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劉禪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這是本頁的一個歷史版本,由蝠翔似黑潮對話 | 貢獻2024年10月9日 (三) 16:31 top:​ 内容扩充 增加或调整参考来源)編輯。這可能和目前版本存在着巨大的差異。

蜀漢後主
蜀漢孝懷皇帝
西晉安樂縣思公
驃騎將軍
漢朝第31位(蜀漢第2位)皇帝 中國西南地區皇帝
統治223年6月10日-263年12月23日(40年196天) 投降
前任漢昭烈帝劉備
繼任末任(蜀漢滅亡)

魏元帝曹奐

漢趙光文帝劉淵
曹魏安樂公
任期263年-266年
前任無(職位初設)
繼任無(曹魏滅亡)
西晉安樂公
任期266年-271年
前任無(職位初設)
繼任劉恂
出生207年
逝世271年(64歲)
安葬
洛陽孟津翟泉村東
年號
建興:223年5月-237年
延熙:237年-257年
景耀:257年-263年7月
炎興:263年8月-11月
諡號
思公(司馬炎諡)
孝懷皇帝劉淵諡)
政權蜀漢
父親漢昭烈帝劉備
母親甘梅

sin6[1][2](207年—271年),公嗣,又字升之[3],幼名阿斗[4]昭烈帝劉備之子,漢朝最後一位皇帝,也是劉邦所建立的漢朝政權的最後一位正統君主。十六國時期的漢趙政權諡其為孝懷皇帝,史稱蜀漢後主。劉禪在位達41年(223年-263年),是整個三國時期在位時間最長的君主[5]

生平

早年

據《三國志》記載,劉禪由劉備的妾室昭烈皇后甘梅所生,是劉備三位庶子中最為年長的。[6][7]

208年(建安十三年),曹操的軍隊當陽長阪坡追擊劉備,劉禪和生母甘氏與劉備的部隊走失,幸好得到趙雲的保護,母子都倖免於難。

212年(建安十七年),劉備入蜀,孫權派人接回孫夫人,孫夫人想將五歲的劉禪一併帶走,諸葛亮派遣趙雲奪回[8]

221年(建安二十五年)五月,立為太子。

在位期間

劉禪繼位初期確實聽從父親的遺命,放權於丞相諸葛亮處理軍政大事,「政事無巨細,咸決於」。

延熙元年(公元238年),詔命蔣琬應嚴整治軍,率各軍屯紮漢中,等東吳行動,兩國構成東西犄角之勢,伺機伐

劉禪始「乃自攝國事」,由蔣琬、費禕董允等人主政,修養生息,積蓄力量後從長計議再北伐的政策。劉禪對於寵臣陳祗宦官黃皓也頗為寵信,姜維畏懼黃皓,只得擁兵屯墾漢中沓中(今甘肅甘南藏族自治州迭部)。

景耀六年(公元263年),姜維上表後主:「聽聞鍾會治兵關中,欲規劃進一步拓取土地之意,宜一併派遺張翼廖化督率各軍,分別護陽安關口、陰平橋頭,以防患於未然」,黃皓徵求鬼巫信息,謂敵人終究不會自來,而劉禪也信了鬼巫,滿朝文武竟沒有一人知曉。

最後鄧艾偷渡陰平大軍壓境,劉禪與群臣商議如何抵禦,決定派諸葛瞻領兵迎戰,但諸葛瞻戰敗。最後,劉禪接受譙周的建議,在農曆十一月曹魏投降。劉禪派太僕蔣顯劍閣,傳令姜維等部投降,漢軍悲憤不已,紛紛拔刀砍石。鄧艾承制拜劉禪為驃騎將軍

樂不思蜀

蜀漢滅亡後,劉禪移居魏國都城洛陽,路上蜀漢舊臣只有郤正及殿中督張通陪同[9]曹魏朝廷封劉禪為安樂縣公常璩則作北巫縣安樂鄉公[10])。某日司馬昭設宴款待劉禪,囑咐演奏蜀樂曲,並以歌舞助興時,蜀漢舊臣們想起亡國之痛,個個掩面或低頭流淚。獨劉禪怡然自若,不為悲傷。司馬昭見到,便問劉禪:「安樂公是否思念蜀?」劉禪答道:「此間樂,不思蜀也。」他的舊臣郤正聞此言,趁上廁所時對他說:「下次如司馬昭若再問同一件事,您就先注視着宮殿的上方,接着閉上眼睛一陣子,最後張開雙眼,很認真地說:『先人墳墓,遠在蜀地,我沒有一天不想念啊!』這樣,司馬昭就能讓陛下回蜀了。」劉禪聽後,牢記在心。酒至半酣,司馬昭又問同樣的問題,劉禪趕忙把郤正教他的説了一遍。司馬昭聽了,即回以:「咦,這話怎麼像是郤正說的?」劉禪大感驚奇道:「你怎麼知道呀!」司馬昭及左右大臣哈哈大笑。司馬昭見劉禪如此老實忠懇,從此再也不懷疑他,劉禪就這樣在洛陽度過餘生,這也是「樂不思蜀」一詞的典故。[11]

