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三合會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這是本頁的一個歷史版本,由2001:e68:5471:10aa:88b4:db5c:4825:dcad留言2024年3月31日 (日) 16:12 (是义风山,不是风义山)編輯。這可能和當前版本存在着巨大的差異。

三合會是源自南中國的秘密社會。三合會是天地會的變名或分支,名稱最早見於清嘉慶年間。[1]:29。天地會的起源有清朝康熙雍正乾隆不同說法。創生於福建,後傳遍廣東、廣西;更在十九世紀中隨著華南的移民及勞工,分別傳至南洋香港、美洲及澳洲等地。在香港,大部份黑社會組織都是源自三合會。故此有時「三合會」被用來泛指黑社會犯罪集團

名稱來源

乾隆五十一年(1786年林爽文在台灣起事後。天地會即為清政府明例查禁;為避官府追捕而有甚多別稱,包括「洪門」、「添弟會」、「靝𪒉㞧」、「三點會」等等。其中「三合會」的名字在兩廣最為常見,最早記載於嘉慶年間,性質及內容,與天地會完全相同。到道光年以後,廣東的天地會普遍稱為三合會。[2]:35三合會一名來源有多種說法:

來源一

三合是指「天」、「地」、「人」三和合。而「人於天地中」,暗示三合會亦即天地會。

來源二

天地會的門聯「地振高崗,一派溪山千古秀。門朝大海,三河合水萬年流」,所指的地方是一個叫「高溪」的地方,位於福建漳州雲霄縣的高溪村,高溪廟紅花亭就是當初最早天地會成立的地方,那裡正好是漳江口三江匯流(雲霄境內的漳江實際是沒有支流;而另一個曾被稱漳江的九龍江是在不靠海的漳平市;而有三條支流匯集入海灣的九龍江則在龍海區),所以才有門朝大海,三河合水萬年流的說法。

來源三

是因為不同的社團皆來自兩粵(即兩廣的廣西、廣東)的珠江水系北江東江西江三條江的區域,故名「三合會」。這個多不確,因為三江匯流之說在民初測量才確定,而這時珠江才包含東江、西江與北江。

英文譯名 Triad

1821年,曾經到南中國及馬六甲傳教的英國傳教士米憐(William Milne) ,撰寫了關於華人秘密會社的文章,題為 "Some account of a secret association in China, entitled the Triad Society"。此文1825年馬禮遜在皇家亞洲學會的期刊內發表,[3]是英語世界最早發表對三合會的研究。:161米憐將三合會翻譯為"Triad",並指三合是 "天、地、人"三結合。[4]皇家亞洲學會的始創人之一,正是後來的第二任港督戴維斯。二十年後(即1845年)戴維斯在香港頒行禁止三合會的法例,採用相同譯名Triad 。

不過,香港港英政府警察在法庭上作供解釋三合會及其英文譯名「Triad」時,採取旗幟及印信說。因洪順堂印信為三角形,入會時香堂上旗幟亦為三角形。[2]:27

歷史沿革

源起的傳說

按三合會內相傳的《西魯敍事》(亦稱《西魯傳》),天地會始創於清康熙年間。南少林僧人為清帝效力征西魯國,得勝後被奸臣陷害,被迫結義造反,反清復明。人物有少林五祖、軍師陳近南、大哥萬雲龍、明室後人朱洪竹等等。西魯敍事與已知歷史史實相差甚遠,亦有不少自相矛盾之處,不同版本差異極大,一般認為是由後人杜撰。[5]:237歷史上有確據的天地會記載,始於乾隆五十一年(1786年),台灣發生的林爽文事件,天地會叛亂,歷時兩年始被平定。[1]:30

天地會的康熙說及乾隆說

天地會的切實起源,始終眾說分雲無定論。現時主要有康熙說及乾隆說。康熙說認為,天地會始創人是達宗萬五和尚,曾是鄭成功部下,康熙十三年(1674年,甲寅)在福建雲宵高溪創下天地會,反清復明。乾隆說則按有據可考的清朝檔案文獻,認為是洪二和尚鄭開,又名萬提喜,於乾隆二十六年(1761年)在高溪創下天地會。[2]:17康熙說多數認為,天地會是明朝遺老所創,自始即是反清的民族革命團體。乾隆說則傾向認為,天地會是清中葉社會矛盾的產物,是下層社會為互助而產生的秘密異姓結會,「反清復明」是後來加入,而前清一段經過是依傳說而杜撰。[5]:105

異姓結會的社會及經濟成因

近代中國秘密會社,分為「教」及「會」兩大類:「教」結合宗教信仰,普遍盛行於華北;「會」則為「異姓兄弟」,歃血結盟,多盛行於華南。[6]天地會的源地福建,長期盛行械鬥。鄉間人口少的姓氏以異姓結拜聯合對抗人口多的大姓,是「異姓結會」的社會源頭。[3]:116清初到乾隆年間人口大增。福建、粵東人多地少。至乾隆中葉,大量無地農民成為流動人口。湧入各地都邑城鎮,為小商販、力役、或江湖遊子,無業遊民。加入秘密會社,多基於尋求保護的生活需要。[7] 入會者,不外幾個原因:互助以免被欺凌;無業遊民聚眾、搶劫、拒捕、綁票勒贖、械鬥、尋仇、收保護費;以傳會斂錢。[5]:116-147

