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二胡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这是本页的一个历史版本,由36.232.146.6留言2024年10月30日 (三) 04:48编辑。这可能和当前版本存在着巨大的差异。

二胡
弦乐器
乐器别名南胡
分类民族乐器、胡琴
H-S分类321.313-71
(筒形音箱-使用琴弓)
音域
D/A + 4 octave above A
相关乐器
高胡中胡板胡京胡
著名演奏家
现代二胡之父刘天华

二胡,古称胡琴奚琴,于中华民国时期改称二胡,是一种拉弦乐器。有两根,现代二胡以纯五度定弦,在胡琴之中属于中高音域乐器。现在各地方根据需要的条件,独立发展出不同形状的弓弦乐器,如高胡京胡板胡二弦喇叭弦等。为满足中乐交响化的需要,根据二胡的制式,也另外发明中胡

制琴师通常以木材制作二胡,如红木小叶紫檀乌木鸡翅木血檀大叶紫檀非洲红花梨非洲紫檀等,也有制琴师以象牙、玉石、塑胶等材料制作二胡,因为他们有声学以外的考量。琴筒一端蒙以蛇皮,这是二胡独特音色的来源,一些高级的二胡则采用蟒蛇皮。不论是来自野生或被圈养的蛇,收集蛇皮的成本日益增高。而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限制其参与团体对蠎蛇皮的进出口,近年有人便开发蛇皮的替代材料,以期模仿蛇皮的音色。通常使用钢弦,丝弦已极少人使用。总结来说,这导致了用原材料制作的二胡也随着减少了,取而代之的是替代材料。

中国为二胡的主要生产地,其中上海北京苏州最为频繁。不同的地方生产的二胡音色各有不同及差异:传统上,上海生产的二胡,音色较柔美;北京出产的二胡,音色较高亢;苏州出产的二胡,音色则揉合上海与北京的特色。[来源请求]以科学来说,产地的不同代表声音的共振频率不同,对于二胡的声响,需要更进一步的科学探讨,让二胡学习者更容易挑选到喜欢的声音

历史

奚琴,是奚人的一种弓弦乐器,在唐朝末期传入中原。

元代,奚琴开始在宴乐中用于独奏或合奏,并出现在用于军队的演奏活动中。[1][2]

五四运动时期,刘天华融合欧洲的音乐理论、演奏技巧,根据中国民间音乐特性及借镜小提琴,将二胡定弦为d、a,并对二胡的演奏技巧进行革新,扩展二胡的表现力,并且为二胡创作多首独奏曲。[来源请求]

1920年代,周少梅周荣根陶洪茂合作改良二胡:加长琴杆至90公分、加大琴筒、改用莾蛇皮、改用软弓、改用更粗的琴弦,使音量音色有所改善。[来源请求]

1930年代,蒋风之设计出“六角哑铃式”二胡,又被称为“蒋氏南胡”。周荣庭与蒋风之、陆修堂等共同设计出“洋山柄头”二胡和“回纹头”二胡。[来源请求]

1950年代至1960年代间,上海民族乐团中国广播民族乐团中央民族乐团等模仿交响乐团的职业“民族乐团”出现,增加对二胡专业的需求。

1963年,首届全国二胡比赛于第4届上海之春音乐节举办。

1970年代,汤良德研制出前八角后圆(方圆)二胡和可调节的半月形音窗。1975年,王国潼满瑞兴制订出“扁八”二胡的尺寸为:琴筒长133毫米,前口纵向直径86毫米,横向直径92毫米,后口内径84毫米;琴筒中加装竹筒以改良高音音色。[来源请求]

1970年代,王国潼与满瑞兴开始研发二泉琴,1980年代闵惠芬王瑞泉沈德庆研制成功。[来源请求]

