殺害的。截至2014年6月,礦工的遺體下落不明。沒有人因他們的死亡而被定罪。
背景
[編輯]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科索沃獲得了塞爾維亞社會主義共和國(南斯拉夫社會主義聯邦共和國的六個組成國之一)內的自治省的地位。[2]1980年南斯拉夫的長期領導人約瑟普·布羅茲·鐵托去世後,南斯拉夫的政治體系開始瓦解。[3]1989年,貝爾格萊德撤銷了科索沃的自治權。[4]科索沃是一個主要由阿爾巴尼亞人居住的省份,對塞爾維亞人來說具有重要的歷史和文化意義。[5]在19世紀中期以前,塞爾維亞人在科索沃佔多數,但到1990年,他們只佔人口的10%。[6]由於人數不斷減少,塞族人開始擔心他們會被阿爾巴尼亞人「排擠」出去,民族緊張局勢進一步惡化。[7]科索沃的自治權一被廢除,塞爾維亞總統斯洛博丹·米洛舍維奇就任命了一個由塞族人和黑山人管理的少數派政府來監督該省,由來自塞爾維亞的數千名全副武裝的準軍事部隊強制執行。阿爾巴尼亞文化受到有計劃的鎮壓,成千上萬在國有企業工作的阿爾巴尼亞人失去了工作。[4]
1996年,一群自稱科索沃解放軍的阿爾巴尼亞民族主義者開始攻擊南斯拉夫軍隊和科索沃的塞爾維亞內政部。他們的目標是將該省從南斯拉夫的其他部分中分離出來。1991-92年,斯洛文尼亞、克羅地亞、馬其頓和波斯尼亞黑塞哥維那脫離了南斯拉夫,現在只是一個由塞爾維亞和黑山組成的殘餘聯邦。起初,科索沃解放軍進行了打了就跑的游擊。[8]它很快在科索沃的阿爾巴尼亞年輕人中流行起來,他們中的許多人反對政治家易卜拉欣·魯戈瓦倡導的對南斯拉夫當局的非暴力抵抗,傾向於一種更激進的方式。[9]1997年,鄰國阿爾巴尼亞發生武裝起義,導致阿爾巴尼亞軍隊倉庫的數千件武器被洗劫,該組織得到了極大的推動。其中許多武器最終落入了科索沃解放軍手中。[10]科索沃解放軍還從其參與的毒品交易中獲得大量資金。[11][12]
1998年3月,南斯拉夫軍和塞爾維亞內政部襲擊了科索沃解放軍領導人阿德姆·賈沙里的住所,殺死了他和他最親密的夥伴以及他的大部分家人。這次襲擊促使數千名年輕的科索沃阿爾巴尼亞人加入科索沃解放軍的行列,加劇了科索沃緊張氣氛,起義最終於1998年春天爆發。[13]
戰鬥
[編輯]1998年6月22日,科索沃解放軍佔領了奧比利奇鎮附近的貝拉奇瓦茨露天煤礦。[14]貝拉奇瓦茨位於科索沃首都普里什蒂納以西約10公里(6.2英里)處,具有重要的戰略意義,因為它為科索沃最重要的兩個電廠提供煤炭,而這兩個電廠又為該省大部分地區提供電力。[15]這次攻擊是南斯拉夫當局自今年早些時候爆發戰鬥以來所面臨的最嚴重的挑戰,這不僅因為礦場的戰略意義,而且因為它離普里什蒂納很近。[16][17]武裝分子一進入礦井就把一些塞族礦工扣為人質,停止了生產。[16]人權觀察確定了這9名俘虜,分別是杜尚·阿贊契奇、佩羅·阿贊契奇、佐蘭·阿贊契奇、米爾科·布哈、菲利普·戈伊科維奇、波茲達爾·倫皮克、斯波茹比·薩維奇、米爾科·特里菲諾維奇和德拉甘·武克米洛維奇。[14]一些武裝分子配備了自動武器,但大多數人攜帶的是獵槍。總共大約有30名戰士,大多數穿着便服。[18]記者傑弗里·弗萊什曼寫道:「一些游擊隊員不過是拿着單發步槍的孩子。」「其他人都是肌肉發達的男人,留着八字鬍,帶着彈藥帶和刺刀。」弗萊什曼形容他們「戰戰兢兢、疲憊不堪」,並指出他們甚至連對講機都沒有。[19]
科索沃解放軍蔑視當局,在普里什蒂納的視線範圍內派出白天的巡邏隊。[20]戰士們設置了路障、檢查站和反狙擊屏幕。他們最重的武器是兩個火箭推進榴彈發射器和一個12.7 mm(0.50英寸)機槍。[18]他們強迫礦工挖溝,把科索沃解放軍與南斯拉夫陣地隔開。[21]礦井被搶走後不久,南斯拉夫當局就人質的命運同科索沃解放軍進行談判。[14]南斯拉夫也設置了自己的路障,封鎖了通往貝拉奇瓦茨的道路,並派狙擊手包圍了礦井。[19]大約100名南斯拉夫軍人員參與了戰鬥。[22]
