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立台湾大学医学院附设医院
国立台湾大学医学院附设医院 | |
---|---|
医疗服务 | |
床位数 | 3000多 |
特色 | 肝炎、器官移植、鼻咽癌、 癌症诊断治疗及生医光电 |
联系方式 | |
网站 | ntuh.mc.ntu.edu.tw |
地图 | |
国立台湾大学医学院附设医院,通常简称为台大医院,是台湾一所创建于1895年的公立医疗机构,目前是下辖于国立台湾大学的一所教学医院。
历史
台大医院创建于1895年,院址初设于台北市大稻埕千秋街,名为大日本台湾病院,属陆军省军医部管辖,1896年改称为台北病院,1898年迁至现址(台北市常德街1号,目前是台大医院总院西址所在位置),更名为台湾总督府台北医院;1912年开始进行整建为文艺复兴风格之热带式建筑,于1921年完工,是当时东南亚最大型、最现代化之医院。1938年成为台北帝国大学附设医院,1949年改为国立台湾大学医学院附设医院。 1991年新大楼(现称东址)整建完成,两院区间由景福地下通道贯连。现今全院有员工五千馀人,病床二千馀张,每日门诊服务量逾六千人次。2000年奉行政院核定接收国军817医院,改名公馆院区;2004年4月卫生署云林医院改制为台大医院云林分院;2004年8月国立台北护理学院附设医院改制为台大医院北护分院。
创建迄今百馀年来,做为台大医学院的教学医院,台大医院担负培育医界人才的重责大任,包括医学生、专科医师、药师、护理人员及技术人员等,分布全球各地。在医疗服务上,台大医院的临床医疗品质也是首屈一指。而台大医院在肝炎、器官移植、鼻咽癌、癌症诊断治疗及生医光电上的先锋研究成就,亦获得国际的肯定而享负盛名。
台大医院历任院长[1]
台北帝大时期
第一任 小田俊郎 1938~1940 第二任 上村亲一郎 1940~1942 第三任 高桥信吉 1942~1944 第四任 河石久二夫 1944~1945
台湾大学时期(台湾光复后)
第一任 杜聪明 1945.12 ~ 1947.01 第二任 陈礼节 1947.01 ~ 1948.07 第三任 魏火曜 1948.07 ~ 1953.11 第四任 高天成 1953.11 ~ 1964.08 第五任 邱仕荣 1964.09 ~ 1972.07 第六任 魏炳炎 1972.08 ~ 1978.07 第七任 杨思标 1978.08 ~ 1984.04 第八任 林国信 1984.05 ~ 1992.07 第九任 戴东原 1992.08 ~ 1998.07 第十任 李源德 1998.08 ~ 2004.07 第十一任 林芳郁 2004.08 ~ 2008.05 第十二任 陈明丰 2008.05 ~ 现今
台大医院历年的重要医疗成就
1950年代以前
1950年代
- 1958年 钴六十治疗开始作业。
1960年代
- 1963年 首批赴利比亚医疗队启程;施行台湾首次血液透析。
- 1964年 开始使用腹膜透析治疗尿毒症病人;首例开心手术由林天祐等人完成。
- 1967年 开始使用人工洗肾机进行血液透析。
- 1968年 首例临时性心律调整器装置完成;首例活肾移植手术完成。
- 1968年 首例活肾移植手术完成。
- 1969年 首例永久性心律调整器装置完成;首例尸肾移植手术完成。
- 1969年 首例尸肾移植手术完成。
1970年代
- 1971年 完成首例义肢装置。
- 1973年 完成首例冠状动脉绕道手术。
- 1979年 澳底社区医疗保健实验中心成立,为本院与基层医疗合作之始;
- 1979年 首批中沙医疗团服务人员启程前往沙国;
- 1979年 连体婴忠仁忠义分割成功。
1980年代
1990年代
- 1987年 首例试管婴儿诞生;
- 1987年 体外震波碎石机启用。
- 1989年 国内首例冷冻胚胎试管婴儿诞生。
- 1992年 完成首例小儿肝脏移植手术。
- 1994年 首例人工电子耳植入完成;
