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存在主義女性主義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差異) ←上一修訂 | 最新修訂 (差異) | 下一修訂→ (差異)

女性主義的目標是建立一套捍衛婦女平等的政治、經濟和社會權利的運動。[1][2]存在主義則是一套哲學,它認為哲學思考的出發點是以個體為基礎,他認為道德科學不能充分理解人類的存在。因此,堅持本真的規範以進一步理解人類的存在是必要的。[3][4][5] (在存在主義的背景下,堅持本真是承認我們對自己的存在負上責任。[6]) 這套哲學分析了人與事物和其他人之間的關係,以及它們如何限制選擇。[7]

存在主義女性主義者強調自由、人際關係和作為人的概念。[8] [9]他們期望徹底改變,但也認識到自我欺騙和因改變的可能性而引起的焦慮等因素。許多人反對強加性別角色和限制女性自決,並批評後結構主義女性主義者,因這學派否認個體的內在自由。 [10]一個人對她的生活方式做出深思熟慮的選擇,並忍受被孤立、不服從相關等焦慮,但仍然保持自由的信念,這表明了存在主義的信條。 [11]凱特·蕭邦多麗絲·萊辛瓊·狄迪恩瑪格麗特·阿特伍德和瑪格麗特·德拉布爾的小說中就有這樣的存在主義女主人公。

主要的存在主義女性主義者

[編輯]

西蒙娜·德·波娃(Simone de Beauvoir)是著名的存在主義女性主義者,也是第二波女性主義的推動人之一。 [12]波娃在著作《第二性》中反對女性作為「他者」的從屬角色、並且認為受到父權制的壓迫[13] ,這本書是波娃提出存在主義倫理學的巔峰。[14]這本書主要思想為:「一個人不是天生就成為一個女人」,由此帶出了性別差異是由社會造成。波娃的《第二性》提出女性氣質是由社會建構而成,並批判這些理論。由此這套理論用作解放女性的工具,並帶出父權社會如何利用性別差異剝奪女性的自由。 [15][16]有不少存在主義女性主義的著作中經常被忽視 ,但波娃的影響可能比沙特更深遠。

讓-保羅·薩特,法國哲學家、存在主義者和現象學家,他通過存在主義精神分析等作品為存在主義女性主義做出了巨大貢獻。 [17]在他的作品中,薩特認為個體是一種不同模式的交集,他反對純粹個體的觀念。 [17]

莫里斯·梅洛-龐蒂 ,法國哲學家,他在該領域貢獻了許多存在主義著作。他有不少支持者,如朱迪思巴特勒。但亦批評了他的理論,包括他的性意識形態。 [12]然而亦有不少人不認同他,將他視為「薩特山寨版」。 [18]

批評

[編輯]

西蒙娜·德·波娃

[編輯]

格溫多林·多爾斯克 (Gwendolyn Dolske) 曾批評波娃的作品前後矛盾,他指出波娃的作品中女性是屈服於文化規範,而不是征服她們的差異性。 [19]西蒙斯則批評波娃無法將她的理論工作轉化為實踐。 [13]

對性別歧視的批評

[編輯]

然而,大多數批評都是針對該領域整體的局限性。 馬喬利·科林斯和斯蒂娜-皮爾斯認為讓-保羅·薩特是以性別歧視的觀點來反對本質主義[12] ,不過,黑茲爾·巴恩斯反駁了這一觀點。 [12]

參看

[編輯]

參考資料

[編輯]
  1. ^ Feminism – Definition and More from the Free Merriam-Webster Dictionary. merriam-webster.com. [12 June 201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11-22). 
  2. ^ Definition of feminism noun from Cambridge Dictionary Online: Free English Dictionary and Thesaurus. dictionary.cambridge.org. [12 June 201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5-29). 
  3. ^ Mullarkey,John,and Beth Lord (eds.).The Continuum Companion to Continental Philosophy. London, 2009, p. 309
  4. ^ Stewart, Jon. Kierkegaard and Existentialism. Farnham, England, 2010, p. ix
  5. ^ Crowell, Steven. Existentialism. Stanford Encyclopedia of Philosophy. October 2010 [2012-04-1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10-19). 
  6. ^ Varga, Somogy; Guignon, Charles. Zalta, Edward N. , 編. The Stanford Encyclopedia of Philosophy Summer 2016. 2016-01-01 [2022-11-2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4-26). 
  7. ^ Abbagnano, Nicole. Existentialism (philosophy). Britannica Online Encyclopedia. [10 October 201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5-17). 
  8. ^ 顧燕翎. 存在主義女性主義. 張瑞芳 (編). 女性主義理論與流變 二版. 臺北: 城邦出版集團. 2020年4月. ISBN 978-986-262-417-3 (中文(繁體)). 
  9. ^ Larrabee, Mary Jeanne. Code, Lorraine , 編. Existentialist Feminism. Encyclopedia of Feminist Theories. 2000: 187–188. ISBN 0415132746. 
  10. ^ Code, Lorraine. Encyclopedia of Feminist Theories. London and New York City: Routledge World Reference, Taylor & Francis. 2000: 266 [September 27, 2012]. ISBN 0415132746. 
  11. ^ Hiatt, Mary P. Existentialism and Feminism. ERIC: Education Resources Information Center. [September 27, 2012]. 
  12. ^ 12.0 12.1 12.2 12.3 Larrabee, Mary Jeanne. Code, Lorraine , 編. Existentialist Feminism. Encyclopedia of Feminist Theories. 2000: 187–188. ISBN 0415132746. 
  13. ^ 13.0 13.1 Simons, Maragret. Feminist Interpretations of Simone de Beauvoir. University Park, PA: Pennsylvania State University Press. 1995: 30–32. ISBN 978-0271014128. 
  14. ^ Simons, Margaret. Beauvoir and the Second Sex: Feminism, Race, and the Origins of Existentialism. Lanham, Md: Rowman & Littlefield. 1999: 101–114. ISBN 978-0847692569. 
  15. ^ Bergoffen, Debra. Simone de Beauvoir. Stanford Encyclopedia of Philosophy. [2 December 201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01-11). 
  16. ^ Moi, Toril. What Can Literature Do? Simone de Beauvoir as a Literary Theorist. Publications of the Modern Language Association of America. January 2009, 124 (1): 189–198. JSTOR 25614258. S2CID 162313716. doi:10.1632/pmla.2009.124.1.189. 
  17. ^ 17.0 17.1 Sartre, Jean-Paul. Existential Psychoanalysis. 由Barnes, Hazel翻譯. Chicago: Regnery. 1962: 19–152. 
  18. ^ Simons, Margaret. Beauvoir and the Second Sex: Feminism, Race, and the Origins of Existentialism. Lanham, Md: Rowman & Littlefield. 1999: 101–114. ISBN 978-0847692569. 
  19. ^ Dolske, Gwendolyn. Existential Destruction: de Beauvoir's Fictional Portrayal of Woman's Situation. Women's Studies. February 2014, 43 (2): 155–169. S2CID 144543548. doi:10.1080/00497878.2014.863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