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鞍山新市镇
此条目需要补充更多来源。 (2008年6月8日) |
马鞍山(英文:Ma On Shan)属于香港十八区的沙田区,是沙田新市镇的扩展部分。位于乌溪沙的青年营,数十年来都是度假及小学旅行的胜地。现在马鞍山则是大型住宅所在地。马鞍山因区内同名山峰马鞍山而得名。
地理
马鞍山位于沙田区东北部,与沙田本区以梅子林路为分界线。马鞍山以东与西贡区的十四乡相邻。另外在1866年的《新安县全图》地图中,已出现“马鞍山”及“沙田”二字。
历史
马鞍山最初是一个小小的村落,居民从事农业、渔业等传统乡村经济活动。近代日本企业来到这里开采磁铁矿(Magnetite),使马鞍山顿时成为工业重镇,鼎盛时期有几千个工人在此居住。但到了1970年代,因为石油危机、新市镇发展等事件,开矿成本大增,加上港英政府决定开发马鞍山为新市镇,矿场也随之在1976年结束。现在,经过政府几十年的努力,马鞍山成为屋邨、商场林立的大型住宅区。
马鞍山三宝
- 铁矿:马鞍山铁矿(Iron Ore)藏量估计超过7,000,000吨,1950至70年代开采的铁矿主要出口至日本。
- 杜鹃花:香港杜鹃(Hongkong Azalea Rhododendron)于1851年在香港发现,但被误认作另一品种,直到1930年才以香港命名为新种。花期在四月,花白至淡红色。仅见于马鞍山及其他几处地点。马鞍山其他品种的原生杜鹃还有毛叶杜鹃(Champion's Rhododendron)、华丽杜鹃(Mrs. Farrer's Rhododendron)、羊角杜鹃(Westland's Rhododendron)、南华杜鹃(South China Rhododendron)和红杜鹃(Red Azalea)。2006年开始由沙田东—分区委员会、沙田民政事务处、土木工程拓展署、康乐及文化事务署、马鞍山民康促进会、九广铁路公司、沙田区中学校长会及沙田区小学校长会联合举办“马鞍山杜鹃花节”,推展杜鹃花成为马鞍山的地区象征,活动包括在绿化带及屋苑种植杜鹃花、摄影及绘画比赛及展览等。
- 黄麖:实为赤麖或赤麂(Muntiacus muntjak),台湾称为山羌,小型偶蹄目鹿科麂亚科动物,生长于华南地区包括香港,西至印度、巴基斯坦及阿富汗,雄性有小角及獠牙,喜栖息于树林内及高草丛中,以树叶和地下根或茎作食物,间中会吃树皮,独居,当受惊时或繁殖季节都会发出一种奇怪的叫声,俗称鸣鹿(Barking Deer),生性胆小,香港曾有被困的赤麖于围捕时活活吓死的纪录。
教会活动
天主教方济会
方济会(Order of Friars Minor,简称OFM)或称小兄弟会乃是圣方济所创立。马鞍山的福音事业由比利时籍方济会的胡文义神父展开,胡神父在1947年前往中国传教,他曾往湖北宜昌教区传道,但传教不久,中国政权易手,被迫南下,从方济各会的神父中得悉马鞍山一地满是从大陆南下的军人,他们被已迁往台湾的国民政府所放弃,马鞍山为矿业开发的地方,遂吸引很多这类军人南下迁往此地。当时胡神父留港初期,一分钱也没有,便找会长神父商量,却因教会也缺乏资金,只能给他10元的美金。当然这个资助并不够,胡神父只好向各界筹款,幸得美国的救济品支持,使教友身心也得到慰藉。及后胡神父找到其时来港避难的教宗代理黎培理主教帮忙,黎主教令教会每月支付300美元为胡神父的生活费,由是在马鞍山的方济会传教事业的经营渐固定下来,为后来的教务兴盛奠下基础。信徒日多,胡神父乃要求建筑一间圣堂,马鞍山山上的方济会的圣若瑟小堂(St. Joseph's Chapel)在1952年建立,以圣若瑟为主保。胡神父为使教堂具有规模,更在1955年以港币1000元于中环购下一个具有近100年历史的铜钟,并悬挂在教堂内,方便其他信众随时得知时间,以及在教堂举办活动时,也敲向铜钟以示活动即将开始,此铜钟至今仍悬挂在山上。