- 1994年 施行全球首例胎儿腹水抽取术;
- 1994年 国内首例连环式换心手术完成;
- 1994年 早产儿胸腹连体婴儿分割完成,创体重最轻之世界纪录。
- 1995年 国内首例植入式心脏整流去颤器(ICD)手术完成;
- 1995年 国内首例胰脏移植成功;
- 1995年 成立缓和医疗病房;
- 1995年 协助越南完成首例骨髓移植。
- 1996年 国内首次由殖入人工心脏(双人室辅助器) 过渡到换心成功,创亚洲首例。
- 1997年 完成国内首例年龄最小(1岁2个月)的心脏移植手术;
- 1995年 完成国内首例肝肾并植、
- 1995年 首例活体肝脏移植、
- 1995年 首例右心室辅助器植入、
- 1995年 首例双心室辅助器植入手术。
- 1998年 成功完成世界首例急冻心脏手术;亚洲首例二度换肺手术成功。
- 1999年 完成国内首例迷走神经刺激术;
- 1999年 亚洲首例微电极定位治疗巴金森手术。
2000年代
- 2003年 发现台湾首例SARS个案并收治最多SARS病人;
- 2003年 完成全球首例以异体迷你造血干细胞移植术治疗鼻咽癌。
- 2004年 完成世界体重最轻早产儿(432g)剖腹接肠手术;
- 2004年 完成国内首例血型不相容活体肾脏移植手术;
- 2004年 完成国内最轻(1300g)最小(35周)新生儿开心手术。
成立宗旨
台大医院作为国家级教学医院,肩负著教学、研究、服务三大任务。
- 【教学方面】—继续配合医学院的课程设计,培育医学人才,并培训各类专科医学人才。
- 【研究方面】—整合研究资源,成立核心研究室,提供同仁最好的研究设备与研究环境。目前以癌症、免疫疾病、心脏血管疾病、器官移植医学、生医光电、与影像医学为研究焦点。
- 【服务方面】—特别强调以病患安全为中心的服务导向,强化行政管理,并以人性化的关怀照顾为基础,针对各项服务设施及工作流程,进行检讨与重新设计,以提供高品质的精致医疗服务。
近年的愿景
根据台大医院官方网站上的叙述,台大医院的愿景为:‘成为亚洲第一的大学医院’。[2]
地理
总院
医学院附设医院总院位于台北市中正区,分东、西两址,被中山南路所分隔。
- 西址即沿用日治时期之原址,位于常德街一号,也是常德街唯一的门牌。主要负责门诊业务。同时,精神部,复健部,肿瘤医学部,以及牙科部的病房均设在西址。2003年SARS疫情发生之后,增设6E1负压隔离加护病房。西址建筑群除主建筑外,西南方为检验大楼,东北方为儿童医疗大楼。
- 东址为中山南路七号,原址为医学院校地,建筑物与医学院大楼相连接。东址大楼于1991年9月开始使用,主要负责急诊,住院、手术与专门检查项目,除医院与医学院大楼外,还有基因体医学中心。
分院以及各院区
台大医院近年配合台湾大学发展,以及教育部政策,以接收方式,接收多家公立区域,地区医院作为分院。
- 公馆院区:接收位于台北市基隆路155巷的国军八一七医院,成为公馆院区,将改建为癌症中心及质子治疗中心。
- 北护分院:接收位于台北市康定路的台北护理学院附设医院,成为北护分院[1]
- 云林分院:接收位于云林斗六的署立云林医院成为云林分院。
- 虎尾分院:于2007年9月19日启用,设置为癌症专科医院,以提升云嘉地区癌症治疗水准。
- 儿童医疗大楼:2008年7月14日启用。
组织架构
台大医院的组织,可分为行政部门与医疗部门。院长之下,设数位副院长,统筹各项业务。现任院长为陈明丰教授
行政部门
秘书室、人事室、会计室、资讯室、总务室、工务室、医疗事务室、病历室、医学工程部、企划室、安全卫生室、公共事务室
医疗部门
医疗科系
内科部、外科部、妇产部、小儿部、耳鼻喉部、眼科部、神经部、精神部、皮肤部、泌尿部、骨科部、复健部、牙科部、麻醉部、病理部、影像医学部、核子医学部、检验医学部、家庭医学部、肿瘤医学部、创伤医学部、综合诊疗部、急诊医学部、基因医学部、综合内科部、综合外科部、环境及职业医学部、老年医学部
医疗相关部门
