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暴雨警告信号
此条目或章节需要时常更新。有关事物或许会随着时间而有所变化。 |
香港暴雨警告信号是香港出现暴雨或预测将有暴雨时,由香港天文台发出的警告信号。此警告系统独立于其他气象警告,可以与其他警告同时生效(例如热带气旋警告信号或强烈季候风信号、雷暴警告、山体滑坡警告及新界北部水浸特别报告),但由于暴雨下不会出现结霜,因此此警告不会与霜冻警告同时生效。与火灾危险警告、寒冷天气警告或酷热天气警告同时生效时的机会甚微,因为非风季和雨季时节(天气干燥、寒冷)或酷热天气时甚少出现暴雨。暴雨警告信号将透过香港各电台及电视台广播,其中电视萤光幕会在节目播出期间出现颜色雨云标志。发出暴雨警告信号目的是及早提醒市民香港将会下大雨,可能造成严重混乱,并确保各紧急服务机构及部门都已经准备就绪,随时处理因暴雨可能造成的紧急事故。
各类暴雨警告定义及应变措施
香港暴雨成因
香港的暴雨成因大多为低压槽,据天文台统计,在1998年更改暴雨警告系统后至2023年间发出的27个黑色暴雨警告当中,其中十四次的成因均为低压槽[1],其次是热带气旋,共有九次,两次受西南季候风影响,高空扰动及活跃偏南与偏东气流在珠江口汇聚各占一次,同时,高空扰动所造成的黑色暴雨警告信号为有纪录以来最短的一个[2]。
历史
为教育市民在恶劣天气下的应变方法,天文台早在1967年4月设立暴雨及雷暴警告信号,其中暴雨警告信号表示过去一小时已经录得50毫米的雨量[3]。不过该信号只供政府部门内部使用,以提高政府部门对自然灾害的预防能力,而不作公开发布。
1992年5月8日早上,受徘徊于华南的低压槽影响,香港出现暴雨,天文台录得由早上6时至7时的一小时内降雨量达109.9毫米,打破当时纪录(该纪录已先后在2006年7月16日、2008年6月7日及2023年9月7日被打破)[4],市面在没有停工停课安排下出现严重混乱。事件后不久天文台建立新一套暴雨警告系统,取代1967年起使用的旧警告,最初分绿色、黄色、红色及黑色四个级别。第一阶段的绿色及黄色暴雨警告具有预报成分,但与旧警告一样,只会向政府部门及公共服务机构发出;而第二阶段的红色及黑色暴雨警告则根据香港境内实际录得的雨量而发出,向市民公开发布。其中首三个级别的颜色是源自交通灯的绿、黄、红三色组合,当中黄色灯号实际上呈橙黄色,英文以amber表示,因此黄色暴雨警告的英文名称亦对应采用Amber[5],与黄色火灾危险警告采用Yellow有所不同。
颜色 | 意义[3][6] |
---|---|
绿色 | 预料未来12小时内会有显著雨量。 |
黄色 | 预料未来6小时内,香港境内会有超过50毫米雨量。 |
红色 | 暴雨已经开始,在过去一小时或更短时间内,香港广泛地区录得超过50毫米雨量。 |
黑色 | 在过去两小时或更短时间内,香港境内录得超过100毫米雨量。 |
1997年6月4日早上香港受暴雨影响,天文台在早上7时05分发出红色暴雨警告信号[7]。由于红雨警告在学生上学途中发出,而当时的教育署亦并无宣布停课,情况颇为混乱。1998年3月,天文台接纳申诉专员公署就暴雨下上课安排的调查报告的建议[8],开始向市民公开发布黄色暴雨警告信号,绿色暴雨警告信号同时被删除,以及将黑色暴雨警告的定义修订至现行制度。修改后三个级别的暴雨警告信号均具有预报成分,并一直沿用至今。
由1999年起,天文台尽可能会在广泛地区下大雨之前,在“每小时温度湿度报告”指出未来一段时间香港广泛地区可能会受大雨影响。2011年起透过“特别天气提示”显示,而天文台微博及Twitter则显示为“大雨预报”。当暴雨警告信号发出后,相关提示便会取消。
由2024年起,天文台加强有关恶劣天气(包括暴雨)信息发放。若有需要,会在暴雨警告信号生效期间另外发出特别天气提示,提及将会更改信号之时间,或改发更高信号之可能性[9]。此外,当香港部分地区录得一小时雨量远超70毫米,即雨势发展至大暴雨或特大暴雨程度时,亦会另外发出特别天气提示提醒受影响地区的市民需高度戒备[10]。
争议及误解
虽然现行暴雨警告系统中包括了预报成分,天文台亦争取在上班上课时间大雨出现前一两小时发出黄雨警告,并在雨量达到指定水平前发出红雨及黑雨警告[11],但暴雨警告信号的预警时间一般极短,2006年、2010年、2014至2015年、2020年更发生所有级别的暴雨警告信号在1小时内全部发出之情况(当中2006年更两度出现)。由于雷雨区的强度变化急剧和难以预计,很多时候雨势在信号发出后即减弱,令外界普遍感觉天文台预报暴雨能力不高。
