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泛斯拉夫颜色

本页使用了标题或全文手工转换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差异) ←上一修订 | 最后版本 (差异) | 下一修订→ (差异)

泛斯拉夫色,指的是三色。这三种颜色被广泛使用在以斯拉夫人为主体民族的国家国旗中。泛斯拉夫颜色起源于俄罗斯国旗保加利亚的国旗色彩亦来自于泛斯拉夫颜色,但蓝色改成了绿色。另外,世界上还有很多非斯拉夫国家采用红、白、蓝三色作为国旗色彩,但其涵义有不少都是来自于法国国旗中的“自由、平等、博爱”。

代表斯拉夫人旗帜在1848年的布拉格斯拉夫代表大会上获得批准

泛斯拉夫色彩的标志旗帜示例

[编辑]



联合国会员国

[编辑]
国旗 代表国家 使用日期
 俄罗斯 1993年
 斯洛伐克 1992年
 斯洛文尼亚 1991年
 塞尔维亚 2004年
 克罗地亚 1990年
 捷克 1945年

非联合国会员国

[编辑]
旗帜 采用时间 用途 备注说明
1992年 克里米亚共和国国旗  克里米亚共和国
2005年 塞族共和国国旗  塞族共和国
2014年 顿涅茨克人民共和国国旗  顿涅茨克人民共和国
2014年 卢甘斯克人民共和国国旗  卢甘斯克人民共和国
2017年 德涅斯特河沿岸摩尔达维亚共和国国旗  德涅斯特河沿岸

斯拉夫人的地区

[编辑]

历史国家旗帜

[编辑]

其他泛斯拉夫颜色旗帜列表

[编辑]

斯拉夫地区使用的非泛斯拉夫颜色旗帜

[编辑]

以下列出的旗帜在斯拉夫地区使用,但不使用泛斯拉夫颜色。

泛斯拉夫颜色在斯拉夫地区以外的运用

[编辑]

以下列出的旗帜均带有红、蓝、白三色,但与泛斯拉夫主义无关。

注释

[编辑]
  1. ^ 德涅斯特河沿岸摩尔达维亚共和国的旗帜,未被普遍承认的国家,不被国际社会普遍承认主权地位,与俄罗斯联邦的国旗几乎相同,于2017年被采用,并与摩尔达维亚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类似的国旗一起使用。

参考文献

[编辑]
  1. ^ 1.0 1.1 Crampton, William G. Flags. Dorling Kindersley Publishing, DK Publishing. 1997 [2019-10-02]. ISBN 078944224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12-08). 
  2. ^ Flag Wars and Stone Saints: How the Bohemian Lands Became Czech.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2007: 135 [2019-10-02]. ISBN 06740258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2-28). 
  3. ^ 3.0 3.1 3.2 3.3 Shelley, Fred M. Nation Shapes: The Story behind the World's Borders. ABC-CLIO. 2013: xvi [2019-10-02]. ISBN 978161069106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12-08). 
  4. ^ Kamath, Anjali. Flag Book. Popular Prakashan. : 27 [2019-10-02]. ISBN 97881799151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12-08). 
  5. ^ 5.0 5.1 The Encyclopedia Americana, Volume 11. Americana Corporation. 1972: 357 [2019-10-02]. ISBN 978071720104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12-08). 
  6. ^ Sasse, Gwendolyn. The Crimea Question: Identity, Transition, and Conflict.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2007: 66, 313 [2019-10-02]. ISBN 97819326500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12-08). 
  7. ^ Bulletin on Constitutional Case-law. Secretariat of the Venice Commission. 2007: 395 [2019-10-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12-08). 
  8. ^ Znamierowski, Alfred. Illustrated Book of Flags. Southwater. 2003: 237. 
  9. ^ Academy of Rusyn Culture in the Slovak Republic: Rusyn Symbols. [2019-10-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1-12). 

参见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