现代二胡作品出现,有《豫北叙事曲》(1959年)、《三门峡畅想曲》(1960年)、二胡协奏曲《长城随想》(1982年)等。

1980年代中后期,已出版的二胡独奏曲达数百首,并开始发展叙事曲协奏曲等大型二胡曲。

台北市民族器乐大赛中央电视台民乐大赛等专业比赛相继举行。

结构

二胡包括琴身(包括琴杆、琴筒、琴托、皮膜、音窗)、琴弦系统(包括琴弦、弦轴、千斤、琴码、音垫)和(包括弓鱼、弓杆、弓毛)。

琴身

六角二胡
前八后圆
  • 琴杆
    立于二胡正中,穿过琴筒、琴托。横切面从前为圆型,后因使用拉力更大的金属弦,易令圆形琴杆弯曲变形,遂发展出较抗拉力的泪滴形琴杆。琴杆最上端为琴头,较普遍的式样为流线型向音窗方向弯曲,末端张阔,饰以象牙片或骨片,也有俗称“云头”的回纹形、俗称“龙头”的囚牛型及其他造型,某些琴头的形状可反映二胡的生产地。琴头以下为弦轴孔,开弦轴孔的一段琴杆为方柱体。琴杆下端为一方形榫头,比琴杆细,下接琴托榫孔。
  • 琴筒
    为二胡的共鸣体,有多种外形,其外形通常与内腔相同或相似,可影响音色及音量:
    • 圆形
    • 六角形
    • 八角形
    • 前八角后圆(皮膜为八角形,出音口为圆形,又称方圆)
    • 扁圆形,陈耀星设计
    • 扁前八角后圆(又称扁八)
  • 琴托
    位于琴筒下方。
  • 皮膜
    二胡琴筒前口部分,又叫琴皮,或称琴膜,是二胡重要的发声装置组成部分。鳞片大而富油润光泽者音色较佳。中、高档二胡琴多采用蟒皮。传统上采用中国南方和东南亚一带的金花蟒的蟒皮,现代有多种替代材料。
  • 音窗
    位于琴筒背面,以木片雕刻而成,南方二胡多为全封闭音窗,北方二胡多为半封闭音窗,[3]音窗覆盖的面积比率可影响音量和音色。

琴弦系统

  • 张内外两弦,早期为丝弦,近代引入金属弦,当代开始使用银、镍等合金为外层。
  • 弦轴
    分木轴和机械轴两种
  • 千斤
    二胡的上切音点,分为固定千斤和活动千斤两大类,固定千斤多为线材,缠绕于琴杆,常用材质以棉线、尼龙线、蚕丝等等为主。活动千斤多为金属。
  • 琴码
    将弦的震动传导至皮膜,以枫木,乌木,紫檀,红木,松节,竹,纸等制作,形状上尖下宽,有椭圆形底,圆形底,方底、桥式等,物料及形状皆影响音色音质
  • 垫布
    又称音滤,在琴码下方、被夹于弦与皮膜之间作为阻尼,取柔软和有弹性的物料,如布料、毛皮、乳胶等,可稳定音质和减少狼音

琴弓

拉奏时将弓毛置于双弦中

二胡弓的标准长度为816mm(不含螺丝),其等级以竹材的直径区分,高级弓的直径为7±0.5mm,中级弓直径为7±1mm,普级弓的直径为6±2mm。规范简单明了却无法作为制造和选择的依据,现代的制弓师会制作更长更粗的弓以配合现代人的演奏习惯,也有依照演奏者的要求去制作。

弓的重量、弹性与硬度,会对演奏产生不同效果,二胡演奏家常依照乐曲选择不同的弓。

  • 弓毛
    弓毛用马尾制成,以白马尾为佳。
  • 弓杆
    由富弹性的竹所制,现代也有采碳纤维材质。
  • 弓鱼
    马尾库,于弓根(手握琴弓的一端)固定、调节弓毛的装置,因北方琴弓上的马尾库形似一尾鱼而得名,甚至有制弓师雕刻出眼、鳃、鳞为饰,而南方琴弓上的马尾库根本不像鱼也被称为弓鱼,由白玉、象牙、木、塑胶所制。

蟒皮

1988年,中国就联合国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CITES)通过保护濒危物种的法例后,使无牌使用和贸易蟒蛇成为非法活动。[4]为规范使用蟒蛇皮,中国的国家林业局引入东南亚的蟒蛇皮卖家和中国的乐器制造商之间的认证计划。 2005年1月1日,新规定要求二胡有来自国家林业局发出的证明书,以证明二胡的蟒蛇皮不是来自野生蟒蛇,而是来自农场饲养的蟒蛇。并容许个人因需要可带2支二胡出中国,商业买家需要额外的出口证书。

中国以外,二胡制造商可自行发出经各自国家政府批准的CITES许可证。这样的出口是合法的,因为他们已经从合法的来源取得蠎皮。

2005年,香港中乐团时任乐器研究改革主任阮仕春先生研发出“环保胡琴”,以PET聚酯膜替代蟒蛇皮。香港中国乐团声称生态胡琴系列不仅大大降低对野生蟒蛇的压力,也增强了乐器的耐用性。[5]但人造皮二胡的音色相较于蟒皮二胡,声音较扁平单调。

定弦

胡琴作为传统戏曲之伴奏乐器时,有纯四度定弦,如二弦,亦有纯五度定弦,如板胡。 在江南苏州中,二胡有“主音胡琴”和“托音胡琴”之分,主音胡琴定内弦为d'、外弦为a',周少梅刘天华均使用主音二胡;托音胡琴定内弦为g、外弦为d',被采用于传统江南丝竹华彦钧三首传世二胡曲为托音胡琴定弦。 而现代的二胡,主要是d' a'定弦,但如刘文金的长城随想,就是c' g'定弦。此外,刘文金的如来梦套曲的第四乐章,是g g'定弦。