发出暴雨警告信号多次引起争议,亦与信号与停工停课安排挂钩有关。近年不少市民会在暴雨情况下,直接致电香港天文台表达对发出信号安排的不满[12]。不少市民甚至雇主不明白暴雨影响时间一般远比热带气旋吹袭为短,误以为黑色暴雨警告信号的应变措施与八号或以上热带气旋警告信号生效时的措施相同,以为在发出信号后即时下班回家,未有依照当局呼吁留在安全地方暂避,结果导致更多不便及混乱。现任天文台助理台长的徐杰志曾于2013年在网志提到:当雨势稍为减弱,但天气仍然持续不稳定时,已生效的暴雨警告不一定会随之改变,以免信号经常“又上又落、又落又上”,造成更多的混乱[13]。
另一方面,发出暴雨警告信号的准则亦被质疑着重市区、轻视新界(特别红色及黑色暴雨警告信号)[14],即雨势集中在港岛及九龙且预计或已经达指定雨量时,便会发出相应警告;但当雨势集中在新界时则不会发出相应警告,甚至不发出暴雨警告信号,若新界北部雨势较大则发出新界北部水浸特别报告[15]。天文台则指是参考全港雨量站数据,作为发出暴雨警告信号的参考基础。而雨量站的分布密度因地区而异,布局考虑了不同因素,在水浸风险、山体滑坡风险、人口密度较高的区域,雨量站会较密。若果大雨在雨量站较密的地方出现,录得高雨量的站数自然较多,发出暴雨警告的机会亦会增加[16]。而据渠务署、土木工程拓展署及政府统计处数据,近年严重水浸个案、山体滑坡地点及人口分布均以九龙及港岛较为密集,因此该区雨量站密度亦较高,录得高雨量的站数几率相对较多,因此大雨影响该区时发出暴雨警告的机会相应增加。加上香港各区雨量差异大,天文台发出暴雨警告信号期间会与市民感受到的情况不符,亦引起市民不满。有意见认为应推出分区暴雨警告,而天文台认为不可行分区警告,因为暴雨发展与移动有时相当迅速,短时间内可以有很大变化,需不断更新瞬息万变的警告,对跨区活动的市民会造成信息混乱[17]。而天文台亦因应不同地区的雨量差异,加强分区雨量资讯,先后推出“局部地区大雨提示”、“大雨及雷暴区域资讯网页”及“定点大雨资讯通知”。
局部地区大雨提示
2016年4月13日早上香港受暴雨影响,天文台在早上6时半发出黄色暴雨警告信号。惟市民根据当日的降雨情况,认为天文台应发出更高暴雨信号。但根据天文台当日雨量纪录,大部分地区一小时雨量只有50毫米以下;早上6时45分至7时45分期间,只有元朗、屯门及大埔录得超过50毫米雨量;而7时45分至8时45分期间,亦只有离岛和南区录得超过50毫米雨量。天文台解释当时的雨量未达到发出更高暴雨警告信号的标准,而期间雷雨带移动速度快且逐渐减弱,加上影响范围不广泛,故天文台根据准则只维持黄色暴雨警告信号[14]。但天文台事后亦因应不因地区的雨量差异,在同年7月28日起推出“局部地区大雨报告”服务[18]。当香港个别地区录得每小时雨量达到或超过70毫米,有可能引致严重水浸并构成危险,但如当时雨势未扩展至香港广泛地区并达至须要发出红色或黑色暴雨警告信号的指标时,天文台会发出局部地区大雨报告并透过“特别天气提示”显示,列出受影响分区及已录得的雨量,提醒市民有关地区可能已经因大雨而引致水浸,以作出相应的防御措施。由于新界北部已有新界北部水浸特别报告提醒该区(包括北区及元朗区东部)市民大雨可能引发之水浸风险,因此“局部地区大雨报告”只适用于香港其他地区。
随后天文台在2021年5月14日推出“局部地区大雨提示”,以取代“局部地区大雨报告”,并会参考录得雨量以及临近预报系统的雨量预报发出[19]。而该提示适用于全香港地区;惟新界北部水浸特别报告生效时只适用于新界北部以外的香港其他地区,即与之前“局部地区大雨报告”适用范围一致。
另一方面局部地区大雨提示可能会与黄色暴雨警告信号同时发出,但当天文台预计大雨有机会扩展至广泛地区并达至红色或黑色暴雨警告信号的指标时,则会发出有关暴雨警告信号,并取消局部地区大雨提示。
发出纪录
自暴雨警告信号系统于1992年设立以来,香港每一年均会发出暴雨警告信号,黄色及红色暴雨警告信号每年都有发出,但黑色暴雨警告信号则只有部分年份发出,以下是各年发出暴雨警告信号的次数(资料来源:香港天文台)[20]:
年份 | 黄色 | 红色 | 黑色 | 备注 |
---|---|---|---|---|
1992 | 不适用 | 1 | 1 |
|
1993 | 2 | 1 |
| |
1994 | 4 | 1 |
| |
1995 | 2 | 0 |
| |