西晉晉武帝泰始七年(271年),劉禪去世,諡劉禪為思公

劉禪太子劉璿鍾會之亂中喪生,按次序應該立次子劉瑤為繼承人,但劉禪偏愛六子劉恂,立劉恂為繼承人,舊臣文立勸諫,不聽,於是劉恂襲為安樂公。[12]

西晉末年,南匈奴出身的劉淵起事,國號為漢,即漢趙政權,追諡劉禪為孝懷皇帝

住所

劉禪在洛陽的住宅位於洛陽城東陽門外二里御道的北側,被稱為暉文里,原本是晉朝的馬道里,北魏時期,該處成為太傅李延寔的住宅[13]

評價

  • 劉備遺詔中說:「射君(射援)到,說丞相嘆卿(即劉禪)智量,甚大增修,過於所望,審能如此,吾復何憂!勉之,勉之!」
  • 諸葛亮與杜微書中評價後主說:「朝廷年方十八,天資仁敏,愛德下士。」
  • 蜀郡太守王崇論後主曰:「昔世祖內資神武之大才、外拔四屯之奇將、猶勤而獲濟。然乃登天衢、車不輟駕、坐不安席。非淵明弘鑒、則中興之業何容易哉。後主庸常之君、雖有一亮之經緯、內無胥附之謀、外無爪牙之將、焉可包括天下也。」「鄧艾以疲兵二萬溢出江油。姜維舉十萬之師,案道南歸,艾易成禽。禽艾已訖,復還拒會,則蜀之存亡未可量也。乃回道之巴,遠至五城。使艾輕進,徑及成都。兵分家滅,己自招之。然以鍾會之知略,稱為子房;姜維陷之莫至,克揵籌斥相應優劣。惜哉!」(華陽國志
  • 司馬昭:「人之無情,乃可至於是乎!雖使諸葛亮在,不能輔之久全,而況姜維邪?」
  • 陳壽於《三國志》:「後主任賢相則為循理之君,惑閹豎則為昬闇之後,傳曰『素絲無常,唯所染之』,信矣哉!禮,國君繼體,逾年改元,而章武之三年,則革稱建興,考之古義,體理為違。又國不置史,註記無官,是以行事多遺,災異靡書。諸葛亮雖達於為政,凡此之類,猶有未周焉。然經載十二而年名不易,軍旅屢興而赦不妄下,不亦卓乎!自亮沒後,茲制漸虧,優劣著矣!」、認為劉禪是「素絲無常,唯所染之」,早年得諸葛亮輔助,所以「任賢相則為循理之君」;但後來寵信黃皓,敗壞政事,卻是「惑閹豎則為昏闇之後」。但與暴虐好殺的孫皓相比,劉禪要更為善於處理政務且與大臣們保持着良好的互動。
  • 薛珝:「主暗而不知其過,臣下容身以求免罪,入其朝不聞正言,經其野民有菜色。」
  • 晉朝張華李密:「安樂公(劉禪)何如?」密曰:「可次齊桓。」華問其故,對曰:「齊桓得管仲而霸,用豎刁而蟲流。安樂公得諸葛亮而抗魏,任黃皓而喪國,是知成敗一也。」(晉書‧李密傳)
  • 裴松之為《三國志·三少帝紀》作,在評論郭修刺殺費禕事時,稱劉禪為「凡下之主」。
  • 孫盛:「劉禪暗弱,無猜險之性。」「禪雖庸主,實無桀、紂之酷,戰雖屢北,未有土崩之亂,縱不能君臣固守,背城借一,自可退次東鄙以思後圖。」認為劉禪是「庸主」。
  • 李特:「劉禪有如此江山而降於人,豈非庸才?」(華陽國志
  • 常璩:「主非中興之器。」(華陽國志
  • 張璠:「劉禪懦弱,心無害戾。」
