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漢腳
羅漢腳 | |
閩南語名稱? | |
---|---|
全漢 | 羅漢跤仔 |
漢羅 | 羅漢kha-á |
全羅 | Lô-hàn-kha-á |
羅漢腳(臺灣話:Lô-hàn-kha-á,羅漢跤仔);行為屬於Lōng-liu-lian(浪溜嗹)、Phû-lōng-kòng(浮浪貢),本指於台灣清治時期無固定職業男性遊民的俗稱[1],《噶瑪蘭廳志》引用《問俗錄》對此群體有如此描述:「台灣一種無宅無妻子,不士不農,不工不賣,不負載道路,俗指謂羅漢腳。嫖賭摸竊,械鬥樹旗,靡所不為。曷言乎羅漢腳也?謂其單身遊食四方,隨處結黨;且衫褲不全,赤腳終生也[2]。」,後來也衍伸指沒有結婚的男子[3]。
詞源
羅漢一詞本為佛教術語,劉妮玲認為跣足赤膊,衣衫不整是羅漢的特徵,故以羅漢腳來形容游民[4],林丁國也抱持類似的看法[5]。曹銘宗則是認為到處流浪的羅漢腳,因晚上睡在廟裏的羅漢雕像腳下而得名[6]。不過蔡惠琴則參考日治時期的文獻《臺灣の賭博と無賴漢》,認為羅漢腳本字為路漢腳(臺灣話:lōo-hàn-kha),用以形容游民駐足路邊,或為休憩,或等待被僱傭的情況,再由當時的士人階級聽民間臺語,轉音寫成羅漢腳[7]。
形成背景
清治初期對於移民台灣的限制十分嚴格。依據當時的渡台禁令,移民台灣首要條件,就是需由台廈道道員、台灣海防同知審驗與批准;再來就是渡台者不准攜帶家眷[8]。雖然期間內有3次暫時開放攜眷的政策,但仍須申請照票,因層層設限而成效不好[9]。一般民眾欲攜眷仍以偷渡為主,但偷渡有風險,女眷渡台意願不高,造成了當時社會男多女少,性別比例嚴重失衡,此現象從康熙到乾隆初年一直存續[9]。
另一方面,因清政府對渡台的限制,有身家妻小、積蓄的民眾大多不會想冒險渡臺[10],而清初於台灣謀生容易,不但可溫飽,還有機會致富,對福建、廣東一帶的無業流民很有吸引力,因此渡台來者大多是此類群體[10],種種因素下社會便充斥一群單身、無固定職業、居無定所的遊民,即成為俗稱的「羅漢腳」。
雖然康熙、雍正年間社會已有遊民現象,但此時文獻尚未出現羅漢腳一詞,而是直到1760年-1762年間,才首次由孫霖在〈赤崁竹枝詞〉記載[11][12]。此為清治初期時,遊民渡台後可輕易找到工作,較少在路邊遊蕩。直到乾隆中期以後,因人口增加而在路邊等待工作機會的遊民變多,才開始廣為流傳此一稱呼[13]。
形象
清代官方文獻,描述的羅漢腳大多是負面形象[14],這是因為清代統治階級,認為定居在土地從事農耕、循規蹈矩的百姓是比較容易控制的順民,而像游民四處流浪、無正業、不遵循傳統禮教者,則認為難以掌控、容易犯罪[13]。在發生黃教之後,清代官方首次把羅漢腳看成是造成社會動盪的因素[15],往後有發生大規模的社會動盪,官員的報告也常會提到羅漢腳的涉入[16]。
引用
參考文獻
- 書籍
- 陳淑均. 《噶瑪蘭廳志》. 臺灣文獻叢刊第160種. 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1963 –通过臺灣文獻叢刊資料庫系統.
- David Ownby. 《兄弟結拜與秘密會黨》. 劉平譯. 北京: 商務印書館. 2009. ISBN 9787100057608.
- 曹銘宗. 《什錦台灣話》. 臺北: 聯經出版公司. 1996. ISBN 9789570815757.
- 學位論文
- 林丁國. 清代台灣游民研究:以羅漢腳為中心的探討(1684-1874) (碩士论文). 東海大學歷史學系. 1999.
- 張家進. 清代台灣移民社會之羅漢腳研究 (碩士论文). 國立雲林科技大學漢學應用研究所. 2014.
- 朱曼云. 清朝治臺官員的「羅漢腳」論述 (碩士论文).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學系. 2021.
- 蔡惠琴. 清代臺灣下層社會的圖像:關於羅漢腳、犯罪集團與腳夫 (博士论文). 國立暨南國際大學歷史學系. 2022.
- 期刊
- 劉妮玲. 游民與清代臺灣民變(上). 臺灣風物. 1982, 32 (1).
- 簡炯仁. 有唐山公,無唐山媽. 臺灣風物. 1993, 43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