嘉道年間:三合會漫延華南

乾隆五十一年(1786年),台灣天地會林爽文起事,震驚朝庭。「天地會」成為官府重點打擊對像,列入清律明例以斬立決嚴懲。天地會多改以其他名字、分支出現。會內儀式、暗號亦不斷改變,「反清復明」成為吸引會眾的政治口號。[5]:208 嘉慶十七年(1812年),兩廣總督給軍機處奏摺中,首次有三合會的名字,係廣東順德人所結。[5] :212 道光十年(1830年),給事中劉光三向朝庭報告,稱:「廣東會匪,最為民害者,則有三點會,所謂,開口不離本,舉手不離三,粵東土民,莫不周知」。[3]:97

雖然官府不斷打擊,但嘉、道年間,福建、廣東、廣西等地人口繼續幾何級數增長,破產農民和流動人口有增無減,為秘密會社提供大量發展空間。清初至道光,福建人口增長為十二倍,廣東為二十四倍,廣西更為三十倍。[5]:260三合會隨著流動人口及移民,由福建廣東傳至廣西、貴州、雲南、江西各省。道光年間,三合會在廣西堂口即數以百計,已發展至「幾無村不有大哥」。[8]:120三合會在地方結合土匪,結盟拜會,剽掠為生。或借「團練」、保鑣等名目,向各行業收取地方保護費俗稱「陀地」、「睇場」。

道光十一年(1831年),再有報告指三合會漫延華南五六省,人數不計其數,而且吏役、兵丁等,亦多為三合會,鄉間搶刼頻頻,多與三合會有關。道光二十年(1840年)鴉片戰爭以後,廣東失去對外貿易壟斷而經濟衰敗,無業遊民大增。戰時廣東各地成立的民團,變成散兵游勇,為三合會溫床。[9]:185

晚清時期:起義及革命

咸豐年間的兩廣天地會起義

道光未年,廣東、廣西已多次爆發三合會起義。在廣東,廣州附近的香山、東莞,在道光廿二年(1842年) 亦有三合會大規模起義,人數以萬計。洪秀全等在咸豐元年(1851年)廣西金田起義的前後數年,廣西三合會民變數十起。咸豐二年(1852年),朱洪英、胡有祿在南寧發動三合會起事,並建立昇平天國[9]:1

咸豐四年(1854年)夏,太平天國定都金陵,號稱「天京」。廣東的三合會亦於同年在全省起事。[9]:40原為水賊的太平軍、水軍將領羅大綱主張,欲攻佔廣州城,以固太平天國南方門戶。這場由廣東各地三合會會眾參予的洪兵起義(或稱紅巾起義),共40多縣,參加人數達100萬人。五月,先有何六在廣東石龍發動三合會起事,陷東莞。六月,起事的有佛山陳開,「紅船」子弟粵劇藝人李文茂肇慶梁培友清遠陳金剛陳開李文茂等一度包圍廣州。兩廣總督葉名琛在當時的港督寶寧(Sir John Bowring)援助下,堅守廣州半年不失。陳開等之後退入廣西,陷潯江,立大成國

太平天國及洪兵起事,各路人馬在兩廣輾轉十年,使局勢十分動盪。為了逃避戰火及官府的追捕殺戮,大批原系東莞番禺順德香山(今中山)等地的三合會眾紛紛湧入香港,香港成為華南三合會重要據點。亦有不少三合會人經過香港作華工逃亡至南洋、美洲金山等地,將三合會散佈海外。[5]:213

三合會與辛亥革命

辛亥革命中,有反清傳統的三合會,成為革命黨的重要骨幹。孫中山曾謂:「自己先前倡導民族主義時 共鳴者僅會黨而已 中流以上者寥寥無幾」。辛亥革命參與者許多加入三合會,例如:孫中山在檀香山加入洪門為洪棍,秋瑾在日本擔任三合會白紙扇,鄭士良楊衢雲謝纘泰馮自由等粵籍革命黨人都是三合會。孫中山的十次革命之中,三合會會員大力參與,其中乙未廣州起義惠州起義,幾乎全是會黨中人。黃花崗一役之中,犧牲者泰半為三合會。南洋、美洲的洪門三合會,長期為革命提供財政上的支援;多個美洲三合會堂口為支援革命,變賣堂產。

民國以後:三合會的變革,與政權交錯利用

武昌起義後中國各個地方行政及省份紛紛宣佈獨立、之後出現軍閥割據、不少地方政府都未能長期有效管治。在廣東,武昌起義時革命黨依靠的民軍武裝力量,多為三合會會眾。革命後成立的軍政府,發現部份三合會民軍擾亂地方秩序。[10] 胡漢民陳炯明任都督時,都曾經強迫解散會黨民軍,更曾經處決部份不服命令的三合會頭目。其他各地獨立的政府,對會黨都有類似的經驗。革命的成功多得會黨的參與,但革命後的地方會黨卻擾亂秩序,成為新生政府的難題。各地有改革會黨的想法,然而實際上卻多數無疾而終;不少地方曾明令取締、鎮壓、解散會黨。隨著民國紛亂的政局,二次革命、倒袁、以至國民政府等等,不同政治力量輪番上台,與當地會黨社團相互交錯,時而合作滲透利用,時而鎮壓。[11]

