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民路 (武汉市)
外观
| |||||||
---|---|---|---|---|---|---|---|
原名 | 人民一路(1968-1972年) | ||||||
命名緣由 | 孫中山所倡導的三民主義 | ||||||
命名日期 | 1928-1931年 | ||||||
類型 | 城市道路 | ||||||
道路長度 | 0.286公里(0.178英里) | ||||||
车速限制 | 60公里每小時 | ||||||
车道数 | 4-6 | ||||||
地點 | 中华人民共和国湖北省武汉市江漢區 | ||||||
附近主要建築物 | 六渡橋站、孙中山先生铜像 | ||||||
起點 | 中山大道前進一路路口 | ||||||
終點 | 民族路、民權路、長堤街路口孙中山先生铜像(銅人像)處 | ||||||
建造 | |||||||
动工 | 1928-1931年 |
三民路,在1968至1972年間改作人民一路,是中国湖北省武汉市江漢區汉口老城区的一条街道,从汉口中部前進一路中山路口向南,至民族路、民權路、長堤街交叉口孙中山先生铜像(銅人像)處爲止,总长286米。是前往漢口中心中山大道六渡橋的咽喉道路。[1]
歷史
民國15年(1926年),國民革命軍北伐攻下武漢三鎮,并於次年即民國16年(1927年)合并三鎮爲武漢市,並定都於此。隨後國民政府在武漢開展了一系列的市政規劃,国民政府先后制订《武汉特别市建设规划》和《汉口都市计划》,而此時漢口除漢口租界道路外并無現代的城市道路。1920年代末至1930年代初,國民政府在漢口開展了大規模的市政建設,至民国18年(1929年)10月,漢口第一條現代化城市道路民生路完工,至次年(1930年)10月,餘下的現代化城市道路民權、民族、三民路相繼建成,皆是武漢特別市政府爲紀念孫文及其所倡導的三民主義而命名。[1]
道路周邊
此處原是早年漢口地帶布匹店較爲集中的地區。抗戰後期美軍轟炸武漢致使街邊布匹店歇業,布匹零售小販借此在三民路、民權路、民主路一帶擺攤,一時間成爲漢口唯一的露天布匹市場,這種情況直至抗戰勝利后國民政府爲了維持正常交通秩序,將小販集中遷移至統一街方才消失。
脚注
- ^ 1.0 1.1 武汉地名志(1990年),第251页
參考文獻
- 武汉市地名委员会. 武汉地名志. 武汉: 武汉出版社. 1990. ISBN 7-5430-033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