  • 朱敬則:「若乃投井求生,橫奔畏死,面縛請罪,膝行待刑,是其謀也。馬上唱無愁之歌,侍宴索達摩之曲,劉禪不思隴蜀,叔寶絕無心肝,對賈充以不忠之詞,和晉帝以鄰國之詠,是其才也。縱黃皓,嬖岑昏,寵高壤,狎江總,是其任也。剝面鑿眼,孫皓之刑;棄親即讎,高緯之志。其餘細故,不可殫論。聽吾子之懸衡,任夫人之明鏡。」(《全唐文》)
  • 陳世崇:「孔明之子、孫戰死,張飛之孫遵,趙雲次子廣亦戰死,北平王諶哭於昭烈廟,先殺妻子乃自殺,魏以蜀宮人賜將士,李昭儀不辱自殺。禪不特愧於將士,亦且愧於婦人矣。」
  • 俞德鄰:「禪以暗弱之資,而又惑於閹豎,使無此讖,其能與魏爭乎?」
  • 鄭玉:「孔明蓋社稷之臣也,今劉禪昏愚暗弱,縱使伊尹阿衡、周公輔相,亦必危亡而後已,雖百孔明,如之何哉?」「孔明既死,劉禪卒就擒縛。及其入魏,屈辱百端,略無愧恥。豈惟劉氏之宗社不嗣,遂使高祖、光武含羞地下,抱憾無窮。」
  • 王夫之:「後主失德而亡,非失險也,恃險也,恃則未有不失者也。君恃之而棄德,將恃之而棄謀,士卒恃之而棄勇。伏弩飛石,恃以卻敵;危石叢薄,恃以全身;無致死之心,一失其恃,則匍伏奔竄之恐後;扼以於蹊徑,而淩峭壁以下攻,則首尾不相顧而潰。故謂後主信巫言而失陰平之守以亡國,非也。陰平守,而亙數百里之山厓谿谷,皆可度越,陰平一旅,亦贅疣而已。李特過劍閣而歎劉禪之不能守,艸竅之智,乘晉亂以茍延爾。譙縱、王建、孟知祥、明玉珍蹶然而起,熸然而滅,恃險愈甚,其亡愈速矣。」《讀通鑒論·卷十
  • 羅貫中:「祈哀請命拜征塵,蓋為當時寵亂臣。五十四州王霸業,等閒拋棄屬他人。」「魏兵數萬入川來,後主偷生失自裁。黃皓終存欺國意,姜維空負濟時才。全忠義士心何烈,守節王孫志可哀。昭烈經營良不易,一朝功業頓成灰。」
  • 潘時彤:「可惜三分鼎,空憐六尺孤。大權歸宦豎,強敵問神巫。斫石軍心憤,回天將膽粗。山頭曾學射,一矢報仇無。」
  • 《三國志》盧弼集解引周壽昌說:「五丈原頭大星夜隕,至千載下猶有餘恫。廖公淵、李正方俱為武侯貶退,侯死皆痛泣而卒。李邈何人敢為此疏,直是全無心肝。使非後主之明斷,則讒慝生心,乘間構釁,恐唐魏元成仆碑之禍,明張太岳籍沒之慘,不待死肉寒而君心早變矣。見疏生怒,立正刑誅,君子謂後主之賢,於是乎不可及。」「(樂不思蜀一事)恐傳聞失實,不則養晦以自全耳。」
  • 清朝方苞《望溪先生文集》中有〈蜀漢後主論〉一文,論曰:「亡國之君若劉後主者,其為世詬歷也久矣,而有合乎聖人之道一焉,則任賢勿貳是也。其奉先主之遺命也,一以國事推之孔明而己不與,世猶曰以師保受寄託,威望信於國人,故不敢貳也。然孔明既歿,而奉其遺言以任蔣琬、董允者,一如受命於先主。及琬與允歿,然後以軍事屬姜維,而維亦孔明所識任也。夫孔明之歿,其年乃五十有四耳。使天假之年而得乘司馬氏君臣之瑕釁,雖北定中原可也。即琬與允不相繼以歿,亦長保蜀漢可也。然則蜀之亡,會漢祚之當終耳,豈後主有必亡之道哉!嗚呼!使置後主他行而獨舉其任孔明以衡君德,則太甲、成王當之有愧色矣!」
  • 蔡東藩:「成都雖危,尚堪背城借一,後主寧從譙周,不從北地王諶,面縛出降,坐喪蜀土,是咎在後主。」