晚清時期革命黨大舉在海外加入三合會,令到此類會黨的知識水平得到提高。民國建立以後,不少三合會尋求改組及變革,希望在新的政治環境下得到新的地位。北美洲致公堂的堂、黨改組,即為其中一個例子。

1949年後

中國大陸:斬草除根 趕盡殺絕

1950年至1953年中華人民共和國發動鎮壓反革命運動,三合會等幫會是鎮壓對像之一。運動之中,大陸境內有 260餘萬人被捕、130餘萬人被監禁、71.2萬人被處決。流傳華南二百多年的三合會,自此在中國大陸基本絕蹟。

香港:滋生不斷

1950年代,政治部(直屬較為重要的英國軍情五處)因地緣接近中國大陸,故其主要工作包括收集中國大陸地區的情報,並保持香港中立角色,嚴密防範和偵查國民黨及共產黨在香港進行顛覆和間諜活動。1956年國民黨的雙十暴動以及1967年共產黨的文化大革命影響香港的六七暴動,尤其雙十暴動中的三合會「十四K」幫會、「和字頭」派系幫會「和安樂」,警方成立部門對付黑社會,並成立特別部門,專門偵查三合會活動,因此懷疑為台灣國民政府的情報人員對此事件有人推動唆使,故從此被禁止進香港。此後香港便成為國民黨及共產黨繼續角力場地,政府便監視國民黨、共產黨兩黨在香港一舉一動,並推出措施,保持香港中立角色。[來源請求]

1997年香港主權交接前,盛傳北京特派員公安部長)會見黑幫首腦用以責以「曉以大義」,故有『黑社會也有愛國的』經典金句。[12][與來源不符]大量金錢及政治力量支援方式,以某一程度的招安以減低各幫派製造動亂,尤其只會對有國軍背景的香港三合會各大組織「招兵買馬」,不少幫派頭目從中國南方移師華北中國北方一帶,其中國大陸所有娛樂場所,如:賭場、色情場所、夜總會、歌舞場所、的士高、酒吧等等娛樂場所不少有軍方支援和看管,但其實當中最終的主力仍然在華南的廣東和廣西、包括海南這三省的兩廣地區[13][14][與來源不符]幫派移師中國內地後,產生不少腐敗事件,其公安局巡警、公安系統與黑幫有關連,涉有不少「黑案」[15][與來源不符]

其實早在1980年代至1990年代開始,中國共產黨武裝力量早已收編有國軍背景的三合會,其餘將領部下受到了不少感化而「歸降」和「歸順」於最高軍事領導。招安只是「宜權之計」,在中國內地仍遍佈頗多為了擴張勢力的三合會軍事門生滿佈天下,以至最高權力機關「中南海」。在1980年代,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軍事委員會武裝力量最高軍事領導副主席劉華清將三合會組織新義安龍頭向前的第十個兒子向華強收為義子[16][需要較佳來源]

現代三合會組織亦跟隨時代的步伐演變,以前一度跨足生產和銷售盜版軟體、CD、DVD及色情光碟(香港俗稱「賣老翻」),而今主要經濟收入來源來自色情業賭博業,甚至是網路賭博,同時也從事盜賣和走私軍火、酒的活動。[來源請求]

組織及傳統

三合會是彷照宗族的異姓結盟,沒有強烈共同宗教信仰。結盟的基礎是成員間的互利。三合會組織橫向獨立發展,分堂各有其領導大哥,分堂之間平起平坐,互不從屬,可以互相合作,亦可互相傾軋。入會時雖然有師徒關係,但同門之中,會員以兄弟相稱,[17]

職位名稱及典故

以下為晚清光緒以後廣東三合會常見職位,二次大戰後香港三合會一般相同。[2]:195

 
 
 
 
 
 
 
龍頭/坐館(489)
 
 
 
 
 
 
 
 
 
 
 
 
 
 
 
 
 
 
 
 
 
 
 
 
 
 
 
 
 
 
 
 
 
 
二路元帥(438)
 
 
 
 
 
 
 
 
 
 
 
 
 
 
 
 
 
 
 
 
 
 
 
 
 
 
 
 
 
 
 
 
 
 
 
 
 
 
 
 
 
 
 
白紙扇(415)
 
 
 
紅棍(426)
 
 
 
草鞋(432)
 
 
 
 
 
 
 
 
 
 
 
 
 
 
 
 
 
 
 
 
 
 
 
 
 
 
 
 
四九(49)
 
 
 
 
 
 
 
 
 
 
 
 
 
 
 
 
 
 
 
 
 
 
 
 
 
 
 
 
 
 
 
 
 
 
藍燈籠
 
 
 
 
 
 
 