1996 | 2 | 0 |
| |
1997 | 6 | 2 | ||
总数[数据 1] | 17 | 5 | ||
年平均[数据 2] | 2.83 | 0.83 | ||
1998 | 22(21+1) | 5(4+1) | 1 |
|
1999 | 20(18+2) | 5(4+1) | 2 | |
2000 | 31(27+4) | 6 | 3 | |
2001 | 40(34+6) | 9(9+0) | 1 | |
2002 | 20(19+1) | 2 | 0 |
|
2003 | 17(16+1) | 1 | 0 |
|
2004 | 16(15+1) | 2(1+1) | 1 |
|
2005 | 16 | 1 | 0 |
|
2006 | 25(19+6) | 11(8+3) | 3 |
|
2007 | 12(10+2) | 2 | 0 |
|
2008 | 21(17+4) | 7(6+1) | 2 | |
2009 | 20(19+1) | 2 | 0 |
|
2010 | 17(15+2) | 7(6+1) | 2 | |
2011 | 14(13+1) | 2 | 0 |
|
2012 | 19 | 2 | 0 | |
2013 | 23(21+2) | 2 | 1 |
|
2014 | 32(25+7) | 9(8+1) | 2 |
|
2015 | 21(17+4) | 4 | 1 |
|
2016 | 33(27+6) | 7(6+1) | 1 |
|
2017 | 24(20+4) | 5 | 1 | |
2018 | 24(19+3) | 4 | 0 | |
2019 | 37(35+2) | 3 | 0 | |
2020 | 30(21+9) | 11(9+2) | 2 |
|
2021 | 27(23+4) | 6 (4+2) | 2 | |
2022 | 23(21+2) | 2 | 0 |
|
2023 | 36(28+8) | 8(7+1) | 2 |
|
2024 | 43(39+4) | 4 | 0 | |
总数[数据 3] | 669(581+88) | 129(114+15) | 27 | |
年平均[数据 4] | 24.00(20.77) | 4.80(4.23) | 1.04 | |
注释:
|
根据香港法例第62章《司法程序(烈风警告期间聆讯延期)条例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第5(1)(a)(i)条,现时只有黑色暴雨警告信号(1997年及之前亦包括红色暴雨警告信号)在香港法律中会被称为“暴雨警告”;而天文台在取消黑色暴雨警告信号后,天文台台长需根据该条例第5(2)条,尽快在宪报公告宣布该次“暴雨警告”的开始与终止日期与时间。
根据天文台的警告及信号数据库,由1998年更新暴雨警告信号以来至2023年10月所发出的150个红色或黑色暴雨警告信号中,有105个,即70.9%的红色或黑色暴雨警告信号是在星期一至五的上班时间以外,或星期六、日及公众假期发出[21]。
暴雨警告纪录之最
以下纪录由1998年开始计算。
生效时间最长及最短的暴雨警告
黄色暴雨警告信号
排名 | 发出时间 | 取消时间 | 持续时间 | 备注 |
最长 | 2001年6月5日 18:05 | 2001年6月6日 11:30 | 17小时25分钟 | 同时亦为生效时间最长的单一暴雨警告信号 |
第二长 | 2001年6月7日 05:00 | 22:05 | 17小时5分钟 | 同时亦为生效时间第二长的单一暴雨警告信号 |
第三长 | 1999年8月22日 13:55 | 1999年8月23日 05:25 | 15小时半 | 其后发出红色暴雨警告 |
第三短 | 2006年6月9日 10:25 | 10:55 | 半小时 | |
2008年4月19日 16:40 | 17:10 | |||
2010年9月9日 00:10 | 00:40 | |||
2010年9月21日 04:55 | 05:25 | |||
2014年3月30日 19:45 | 20:15 | |||
2014年8月13日 05:25 | 05:55 | |||
2017年7月17日 20:15 | 20:45 | |||
2020年5月25日 10:05 | 10:35 | |||
2022年5月13日 03:55 | 04:25 | |||
2023年7月29日 10:10 | 10:40 | 取代较高信号 | ||
