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差异) ←上一版本 | 最后版本 (差异) | 下一版本→ (差异)
 五蕴(pañca khandha)
依据巴利圣典
 
 
(rūpa)
  四大种
(mahābhūta)
 
 
 
 
(phassa)
 
 

(viññāna)
 
 
 
 
 


 
 
 
  心所(cetasika)  
 

(vedanā)
 
 
 

(sañña)
 
 
 

(saṅkhāra)
 
 
 
 
 Source: MN 109 (Thanissaro, 2001)  | ; 示意图详情


上座部佛教

佛教大纲英语Outline of Buddhism 佛教主题

巴利语khandha梵语स्कन्ध罗马化:skandha孟加拉语স্কন্ধ罗马化:skandha),又译为,有积累聚集的意思(集圣谛);或,未断身见,未能正见知见五蕴,故名阴。依断身见,则名蕴(苦圣谛)[1],佛教术语,依三世一切法总分五大类,即色蕴受蕴想蕴行蕴识蕴。依四圣谛知见一切法的分类,名五蕴梵语पञ्च स्कन्ध罗马化:pañca-skandha巴利语pañcakkhandhā)。但是,只知见一切法分类,但未懂四圣谛,名五阴五受阴五盛阴;知见一切法,皆依积集缘聚而建立,名五聚。

蕴的释义

[编辑]

大毘婆沙论》记载“蕴”有六种含义:

五蕴释义

[编辑]

五蕴之定义如《杂阿含经·六一经》:

五取蕴[4]之定义又如《杂阿含经·四六经》:

五蕴之缘起如《杂阿含经·五八经》:

五蕴的体性是:生灭、无常、苦、空、无我。[5]

巴利三藏解说

[编辑]

在《巴利三藏》中,有详细的解释。

  • 色蕴,包括“色”的过去、未来、现在、内外、粗细、优劣、远近等等[6]。而其中的“色”包括两类,一类是地、水、火、风四大种[7];另一类则是二十四种四大种所造色[8]
  • 受蕴,包括“受”的过去、未来、现在、内外、粗细、优劣、远近等等[9]。而“受”是感受及体验目标的心所,此感情为对某种体验的感受,而非涉及不同心所而生的复杂感情[10][11]
  • 想蕴,包括“想”的过去、未来、现在、内外、粗细、优劣、远近等等[12],其中“想”分为六种:色想、声想、香想、味想、所触想、法想[13][14]
  • 行蕴,包括“行”的过去、未来、现在、内外、粗细、优劣、远近等等[15]。与“想”类似,依据“行”所涉及内容分为六类。论藏中,“行蕴”被进一步分为一境性五十心所[16][17]
  • 识蕴,包括“识”的过去、未来、现在、内外、粗细、优劣、远近等等[18]。与“受”类似,依据“识”所涉及内容分为六类。“识蕴”依据其生之因、与其同时生起的“受”、是否与智见或邪见相应等特点,被细分为悦俱邪见相应无行心忧俱嗔恚相应无行心舍俱疑相应心等八十九心[19][20]

大乘佛经解说

[编辑]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在开首说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并谓“色等五蕴即是空,空即是色等五蕴”。大乘佛教不只认为“众生空 ”(无人我、人无我),即众生名色等五蕴组成,并无自性。即便五蕴、十二处十八界等法,亦空无所有,无其自性,是为法空(无法我、法无我)。 大乘般若经等认为诸法如梦如幻,本来自空[21]

楞严经》将“五蕴”译为“五阴”[22]。《楞严经》所讲述的修行次第,也就是相关于五蕴的次第顺序。《楞严经·卷十》对于五蕴(五阴)的论述,首先强调了:‘五阴本因,同是妄想。’,然后阐述了五种妄想─“坚固、虚明、融通、幽隐、颠倒”─而对应了“色、受、想、行、识”五蕴。然后阐述了五蕴的边际与次第关系而说:

阐明五蕴妄执的生起次第乃是“识、行、想、受、色”,其除断次第也就是反向的“色、受、想、行、识”,如四念处从身念处先下手。

现代解说

[编辑]

五蕴的建立,是辅助增益四圣谛。依四圣谛智转五蕴,则可增益法圣智及类圣智。如果欠缺四圣谛而只在分类上努力,研究穷尽都只是困在五阴上努力,不能断身见。五蕴是指以下五种[23][24]

  1. 色蕴,指总三世一切法。是名色蕴。[25]
  2. 受蕴,一切乐受、苦(痛)受、不苦(痛)不乐受,是名受蕴。[26]
  3. 想蕴,一切想:知、不知、思惟、决定、欲、憎、愚痴、智慧等。是名想蕴,又名意地。[27]
  4. 行蕴,指三世流迁:过去、现在、未来,一切作用、一切功能等,是名行蕴。[28]
  5. 识蕴,一切识别,是名识蕴。依眼根(范围),识别色尘,名眼识;依意根(范围),识别眼识,名意识。[29]