職稱 別稱 出處 角色(香港) 角色(晚清)
龍頭 坐館/話事人 四八九
四八九職二一成 開山香主統群英 坐鎮翰林陳近南 教讀洪兒千萬千
「三八廿一」合起來為一個「洪」字,四加八加九等於廿一就是右偏共字上半部,故四八九指「洪門」龍頭大佬。
堂口負責人及掌權人(頭目),有家族世襲,也有數年選一屆。
部分堂口的叔父,以往曾是頭目或骨幹。
陳近南軍師職,由四一五升任。詩曰: 「四八九職有原因 一五師爺有功日 高升翰林親軍師」。
二路元帥 香主/先鋒 四三八
四三八職為先鋒 掛帥征清復家邦
「三八廿一」合起來「洪」字,除去右偏共字上半部剩下的三八,意為四八九之副手。
每堂口設一名或多名,在平時二路如非坐館有職無權。亦有退任坐館受會員愛戴,被推舉為二路元帥。多有負責會中升遷、禮儀等等,因此稱為有職無權的香主 某些堂口,「檯上有,檯下無」,只有在「開檯」儀式中出現,由四三二草鞋臨時擔任,下檯變回原職。
紅棍 揸fit人/十二底 四二六
十二地支四二六 掛帥掌權定山河
4+2+6=12,十二地支四二六,故稱之為十二底。四乘二十六加四(洪門代號)等於一百零八,意指水滸傳一百零八好漢,其中武松手執紅棍而得名。
多是金牌打仔,負責武鬥事務。眾四二六中最傑出者則被尊為雙花紅棍,左右均插花。 將軍職,會內職稱為「兵部尚書」。實際單位負責人。
白紙扇 先生/十底 四一五
十大天罡四一五 二六一五護江山
4+1+5=10,十大天罡四一五,也稱十底。四乘十五加四等於六十四,意指易經六十四篇,心明術數之意,術士多有白紙扇在手,因而得名
負責文職,通常亦負責社團財務(揸數),管理帳目(數簿),為社團軍師。 會內稱為「禮部尚書」。
草鞋 鐵板/九底 四三二
四三二職乃九宮 執掌兵權復大明
4+3+2=9,四三二職乃九宮,也稱九底。四乘三十二加四等於一百三十二,明代末年一百二十八名和尚及四名平民合力抵抗女真族人入侵中原,和尚多穿草鞋而得名
負責當傳令兵及對內外事務之聯繫(公關、PR),通常當地人際交遊廣闊,也參與幫派談判等工作,甚至充當情報來源。 會內稱為「戶部尚書」。
四九仔 平底  四九
四九三六造木楊 十八陰來十八陽
四乘九等於三十六。洪門大典開堂收馬,所有入會會員必需背誦洪門三十六誓而得名。
基本會員(小弟、馬仔),入會三年不當紮者則被暱稱為「老四九」。
藍燈籠     有意入會而未經儀式之會員,初頭只需簡單向社團封利效忠,等同以往已死,待良辰吉日舉行入會儀式就重新做人,名稱源自傳統中國人死後辦理喪事時於家門外都會掛的燈籠。

入會儀式

清末時的三合會入會儀式堂布

三合會是一種異姓結拜秘密會社,入會即結拜入盟;是以儀式最為重要,用以建立共同身分,分辨闈內闈外。三合會入會稱「開檯做戲」、「開壇做戲」、「放洪門」,儀式秘密進行,禁止外人觀看。按清末時期,廣東二房會簿所記載,整套入會儀式有十多個環節,基本上是演出「先鋒」帶新兵進入木楊城加入洪軍;與及新兵仿照少林五祖落難的戲軌。[18]:57儀式香堂為忠義堂,紅花庭。忠義堂有五祖、洪門各先烈靈位,檀上有洪門聖物木斗代表木楊城,上書天地會暗號「木立斗世」,插上分別代表「龍虎龜蛇會」,及五房「彪𧈙𧇎𧇮𧇌」的五色彩旗。新入會會員稱為「新香」,經過進門,進忠義堂,鑽刀,過乾坤圈,飲三河水,過二板橋,蓋被,背三十六誓,斬雞頭(即:斬七)、歃血、買果、交瓜子銀等等環節。坐鎮主持香案者為龍頭、大哥、香主,代表陳近南;帶新兵的為「先鋒」,代表蘇洪光。每個環節皆有詩句答問。[19]

三合會入會儀式部份有宗教味道。香堂上木斗、較剪、算盤等,俱為道教常用法器。儀式有重生的意義,過「乾坤門」即為重生。主持入會的大哥稱為「老母」,教授各種儀式、暗號的則稱為「舅父」。未進行入會儀式之準會員,稱為「藍燈籠」,意思為「接近死亡」。用三合會暗語盤問別人曾否入會,會問「死過未?」

由於過程繁瑣,加上在不少地方,三合會入會儀式被視為非法活動,有被捕的危險。現時多數的三合會,只採用大為簡化的入會儀式。[2]:69[18]:63

禁例及規則

三合會沒有宗教教條,但是會員入盟時要起誓。晚清以後,誓言有三十六條,稱洪門三十六誓,所有會員皆發誓遵守。

不同年代、地方的三合會,三十六誓並不完全相同。但內容基本上為:

  • 嚴禁背叛,出賣會友,泄露機密
  • 兄弟互愛團結,依人倫行事
  • 兄弟有事互相援助照顧

三十六誓是會員的誓願,自咒若有干犯死於非命,缺乏實際約朿。三合會會內,另外有二十一則、十禁、十刑等等內部紀律規則。[1]:56 對於犯例的會員,訂下死刑,割耳、杖刑等等重罸。