當局和科索沃解放軍之間關於人質命運的談判顯然就在南斯拉夫反擊之前破裂。[21]從6月29日開始,在裝甲車、大炮和一些坦克的支援下,[20]數百名南斯拉夫軍和塞爾維亞警察重新奪回貝拉奇瓦茨礦。[23]第一天,南斯拉夫部隊已經推進到距離地雷不到600英尺(180米)的地方。南斯拉夫官員解釋說,南斯拉夫軍和塞爾維亞警察故意緩慢前進,以避免傷亡,並指稱激進分子利用礦工作為人肉盾牌。[24]一群武裝分子很快就從貝拉奇瓦茨完全撤出,[25]另一群則躲在礦山的管理大樓和車間裏。[15]到7月1日,該礦又回到南斯拉夫人手中。[26]南斯拉夫軍和塞爾維亞警察顯然使用了催淚瓦斯將武裝分子驅逐出他們的陣地。[27]阿族和塞爾維亞人都遺棄了該鎮及其附近地區,戰鬥結束後,超過8000名平民流離失所。[16][17]
後果
[編輯]戰鬥導致10名科索沃解放軍武裝分子死亡。[23]南斯拉夫方面報告說沒有人員傷亡。[21]科索沃解放軍聲稱,兩名科索沃阿族平民——一名八歲男孩和一名男子——在衝突中死亡,六人受傷。[28]南斯拉夫當局證實,一名8歲的男孩在該鎮附近的炮擊中喪生。[15]據報道,到7月1日,該礦場已重新開始作業。[25]同一天,試圖進入貝拉奇瓦茨礦的西方記者遭到一群憤怒的塞爾維亞平民的襲擊。[16]
在重新進入礦區時,南斯拉夫當局發現人質已經消失,顯然是由在被捕前從貝拉奇瓦茨礦撤退的科索沃解放軍戰鬥人員劫持的。他們被認為已經被武裝分子處決了。[21]他們的家人成立了一個組織,致力於將綁架者繩之以法,如果可能的話,還會尋找失蹤礦工的遺體。[29]截至2014年6月,這些礦工的下落不明,他們的遺體(如果有的話)也不清楚在什麼地方。目前還沒有人因他們的死亡而被定罪。[30]
註釋
[編輯]- ^ 阿爾巴尼亞語:Beteja e Bardhit të Madh;塞爾維亞-克羅地亞語:Bitka za Belaćevački rudnik;塞爾維亞語西里爾字母:Битка за Белаћевачки рудник
參考文獻
[編輯]- ^ Serb forces retake Kosovo Mine. Associated Press. 1998-06-30 [2013-05-1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10-10).
- ^ Judah, Tim. Kosovo: War and Revenge. 紐黑文: Yale University Press. 2002: 34 [2021-02-18]. ISBN 978-0-300-09725-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11-08).
- ^ Judah, pp. 38–9
- ^ 4.0 4.1 Adam LeBor. Milosevic: A Biography. New Haven, Connecticut: Yale University Press. 2002: 276. ISBN 978-0-300-10317-5.
- ^ Miranda Vickers. The Albanians: A Modern History. New York: I.B.Tauris. 1999: 97 [2021-02-18]. ISBN 978-1-86064-541-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7-16).
- ^ James Summers. Kosovo: From Yugoslav Province to Disputed Independence. James Summers (編). Kosovo: A Precedent?. Leiden, Netherlands: BRILL. 2011: 5 [2021-02-18]. ISBN 978-90-474-2943-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1-21).
