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唭里岸

本頁使用了標題或全文手工轉換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差異) ←上一修訂 | 最新修訂 (差異) | 下一修訂→ (差異)
台灣語言寫法及拼音
漢字唭里岸
注音ㄑㄧ ㄌㄧˇㄢˋ
漢語拼音Qīlǐ'àn
威妥瑪拼音Ch'i¹-li³ An⁴
台語羅馬字Kî-lí-gān[1]
客語白話字Khî-lî-ngan
日語假名きりがん Kirigan ? (唭里岸)[2]
原住民語凱達格蘭語:Ki-Irigan
巴賽語:Ki-zing-an

唭里岸凱達格蘭語Ki-Irigan巴賽語Ki-zing-an)是臺北市北投區內的舊地名之一,聚落中心位於今日的立農里東華里一帶。國民政府來台後,廢除來自臺灣原住民凱達格蘭族的舊地名唭里岸,改為「立農里」,以立農街貫穿整個聚落生活帶,之後隨着都市發展劃出增設東華吉利尊賢立賢吉慶等里。其中「東華」一帶還保留較原始的聚落環境、「吉利」地名則是由唭里岸的「唭里」二字發音所轉化;清代乾隆初期迄今仍被稱為北投五大角頭(村落)。[3][4][5][6][7]

臺北捷運淡水線唭哩岸站設站前,大多以舊庄名大字名、北淡線舊站名唭里岸作為地名使用。

現行臺北市北投區設有唭哩岸次分區

華康字型發現有一些臺灣地名漢字有缺乏。

地名源由與意義

[編輯]

唭里岸(漢語拼音:Qili'an;通用拼音:Cili-an)其地名原由有三,其一當地曾為先住民凱達格蘭平埔族其里岸社之所在地(凱達格蘭語Ki-lrigan巴賽語Ki-zing-an),故沿用此名;其二為此地為昔舊淡水河,自北突出的彎曲地帶,形似一海灣,因地形而得名;其三為西班牙人佔領臺灣時,因此地地形極像菲律賓群島中的呂宋島西北海灣(Irigan),故稱此地為Irigan,後來受凱達格蘭語的影響,加上地名的接頭語Ki,遂變成「唭里岸」。[8]

唭哩岸,1650年代荷治臺灣時期,其地名標示有五種為(Kirragenan/Kieraanganon/Kerannanna/Kernannananna/Quiranganan),為巴賽族聚落之一。[3][4][5][6]如照巴賽語ki-zingan的譯音,唭哩岸是「海灣」之意。ki 為南島語族常見的地名前綴詞,表示為地名之意。而 an 是地名韻尾之後綴詞,an 的意思是「……的地方」。[9]

唭哩岸在《淡水廳志》分別有下列記載方式「奇裏岸」(淡水廳志卷二第31頁)、「奇裏岸社」(淡水廳志卷三第81頁)、「淇裏岸」(淡水廳志卷三第112頁)。明鄭時期為防止兵進攻,曾經遣將駐兵、招來佃農開闢農田;清雍正年間,在此開七星墩灌溉,唭哩岸成為淡水河北岸農業發祥地。

地理

[編輯]
唭哩岸貝殼

唭里岸大致在石牌路以北,唭里岸山(164公尺)和烏尖連峰以南,西以北投溪磺港溪為界,鄰近牛稠內、大籬笆、土地公埔(今北投區八仙里)、石碑仔(今北投區石牌)、洲仔尾(今北投區洲美里)。日治時代前認知的唭里岸地區尚包含今日石牌(石牌山腳庄)。

日治時期的區劃唭里岸包含清末石牌唭里岸庄磺溪庄,約含現今立農東華吉利尊賢立賢吉慶永明永和永欣等9里[10][11]

現在臺北市的唭哩岸次分區相較於日治時期的唭里岸,少了磺溪旁、臺北榮總周邊,現屬石牌次分區的永和永欣2里[12]

2003年國立陽明大學興建圖資大樓,進行地質鑽探,挖出含有鹹水貝殼之唭哩岸石,證明台北盆地內曾經是鹹水湖或海域,「唭哩岸」意涵「海灣」才獲得另一個證據[13]