教学部、医学研究部、门诊部、护理部、药剂部、营养部、图书室、社会工作室、肝炎研究中心
- 景福门诊
- 1992年1月3日,台大在原有的一般门诊以外,另外开设了‘景福门诊’以方便一些平日为民服务、公务繁忙的官员到该院门诊。这个门诊,除了台大校友以外,提供重要人士看病,以保障隐私并且节省看病时间。此门诊采预约制度,由指定医师看诊。至于是否符合看病的资格,必须由台大医院专案审查。一般皆为中央民意代表、各部会首长、副首长等才有资格入内。景福门诊在设立之初就饱受批评。2005年台大医院宣布,于2006年起开放景福门诊,景福门诊改采自费制度,一般民众均可预约看病。
- 15C病房
- 15C病房,又称特甲病房,是台大内部的病房区之一。
- 15C病房区内均为单人病房,部分配备有独立的会客室。入住者常见达官显贵,因此被媒体称为台大的‘贵族病房’而饱受抨击。15C病房,加上部分媒体刻意探访病人隐私,而喧腾一时。15C病房只是头等病房聚集区,一般人只要有钱也可入住,与其他头等病房无异。事实上,其他公私立医院亦设有类似的病房。
健康管理中心
- 台大医院自1956年即已开办全身健康检查服务,因应时代与环境的变迁以及顾客需求的转变,台大医院于2003年6月对健检业务进行全面的改革,成立健康管理中心。提供依性别及年龄区分的标准健检、防癌健检、心血管健检、菁英健检(涵盖防癌健检与心血管健检),健检过程考量肠胃镜检的不适,提供顾客无痛麻醉的选择。
形体美容中心
血友病治疗中心
院内设施
西址大厅
已经认定为三级古迹,建筑优美,经常吸引观光客驻足拍照。
东址大厅
新大楼一楼的大厅,是重要的活动场地,医院经常利用大厅举办各项慈善活动以及艺术表演。东址大厅尚有极据特色的陈设与展览室
- 伦理墙
- 台大医院在2005年6月20日110周年庆时,于东址大厅右侧墙面设置了一面‘伦理墙’,墙上有台大医学院院长陈定信手书之医师誓词:‘秉持优质临床技能、良好医病沟通与专业伦理实践,不因病患条件不同而有差别待遇,以医疗专业的态度表达对人类生命尊严的尊重。’,这是台湾第一个设立的伦理墙,引起了传媒的广泛报导。台大医院亦于云林分院设立了一样的伦理墙,以提振医伦纲纪。
- 院史室
- 位于东址一楼大厅
- 巨幅壁画
- 大型蜈蚣风筝
景福通道
连接台大新旧址的地下道,与东址大楼地下四楼相接。由于地质因素,兴建时困难重重,因此在新大楼完工后数年,才正式启用。在东西两端皆有手扶梯,与电梯,方便行人使用。走道的北侧墙壁,悬挂刻有台大医院历史的木简。靠近旧址的一端,则陈设台大医院第一部震波碎石机,与古董的X光机。
雕塑陈设
美食街
东址与西址的地下一楼,提供各种热食,以因应员工与访客的需要。
六楼空中花园
网际网路上网区
台大医院全院皆可无线上网,访客自备电脑即可使用。此外,台大医院尚提供可上网之电脑设施,放置于每个病房之阳光室,以及东西址大厅,提供病友访客免费上网。
评价
台大医院为历史悠久的医学中心,随著时代脉动而发展,因此也背负著相当多历史包袱。在社会急速变迁之中,过去合理的作为,在现今社会的共识下,则是必须改进的。因此,台大医院经常遭遇相当极端的评价。
意外
- 2008年12月17日,台大医院发生火警,台北市消防局于晚间7点27分接获民众通报,即出动消防人员与消防车前往抢救。起火点于台大医院行政大楼(台大院区新大楼)的4楼开刀房,造成1间开刀房全毁、4间半毁。事发当时有2位病患正在进行手术,中断手术后,1名手术中的食道癌病患不治,11名医护人员呛伤,疏散约800名的病患到到1楼大厅。火势虽于晚间9点时扑灭,但台大医院未在第一时间内进行疏散,拖延近30分钟。产险业者事后估计,台大医院约可获得新台币3000~4000万元的保险理赔。台大医院的火险保额高达8亿元(只投保建筑物本体,医疗仪器则不在投保范围内),由台湾多家保险公司共同承保,主办保险公司是台湾产险公司[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