2024年5月21日16:00 | 16:30 | |||
第二短 | 2006年4月24日 01:15 | 01:40 | 25分钟 | 其后发出红色暴雨警告 |
2006年7月16日 02:10 | 02:35 | |||
2007年4月24日 10:15 | 10:40 | |||
2011年5月22日 10:45 | 11:10 | |||
2013年6月24日 11:35 | 12:00 | |||
2014年6月8日 21:35 | 22:00 | |||
2016年8月28日 00:05 | 00:30 | |||
2023年9月7日 21:25 | 21:50 | |||
2020年10月5日 09:05 | 09:30 | 取代较高信号 | ||
最短 | 2006年6月2日 10:35 | 10:55 | 20分钟 | 其后发出红色暴雨警告 |
2008年6月26日 08:30 | 08:50 | |||
2010年8月5日 18:45 | 19:05 | |||
2015年5月26日 09:40 | 10:00 | |||
2024年9月21日 11:45 | 12:05 | |||
2020年9月5日 10:55 | 11:15 | 同时亦为取代较高信号的黄雨警告中最短 |
而在1999年8月25日05:45至16:00发出的黄雨警告,是取代较高信号的黄雨警告中最长,达10小时15分钟。
红色暴雨警告信号
排名 | 发出时间 | 取消时间 | 持续时间 | 备注 |
最长 | 1999年9月16日 05:27 | 18:40 | 13小时13分钟 | 受台风约克影响,大部分时间与十号飓风信号同时生效 |
第二长 | 1998年6月9日 09:50 | 21:00 | 11小时10分钟 | 同时亦为取代黑雨警告的红雨警告中最长 |
第三长 | 2003年5月5日 04:45 | 14:10 | 9小时25分钟 | |
第三短 | 2006年6月9日 10:55 | 11:15 | 20分钟 | 其后发出黑色暴雨警告 |
2010年7月28日 15:15 | 15:35 | |||
2020年9月30日 19:50 | 20:10 | |||
第二短 | 2006年7月16日 02:35 | 02:50 | 15分钟 | |
最短 | 2010年7月22日 17:20 | 17:30 | 10分钟 | 其后发出黑色暴雨警告,同时亦为生效时间最短的单一天气警告 |
而在2008年6月7日11:00至11:30发出的红雨警告,是取代黑雨警告的红雨警告中最短,维持半小时便改发黄雨警告。
黑色暴雨警告信号
排名 | 发出时间 | 取消时间 | 持续时间 | 备注 |
最长 | 2023年9月7日 23:05 | 2023年9月8日 15:40 | 16小时35分钟 | 受强台风海葵的残余活跃低压槽影响,同时亦为生效时间第三长的单一暴雨警告信号 |
第二长 | 2023年10月9日 04:00 | 10:30 | 6小时半 | 受强台风小犬影响,与八号烈风或暴风信号同时生效 |
第三长 | 1999年8月23日 06:13 | 12:00 | 5小时47分钟 | 受台风森姆影响,之前发出的黄雨警告生效达15小时半 |
第三短 | 2015年5月26日 10:25 | 11:30 | 1小时5分钟 | |
第二短 | 2017年5月24日 11:30 | 12:30 | 1小时 | |
2021年10月8日 11:45 | 12:45 | 受热带风暴狮子山以及东北季候风共同影响,与三号强风信号同时生效 | ||
最短 | 2004年5月8日 07:20 | 08:00 | 40分钟 | 受高空扰动影响,唯一因高空扰动而要发出黑色暴雨警告 |
总生效时数
此纪录由发出信号至取消所有信号视为一次,发出更高信号或改发较低信号不会分开计算。
排名 | 发出时间 | 取消时间 | 持续时间 | 备注 |
最长 | 1999年8月22日 13:55 | 1999年8月23日 19:00 | 29小时5分钟 | 受台风森姆及其相关的活跃西南气流影响 |
第二长 | 2023年10月8日 20:25 | 2023年10月9日 17:45 | 21小时20分钟 | 受强台风小犬及东北季候风共同影响 |
第三长 | 2021年10月7日 23:20 | 2021年10月8日 19:25 | 20小时5分钟 | 受热带风暴狮子山及东北季候风共同影响 |