幼名爭議

劉禪的幼名「阿斗」被後世用作無能者的代名詞[14]。然而,「阿」極有可能是「阿」之誤。

「升」字古音同「登」,與「斗」字語轉相同,「升」「斗」本爲一語、同指一物(「十升爲斗」乃後世之制),後因音變二字分化,「升」字由「斗」字加筆區分,二字往往形近致誤[15]。古文獻中「斗」「升」二字經常相混。在《三國志》現存常見版本中,亦有多個地方學術界認為「斗」字應作「升」字,其中較著名的包括劉禪的幼名「阿斗」疑應作「阿升」,姜維「膽大如斗」疑應作「膽大如升」[16]。清代陳景雲指出《三國志》卷三《魏書·明帝紀》註釋中稱劉禪爲「劉升之」[17]可爲依據,吳金華《三國志校詁》認爲稱「劉升之」爲「阿升」,如同《三國志·蜀書五·諸葛亮傳》註釋中稱黃承彥爲「阿承」[18],都是當時習俗[19]。《漢書·卷六·武帝紀》記載漢武帝「登泰山,……升肅然」[20],「䄠」即「禪」之異體字,「升」「禪」含義關聯。養子名爲「劉封」,長子名爲「劉禪」,亦反映劉備志向。

軼事

魏國史書《魏略》中記載,劉禪在劉備於徐州被曹操攻打時與家人走失,因而被人口販子拐賣,到了漢中,被一個叫做劉括的人收養。後來劉備入蜀之後,一名簡姓將軍(疑為簡雍)到漢中出使,劉禪找到他並講解兒時故事,記得父親字玄德,證明自己的確是劉備兒子。張魯於是下令把劉禪還給劉備,劉備才把他立為繼承人。間接來講,若這個記載為真,趙雲在當陽救劉禪以及攔江截阿斗都是蜀漢編造的故事。然而裴松之根據《三國志》的說法對這個記載提出質疑,指出年齡上並不符合,後世也多採信裴松之。

家庭

后妃

  • 敬哀皇后,張氏,張飛長女。劉禪為太子時立為太子妃。於223年立為皇后,237年去世。
  • 張皇后張飛次女。敬哀皇后死後,於238年正月立為皇后。蜀漢滅亡後,隨劉禪到洛陽。
  • 王貴人,劉禪後宮劉璿生母。原本是敬哀皇后的侍女。
  • 李昭儀,劉禪後宮,蜀漢滅亡時自殺。

兄弟

  • 劉永,字公壽,鄉侯。
  • 劉理,字奉孝,諡曰悼王。

劉禪的兒子見於《三國志》記載的有以下七人,其中劉琮亡國之前已過世,劉璿於蜀漢亡後的鍾會之亂中被殺,劉諶於亡國當日自殺,其餘投降並與後主同時被遷往洛陽。在永嘉之亂後,劉禪子孫全部死絕。[21]

姓名 生卒年
劉璿 224年-264年
劉瑤 ?-?
劉琮 ?-262年
劉瓚 ?-?
劉諶 ?-263年
劉恂 ?-?
劉璩 ?-?