歷史

[編輯]

凱達格蘭平埔族

[編輯]

唭里岸,1650年代荷治臺灣時期,標示為Kirananna。

早期凱達格蘭平埔族人在這兒過着單純的漁獵生活。在荷蘭人侵入唭里岸時,為了供應淡水、雞籠(現基隆)一帶荷蘭軍的飲食用品,及增加稅收,極力鼓勵漢人移住本地或來此貿易。而後,在明永曆廿一年(1667年),鄭經派兵遣將把淡水一帶的荷蘭人驅離後,屯兵進駐,自此,漢人在唭里岸建廟、築屋、鋪路,對凱達格蘭平埔族人漸漸產生影響,並加速漢化。

漢人移入

[編輯]
位於二重埔台灣主婦聯盟總社的唭哩岸石圍牆

漢人早在明萬曆年間就在北投出現貿易行為。1770年代,清朝治台時期,開放漢人進入台北盆地開墾農地,漢人在平埔族居住地附近落腳居住,闢土開街,形成漢人聚落。漢人自稱開墾台北是來自唭里岸,也開始使用奇里岸其里岸...等漢字地名,後因淡水線捷運通車後統一稱為唭里岸,均指同一地區。

在兩百年前,由福建同安漳州等地的先民渡海來台,從淡水河口進入,開發關渡、唭里岸一帶,因唭里岸的地理之勢,成為先民進入台北開墾的第一站。據《淡水廳志》記載:「淡水開墾,自奇里岸(今唭里岸)始。」由此可知,唭里岸是漢人在台北地區最早開發的地點。早在清初,此地就有條「唭里岸街」(今立農街),它是淡北最早的市街,也是當時由台北進入淡水的商旅必經要道(淡北古道),搭配船隻運行八仙圳清水圳,加上淡水河的船隻都會在此裝卸貨物和休憩,當時唭里岸設有商店、客棧、酒家,景象繁榮。

清治時期唭哩岸打石場為重要的建材來源,沿水路往上游大漢溪新店溪做為通路,其供應範圍可遠至新莊頭重埔、二重埔五穀王[14]等港埠,如位於新北市三重區重新路五段408巷的台灣主婦聯盟生活消費合作社,昔日為二重埔港埠要道,也使用唭哩岸作為圍牆建材,另外台北城建城時東側城牆也使用大量唭哩岸岩做為圍牆建材,今天在台大醫院西址圍牆、國立台灣博物館南門園區小白宮等,都可以看到清治時期的使用狀態。

日治時期

[編輯]

在1904年所繪製的《台灣堡圖》中,唭里岸記載為「唭里岸庄」。戶政事務所登錄日治時代戶籍資料紀載為「臺北州七星郡北投街唭里岸」。

19世紀末,日本人治台,鋪設淡水線鐵路連結台北市與淡水港,1910年左右,在唭里岸山打石場旁的鐵路淡水線設置「唭里岸」站,在現今捷運淡水線石牌站與明德站間位置(詳見:1935新北投鳥瞰圖),作為運送當耐高溫的工業火爐石等的唭里岸石之用。

淡水線鐵路唭里岸站在戰後改名石牌站而湮沒。

戰後

[編輯]

1946年原唭里岸改制為立農、風度2里,隸屬於「臺北縣七星區北投鎮」。1947年1月改隸「臺北縣淡水區北投鎮」。1947年8月改隸「陽明山管理局北投鎮」。1952年8月風度里更名為永和里。1968年7月1日改隸「臺北市北投區」。1974年12月自立農里析出東華、尊賢、吉利3里。1981年4月自尊賢里劃出立賢里,自吉利里劃出吉慶里,自永和里劃出永明里。1990年3月12日自永和里劃出永欣里。[15][16]

1970年代因設立國立陽明醫學院,廢打石場,設東華公園,鐵路淡水線停駛,唭里岸之名消失在台灣的地圖上。1997年沿舊鐵路興建的台北捷運淡水線開通後,在原鐵路王家廟車站南側500m設立捷運唭哩岸站,唭里岸之名才又出現在台灣地圖上。