隱密

詩詞及暗語

傳統上,三合會會員之間使用秘密的詩詞、手印、荼杯陣等方法互相識別。這類秘密過去是入會後由資深會員(即舅父)口頭傳授;不同堂口之間存在一定差異。在戰後香港,三合會普通會員普遍用的詩詞有五首:「風、流、寶、印、招」,稱為「五件頭」。而「扇、棍、鞋」,亦各有其職位獨有之「本底詩」。[20]:112

平時為避免外人得悉三合會會員之間談話內容,有專門使用的暗語,函蓋日常生活用詞,稱為"背語"。在香港,一些三合會背語因為長期使用,加上部份背語曾經在大眾傳媒上出現,逐漸成為一般人日常用語。[2]:145 (參看:三合會背語)

怪字及避諱

進行入會儀式,繳交會費後,以前三合會有發腰憑給予會員為據。三合會腰憑又稱「八卦」,因為是犯禁之物,被搜獲有禍而甚少留存。現有紀録的腰憑,不少是由海外的三合會所發。[20]:41

三合會腰牌,有各種天地會暗號:八卦外圈上方合體字為五房旗號:"彪壽合和同";下方為:"龍虎龜蛇會";右方合體字為"木立",左方為"斗世"(木立斗世);右下方半字為"順天轉明"。中圈上方為"參泰宏化"。

三合會在腰憑、入會香案旗旌等上所書寫的文字,經常以缺筆、半字、合體字、巔倒 等方法以避耳目。例如:"川大丁首" 為 "順天行道","川大車日"為 "順天轉明","反㳉復汨"為 "反清復明","三川口" 為 "洪順堂","月車口"為 "青蓮堂"。五房的旗號「彪𧈙𧇎𧇮𧇌」等等。[18]:64

晚清以後,三合會內紀年普遍用「天運」,不用清皇帝年號;[18]:84數目字逄七說吉(因相傳叛徒馬寧兒排行第七)。

會簿

三合會內部儀式、詩詞、暗語,與及其源來傳說等等,被紀載在會簿之內。會簿又稱「衫仔」、「金不換」、「海底」,是三合會中機密,只有堂口中少數高級職員有機會看見。通常得到會簿抄本,即代表獲准另外開堂傳會。少量被官府搜獲,及流出的會簿,成為日後對三合會硏究的重要資料。[5]:255

一些三合會會堂的會簿同時載有會員名冊。但亦有很多堂口為減少被官方查獲的風險而不再維持名冊。[20]:83

堂口

香港

按晚清時期三合會會簿所記載,天地會分五房。其中兩廣流傳的屬二房,洪順堂,金蘭郡,祖宗為方大洪,用「𧈙」字紅旗。香港流傳,源自廣東的各三合會堂口,原理上屬於天地會二房。[2]:69

香港曾經出現過的三合會堂口,達三百七十多個。現時仍然活躍的則約有二十多個。[2]:39 大型的包括14K和安樂(水房)、新義安和勝和和合圖聯英社等,人數達幾千至幾萬人不等。

古早的香港三合會

香港三合會組織淵源於清代中國南方三合會。雖然沒有直接的證據證明香港三合會是中國南方三合會的分支和附屬,但從香港三合會產生的時間,內部採用的入會儀式、組織制度,早期使用的禁條、誓詞和隱語等,完全可以說它是從中國南方三合會輾轉移植而成,兩者具有十分密切的淵源。根據現有史料,清道光二十二年(1842年7月),三合會已在香港設立堂口,建立組織。在這是迄今為止關於香港三合會產生的最早記錄。由於當時香港剛剛開埠,再加上殖民地特有的經濟、政治和社會環境,三合會獲得一個極好的發展時機,迅速滋生和蔓延,逐漸在港島形成一股強勁的地下勢力。

咸豐四年(1854年)夏,廣東有洪兵之亂。40多縣達100萬的三合會參加,並一度圍攻廣州城。大批原系東莞番禺順德香山(今中山)等地的三合會分會會眾湧入香港,嚴重影響香港治安,港督文咸(Sir George Bonham)在1854年立例遞解太平天國及天地會成員出境。

現在廣東一帶包含香港有部分小組織與小堂口自稱與最原始三合會有種種關聯,並講出各種傳說故事,但幾乎查無實據或是一些小流氓的杜撰,已經無可信價值。[21]

