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媒大学
中国传媒大学 | |||
---|---|---|---|
学校标识码 | 4111010033 | ||
网站 | www | ||
|
中国传媒大学,简称“中传”,原名北京广播学院,简称“北广”或“广院”。地理位置为北京定福庄,为北京五环路以东,有北京地铁八通线传媒大学站。
中国传媒大学致力于广播,电视,电影,网络,出版,报刊等传媒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是中国信息传播教育的高等学府,现已发展成为一所多学科的研究性综合型大学,并已加入国家211工程。
中国传媒大学于2004年在南京建立了一所隶属于该校的独立学院,中国传媒大学南广学院
历史沿革
孕育期
1954年3月3日,中央广播事业局广播技术人员训练班在北京西南郊良乡12号发射台内成立。第一期学员是长春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机要学校招来的。李伍副局长临时兼任班主任,训练班总共办了六期,培训中等技术人员922人。
1958年3月18日,全国省市广播局长会议决定训练班从良乡12号发射台迁回城内南礼士路广播科研所。
1958年9月2日,中央广播事业局指数的第一所高等专科学校——北京广播专科学校成立。倪正义同志为负责人。专科学校设发送、传音、电视三个专业,学制2年,招收高中毕业生。10月4日首批357名新生入学。学校地址在复兴门外真武庙。广播专科学校在生活上和学习管理上学习解放军的做法,实行军事化,每个班级以连为建制单位,设连长、指导员。把教学、生产劳动、科学实验和生产实践紧密结合。
初创期
1959年9月7日,北京广播学院正式成立,首届新生开学典礼在广播大楼音乐厅举行。学院的领导成员包括:院长周心武、副院长左荧、周云庭、刘永业。广播学院设有新闻系、无线电系、外语系。新闻系设编采专业、播音专业、文艺专业、电视摄影专业;无线电系设发送专业、传音专业、电视专业;外语系设波斯语、西班牙语、泰米尔语、土耳其语等共招收新生573名,连专科学校转入的344名学生,在校生共计917名。
1959年9月15日,北京广播学院院刊创刊(10天一期,8个月后改为周刊)。
1959年12月4日,北京广播学院首届学生会正式成立。
1960年2月17日,广播事业局同意在广播学院增设电视技术和电视摄影专业。
1961年8月4日,北京广播学院首届外语专业本科生毕业。
1962年11月13日,全国教育事业计划会议通知中国广播事业局,广播学院应于1964年结束。
1963年5月24日,国务院下达《关于恢复北京广播学院的通知》(国文办字367号文件)同意恢复原定裁撤的北京广播学院。
1963年5月27日,国务院批准广播学院继续招生。1963年招收80名新生。
1964年11月11日,人大委员会副委员长、中国文联主席郭沫若为北京广播学院题写校名。
1965年9月,总务科的马起元同志代表广播学院在地质部石油学校留守处房地产移交清单上签字,定福庄北京石油学校正式作为广播学院新校址。
1966年3月1日,外语系已全部迁移到东郊定福庄原石油学校办学。广播学院自此分为“西校”、“东校”两个部分。
1970年,中央广播事业局军管小组向中央报送《请求停办广播学院的报告》,8月至9月所有学生陆续分配到各地。11月全体教职工下放到河南淮阳中央广播事业局“五七干校”参加劳动。原有校舍交给双桥设备制造厂,教学设备、图书资料均被调作他用。至此广播学院停办。
1972年12月12日,中央广播事业局军管小组给国务院写报告《关于继续开办北京广播学院的请示报告》。
1972年12月21日,复校筹备领导小组成立。
1973年3月17日,国务院科教组同意恢复北京广播学院,由广播事业局直接领导,党的工作、政治工作仍归北京市委领导。
1974年11月21日,广播学院在筹办中招收的第一批新生开学,共159名新生。
恢复期
1978年3月10日,广播学院在恢复高考制度后招收的第一批新生入学报到。编采、摄影、播音三个专业共招103人。