第三短 | 2004年8月14日 06:36 | 07:20 | 44分钟 | |
第二短 | 2004年7月21日 09:55 | 10:35 | 40分钟 | |
最短 | 2014年8月3日 00:40 | 01:15 | 35分钟 |
1小时内发出所有暴雨警告信号纪录
日期 | 黄色暴雨警告信号发出时间 | 间距 | 红色暴雨警告信号发出时间 | 间距 | 黑色暴雨警告信号发出时间 | 发出所有信号所需时间 |
---|---|---|---|---|---|---|
2006年6月9日 | 10:25 | 半小时 | 10:55 | 20分钟 | 11:15 | 50分钟 |
2006年7月16日 | 02:10 | 25分钟 | 02:35 | 15分钟 | 02:50 | 40分钟 |
2010年7月22日 | 16:35 | 45分钟 | 17:20 | 10分钟 | 17:30 | 55分钟 |
2014年3月30日 | 19:45 | 半小时 | 20:15 | 25分钟 | 20:40 | |
2015年5月26日 | 09:40 | 20分钟 | 10:00 | 25分钟 | 10:25 | 45分钟 |
2020年9月30日 | 19:15 | 35分钟 | 19:50 | 20分钟 | 20:10 | 55分钟 |
最早发出全年首个暴雨警告
- 黄色暴雨警告信号:2016年1月5日14:00-14:45,亦是首次需于1月和冬季发出暴雨警告信号。
- 红色暴雨警告信号:2014年3月30日20:15-20:40,亦是首次需于3月发出红色暴雨警告信号。
- 黑色暴雨警告信号:2014年3月30日20:40-22:30,亦是唯一一次需于3月发出最高暴雨警告信号。
最晚发出全年最后一个暴雨警告
- 黄色暴雨警告信号:2006年11月21日15:30-20:25,亦是首次需于11月发出暴雨警告信号。
- 红色暴雨警告信号:2016年10月19日17:15-18:15。
- 黑色暴雨警告信号:2016年10月19日16:00-17:15,亦是首次需于10月发出最高暴雨警告信号。
最晚发出全年首个暴雨警告
- 黄色暴雨警告信号:2018年6月6日13:10-14:50,亦是唯一一年于首5个月内没有发出任何暴雨警告信号。
- 红色暴雨警告信号:2002年9月15日03:30-06:15。
- 黑色暴雨警告信号:2016年10月19日16:00-17:15,亦是首次需于10月发出最高暴雨警告信号。
最早发出全年最后一个暴雨警告
- 黄色暴雨警告信号:2005年8月20日08:35-21:10。
- 红色暴雨警告信号:2003年5月5日04:45-14:10。
- 黑色暴雨警告信号:2004年5月8日07:20-08:00。
发出最多单一暴雨警告的年份
- 黄色暴雨警告信号:2024年——45次。
- 红色暴雨警告信号:2006年、2020年——各有11次。
- 黑色暴雨警告信号:2000年、2006年——各有3次。
发出最少单一暴雨警告的年份
- 黄色暴雨警告信号:2007年——12次。
- 红色暴雨警告信号:1992年、2003年、2005年——各只有1次。
- 黑色暴雨警告信号:1995至1996年、2002至2003年、2005年、2007年、2009年、2011至2012年、2018至2019年、2022年——没有发出。
发出最多暴雨警告的年份
2024年,共有41次(由发出信号至取消所有信号视为一次)。
暴雨警告生效日数最多的年份
2001年,共有38日生效。
发出最少暴雨警告的年份
2007年,只有10次(由发出信号至取消所有信号视为一次)。
暴雨警告生效日数最少的年份
2007年,只有9日生效。
发出最多暴雨警告的日子
2003年6月10日、2006年6月9日、2014年5月9日、2015年5月23日、2017年7月18日、2019年8月25日、2024年6月15日,各有3次。此纪录由发出信号至取消所有信号视为一次,发出更高信号或改发较低信号不会分开计算。
最多降雨报告日数的年份
- 降雨量大于微量:1931年——261日
- 降雨量大于0.1毫米:1888年——187日
- 降雨量大于1.0毫米:1888年——145日
- 降雨量大于2.5毫米:1888年——110日
- 降雨量大于5.0毫米:1888年——91日
- 降雨量大于10.0毫米:2013年——74日
- 降雨量大于25.0毫米:2001年——42日