参考条目

[编辑]

参考文献

[编辑]
  1. ^ 大毘婆沙论》:“问:何故名蕴?蕴是何义?答:聚义是蕴义,合义是蕴义,积义是蕴义,略义是蕴义,若世施设即蕴施设,若多增语即蕴增语。”
  2. ^ 大毘婆沙论》:问:过去、未来、现在诸色,可略聚耶?答:虽不可略聚其体,而可得略聚其名,乃至识蕴应知亦尔。问:若尔,无为亦应立蕴,诸无为名可略聚故。答:诸有为法有作用故,有略聚义,虽体有时不可略聚者,而略聚其名,立色等蕴。诸无为法,无作用故,无略聚义,虽可略聚其名,而不可立为蕴。
  3. ^ 大毘婆沙论》:问:若多增语是蕴增语者,为有一极微名色蕴不?有作是说:非一极微可立色蕴,若立色蕴,要多极微。复有说者:一一极微,有蕴相故,亦可各别立为色蕴,若一极微无色蕴相,众多聚集,亦应非蕴。阿毘达磨诸论师言:若观假蕴,应作是说:一极微,是一界、一处、一蕴少分;若不观假蕴,应作是说:一极微,是一界、一处、一蕴。如人于谷聚上取一粒谷,他人问言:汝何所取?彼人若观谷聚,应作是答:我于谷聚取一粒谷;若不观谷聚,应作是答:我今聚谷。乃至识蕴,一一刹那,问答亦尔。
  4. ^ 大毘婆沙论》:“问:何故名取蕴?取蕴是何义?答:此从取生,复能生取,故名取蕴。复次、此从取转,复能转取,故名取蕴。复次、此由取引,复能引取,故名取蕴。复次、此由取长养,复能长养取,故名取蕴。复次、此由取增广,复能增广取,故名取蕴。复次、此由取流派,复能流派取,故名取蕴。复次、此蕴属取,故名取蕴,如臣属王,故名王臣;诸有漏行,都无有我,设有问言:汝属于谁?应正答言:我属于取。
    复次、诸取于此,应生时生,应住时住,应执时执,故名取蕴。复次、诸取于此,增长广大,故名取蕴。复次、诸取于此,长养摄受,故名取蕴。复次、诸取于此,染著难舍,犹如尘垢,染著衣服,故名取蕴。复次、诸取于此,深生乐著,如鱼鳖等,乐著河池,故名取蕴。复次、此是诸取巢穴、舍宅,故名取蕴,谓:依此故,贪、瞋、痴、慢、见、疑、缠、垢,皆得生长。
    应知此中,依同分取,立取蕴名,谓:依欲界取,名欲界取蕴;依色界取,名色界取蕴;依无色界取,名无色界取蕴;如依三界同分取,立取蕴名,依九地取,应知亦尔。此于界地,无杂乱故,若于相续,容有杂乱,谓:依自取他蕴,名取蕴,亦依他取自蕴,名取蕴。若于相续,无杂乱者,一切外物,应非取蕴,以外物中,无诸取故;然诸外物,依有情取,立取蕴名,互生长故。”
  5. ^ 《杂阿含经》卷2:“世尊告诸比丘:“色非是我。若色是我者,不应于色病、苦生,亦不应于色欲令如是、不令如是。以色无我故,于色有病、有苦生,亦得于色欲令如是、不令如是。受、想、行、识亦复如是。比丘!于意云何?色为是常、为无常耶?”比丘白佛:“无常。世尊!”“比丘!若无常者,是苦不?”比丘白佛:“是苦。世尊!” “若无常、苦,是变易法,多闻圣弟子于中宁见有我、异我、相在不?”比丘白佛:“不也,世尊!”“受、想、行、识亦复如是。是故,比丘!诸所有色,若过去、若未来、若现在,若内、若外,若麁、若细,若好、若丑,若远、若近,彼一切非我、不异我、不相在,如是观察;受、想、行、识亦复如是。“比丘!多闻圣弟子于此五受阴非我、非我所,如实观察。如实观察已,于诸世间都无所取,无所取故无所著,无所著故自觉涅槃:‘我生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后有。’””(CBETA, T02, no. 99, p. 7, b23-c11)
  6. ^ 巴利三藏·相应部》(卷22,第48章):“诸比库!所有色之过去、未来、现在、内、外、粗、细、劣、胜、远、近者,名为色蕴。”
  7. ^ 《清净道论·第十一品》:“坚硬相的是地界……于此身中,坚性或固性的是地界。”“粘结相的是水界……于此身中,粘结性或流动性的是水界。”“遍熟相的是火界……于此身中,遍熟性或暖热性的是火界”“支持相的是风界……于此身中,支持性或浮动性的是风界”。”
  8. ^ 它们分别是:眼、耳、鼻、舌、身五种净色;色、声、香、味四种境色;女根色、男根色两种性根色;心所依处;命根色;营养;空界;身表、语表两种表色;色轻快性、色柔软性、色适业性三种变化色;色集聚、色相续、色老性、色无常性四种相色。详见《阿毗达摩概要精解》第六章“色之概要”。