- ^ Jasminka Udovički; James Ridgeway. Burn This House: The Making and Unmaking of Yugoslavia. 達勒姆: Duke University Press. 2000-10-31: 322 [2021-02-18]. ISBN 978-0-8223-259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1-15).
- ^ Judah, p. 137
- ^ Dušan Janjić. Kosovo under the Milošević Regime. Charles W. Ingrao; Thomas A. Emmert (編). Confronting the Yugoslav Controversies: A Scholars' Initiative 2nd. 西拉法葉: Purdue University Press. 2012: 293 [2021-02-18]. ISBN 978-1-55753-617-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8-06).
- ^ Judah, pp. 127–130
- ^ Sörensen, Jens Stilhoff. State Collapse and Reconstruction in the Periphery: Political Economy, Ethnicity and Development in Yugoslavia, Serbia and Kosovo. New York City: Berghahn Books. 2009: 203 [2021-02-18]. ISBN 978-1-84545-560-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7-06).
- ^ Jonsson, Michael. The Kosovo Conflict: From Humanitarian Intervention to State Capture. Cornell, Svante; Jonsson, Michael (編). Conflict, Crime, and the State in Postcommunist Eurasia. Philadelphia, Pennsylvania: 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 Press. 2014: 184 [2021-02-18]. ISBN 978-0-81224-565-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7-04).
- ^ Judah, pp. 138–41
- ^ 14.0 14.1 14.2 Fred Abrahams; Elizabeth Andersen. Humanitarian Law Violations in Kosovo. New York: Human Rights Watch. 1998: 81. ISBN 978-1-56432-194-7.
- ^ 15.0 15.1 15.2 New Serb offensive in Kosovo. BBC. 1998-06-30 [2015-11-1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3-06).
- ^ 16.0 16.1 16.2 16.3 Chris Hedges. Serbians Unleash Series of Heavy Attacks Against Albanian Separatists. The New York Times. 1998-06-30 [2015-11-1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3-05).
- ^ 17.0 17.1 Animals take over village that changed hands twice. The Irish Times. 1998-07-02 [2015-11-1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3-05).
- ^ 18.0 18.1 Tom Hundley. Kosovo's Conflict At Doorsteps Of Capital. Chicago Tribune. 1998-06-29 [2015-11-1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11-17).
- ^ 19.0 19.1 Jeffrey Fleishman. A Ragged Army Fights For Kosovo: Poorly Armed Ethnic Albanian Guerrillas Continue Battling Much Larger Serbian Forces. The Philadelphia Inquirer. 1998-07-02 [2015-11-1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3-04).
- ^ 20.0 20.1 Rupert Cornwell. New offensive dashes ceasefire hopes. The Independent. 1998-06-29 [2015-12-3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9-25).
- ^ 21.0 21.1 21.2 21.3 Tom Walker. Guerrillas in Kosovo 'killed mine hostages'. The Times. 1998-07-01.
- ^ Amnesty International. Kosovo: The Evidence. London, England: Amnesty International. 1998: 10. ISBN 9781873328316.
- ^ 23.0 23.1 Adrian Webb. The Routledge Companion to Central and Eastern Europe Since 1919. London: Routledge. 2008: 121. ISBN 978-1-13406-521-9.
- ^ Chris Hedges. Fierce Fighting as Serbs Try to Push Rebels From Kosovo Town. The New York Times. 1998-07-01 [2015-11-1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3-08).
- ^ 25.0 25.1 Serbia claims success in Belacevac offensive. Radio Free Europe/Radio Liberty. 1998-07-01 [2015-12-3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03-14).
- ^ Serbs re-take Kosovo mine. BBC. 1998-07-01 [2015-11-1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3-06).
- ^ Serbs Launch Offensive To Retake Mining Town From Kosovo Guerrillas. Los Angeles Times. 1998-06-30 [2015-11-1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11-17).
- ^ KLA rebels regroup in west Kosovo. Hurriyet Daily News. 1998-07-02 [2015-11-1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3-04).
- ^ A gathering in Gracanica in memory of Serbs kidnapped in Kosmet 11 years ago. Voice of Serbia. 2009-06-22 [2015-12-3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9-11-07).
- ^ Godišnjica otmice rudara na Kosovu [Anniversary of miners' kidnapping in Kosovo]. Radio Television of Serbia. 2014-06-20 [2015-11-1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3-04) (塞爾維亞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