在巩回了山上的教堂事业后,方济会推动传教的对象,不独是山上的矿工及家人,更有在山脚及海边的居民。为便利海边的居民,便在海边的地方兴建另一座小教堂,在1954年的主保瞻礼日举行献堂礼,名为圣方济各小堂。此小堂用石砖建成,设计精巧,可以容纳200馀人,是马鞍山第二座小教堂。1962年台风温黛袭港,圣堂遭受严重的损毁。马鞍山堂区除了服务矿工外,胡文义神父明白要有修女为妇女及儿童服务,便邀请了九龙刚建校办学的玛利亚方济各传教修会(Franciscan Missionaries of Mary,简称F.M.M.,当时为一般民众称为“白衣会”,因为其白色会衣)的修女来马鞍山帮忙, 1954年在山上村落建立了一所能容纳7位修女的修院(其中6位是中国人)。修女们开始在圣堂增建学校,又建立小型诊所,为染病的妇孺服务,以及为矿工提供医疗保健。十年后,修女们在山脚下的幼稚园工作,又主理一间小型诊所,救助贫穷人士及其他有需要的人。
自胡文义神父辛苦经营山上的事工活动后,不断有多位修女加入,先后办学,开诊所,赠医施药,乐育幼童,使天主教信仰渐渐广披山上及矿场一带。 1979年教会的行政单位更由圣方济各小堂升为马鞍山圣方济堂区,可见马鞍山天主教宗教活动的繁盛。矿场在1976年关闭,村民人数日渐减少,至今山上还有少数老矿工定居,但已能与外界沟通。现时山上敷设了道路直达马鞍山市,香港赛马会及香港明爱也赞助小巴服务,方便村民出入,而修女所办的诊所仍继续为市民服务,费用全免。而胡文义神父在马鞍山传教达30年,今已退休,在台湾安度晚年。山上的教堂终于在1981年结束,而于1987年至1999年借用圣若瑟小学礼堂的圣方济弥撤中心,维持主日弥撤。而近海边的圣方济各堂及附设的学校也于 1984年拆卸,经方济会的神父和各人的努力及捐助下,新圣堂落成。后来因方济会人手短缺,只好于1999年退出马鞍山堂区的牧职工作,把马鞍山圣堂的业权交给教区,由教区提供神父管理圣堂。而2001年更是马鞍山方济各堂纪念建堂50周年,举行了多项活动,大事庆祝。
基督教信义会
1940年代未期由于国内局势不稳,在华的基督教宣教士被迫撤离中国,部分来到香港。1948年信义神学院从湖北汉口滠口迁移到香港,神学院毕业生在港展开福音工作。1954年教会代表在道风山举行第一届总议会,于2月27日正式成立基督教香港信义会(Evangelical Lutheran Church of Hong Kong,简称ELCHK)。
美国豫中信义差会把握1950年代国内大批难民迁居至马鞍山,交通不便及言语不通,矿工和居民甚少与外界接触,于1950年派遣牧师及教士到马鞍山传扬福音,开设信义会堂,分别为恩光堂及真理堂,均属沙田区信义会。