1998年立農國小申請更名為唭里岸國小,因影響甚遠被駁回,其後在相關文宣上均有加註「唭哩岸學堂」字樣。

慈生宮

[編輯]

慈生宮在今北投區立農街一段321號,主奉五穀先帝(即神農大帝),是明朝末年福建同安、漳州、泉州等地的先民為祈求五穀豐登,於1669年興建,是北台灣廟史悠久的寺廟。1881年(光緒七年)時遷到現址,經四次改建而有今日規模。廟的山門兩旁圍牆上有四季農耕圖,和二十四節氣圖,廟埕右側還刻有巨大的古唭里岸市街圖。進入正殿,神農氏(即神農大帝)坐於正中,前有土地公、左為觀音、右為天上聖母、供桌下祀有虎爺。由於唭里岸的居民多以務農為業,慈生宮供奉都是農業社會生活需求下的神格。

軼事

[編輯]

文獻地名讀音不同

[編輯]

早期使用文字記錄該地區相當混亂,光是當地現存的石碑與歷史照片上都有不同的用字,如奇里岸其里岸淇里岸居里岸基里岸...等漢字地名,但大多是以如唭里岸作為書寫代表字,1997年台北捷運淡水線通車設站唭哩岸站後,政府慣用字才從唭里岸改為唭哩岸,有趣的是唭里岸的「唭」字讀音為「ㄑㄧ」(音同:七),與當地慣稱的「奇」讀音並不相同。

此外,台語文漢字讀音居里岸發音近似意味安居樂業的居裏安

唭哩岸石

[編輯]

唭哩岸岩是台灣稱呼木山層石英砂岩的一種別稱,自古產自於唭哩岸地區;由於開採成本及運輸問題,在台灣所看的見的唭里岸岩建物並非完全產自唭里岸。

以清代台北城為例,因運輸不便而轉自內湖金面山採石場([德明科技大學]現址)取得部分石材。而日治時代興建北淡線鐵路後,唭里岸聚落的打石工業則達到了高峰,多由奇里案火車站(後改為石牌站,與今唭哩岸捷運站非屬同站)作為運輸用,由於該石材質地耐火耐高溫,耐熱溫度可達攝氏2000度,在日治時代透過鐵路運輸而在各地興建的燒窯爐多採用此石材,二戰期間日本的部分軍艦火爐亦使用此石材。迄今在臺灣大學之校牆還保留當時建造石材的原貌,可見過去榮景。

然民國六十四年,因陽明醫學院(今陽明大學)興建,政府下令於陽明大學區域禁止採石,自此該行業便漸漸沒落。

歷史建築未獲保護

[編輯]

今立農街一段曾保有最後一段舊唭里岸市街建築,採唭里岸石作為建材,北段曾經被稱為唭里岸老街(類似今新北市瑞芳區猴硐老街之建築群設計);後因多項當地多項開發進而全數拆除,依拆除時間序及開發名稱如下:

立農街一段323巷(原荷蘭領事館舊址,後荒廢改建巷道)、天母玫瑰(原唭里岸石打石場)、吉利良緣(市街歷史建築)、停車場(約立農街一段320巷與立農街一段交界處,原市街歷史建築,後荒廢改建停車場)、2006 安家星賞(市街歷史建築)、2010 陽明上隱(原唭里岸老街歷史建築群,其一建築因火警全毀,後建築群皆拆除整平);至陽明上隱案開工後,立農街除部分斷垣殘壁外,幾乎無任何完整歷史建物。

然後期亦有建商相中唭里岸後厝地區歷史建築群,欲進行都市更新開發。為此於2011年底迄今還發生多次抗議事件。[17]

台北第一市街

[編輯]

根據《淡水廳志》等史料記載,認為淡北古道的唭里岸市街是台北第一條市街;但在市府刊物《台北畫刊》不同期數中,依開發與貿易等專題分別認為台北第一街為艋舺貴陽街大稻埕迪化街永樂町)、北投立農街(淡北古道唭里岸市街),為此各區皆自稱台北第一市街。

