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永健
Roger Y. Tsien 錢永健 | |
---|---|
出生 | 美國紐約市 | 1952年2月1日
逝世 | 2016年8月24日 美國俄勒岡州尤金[1] | (64歲)
居住地 | 美國加州聖地亞哥 |
國籍 | 美國 |
母校 | 哈佛大學 劍橋大學 |
知名於 | 綠色熒光蛋白(GFP) 鈣成像 |
父母 | 錢學榘(父親) 李懿穎(母親) |
獎項 | 諾貝爾化學獎(2008年) 沃爾夫獎(2004年) 蓋爾德納國際獎(1995年) |
科學生涯 | |
研究領域 | 生物化學 |
機構 | 柏克萊加州大學 聖地牙哥加利福尼亞大學 |
錢永健(英語:Roger Yonchien Tsien,1952年2月1日—2016年8月24日[1],即羅傑·永健·錢),美國華人生物化學家,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士、美國國家醫學院院士、美國藝術與科學院院士、聖地牙哥加利福尼亞大學生物化學及化學系教授。因為發現和研究綠色熒光蛋白而獲得了2008年的諾貝爾化學獎。[2][3]
生平
錢永健是華裔美國人,1952年生於美國紐約,籍貫浙江杭縣(今杭州市)[4],為吳越國國王錢鏐三十四世孫。
1972年,錢永健獲得哈佛大學化學及物理學最優等學士學位。1977年,獲得英國劍橋大學生理學博士學位。1977年-1981年,擔任劍橋大學研究員。
1982年至1989年,任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副教授。1989年開始,任加州大學聖地亞哥分校教授,直至離世。
去世
2016年8月31日,聖地牙哥加利福尼亞大學發出新聞稿宣告錢永健的死訊:新聞稿指錢教授在同月24日的俄勒岡州尤金離世,終年64歲[5]。新聞稿只提及他的貢獻,未有講述死因[5][6]。同一報導在另一份報章的報導中,聖地牙哥加利福尼亞大學校監普拉蒂普∙科斯拉回應記者提問時,指錢教授在騎自行車越野時去世[7]。
家庭
錢氏家族是浙西學術世家。父親錢學榘早年畢業於國立交通大學,庚子賠款獎學金負笈美國,曾在位於杭縣筧橋的「中央政府航空學校」(今中華民國空軍軍官學校)實習,其上司是毛邦初。錢學榘獲麻省理工學院機械工程碩士學位,回國後曾服務於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航空委員會(今國防部空軍司令部),任副主任工程師,時主任工程師李耀滋。李耀滋之妹李懿穎日後成為錢學榘妻子,也就是錢永健之母。1949年,錢學榘移居美國。3年後其子錢永健在美國紐約出生,曾服務於美國波音公司,任波音高級工程師,退休後居加州,專長繪畫,曾辦過獨立畫展。
李耀滋移居美國,任麻省理工學院教授,並當選美國國家工程院院士。李耀滋曾任全美華人協會主席,與鄧小平頗有交情。李耀滋之弟李詩穎,亦為麻省理工教授,美國國家工程院院士。李耀滋之妻林同端是林同棪的妹妹,而林同棪是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士,曾獲總統里根頒發的美國國家科學獎章。林同棪堂弟林同驊為美國國家工程院院士。林同驊之子林伯中為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士。
錢學榘的堂兄為即為中國「導彈之父」錢學森,中國科學院和中國工程院兩院院士,錢永健是錢學森的堂侄。錢永健在一次學術採訪中曾被問起提及堂伯父錢學森。錢永健長兄錢永佑為神經生物學家,美國科學院、醫學院雙院士,曾任斯坦福大學生理系主任[8]。
錢永健妻溫迪·格勞伯·錢(Wendy Globe Tsien)女士,無子女,有一繼子。
榮譽
錢永健是當今生命科學集大成的科學家,幾乎囊括所有生命科學領域大獎,也是唯一一位華人沃爾夫獎和諾貝爾獎「雙得主」
獎項
- 1968年:美國西屋科學天才全國一等獎
- 1968年:美國全國績優獎學金(National Merit Scholarship)
- 1969年:哈佛大學德圖爾獎(Detur Prize)
- 1972年:美國英國政府馬歇爾獎學金
- 1977年:劍橋大學岡維爾與凱斯學院科明斯·伯克利研究獎(Comyns Berkeley Research Fellowship)
- 1978年:劍橋大學格迪奇獎(Gedge Prize)
- 1983年:謝勒爾學者計畫
- 1986年:美國紐約科學院蘭博特獎(Lamport Prize)
- 1989年:美國全國神經紊亂和中風研究院佳維茲神經科學研究獎(Javits Neuroscience Investigator Award)
- 1991年:美國潘薩農基金會年輕科學家獎
- 1991年:美國哥倫比亞大學W·艾爾登·斯賓塞獎
- 1995年:比利時阿托伊斯-百勒特·拉托爾獎
- 1995年:加拿大蓋爾德納國際獎(「加拿大諾貝爾獎」)
- 1995年:美國心臟研究會基礎研究獎(Basic Research Prize)
- 1998年:國際生物分子篩選學會(Society for Biomolecular Screening)高效篩選創新獎(Award for Innovation in High Throughput Screening)
- 2000年:英國皇家顯微鏡學會皮爾斯獎(Pearse Prize)