- 降雨量大于50.0毫米:2001年——23日
- 降雨量大于100.0毫米:1897年——9日
最少降雨报告日数的年份
- 降雨量大于微量:1910年——123日
- 降雨量大于0.1毫米:2004年——102日
- 降雨量大于1.0毫米:1963年——71日
- 降雨量大于2.5毫米:1963年——58日
- 降雨量大于5.0毫米:1963年、1967年——45日
- 降雨量大于10.0毫米:1967年——24日
- 降雨量大于25.0毫米:1963年——10日
- 降雨量大于50.0毫米:1963年——2日
- 降雨量大于100.0毫米:1898年、1922年、1931年、1938年、1954年、1963年、1980年——完全没有
最高一小时雨量纪录
此项纪录以香港天文台总部录得的整点每小时雨量为准。
排名 | 日期 | 时间 | 最高每小时雨量 | 成因 |
---|---|---|---|---|
1 | 2023年9月7日至8日 | 7日晚上11时至8日午夜12时 | 158.1毫米 | 受强台风海葵残余活跃低压槽影响 |
2 | 2008年6月7日 | 早上8时至上午9时 | 145.5毫米 | 受活跃低压槽影响 |
3 | 2006年7月16日 | 凌晨2时至3时 | 115.1毫米 | 受强烈热带风暴碧利斯残余低压区引入活跃西南季候风影响 |
最高单日雨量纪录
此项纪录以香港天文台总部录得的全日雨量为准。
排名 | 日期 | 雨量 |
---|---|---|
1 | 1926年7月19日 | 534.1毫米 |
2 | 1884年5月30日 | 520.6毫米 |
3 | 2023年9月8日 | 425毫米 |
最高月雨量纪录
2008年6月——1346.1毫米
最高全年雨量纪录
1997年——3343.0毫米
最低全年雨量纪录
1963年——901.1毫米
参考文献
- ^ YouTube上的气象冷知识:雨季来临
- ^ 2004年5月8日的暴雨. 香港天文台. [2004-05-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0-27).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 3.0 3.1 何佩然. 《風雲可測:香港天文台與社會的變遷》第317及319頁 (PDF). 香港: 香港大学出版社. 2003 [2015-06-10].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16-03-03).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 二零零八年六月七日新聞發佈. 香港天文台. [2008-06-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06-27).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 李立信. 天氣隨筆:點解黃雨叫 Amber?. 香港天文台. 2017-07-14 [2020-09-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0-27).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 暴雨警告的来由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香港地下天文台“气象人语”专栏,2014年5月27日
- ^ 一九九七年六月天氣回顧. 香港天文台. [2007-04-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7-09-26).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 直接調查報告:因豪雨持續降下而作出的學校停課安排. 香港申诉专员公署. [2010-09-10]. (原始内容 (doc)存档于2011-05-22).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 叶继豪、范文熙、林家辉、黄家兴. 2024年首場紅雨. 香港天文台. 2024-05-05 [2024-05-27].