1990年代後期

  1. 潮州、鶴佬派系:新義安(又稱老新)、福義興、敬義
  2. 和字頭派系(老歪系):和安樂(又稱安樂堂、汽水房、水房)、和勝和和合圖、和利和、和義堂、和勝義、和群樂、和利群、和勝堂
  3. 四大:有道「單馬聯同全廣東」吉個字頭(前為「單義聯同全港九」),即幾個較為小型的幫會,結盟聯合以確保自身利益不被大社團瓜分。他們雖然並不止四個社團,但合稱為「四大公司」,起初結盟是源於香港監房中的擺枱制度,同一社團的囚犯會聚在一起,稱為一張枱。而一些人數較少的幫會為了能有較為壯大的聲勢與其他社團抗衡,便聯合為一張枱,由於最初結盟時共有四個社團,所以這一張枱便稱為「四大」,而四大公司的結盟亦由監房內延伸至監房外。最初的四大為:聯公樂(單耳、單義)、聯英社(老聯)、同新和(老同)、全一志(老全)。後來由於全一志漸次式微,甚少成員入獄,於是便由「馬交仔」代替而成為新切口中的「單馬聯同」了。然而現時全一志的成員響朵時,仍會稱自己屬於「四大」的。「四大」的結盟本質(特別在獄中)稱為「搭打唔搭食」,即與別幫有衝突需要開戰時,四大必定互相幫忙,如同一個幫會,但平日各自的利益卻不會互相攤分。
新義安

新義安是鶴佬幫會,據說目前成員估計約有25萬,傳說可追溯至1866年成立的「萬安」。創立開始至清代的民間社團,早期為1796年(嘉慶元年)的「天寶山」,演變至1841年(道光二十一年)的「新安堂」,名稱上開始有「新」和「安」的稱謂,其後的組織分別以「體育會」、「工商總會」和「互助社」的名義出現。[22]今日的新義安,為1919年「萬安」幫會分裂,「義安」幫另開山堂。1921年,國民政府軍統局少將向前用「義安工商總會」名義向香港華民政務司署注冊,但是其入會儀式、習慣、詩句、都是道道地地的三合會。1947年注冊被取消。向前將之改名為「新安公司」的幫會組織,後名為「新義安」。

1953年,港府以向前參加三合會活動為由,將向前逐出香港,向前乃依國軍情報部的關係得以進入台灣;期間香港的幫務交由親信林景打理,因此有了「向氏天下,林家軍」的流言。

至今又成立起敬義、義群、大好彩等分支。後經世族向氏(向前家族)新龍頭力撮,發展到1980年代,新義安有成員二十多萬人,組織結構相當完善,設有「五虎十傑」,並在各主要地區設有「坐館」等。新義安組織嚴密,等級嚴格,只尊一個家族世襲制的「龍頭大哥」,此職不傳外姓人。新義安成員只會效忠向氏家族,下分各區,各設一頭目,其下分支設「坐館」和「渣數」(管理賬目),一級管一級。

和字頭派系(老歪)

香港活躍的「和字頭」幫會,主要包括:和安樂和合圖和勝和和義堂等。

香港18世紀尾至19世紀中香港開埠初期並無工會組織,1847年(道光二十七年),香港共有26個堂口之多,這是迄今為止對於香港早期三合會記載的最早記錄。當時,部份洪門散兵游勇弟子聚集在香港中環的「和記客棧」,那些聚集在香港中環、上環一帶工作的低下層勞工,多數為四邑人士,由12個工人頭目組織起來,在和記客棧成立的工人自助幫會。據說早於1884年成立和合圖可能是香港歷史最久的幫會組織,也是和字頭組織的鼻祖。相傳和合圖曾支持過辛亥革命

1909年,由廣東洪門勇義堂主「黑骨紅」(另一說為「黑骨仁」)出面,召集了香港有史以來第一次洪門大會,倡議大家以和為貴,此倡議立即得到各堂主贊同。大會決定在各堂口名稱前加一個『和』字,從此形成既聯合、又獨立的和字頭的三合會,早期和字頭共有36分支。至今這些和字頭派系幫仍會沿用舊洪門入會儀式收馬及紮職。1925年,省港大罷工,失業人士助長各社團及堂口迅速擴大,之後「勝和堂(勝和)」1930年自立門戶,宣佈脫離和合圖獨立於和字頭內,稱「和勝和」;1934年「安樂堂」(汽水房、水房)宣佈脫離和勝和獨立於和字頭內,稱「和安樂」。

14K派系

「14K」、「十四K」、「孖吉」、「條四」、「洪發山」等皆為該社團的多個稱謂與寫法。在1960至1990年短短幾十年間,14K曾擁有20萬成員,擴展成全球華人三大幫會之一,更曾被喻為全球最大的黑幫,但由於勢力分散,故其聲勢反而不及其他的大幫派。

14K與「洪發山」有著讓人混淆的關係,原因要追溯抗戰期間,廣州一個正義、合法而且大型的洪門三合會:洪發山,其成員救濟同胞,支援兩黨抗日,因此所有「山堂」原會址在抗戰期間皆為空置,至日軍宣佈無條件投降,國民政府軍統局局長戴笠命令葛肇煌中將微服帶兵進佔廣州寶華路14號「洪發山忠義堂」會址,並公佈葛肇煌為洪發山首領(489),又以軍兵為幫會核心成員而創立的組織;國共內戰期間「軍統」背景的葛肇煌理所當然的助國反共;至共產黨攻陷中國並且建國前,蔣介石國民黨國民政府遷移台灣後,葛肇煌中將帶領社團遷移到香港,由於當時在香港已存在了真正洪發山各堂口,故發生了排斥「葛家軍」事件,但各個堂口人馬與葛家軍相比之下實力不足,葛肇煌以武力反鎮壓成為14K創幫開山人。名稱源於在廣州時的堂口會址在西關寶華路14號,為掩人耳目故自稱「14號」。在廣州時原名為洪發山忠義堂至香港後並不被社團整體接受,而真正洪發山總會已跟隨國民政府於台北註冊為合法社團,故整體社團改稱葛家軍為14K以作識別,十四K的「K」就是國民黨(Kuomintang)的首字母。葛肇煌自封為「489」並且列葛家軍為14K「孝字堆」,當時洪發山其他字堆雖然反對,然而實力不足以改變歷史,慢慢地由1949年傳入香港,幾年間全世界人已分不清楚內裡乾坤,由於其傳承清朝洪門的各種秘密幫規和儀式,加上獨有的三合會詩句和文化,一直是各個幫會中最具神秘性,且被視為源於洪門的正統大幫派,獨特的神秘色彩。有別於其他幫會,14K非香港土生土長,充滿政治色彩。龍頭葛肇煌於1950年代去世,長子葛志雄繼任,綽號「太子」,被視為洪門一脈相傳的正統孝字堆龍頭。