恩光堂位于沙田马鞍山村山顶,属美国信义会分会,成立主要目的是帮助马鞍山村的难民适应新生活,解决生活上的困难,更被认定为当时山上的救济站,为矿工们提供了不少救济和援助。1950年代中期以后,世界信义宗(Lutheran World Federation,简称LWF)社会服务处支援大部分的救济物资,包括粮食,如面粉、油、奶粉、大米、罐头食品,其他的救济品有衣物、日常用品及药物等,由香港信义会负责派发,但不少人为了得到救援物资而加入教会,成为“面粉信徒”。此外,教会亦照顾居民的住屋问题,帮助他们重建或修理居所,在马鞍山山麓兴建“信义新村”,更提供免费医疗服务,并由牧师介绍病人往九龙的诊所医病,由社会服务处负责费用,居民看病时亦有车船津贴。
恩光堂亦为区内儿童提供嬉戏地方,在教堂内设有篮球架、秋千等。恩光堂于1952年开办学校,注册成立“员工子弟信义学校”,初为半日小学,为区内矿工子女提供免费教育,后改为信义恩光小学,开办小一至小六的课程,学费全免,但学生须要负担书簿费用。1958年由私立小学转成为政府津贴学校,另在1960年开办幼稚园。1976年由于矿场结束,大部分居民迁往市区,信义恩光小学及幼稚园宣告停办,信义恩光小学迁往恒安邨。
真理堂成立于1961年,位于恒安村信义学校内,设有布道所。1950年代至70年代是信义会在马鞍山发展的全盛时期,星期日举行早、午堂崇拜,参加人数达300人之多。基督教也成为天主教以外马鞍山村主要宗教之一,直到现时,在马鞍山只剩下基督教信义会仍有牧师在内工作,这正是基督教信义会对马鞍山村民及老矿工不离不弃的明证。
社区环境
-
恒安邨
-
耀安邨
-
颂安邨
-
利安邨
(私人参建居屋)
(夹心阶层住屋:由香港房屋协会发展)
-
锦丰苑
-
锦龙苑
-
锦鞍苑
-
锦禧苑
-
锦泰苑
-
锦英苑
-
富宝花园
-
富安花园
-
富辉花园
-
福安花园
-
雅景台
-
晓峯湾畔
私人屋苑
- 翠拥华庭[1](发展商:长江实业)
- 雅典居[2](发展商:新鸿基地产)
- 海典居[3](发展商:信和置业)
- 新港城[4](发展商:恒基兆业)
- 海柏花园[5](发展商:长江实业)
- 马鞍山中心(发展商:南丰发展)
- 雅涛居[6](发展商:信和置业)
- 迎涛湾[7](发展商:华懋集团)
- 海典湾[8](发展商:信和置业)
- 听涛雅苑[9](发展商:长江实业)
- 观澜雅轩(发展商:恒隆集团)
- 嘉华星涛湾[10](发展商:嘉华国际)
- 岚岸(发展商:长江实业)
- 银锋·湖泊(港铁马鞍山线乌溪沙站上盖发展项目,发展商:港铁公司及信和置业)(兴建中)
-
翠拥华庭
-
新港城
-
雅典居
-
海典居
-
马鞍山中心
-
海柏花园
-
听涛雅苑
-
雅涛居
-
迎涛湾
-
海典湾
-
嘉华星涛湾
-
观澜雅轩
-
岚岸
- 兴安临时房屋区(已于1999年清拆)
- 城安临时房屋区(已于1999年清拆)
特色村落
-
大水坑村
-
破旧村屋
-
新与旧
-
百子千孙树
-
乌溪沙村牌坊
-
精美的檐下画
-
乌溪沙村村公所
-
伯公树(已枯萎)
大型商场及其他
- 马鞍山广场
- 新港城中心
(公共屋邨/居屋商场)
- 恒安商场
- 耀安商场
- 颂安商场
- 利安商场
- 锦泰商场
- 锦英商场
- 富安商场
(服务式住宅/酒店)
- 海澄轩
-
新港城中心
-
马鞍山广场
-
恒安商场
-
利安商场
-
颂安商场
-
耀安商场
-
锦泰商场
-
海澄轩
公共设施
预科书院
基础教育(中学)
马鞍山区学校林立,大部分学生都是区内的居民。
- 保良局胡忠中学
- 马鞍山圣若瑟中学
- 马鞍山崇真中学
- 香港中文大学校友会联会陈震夏中学
- 青年会书院
- 德信中学
- 香港中国妇女会冯尧敬纪念中学
- 东华三院黄凤翎中学
- 潮州会馆中学
- 育才中学(沙田)