1978年5月8日,教育部在关于1978年高等学校招生工作的意见中,正式明确广播学院参加全国重点院校第一批意见。
1978年5月30日,中央广播事业局、教育部联合法文同意广播学院播音专业、电视新闻摄影专业,从78年起参照艺术院校招生办法进行。
1978年12月28日,广播学院第一批确定或提升教授、副教授、讲师名单。教授2名:韩焕堂、齐越;副教授4名:张绍高、殳家琪、徐恒、黎秀石;讲师65名。
1979年8月,1979年增设电视导演、电视影片编辑、微波技术、广播发送等四个专业,并首次招收2名研究生(新闻)。
1979年10月,《北京广播学院学报》创刊,是一个有关广播电视编采、播音、摄影、文艺、科技、政治、外语等方面的综合性的学术刊物,暂为内部发行。
发展期
1980年3月17日至24日,广播学院首次师生员工代表大会召开,出席大会的正式代表106人。
1980年11月3日,广播学院设立的已故著名诗人、文艺评论家何其芳藏书阅览室正式开放,展有何其芳家属捐赠的各类藏书二万余册。
1982年3月18日,北京广播学院首次接收一名外国留学生,该留学生是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派遣的应届毕业生凯伦夏蒂斯来院进修汉语两年。
1982年3月18日4月14日,《北京广播学院院刊》复刊。《院刊》设新闻版、教学版、思想教育版和文艺版四个版面。
1982年5月5日,增设国际新闻专业,为广播电台和电视台培养对外宣传编辑、记者、翻译等人才,学制5年。
1982年5月31日,广院合唱团在第一届“北京合唱节”第六场音乐会上,演出了自己创作的《校园组歌》,其中《校园里有一排年轻的白杨》被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评为优秀获奖歌曲,向全国推荐。
1983年7月,《北京广播学院学报》由内部刊物改为公开发行。
1984年2月,文化部同意《新闻广播电视研究》自1984年起改为公开发行。
1984年11月28日,建国以来第一次全国优秀新闻工作者表彰大会在北京开幕,我院教授齐越、副教授康荫同志以优秀新闻工作者的身份出席大会。
1985年5月24日,文化部批准同意成立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
1993年10月30日、31日,北京高校文明校园检查评估专家组一行27人,由市高教局副局长耿高超率领,对广院文明校园建设情况进行了全面检查评估后,宣布我院文明校园建设基本符合标准,建议授予“文明校园”荣誉称号。
1994年4月4日,北京广播学院副院长赵玉明在教学工作会议上宣布:从94级新生开始,全院普遍试行学分制。
1994年9月7日,北京广播学院创办四十周年庆祝大会隆重举行。大会上宣读了江泽民总书记、李鹏总理、李岚清副总理、李铁映国务委员为广播学院四十周年校庆的题词。数千名来自首都和全国各地的校友返回母校参加校庆活动。
1997年1月2日,北京广播学院有线电视正式开播,内容以院内报道为主。
1997年12月,广播电影电视部委托北京广播学院主持编纂的每年一卷的大型工具书——《中国广播电视年鉴》1997年版问世。
1998年9月,我国广播电视高等教育第一批博士点在我院建立,批准建立新闻学和广播电视艺术学两个专业的博士点,使我校成为博士学位授予单位。
1998年11月21日,北京广播学院校园网建设一期布线工程正式启动,预期工期三个月,
1998年12月,北京广播学院完成了国际互联网域名注册工作,正式注册的域名为bbi.edu.cn。
1998年12月18日,北京广播学院国际交流中心竣工启用。
1999年10月16日,北京广播学院建校四十五周年校庆庆典,举行了校庆大型文艺晚会。
2000年2月,从国家广电总局划转教育部主管,由教育部与国家广电总局共建。
2002年3月,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校区)东校园整体并入北京广播学院。