另外十四K還專門訓練了一支「12K金釵」女子特別行動隊,由女梟雄率領11名「美女蛇」殺手,巧使美人計引誘,曾大鬧九龍城,截劫毒梟、毒品,陷害某社團,打殺劫掠,無所不為,被譽為世界黑社會大舞臺上的一大奇觀[21]

此外,14K自視為洪門正統,要統一全幫還有一個深層次目的,是希望最終可以像台灣般,令洪門成為合法團體。但「台灣還台灣,香港歸香港」,港、台兩地法例有所不同,14K要藉洪門之名成為合法組織,可謂是無可能的事實。據一名資深的反黑組警官指出,香港警方明白到14K若成功統一,勢力必定以倍數上升,不排除為了外擴張地盤,與其他幫會發生摩擦,因而掀起連場的江湖廝殺,實為治安大患。警方必須趁其未成形前大力打壓,若該幫有任何異動,必定會大力打壓。

走入歷史的三合會與其分會組織(已瓦解)

現今香港大約有57個三合會組織,大部分屬於小型街頭幫派,絕大部份已有名無實。

目前已消失的派系有:聯字頭派系(聯勝義、聯勝英、聯飛英聯鴻英、聯桃英)、同字頭派系同新和 {新和或無下巴} (同群英、同福堂)、東字頭派系(東聯社(老東)、東英義、東公社、東安堂、東英社、東安、東安和、東福和、東群社、東群英、義堂)、新字頭派系 (新興社(新興、新記)、新會社)、廣字頭派系(廣聯勝(老廣、廣聯盛)、廣盛、廣洪(廣雄)、廣聲堂)、全字頭派系(全一志(老全)、全義軒、全志和、全合群、全聚英)、粵東粵廣

香港以外

南洋

早在1789年(乾隆五十四年),荷屬巴達維亞(今耶加達)的華人公館檔案之中,就有當地天地會的記載。1825年英國人在檳榔嶼調查,發現當地華人中存在最少三個會黨,分別名為"和勝","義興"及"海山"。[3]:159十九世40-70年代,南洋的三合會經常堂鬥,引起英殖民政府注意。1843年,海峽殖民地向東印度公司提議壓制秘密會社,但未被批準。 [3]:1671868年,"義興"及"海山" 參與檳榔嶼暴動,英國殖民地部查明, 兩會黨皆是三合會。1869年起,殖民地政府要求華人會黨登記。1877年,以熟識三合會的畢麒麟為華人保護官。 [3]:178-1791885年以後,海峽殖民地禁止會黨。

在馬來西亞,洪門會派系組織有:聯英社,忠義堂,洪順堂,小三川,小三王,三六,三百六,二一,三八二一,九六九,二四,龍虎,紅花,十三,一仔,一點紅,飛龍,洪金龍,義和社,青龍山,五指山,鳳凰山,泗公司,四海公司,家後堂,二一海,義䦉,義益公司,忠和,合和堂,仁義堂,洪河,義洪英,五色旗,義風山,月山社,洪軍,等等。洪門各派之間都經常聯繫與交流促進華人的團結與文化傳承與香港的三合會都有密切的聯繫。

美洲

1840年代以後,美國加州因淘金熱及建築鐵路輸入大量來自廣東的華工,三合會亦隨之開始傳至北美各地。1848年,廣東人林迎將三合會「洪順堂」傳入美國舊金山,是其中歷史最久的三合會。洪順堂因為在華人之中擔任互助、自治及福利機構的角色,組織及功能與當地美生會接近而有交流。1879年舊金山洪順堂在加州註冊成為合法社團時,改名為致公堂,英文亦稱 The Chinese FreeMasons (中華共濟會)。其他北美各地亦有會堂跟隨。

官方措施

英屬香港 港英政府

1844年,香港開埠初期,一條英國船在赤柱對開被三合會海盜洗劫。香港總督戴維斯尋求與廣東清政府在治安方面合作,對付海盜及三合會。1845年(道光二十五年)港督主動頒布法令《壓制三合會及其他秘密結社》條例,取締三合會等秘密團體,規定凡三合會成員,一律判處3年以下徒刑,刑滿後在右頰制字。香港政府當局從一開始就採取了打擊手段,出動警察逮捕了大批三合會成員。兩廣總督耆英對戴維斯禁制三合會表示謝意,並向他提交一張在香港三合會盜匪的名單。[3] :170

