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数学奥林匹克香港委员会
国际数学奥林匹克香港委员会(英语:International Mathematical Olympiad Hong Kong Committee,简称IMOHKC),是香港的民间教育组织,负责培训中学数学资优生,挑选参加每年国际数学奥林匹克(IMO)的中国香港代表队队员。委员会由时任香港数学学会主席的岑嘉评博士在1985年提议成立,并在次年正式成立。[1]国际数学奥林匹克香港委员会也主办1994年及2016年的国际数学奥林匹克,迎接来自世界数十至一百多个国家及地区的代表队来到香港比赛,而在2001年也举办了中国数学奥林匹克。
国际数学奥林匹克香港委员会在2013年注册为有限公司,并在2014年获得批准成为慈善机构。[2]
中国香港代表队的甄选
1987年,IMO香港委员会首次选拔学生进行培训,1988年选出6名学生首次组成香港队参加IMO,只比中国大陆晚3年参赛,是两岸四地第二个参赛地区。[3]每年5月委员会举办国际数学奥林匹克香港选拔赛,从中选出优秀学生参加该会举办的一年的培训课程,其间会进行几次选拔测验,包括在11月底或12月初举行的中国香港数学奥林匹克,及3月举行的亚太区数学奥林匹克(APMO,香港自1989年首届起参加)竞赛。委员会按测验成绩,决定代表香港参赛的6名队员,以及6名后备队员。早年的选拔赛颁奖礼暨香港队授旗仪式,都在中环永隆银行大厦21楼大礼堂或恒生银行总行顶层的礼堂举行。[1]此外,委员会也会选派学生参加中国数学奥林匹克、中国女子数学奥林匹克及中国西部数学邀请赛。
香港学生即使入选为队员,也不能像中国大陆的集训学生一样,获得保送入大学,或有任何升大学的优待政策,而必须像其他学生一样考公开试。因此除暑假外,训练都只在周六进行,不能调整学校学习以迁就。[a]
普通课程范围的数学,对数学资优生而言往往太简单枯燥,IMO香港委员会的培训,多年来是唯一向资优生教授普通课程之外的数学的课程,是香港资优教育的先驱。[5]政府官方要等到1990年教育统筹委员会第四号报告书,才首次提出香港需要资优教育,又提到当时有人反对资优教育。[6]香港向来没有其他给中学数学资优生的培训班,直至2001年才有大学数学系开办中学生资优数学课程。[7][8]2007年香港资优教育学苑成立,协助IMO香港委员会培训数学尖子。
反驳奥数无用论
香港出身的大数学家丘成桐,曾多次表示奥数无用。2002年,丘成桐又一次公开批评称IMO“只注重考试,不能培养研究人才”,得奖者“成就不高,研究范围狭窄”,“许多一流数学教授都没参加过”。他的言论引起IMO受训学生及家长疑虑,询问委员会是否应继续受训。当时香港有几个小学数学比赛和培训班,中学阶段也有其他一些数学比赛,但没有像大陆的奥数热。[9]委员会讨论后同意已“忍无可忍”,决定由主席岑嘉评向报章投书四千字长文反驳,指出IMO能提升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发掘未来的数学人才,给尖子展现才能的机会,而藉着奥数培养尖子,也能为香港发展高科技奠定良好基础;至于尖子能否成为大数学家,要看努力和机遇,况且也不乏得奖者日后成为大数学家或科学家,不能以个别得奖者的表现而批评全部。[10][11][12]多年后香港坊间奥数班盛行,岑嘉评呼吁家长不要强迫孩子学习奥数,及盲目追求艰深,指出这样会扼杀他们对数学的兴趣,适得其反,建议应该由浅入深。[5]
经费问题
由于香港政府及社会,一直对数学拔尖栽培反应冷淡,国际数学奥林匹克香港委员会成立多年以来,都没有得到政府任何资助,需要自筹经费应付所有开支,培训导师包括大学教授、中学教师与前学员,都是义务协助。