- 2002年:美國化學學會創新發明獎(ACS Award for Creative Invention)
- 2002年:國際蛋白質學會(Protein Society)克里斯蒂安·B·安芬森獎(Christian B. Anfinsen Award)
- 2002年:荷蘭皇家學會海尼根獎(「荷蘭諾貝爾獎」)
- 2002年:德國馬克斯·德爾布呂克分子醫學中心馬克斯·德爾布呂克獎章
- 2004年:以色列沃爾夫醫學獎得主(「以色列諾貝爾獎」)
- 2004年:日本慶應醫學獎
- 2004年:美國加州大學聖地亞哥分校校長科學工程傑出研究獎
- 2004年:美國北卡羅來納大學神經科學佩爾獎(Perl Prize in Neuroscience)
- 2005年:加拿大羅巴茲研究院J·艾琳·泰勒國際醫學獎(J.Allyn Taylor International Prize in Medicine)
- 2006年:國際生物分子資源儀器學會ABRF獎
- 2006年:美國布蘭戴斯大學羅森斯特爾獎
- 2007年:國際生物藥學大會生物藥學領袖獎(BioPharma Leadership Award)
- 2007年:美國國防部乳腺癌創新者獎
- 2008年:諾貝爾化學獎[9]
- 2008年:美國細胞生物學學會E·B·威爾遜獎章(學會最高榮譽)
- 2009年:美國亞裔工程師協會科技傑出獎
- 2009年:美國加州大學聖地亞哥分校終生創新獎
- 2009年:美國心臟協會AHA傑出科學家獎
- 2009年:國際分子成像學會分子成像成就獎
- 2010年:第97屆印度科學大會主席金質獎章
- 2010年:英國皇家化學會斯皮爾斯紀念獎(Spiers Memorial Award)
院士會士
- 1995年:美國醫學院院士
- 1998年:美國文理科學院院士
- 1998年: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士
- 2005年:歐洲分子生物學組織通訊院士
- 2006年:英國皇家學會外籍院士
- 2008年:英國皇家化學會榮譽會士
- 2010年:台灣中央研究院院士
- 2011年:英國生理學學會榮譽會士
- 劍橋大學岡維爾與凱斯學院榮譽院士
- 劍橋大學丘吉爾學院榮譽院士
榮譽學位
- 1995年:荷語天主教魯汶大學榮譽博士學位
- 2009年:香港中文大學頒授榮譽理學博士學位
- 2009年:香港大學頒授榮譽科學博士學位
- 2010年:匈牙利塞麥爾維斯大學榮譽科學博士學位
- 2012年:英國劍橋大學榮譽科學博士學位
其他
- 2009年2月18日:美國加利福尼亞州聖地亞哥市「錢永健日」
參考文獻
- ^ 1.0 1.1 Roger Y. Tsien, chemist shared Nobel for tool to research Alzheimer's, dies at 64. Washington Post. 2016-08-31 [2016-09-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2-11).
- ^ 钱永健等三位美国科学家获诺贝尔化学奖. [2016-05-0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8-10-13).
- ^ 存档副本. [2016-05-0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9-28).
- ^ 《他日歸來-錢學森的求知歲月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呂成冬,浙江科學技術,2019年08月30日初版,ISBN 978-753-41-8752-0
- ^ 5.0 5.1 LaFee, Scott. Nobel Laureate Roger Tsien Dies, Age 64. UC San Diego News Center. 2016-08-31 [2016-08-3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9-03) (英語).
- ^ UCSD Nobel laureate Roger Tsien dies. The San Diego Union-Tribune, LLC. 2016-08-31 [2016-09-1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9-01) (英語).
- ^ Robbins, Gary; Fikes, Bradley J. Roger Tsien, who was awarded the 2008 Nobel Prize in chemistry, dies at 64. LA Times. 2016-08-31 [2016-09-1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9-02) (英語).
- ^ 《钱永健:一家子都是杰出科学家》. 新華網. 2008-10-07 [2008-10-0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9-05) (中文(簡體)).
- ^ 2008年诺贝尔化学奖揭晓. [2017-09-2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