根據英國殖民地部檔案,19世紀開始,香港三合會會員達1.5萬—2萬人,所有苦力館幾乎都是三合會的聚會處,甚至在工務司船政廳華民政務司高等法院和巡理府的府員以及華人警察中,也有它的成員。

英屬香港時期為了進一步打擊,於1886年成立專門委員會,加強了對三合會的研究與偵查工作。1887年,制定了《三合會及非法會社案》[23],甚至在1957年成立有組織罪案及三合會調查科(簡稱OCTB,俗稱O記),指派線人進行臥底任務,隸屬於香港警務處刑事及保安處刑事部。

香港 特區政府

按照香港現行的《社團條例》規定,三合會犯罪是指[24]

  • 組織使用「三合會」儀式,採納、使用三合會頭銜或者名稱的社團
  • 任何人如屬三合會成員,或以三合會成員的身份行事,自稱或聲稱是三合會成員
  • 參加三合會的集會
  • 向三合會社團付款或給予援助
  • 保管、控制或被發現管有屬於三合會社團任何分支機構的簿冊、賬目、字據、成員名單、印旗、旗幟或徽章者

中華民國中華民國

按照現行的《組織犯罪防制條例》規定是指三人以上,以實施強暴、脅迫、詐術、恐嚇為手段或最重本刑逾五年有期徒刑之刑之罪,所組成具有持續性或牟利性之有結構性組織。結構性組織是指非為立即實施犯罪而隨意組成,不以具有名稱、規約、儀式、固定處所、成員持續參與或分工明確為必要。

流行文化

影視

以香港黑幫,即三合會為內容的電影與戲劇,在70年代之後的香港電影界非常普遍,甚至一些好萊塢電影裡面也有提及。

1970年代

1980年代

1990年代

21 世紀及以後

遊戲

知名人物

人物眾多,不能盡録。

參考資料

  1. ^ 1.0 1.1 1.2 平山周. 中國秘密會社史 修訂版. 北京: 商務印書館. 2017-12. ISBN 9787100154109. 
  2. ^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葉勇勝. 香港三合會:來歷、堂口與掌故 第五版. 香港. ISBN 9789882193895. 
  3. ^ 3.0 3.1 3.2 3.3 3.4 3.5 3.6 賀喜; 科大衛. 秘密社會的秘密 第一版. 北京. ISBN 9787303276219. 
  4. ^ MILNE, W.; Morrison, R. Some account of a secret association in China entitled: The Triad Society. By W. Milne. Communicated by the Revd. Robert Morrison.. The Royal Asiatic Society of Great Britain and Ireland. 1825, 1 [2023-08-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8-01). 
  5. ^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秦寶琦. 中國會黨史第一冊 第一版. 台北: 五南圖書出版公司. 2023-02. ISBN 9786263178441. 
  6. ^ 陶成章. 教會源流考 (PDF). [2023-04-06].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23-04-06). 
  7. ^ 王爾敏. 秘密宗教與秘密會社之生態環境及社會功能. doi:10.6353/BIMHAS.198107.0033. 
  8. ^ 蔡少卿. 中國近代會黨史研究 第一版. 北京: 中華書局. ISBN 710100296X. 
  9. ^ 9.0 9.1 9.2 陸寶千. 論晚清兩廣的天地會政權. 台北: 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 [2023-08-23]. ISBN 978666671170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8-27). 
  10. ^ 蔡榮芳. 香港人之香港史. 香港: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China). 2001: 97. ISBN 9780195927788. 
  11. ^ 王雅祺; 莊吉發. 清末民初時期的會黨與革命運動. 2006年. 
  12. ^ 存档副本. [2011-10-1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05-27). 
  13. ^ 存档副本. [2011-10-2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10-26). 
  14. ^ [1][失效連結]
  15. ^ 存档副本. [2011-10-2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10-12). 
  16. ^ 逸名名人录:刘华清. [2013-02-1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1-22). 
  17. ^ 潘榮飲. 地下的秩序-論清代天地會的社會連帶. 中正歷史學刊. 2015-12-01, (18). doi:10.6747/CCUHISTORY.201512_(18).03. 
  18. ^ 18.0 18.1 18.2 18.3 黎全恩. 洪門及加拿大洪門史論. 香港: 商務印書館. 2015. ISBN 978 962 07 7111 8. 
  19. ^ 蕭一山. 近代秘密社會史料. 上海: 上海文藝出版社. ISBN 9787532107230. 
  20. ^ 20.0 20.1 20.2 章盛. 香港黑社會活動真相. 香港: 天地圖書. 2021年. ISBN 978 988 8549 58 0. 
  21. ^ 21.0 21.1 家族親述14傳奇
  22. ^ [2]
  23. ^ 存档副本. [2011-06-1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07-14). 
  24. ^ 香港社團條例

中國幫會史,作者帥學富,臺灣學者,美國密芝根大學學者。臺灣商務印書館出版、七十年代香港現代出版社。

洪門的秘密,香港現代出版社。

參閲

外部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