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冒
此條目需要补充更多来源。 (2023年1月6日) |
感冒是以鼻症状(鼻塞、流鼻水)和发烧为主要特征的人类常见的疾病。发烧是由于上呼吸道重度发炎。重度发炎引起的并发症还包括头晕、头痛、咽痛、畏寒、肠胃不适、食欲不振、全身乏力等等。
原因
當上呼吸道感染发生後就有可能引起感冒。人的肌体表面有一层薄膜,体外部分是皮肤,延伸到体内是粘膜。是肌体防止被微生物感染的屏障。
空气中含有空气颗粒物,其中偶含各种微生物,它们随吸入空气进入呼吸道,依粒径的大小依次分布、沉积在鼻腔、咽喉和气管成为呼吸道微生物[1]。微生物的种类取决于吸入环境。浓度取决于吸入环境空气微生物的生发状态[2]。浓度越大、吸入速度越快,吸入空气微生物在呼吸道沉积的数量就越多,一旦上呼吸道粘膜破损,呼吸道微生物的数量就决定了感染的严重程度。
打喷嚏是由外界因素刺激鼻粘膜和肌体发生的。外界因素有颗粒物(浓度和性质)、失热和光照等等。打喷嚏的作用是清除呼吸道异物。
侵入微生物数量不同导致的不同结果
当进入粘膜下的微生物较少时,肌体的自然防御机制能够抵御发炎。
当进入的微生物较多时,粘膜下的发炎会缓慢展开进入鼻腔和口腔(耳、眼)。
当进入的微生物更多一些时,鼻咽部的发炎会引发鼻塞和流鼻水的鼻症状。不发烧即是“傷風”。伤风往往会很快自癒。
当有大量微生物进入时,重症发炎,体温迅速升高。
儿童易患感冒是因为儿童对外界刺激更为敏感,上呼吸道粘膜脆弱,呼吸速度较快而且他们的吸入空气环境更恶劣。
继发病
感冒发生后而发生的肌体其它部位疾病是感冒的继发病。
鼻塞、流鼻水会使鼻腔过滤功能下降,大量吸入空气颗粒物和上呼吸道发炎的碎屑沉积在下呼吸道会引发咳嗽和哮喘,其中的微生物会引发气管炎和肺炎。
引起头晕、头痛的发炎发生在鼻腔的上部。当发炎持续恶化,微生物会侵蚀、破坏大脑保护层造成脑膜炎或脑炎。
从发炎处进入血液的微生物随血流游遍全身,大量持续进入血液的微生物会造成各种伤害,生成不同的疾病。
治疗
不论是体外皮肤还是体内粘膜发炎,直接对病灶给药是最好的消炎方法。在鼻咽处进行消炎处置,这也是治疗鼻咽炎传统经典的方法。
參見
参考书目
- ^ 朱贵卿 1984,呼吸内科学,人民卫生出版社 北京 p129 统一书号14048.4535
- ^ 车凤翔,2004,空气生物学原理及应用,科学出版社 北京 p28 ISBN 7-03-01153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