1988年第一次组成香港队参赛,主席岑嘉评多番向教育署官员请求资助,甚至提到香港已接到澳大利亚总理办公室邀请参赛,但是都被官员拒绝。[13]他为路费苦恼,偶然路过黄大仙祠,入内求问居士,获慷慨答应帮助,于是1988年至1990年香港队的机票都由啬色园资助。香港回归之前,啬色园的支持比港英政府还多。[14]岑嘉评透露,2001年香港教育署(今香港教育局)才首次资助香港队的机票费,但仍不资助培训等费用。2002年,岑嘉评就表示,IMO所有参赛国家及地区中,香港是唯一没有得到政府资助的。[15]后来虽有香港资优教育学苑,特区政府也只限于资助培训和机票而已,与中国大陆普遍对奥数的热烈支持,有天壤之别,即便与其他国家及地区政府对奥数的重视相比,也差距甚远。[1][16]
1994年IMO,香港首次获得主办权,成为继北京之后亚洲第二个举办地区。由于港英政府和商界初时都不表态支持,大学校长也只关心院校自身的教研工作,抗拒支持中学生的竞赛,香港IMO筹委会因筹款艰难,曾一度考虑放弃主办。后来时任香港中文大学校董会主席及行政局议员的恒生银行董事长利国伟,率先捐款二百万港元支持,并劝说中文大学借出场地及政府当局承担统筹及后勤工作,而中银香港和永隆银行的伍宜孙家族也各捐七十万,终于以约三百万元经费节约举办IMO竞赛,共有69个国家和地区参赛。参赛者中包括后来成为首名女性菲尔兹奖得主的玛丽安·米尔札哈尼。[16][17]
2016年IMO,香港再次获得主办权,因参赛队伍数目较上次大增,开支有约二千万港元,而最初预算更达三千万元,使得香港教育局曾想放弃主办,被菲律宾官员戏称,若香港没钱,菲律宾可以接手举办(菲律宾也是该届的申办者)。立法会就支持香港举办奥数的动议讨论时,也有议员反对主办,张国柱说由香港主办“或者可以多夺数面奖牌威风数日”,“加剧青少年的升学压力”,梁耀忠质疑“上次毋须政府支援亦能成功举办,为何今次办不到”。香港邮政因为怕“泛民”反对,只答允出一款IMO纪念邮票。其后香港教育局只资助300万元。利国伟家族和伍宜孙家庭这次也各捐款300万元,前特首董建华、李家杰、2016年IMO荣誉首席顾问叶刘淑仪、中华厂商会会长李秀恒以及一些慈善基金也有捐款。香港科技大学也提供比赛场地,及安排住宿给所有参赛学生。不过,主席岑嘉评表示有些富豪、著名银行及大型企业拒绝支持,甚至明言一毛钱也不会捐,例如几番争取下,某酒店集团仍然拒绝提供一分钱折扣予在其酒店住宿的领队和教练。[b]他要花费逾半筹备时间于筹款上,目标由3千万元降至2千万元,竞赛也要设法缩减开支,例如开幕礼从原本的会展改至新伊馆。他坦言若是其他国家举办,官方必定全力资助,无需大费周章筹款。[1][19][20][5][21][22][23]这届IMO竞赛共有109个国家和地区参赛,接待人数超过一千人,中国香港代表队获得总分第9名的历来最佳成绩。
纵使缺乏官方及社会资助,但IMO香港委员会所举办的比赛及培训都不会收取费用。因为“数学奥林匹克”不是注册商标,任何机构都能使用,市面有其他以奥数为名的学习班与比赛,甚至有不肖业者被投诉,然而这些学习班与比赛,都与IMO香港委员会没有任何关系。[1][24][25]
全国青少年数学论坛选拔赛
IMO培训只限于很少数的学生,且以高中生为主。为了鼓励更多喜欢数学的学生,自2008年开始,IMO香港委员会也举办香港初中数学奥林匹克全国青少年数学论坛选拔赛,给中一至中三学生参加,通过奖励来激发学生的兴趣。[26]这项比赛分为数学解题技能展示比赛、数学建模小论文评选两项赛事,培养学生数学应用能力。比赛获得香港广东社团总会慈善基金赞助。[27]
附注
参考
- ^ 1.0 1.1 1.2 1.3 1.4 奧數之父 岑嘉評. 东周刊. 2017-06-21.