此外,唭里岸街還同時另有其他地名如:頂街、下街。立農街在立農國小以東部分稱頂街;以西部分則稱下街。

當時的唭里岸市街被譽為「九萬廿七千」,九萬意為家產上萬者有九戶,廿七千則為家產上千者有廿七家。而當國民所得來看,當時的萬元戶,約為今日的億萬富翁。

1994華視八點檔勸世媳婦故事中,將民間戲曲《周成過台灣》的故事背景被轉移到了奇里岸地區,以當時時空下的淡北古道「九萬廿七千」作為故事的起點,亦於當地信仰中心慈生宮進行取景。

關渡宮二媽傳說

[編輯]

唭里岸地區居民傳統信仰中心多為慈生宮的五穀先帝,但當地居民的另一信仰中心卻遠在西北方5公里的關渡宮,相傳關渡宮二媽原漂流至該地區大馬路五分港(約今承德路七段與北投焚化廠間)被人供奉在慈生宮,慈生宮整修因整修將其神像寄祀於關渡宮。[18]

然慈生宮整修竣工後欲恭請媽祖回駕,媽祖表示要留在關渡宮,此後就安置在關渡宮,於是有正月十六二媽回娘家在到唭里岸地區的習俗,不過僅回宮作客並不舉辦遶境活動。

唭里岸公園

[編輯]

於天母行義路附近有一唭哩岸公園,然該公園位置卻與普遍認知的唭里岸地區相距甚遠,據台北榮總院史網站紀載,過去的唭哩岸地區以磺溪為界,涵蓋目前石牌及部分天母地區。

後厝謝氏

[編輯]

唭里岸地區北側以捷運淡水線為分隔之區域被稱為「後厝」,當地謝氏居民應有部分凱達格蘭平埔族血統。

唭里岸山

[編輯]

唭里岸山舊名鳳梨山,位於烏尖連峰西南向分支山股[19]。山頭有聯勤測量單位設置銅標三等三角點,編號8201,海拔高度165公尺,涵蓋軍艦岩(白鐵圖根點,編號市491)、奇岩山(玄武岩圖根點,編號精幹點292),山裏有四十甲地曾種滿鳳梨,昔名「鳳梨山」,在中華民國接管臺灣後逐漸減產以至消失,現今「唭里岸山」仍可發現為數不少的「野生」鳳梨。

推理遊戲取材

[編輯]

日本推理遊戲海貓悲鳴時(うみねこのなく頃に)EP4,金藏的故鄉在台灣,碑文所藏黃金之處字末解答為「淡水河旁的唭哩岸」;首先解開此達的日本留學生,推理遊戲其作品一改編成為漫畫與動畫。

影視取景

[編輯]