演奏技法

左手持琴按弦,右手拉弓,弓毛被置于双弦之中拉奏。演奏时多采坐姿,于巡游或应演出需要,可加装挂钩,挂于腰间站奏。

弓法

弓弦乐器运用琴弓以表达乐曲的表情。

  • 以用弓的长度区分
    • 全弓
    • 长弓
    • 短弓
  • 以使用部位区分
    • 弓尖
    • 弓根
    • 前弓
    • 中弓
    • 后弓
  • 以运弓速度区分
    • 颤弓
    • 快弓
    • 慢弓
  • 以弓序区分
    • 推弓
    • 拉弓
    • 分弓
    • 连弓
    • 断弓
    • 顿弓
  • 以音色区分
    • 连奏弓
    • 跳弓
    • 飞弓
    • 抛弓
    • 击弓
    • 大击弓
    • 弹轮弓
    • 双弦快速抖弓

指法

  • 揉弦
  • 泛音
    • 泛音|自然泛音
    • 泛音|人工泛音
    • 伪泛音
  • 滑音
  • 颤音
  • 打音
  • 拨弦

二胡演奏家

二胡曲目的风格趋势

早期的曲目,以民间的音乐为主,往往没有自己的独奏曲,而是做为伴奏乐器。在刘天华先生的努力下,二胡有了自己的独奏曲,二胡走向现代化的第一步,也使胡琴逐渐的规范化。另一方面,民间有着华彦钧孙文明等人,曲风婉转,颇有感伤之情。

往后的乐曲,往往展现着地方的情怀,像是“奔驰在千里草原”、“喜送公粮”和“喜看麦田千层浪”等。这些曲目的地方风格浓厚,且作曲家多半没有受过专业的训练,因此乐曲一气呵成,但作曲的手法应用并不多。在南方,例如“江南春色”、“扬州小调”和“苏南小曲”等,也将江南的风情刻划的十分生动。

随着时间推移,开始有着越来越多的专业作曲家来为二胡谱曲。作曲家们常常应用二胡线条状的声响,写出较抒情的慢板;在快板部分,常常以快速音群来作曲。碍于胡琴双音只能以五度演奏的限制,二胡曲子的难点往往不是在多声部或著是和弦。虽说二胡双音只能演奏五度,但在刘文金如来梦的第四乐章和高韶青的二胡随想曲第五号——纳西中,仍可以看到非五度双音的段落。

重要二胡作品

1910年代

1920年代

1930年代

1940年代

1950年代

1960年代

1970年代

1980年代

1990年代

2000年代

2010年代

  • 《二胡随想曲第三号:炫动》 2010年, 高韶青
  • 《蓝色星球:地球》 2011年, 王乙聿
  • 《风雨思秋》 2011年, 关迺忠
  • 《太阳祭》 2011年, 张朝
  • 《二胡随想曲第四号:戈壁》 2012年, 高韶青
  • 《弦意岭南》 2012年, 王丹红
  • 《二胡随想曲第五号:纳西》 2013年, 高韶青
  • 《曾侯乙传奇》 2013年, 李博禅
  • 《楚颂》 2014-2015年, 李博禅
  • 《弦歌吟》 2016年, 李博禅
  • 《朔》 2017年,曾翊玹
  • 《古巷深处》 2013-2015年, 李博禅
  • 《丝路·拾光》 2017年,李博禅
  • 《诗咏国魂》 2017年,刘锡津
  • 《碎叶城倒影》 2017-2018年, 李博禅
  • 《初心》 2019年, 李博禅
  • 《桃花坞》 2019年, 李渊清
  • 《第五二胡狂想曲—赞歌》 2019年, 王建民

2020年代

  • 《台北风华》 2023年,王辰威
  • 《第六二胡狂想曲》 2023年, 王建民

参考资料

  1. ^ 《马可·波罗游记》:鞑靼人又有一种风俗。当他们队伍排好,等待打仗的时候,他们唱歌合奏他们的二弦琴,极其好听。
  2. ^ 《元史·礼乐志》:胡琴,制如火不思,卷颈,龙首,二弦,用弓捩之弓之弦以马尾。
  3. ^ 赵寒阳; 刘爱明. 《二胡音樂詞典》. 北京: 蓝天出版社. 2010年9月: 第342页. ISBN 9787509404348. 
  4. ^ AFP, Beijing. Erhus sing as snakes gently weep. Taipeitimes.com. 13 September 2005 [14 September 20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5-12-23). 
  5. ^ 翁志文、郑德渊、张佳音。〈环保胡琴改革研究-以香港中乐团研发之胡琴为例〉。《台湾音乐研究》第20期(2015):页47-63。https://www.airitilibrary.com/Publication/alDetailedMesh?docid=18189288-201504-201510020016-201510020016-47-63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