- ^ 黄家兴、范文熙、杨汉贤. 香港的極端大雨. 香港天文台. 2024-05-14 [2024年5月16日].
- ^ 發出暴雨警告信號的附帶說明. 香港天文台. [2007-04-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7-04-27).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 台長之聲:感覺、理性與常識:暴雨篇. 香港天文台. [2007-04-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7-09-26).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 徐杰志. 30 – 50 – 70 ,「黑」到幾時?. 香港天文台. [2020-04-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0-29).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 14.0 14.1 市民轟天文台:底褲濕埋仲黃雨 停課與否 教育界掀爭議. 香港《苹果日报》. 2016年4月14日 [2016年9月16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年4月18日).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 刘高麟、邓柏良、凌逸德. 【暴雨警告】厚此薄彼?水浸都係黃雨!揭雨量站港九新界大不同. 香港01. 2018-11-28.
- ^ 李立信、周万聪. 談談暴雨警告(第一部分): 緣起. 香港天文台. 2018-04-03 [2020-09-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0-29).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 李立信、周万聪. 談談暴雨警告(第二部分):疑難解答. 香港天文台. 2018-04-10 [2020-09-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0-29).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 天文台新增「局部地區大雨報告」服務. 香港天文台. 2016-07-28 [2007-04-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0-27).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 天文台推出「局部地區大雨提示」服務. 香港天文台. 2021-05-14 [2021-05-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5-15).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 香港天文台警告及信号数据库的暴雨警告信号纪录由1998年3月23日开始
- ^ 21.0 21.1 21.2 21.3 存档副本. [2023-07-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6-27).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 22.0 22.1 存档副本. [2023-08-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5-16).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 23.0 23.1 存档副本. [2021-10-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6-10).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 存档副本. [2023-08-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8-17).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 https://www.weather.gov.hk/tc/wxinfo/climat/warndb/warndb3.shtml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 https://www.weather.gov.hk/tc/wxinfo/climat/warndb/warndb3.shtml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相关条目
外部链接
- 暴雨警告系统 - 香港天文台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香港天文台警告及信号数据库 - 暴雨警告信号[永久失效链接]
- 香港天文台-暴雨警告信号状况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局部地区大雨提示 - 香港天文台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YouTube上的暴雨警告
- 气象冷知识
- 天文台网志
- 假期.黑色暴雨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林超英,23-6-2008
- 暴雨的随机性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陈世倜,9-7-2012
- 30 – 50 – 70,“黑”到几时?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徐杰志,24-5-2013
- 暴雨是怎样形成的?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江如秋,21-4-2015
- “黐身”的暴雨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李立信,31-7-2016
- 谈谈暴雨警告(第一部分): 缘起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李立信、周万聪,3-4-2018
- 谈谈暴雨警告(第二部分):疑难解答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李立信、周万聪,10-4-2018
- 香港天文台教育资源:暴雨警告信号的有趣小统计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李健威,2011-6
- 躬行学社:以数据阐述香港暴雨警告系统现状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18-9-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