由於唭里岸地區既有現代社區型集合建築,又有傳統廟宇與石砌聚落,常常為電影電視取景所用,早期北投地區電影興盛時期亦有所取景,近年來亦有電視電影及廣告在此取景。

參考資料

[編輯]
  1. ^ 唭哩岸-台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 [2017-07-1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6-29). 
  2. ^ (日語)鐵道省. 鐵道停車場一覽. 昭和12年10月1日現在. 國立國會圖書館. 1937年12月: 頁522 [2019-12-2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1-30). 
  3. ^ 3.0 3.1 中研院臺灣史研究所/翁佳音/助研究員,基隆河流域——一號至十七號地圖解讀. [2006-01-0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9-20). 《古地圖與舊地名》,中央研究院/台灣歷史地理資源網,retrieved at June9/2015..
  4. ^ 4.0 4.1 中研院臺灣史研究所/翁佳音/助研究員,"第三章新店溪與大漢溪流域:一九號至三十號地圖解讀《古地圖與舊地名》"[1]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中央研究院/台灣歷史地理資源網,retrieved at June9/2015.
  5. ^ 5.0 5.1 馬淵東一,《馬淵東一著作集》(二)(東京:社會思想社,1974),頁441。馬淵提到語言學家的淺井惠倫未聽到「凱達格蘭」之稱呼,但又云:如果他記憶無誤的話,在基隆和平島調查過平埔族的臺北醫專教授宮原敦,曾告訴他說聽過「Ketananan」之稱。馬淵為了調和此間的矛盾,就推測說「凱達格蘭族」是指臺北平原的原住民,「馬賽族(Basai)」只是指東北海岸(包括基隆)的原住民。但馬淵的分類法後來受到語言學家李壬癸、土田滋的部份修正,見李壬癸,〈臺灣北部平埔族的分類及其語言根據〉,《臺灣風物》四一卷四期,頁197-214;土田滋,〈平埔族各語言研究瑣記〉(下),頁26-28。不過,李、土田兩人對「馬賽」與「凱達格蘭」、「雷朗」族的語言界線有若干歧異,見李壬癸,〈臺灣南島民族的遷移歷史〉,頁30;土田滋,〈平埔族各語言研究瑣記〉(上),頁10。就我而言,我(翁佳音)認為臺北平原的番人也是「馬賽族」,似乎不必另立「雷朗族」,見本書《古地圖與舊地名》第三章二十號「Pinnonouan 武𠎀灣」條考證。
  6. ^ 6.0 6.1 Blussé, L. and W. E. Milde, Ts'ao Yung-ho eds., De Dagregisters van het Kasteel Zeelandia, Taiwan: 1629-1662. deel 3. (Den Haag: Instituut voor Nederlandse Geschiedenis, 1995), p.159, 401, 403 ff.
  7. ^ …至於武𠯿灣的原住民耕種的情形,西班牙資料曾謂西人到過武𠯿灣(Pulauan)及Pantao番社交易米穀。(Esquivel, 1632, fol.310v.)但稍後的荷蘭資料卻記載武𠯿灣人要向林仔(Cenar)與北投(Kijpatauw)番人買米,因為:「他們──即馬賽人──的習俗不稼不穡」。(Blussé, L. and W. E. Milde, Ts'ao Yung-ho eds., De Dagregisters van het Kasteel Zeelandia, Taiwan: 1629-1662. deel 3. (Den Haag: Instituut voor Nederlandse Geschiedenis, 1995), p.159, 401, 403 ff.)由此,似可判斷馬賽族之一的武𠯿灣人,縱然有種植,也只是散耕的旱作。…(中研院臺灣史研究所/翁佳音/助研究員,"第三章新店溪與大漢溪流域:一九號至三十號地圖解讀《古地圖與舊地名》"[1],中央研究院)
  8. ^ 《台灣地名研究》、安倍明義、1938年
  9. ^ Li, Paul Jen-kuei and Shigeru Tsuchida. "Kavalan Dictionary"(噶瑪蘭語詞典)(2006:320). Taipei, Taiwan: Institute of Linguistics, Academia Sinica. ISBN 9789860069938
  10. ^ 臺北市百年歷史地圖. 中央研究院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中心地理資訊科學研究專題中心. [2019-05-2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12-19). 光緒臺北堡莊示意圖(1887) 
  11. ^ 臺灣百年歷史地圖. 中央研究院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中心地理資訊科學研究專題中心. [2019-03-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6-30). 日治行政區_街庄(1900年代) 
  12. ^ 臺北市2015年區里界說. 臺北市政府民政局. [2019年2月28日].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年3月14日). 
  13. ^ 李榮文. 唭哩岸山前世:地質. 2003 [2007-11-2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7-05-20). 
  14. ^ 《臺灣總督府行政區域便覽》
  15. ^ 《臺北市志》卷一 沿革志 封域篇. 臺北市文獻委員會. 1988-06: 188–190. 
  16. ^ 永和里. 臺北市鄰里服務網. 2021-06-02 [2021-07-2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7-25) (中文(臺灣)). 
  17. ^ 民視新聞-居民爭取 保存唭里岸石聚落20111219. [2012-05-1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07-17). 
  18. ^ 國史館臺灣文獻館-台灣文獻第六十一卷第三期唭里岸與慈生宮歷史變遷之研究. 
  19. ^ Google Map

參考文獻

[編輯]
  1. 地名沿革-唭哩岸. 臺北市北投區公所. 2017-11-27 [2019-05-1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0-30) (中文(臺灣)). 
  2. 唭哩岸步道. 社團法人中華民國自然步道協會. [2019-05-1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0-21) (中文(臺灣)). 
  3. 《台灣地名探源》國立台北大學 郭文鐸

參照

[編輯]

外部連結

[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