  9. ^ 巴利三藏·相应部》(卷22,第48章):“诸比库!所有受之过去、未来、现在、内、外、粗、细、劣、胜、远、近者,名为受蕴。”
  10. ^ 巴利三藏·相应部》(卷36,第5章):“诸比库!此等之三者,是受。以何者为三者?乃乐受、苦受、非苦非乐受是。”
  11. ^ 《增壹阿含经》卷28:“彼云何名为痛阴。所谓[18]苦痛.乐痛.不苦不乐痛。是谓名为痛阴。”(CBETA, T02, no. 125, p. 707, b8-9)
  12. ^ 巴利三藏·相应部》(卷22,第48章):“诸比库!所有想之过去、未来、现在、内、外、粗、细、劣、胜、远、近者,名为想蕴。”
  13. ^ 巴利三藏·相应部》(卷22,第56章):“诸比库! 六想身是。色想、声想、香想、味想、所触想、法想是,此名之为想。”
  14. ^ 《增壹阿含经》卷28:“彼云何名想阴。所谓三世共会。是谓名为想阴。 ”(CBETA, T02, no. 125, p. 707, b9-10)
  15. ^ 巴利三藏·相应部》(卷22,第48章):“诸比库!所有行之过去、未来、现在、内、外、粗、细、劣、胜、远、近者,名为行蕴。”
  16. ^ 《阿毗达摩概要精解》第二章“心所之概要”
  17. ^ 《增壹阿含经》卷28:“彼云何名为行阴。所谓身行.口行.意行。此名行阴。”(CBETA, T02, no. 125, p. 707, b10-11)
  18. ^ 巴利三藏·相应部》(卷22,第48章):“诸比库!所有识之过去、未来、现在、内、外、粗、细、劣、胜、远、近者,名为识蕴。”
  19. ^ 《阿毗达摩概要精解》第一章“心之概要”
  20. ^ 《增壹阿含经》卷28:“彼云何名为识阴。所谓眼.耳.鼻.口.身.意。此名识阴。”(CBETA, T02, no. 125, p. 707, b11-13)
  21. ^ 《法界次第初门》 :“是以毘昙见有得道,成实证空成圣……一、众生空:若观生死苦果,但见名、色、阴、入、界实法,从因缘生,新新生灭,是实法中空,无我人众生寿者等十六知见,如龟毛兔角毕竟不可得,是为众生空也。二、法空:若观生死苦果,非但我人众生等十六知见空,如龟毛兔角不可得。是中,名、色、阴、入、界异法(实法?),一一分别,推析破坏,乃至微尘刹那,分分细检,皆悉空无所有,即名法空,是为声闻人经,明法空相。若摩诃衍中辩法空者,诸法如梦幻,本来自空,不以推析破坏故空也。”
  22. ^ 根据天台宗摩诃止观》卷五(上)所谓:“阴者,阴盖善法。此就因得名。又阴是积集。生死重沓。此就果得名。”
  23. ^ 增一阿含经》二十七曰:“色如聚沫,受如浮泡,想如野马,行如芭蕉,识为幻法。”
  24. ^ 《增壹阿含经》卷28:“五盛阴苦。云何为五。所谓色.痛.想.行.识。”(CBETA, T02, no. 125, p. 707, b5-6)
  25. ^ 《瑜伽师地论》卷25:“谓言色者。即十色处及堕法处所摄众色。是名色蕴。”(CBETA, T30, no. 1579, p. 419, a27-28)
  26. ^ 《瑜伽师地论》卷25:“所言受者。即三种受。是名受蕴。”(CBETA, T30, no. 1579, p. 419, a28-29)
  27. ^ 《增壹阿含经》卷28:“云何名为想。所谓想者。想亦是知。知青.黄.白.黑.知苦乐。故名为知。”(CBETA, T02, no. 125, p. 707, b16-18)
  28. ^ 《增壹阿含经》卷28:“云何名为行。所谓行者。能有所成。故名为行。为成何等。或成恶行。或成善行。故名为行。”(CBETA, T02, no. 125, p. 707, b18-20)
  29. ^ 《增壹阿含经》卷28:“云何名为识。所谓识。识别是非。亦识诸味。此名为识也”(CBETA, T02, no. 125, p. 707, b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