- 曾璧山中学
- 仁济医院董之英纪念中学
- 明爱马鞍山中学
- 启新书院(中学部)
-
陈震夏中学
-
德信中学
-
曾璧山中学
-
冯尧敬纪念中学
-
马鞍山崇真中学
-
青年会书院
-
保良局胡忠中学
-
育才中学(沙田)
-
马鞍山圣若瑟中学
-
东华三院黄凤翎中学
-
董之英纪念中学
-
明爱马鞍山中学
教育(小学)
- 保良局雨川小学
- 保良局庄启程小学
- 圣公会马鞍山主风小学
- 马鞍山循道卫理小学
- 五邑冯平山夫人李颖璋学校
- 马鞍山灵粮小学
- 九龙城浸信会禧年小学
- 马鞍山圣若瑟小学
- 宣道会台山陈元喜小学
- 香港道教联合会纯阳小学
- 马鞍山信义学校
- 可晖小学(已停办)
- 启新书院(小学部)
文康设施
-
乌溪沙青年新村
-
马鞍山公共图书馆
-
马鞍山公园
-
马鞍山游泳池
-
马鞍山运动场
-
马鞍山游乐场
-
马鞍山体育馆
-
马鞍山郊野公园
-
马鞍山单车公园
-
白石哥尔夫球中心
人口
根据《二零零三年区议会选举选区分界建议报告书》第二册第二部分:“建议区议会选区范围”中有关沙田区的统计数字[1],颂安(R23)、锦涛(R24)、新港城(R25)、利安(R26)、富龙(R27)、锦英(R28)、耀安(R29)、恒安(R30)、鞍泰(R31)、大水坑(R32)十个选区的人口合共有188,713人,占整个沙田区约三成总人口(29.63%)。
区议会
沙田区议会是香港最大规模的区议会,共有46个议席,其中10席属马鞍山民选选区,以下是马鞍山现任(任期:2008年-2011年)议员列表:
选区 | 代号 | 姓名 | 所属政治团体 |
---|---|---|---|
颂安 | R23 | 葛珮帆 | 民主建港协进联盟 |
锦涛 | R24 | 杨文锐 | 民主建港协进联盟 |
新港城 | R25 | 李子荣 | -- |
利安 | R26 | 蔡亚仲 | 公民力量 |
富宝 | R27 | 罗光强 | 公民力量 |
锦英 | R28 | 汤宝珍 | -- |
耀安 | R29 | 黄戊娣 | 民主建港协进联盟 |
恒安 | R30 | 郑则文 | 前线 |
鞍泰 | R31 | 杨祥利 | 民主建港协进联盟 |
大水坑 | R32 | 容溟舟 | 民主党 |
交通
- 港铁 :马鞍山线设有9个车站,马鞍山区内占有4站,分别是:大水坑站、恒安站、马鞍山站及乌溪沙站。
-
大水坑站
-
恒安站
-
马鞍山站
-
乌溪沙站
-
马鞍山站入口
-
乌溪沙站入口
-
马铁列车
-
乌溪沙站巴士总站
- 九巴:40X、43X、81C、84M、85C、85K、85M、85S、85X、86C、86K、86S、86X、87D、87K、87P、87S、89C、89D、89P、99、274P、286M、289K、885、N281
- 龙运巴士:A41P、N42
- 过海隧道巴士:680、680A、680P、680X、681、681P、682、682P、N680
- 小巴
- 绿色专线小巴:
- 26(往大埔)
- 801、801K(往火炭)
- 803(往大围显径)
- 807A(往大学火车站)
- 807B、807K(大学火车站 - 井头,十四乡)
- 808、808P(往广源、威尔斯)
- 810、810K(往沙田市中心)
- 26(往大埔)
参考资料
参见
外部链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