- ^ 國際數學奧林匹克委員會 — 數聞:2016年國際數學奧林匹克通訊第一期 (PDF). 2015-01 [2023-08-09].
- ^ 香港區數學選拔賽 五十二名學生出綫 將培訓參加「國際數學奧林匹克競賽」. 华侨日报. 1987-07-18.
- ^ 張家朗入讀浸會大學 與5名精英運動員同透過優才計劃獲取錄. 香港01. [2023-08-08].
- ^ 5.0 5.1 5.2 奧數之父︰成為叻人要離譜 批港考試制度枯燥. 晴报. 2017-03-06 [2023-08-07].
- ^ 教育統籌委員會 第四號報告書 (PDF). 香港教育局. 1990-11 [2023-08-07].
- ^ 數學天才上堂沉悶 自修解悶. 东方日报. 2001-05-27.
- ^ 科大栽培數學資優生 (PDF). 香港科技大学. 2002-04-14 [2023-08-07].
- ^ 黄毅英. 考試︰華人地區揮之不去的夢魘. 信报. 2003-03-27.
- ^ 丘成桐反對練速算 指數學奧林匹克得主研究能力差. 明报. 2002-08-24.
- ^ 數學奧委會反擊丘成桐. 星岛日报. 2002-09-02.
- ^ 岑嘉评. 對數學奧林匹克意見的一些回應. 九章数学基金会网站讨论区. 2002-09-15 [2023-08-09].
- ^ Society seeks funds for maths Olympiad. South China Morning Post. 1988-04-12.
- ^ 港隊出戰 曾向黃大仙募捐. 香港经济日报. 2017-03-06.
- ^ 政府如肯投入 港成績必大提升 港隊唯一未獲政府資助. 文汇报. 2002-01-23.
- ^ 16.0 16.1 2016年舉辦 逾120國家地區參與 奧數冀籌3000萬經費 (PDF). 大公报. 2013-08-27.
- ^ 利國偉博士支持奧數傳薪火 (PDF). 大公报. 2013-08-20.
- ^ Bernd Kreussler. Ireland’s Participation in the 57th International Mathematical Olympiad (PDF). 2016-08-16.
- ^ 港辦奧數賽尚欠經費三百萬. 大公报. 2016-06-20.
- ^ 120國家地區參與 經費仍欠800萬 港辦奧數賽規模料縮水 (PDF). 大公报. 2015-04-27.
- ^ 教局擬棄辦奧數賽 被批欠魄力缺宏圖 (PDF). 大公报. 2012-09-24.
- ^ 回歸前乏資金港英政府一毛不拔 岑嘉評辦奧數問黃大仙借庫. 大公报. 2017-03-06.
- ^ 港隊奧數奪金 政府支援未增. 东方日报. 2017-03-06 [2023-08-07].
- ^ 學奧數 訓練邏輯 趣味多. 香港经济日报. 2004-10-16.
- ^ 奧數無註冊版權 港奧數之父促監管課程. 明报. 2018-09-10.
- ^ 學生時期經常被搵笨 岑嘉評「數」盡一生 奧數之父. 星岛日报. 2017-04-15.
- ^ 2019香港數奧全國青少年數學論壇圓滿舉行 廣總慈善基金贊助 致力普及數學文化 提高數學水平 (PDF). 大公报. 2019-0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