史書無明確記載,《三國志》中記載的三位公主應是他的女兒

藝術形象

歇後語

  • 阿斗當皇帝——軟弱無能
  • 阿斗的江山——白送
  • 劉備摔阿斗——收買人心
  • 司馬昭試探劉禪投降——樂不思蜀
  • 扶不起的阿斗

影視形象

動漫形象

遊戲

參考文獻

  1. ^ 辭典檢視[劉禪: ㄌㄧㄡˊ ㄔㄢˊ] -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2021. [2023-12-1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12-17) (中文(臺灣)). 
  2. ^ 陳至立; 巢峰. 刘禅. 辞海. 7版网络版. 上海: 上海辭書出版社. [2024-07-27]. 
  3. ^ 見《三國志·明帝紀》引《魏略》及《三國志集解》
  4. ^ 或爲「阿升」之文獻誤字,詳見劉禪#幼名爭議
  5. ^ 孫權掌權52年(200年-252年),但其至229年方稱帝號,在位23年。
  6. ^ 建安元年(196年),劉備至少已有一個兒子,但身份已不可考。
  7. ^ 《三國志 蜀書二 先主傳第二》曹公表先主為鎮東將軍,封宜城亭侯,是歲建安元年也。建安元年也。先主與術相持經月,呂布乘虛襲下邳。下邳守將曹豹反,間迎布。布虜先主妻子,先主轉軍海西。
  8. ^ 東晉·習鑿齒《漢晉春秋》:「先主入益州,吳遣迎孫夫人。夫人慾將太子歸吳,諸葛亮使趙雲勒兵斷江留太子,乃得止。」
  9. ^ 《郤正传》. [2022-11-1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11-21). 
  10. ^ 任乃強《華陽國志校補圖注·卷二·漢中志》上庸郡北巫縣:安樂鄉,〈劉、李本作鄉。他各本皆作「縣」,並作郡屬縣款式,提行或空格。成六縣。當非。〉咸熙元年為公國,封劉後主也。〈廖本此下注云:「按當有誤也。上文言屬縣五,而今有六縣。或不數公國耳。但考《晉書‧地理志》幽州燕國有「安樂國相。蜀主劉禪封此縣公」,明不得屬上庸。此之云然,所未詳矣。」廖刻不考板本,未見劉本與《函海》注,自迷惘。〉
  11. ^ 《三國志.卷三三.蜀書.後主禪傳》 - 「樂不思蜀」典故原文. [2018-07-0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7-06). 
  12. ^ 《華陽國志》卷十一:安樂思公世子早沒,次子宜嗣,而思公立所愛者,文立諫之,不納。及愛子立,驕暴。
  13. ^ 《洛陽伽藍記·卷二·城東》:在東陽門外二里御道北,所謂暉文里。里內有太保崔光、太傅李延寔、冀州刺史李韶、秘書監鄭道昭等四宅。並豐堂崛起,高門洞開。趙逸云:「暉文里是晉馬道里,延寔宅是蜀主劉禪宅,延寔宅東有脩和宅,是吳主孫皓宅,李韶宅是晉司空張華宅。」
  14. ^ 辭典檢視 [阿斗 : ㄚ ㄉㄡˇ].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2021. 中華民國教育部. [2022-12-1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12-11). 
  15. ^ 李學勤 主編. 字源. 天津古籍出版社. 2013. ISBN 9787552800692. 
  16. ^ 蘇傑. 异文与文字研究. 《三国志》异文研究. 濟南: 齊魯書社. 2006: 57–58. ISBN 7-5333-1612-6 (中文(中國大陸)). 
  17. ^ 陳壽. 連結至維基文庫 三國志/卷03. 維基文庫. 
  18. ^ 陳壽. 連結至維基文庫 三國志/卷35#諸葛亮. 維基文庫. 
  19. ^ 吳金華. 三國志校詁. 上海教育出版社. 2023. ISBN 9787572020087. 
  20. ^ 班固. 連結至維基文庫 漢書/卷006. 維基文庫. 
  21. ^ 《三國志·蜀書·二主妃子傳第四》注引孫盛《蜀世譜》:璿弟,瑤、琮、瓚、諶、恂、璩六人。蜀敗,諶自殺,餘皆內徙。值永嘉大亂,子孫絕滅。唯永孫玄奔蜀,李雄偽署安樂公以嗣禪後。
  22. ^ 《三國志 蜀書五 諸葛亮傳第五》瞻字思遠。建興十二年,亮出武功,與兄瑾書曰:「瞻今已八歲......年十七,尚公主,拜騎都尉。
  23. ^ 《三國志 蜀書十四 蔣琬費禕姜維傳第十四》子承嗣,為黃門侍郎。承弟恭,尚公主。【裴注《禕別傳》曰:恭為尚書郎,顯名當世,早卒。禕長女配太子璿為妃。】
  24. ^ 《三國志 蜀書六 關張馬黃趙傳第六》子興嗣。興字安國,少有令問,丞相諸葛亮深器異之。弱冠為侍中、中監軍,數歲卒。子統嗣,尚公主,官至虎賁中郎將。卒,無子,以興庶子彝續封。

延伸閱讀

[在維基數據]

維基文庫閱讀此作者作品維基共享資源閱覽影像
維基文庫中的相關文本:三國志/卷33》,出自陳壽三國志
劉禪
出生於:207年逝世於:271年
統治者頭銜
前任:
烈祖昭烈皇帝
劉備
— 名義上的 —
漢朝皇帝
223年-263年
繼任:
漢朝滅亡
蜀漢皇帝
223年-263年
繼任:
蜀漢滅亡
蜀地君主
223年-263年
繼任:
魏元帝
曹奐
王室頭銜
新頭銜 安樂縣公
263年-271年
繼任:
劉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