2004年8月,经教育部批准更名为“中国传媒大学”。
2004年9月,举行校庆50周年暨校名更名晚会。
学科建设
学校设新闻传播学部、影视艺术学部、理工学部等3个学部,设电视与新闻学院、广告学院、国际传播学院、媒体管理学院、社科学院、影视艺术学院、播音主持艺术学院、动画学院、文学院、信息工程学院、理学院、计算机与软件学院等12个学院及远程与继续教育学院,新闻学系、传播学系、电视系、编辑学系、广告学系、广告设计系、公共关系系、国际传播系、国际关系学系、英语语言文学系、外语系、经济管理系、公共管理系、管理科学与工程系、法律系、社科系、文艺系、导演表演系、广播电视文学系、摄影系、美术系、录音艺术系、录音技术系、播音系、应用语言学系、动画系、数字艺术系、中国文学系、语言文化系、通信工程系、电子信息工程系、广播电视工程系、自动化系、应用数学系、光电学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软件工程系等 37个系。拥有3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9个博士点、40个硕士点,7个专业硕士点,71个本科专业。现有全日制在校生13,291人,其中博士、硕士研究生4389人。
校园环境
中国传媒大学校园占地面积708亩,校舍面积46万平方米。
核桃林
核桃林是位于学校主楼后面的两片不大的林子,这里由许多核桃树和几张石桌、石凳组成,浪漫的气氛和温馨的气息成为广院最有名的景点。因此这里成为广院的学生闲暇时间散步、休闲、约会、读书、聊天的最佳选择。每周五这里还会举办英语角活动,同学们自发聚集在这里用英语交流。这里还是爱好文学、摄影、美术的同学展示自己作品的场地。许多校友在回忆起大学生活,都是从这片核桃林谈起的。
梆子井学生公寓
共有六栋公寓,其中1、2、3、4、6号楼为中国传媒大学学生公寓,5号楼为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生公寓。梆子井公寓居住着全校本科所有男生和部分研究生男生,设有学生三餐厅、小餐厅、男孩餐厅、星光教育超市、普罗旺斯餐厅等。
中蓝学生公寓
目前A座共分A、B、C、D、E五个区,供中国传媒大学本科女生及部分研究生女生居住,一楼大厅设有会客区。B座正在建设中。
南院一号教学楼
在校学生上课、考试最常使用的教学楼,建造时间较早,原为四层,后改建为五层。
综合实验楼
综合实验楼是学校最新修建的集科研、实验、教学为一体的建筑。别致的造型和其他楼群无法企及的高度使得人们在东五环和京通快速路上就远远望见它的身影。在一层,它拥有一个1500人的大礼堂和400人的报告厅,学校内的大型活动如广院之春、戏剧之夜以及小型的报告会、宣讲会都在这里举行,因此这里经常成为同学们汇集、交流甚至媒体关注的场所。综合实验楼其他几层拥有新闻演播实习基地、网络流媒体实验室、数字视频线性对编机房、视频非线性编辑机房、网络传播应用机房、数字化广播直播间、黑匣子剧场等一系列科研教学设备,最大限度满足了广播电视类专业科研教学的使用需要。
主楼
一进南门正对着就是学校的主楼,这栋楼看上去像一个广播盒,这让人想到了学校的旧校名“北京广播学院”。楼前有一座大喷泉,欢迎着各地朋友的到来。主楼的一层陈列着学校全景模型,校园全貌会清晰展现在你的面前。主楼主要是信息工程学院所在地,主楼的东边和西边通过走廊各连接着两栋楼,即西配楼和东配楼,分别是电视与新闻学院和影视艺术学院。主楼的北边与小礼堂相连,这可是学校大多数中小型晚会、报告会举办的场地,许多优秀的播音员、主持人都是从小礼堂的舞台走向全国的电视观众面前的。
四十八号教学楼
于2007年建成并投入使用,成为目前学校最新的建筑。楼高十三层,配有四部电梯。内设普通教室及计算机室、表演教室、钢琴房等。
白杨大道
校歌唱道:“校园的大路两旁,有一排年轻的白杨。”说的就是南一教学楼东侧的这条大路。路两旁的白杨都是建校初期就栽种的,个个高大挺拔,枝繁叶茂。现在它们伟岸的身影和坚挺的气质已经成为传媒人拼搏精神的一种象征。从白杨树下走过,一种庄严与使命感会油然而生。路旁躺着一块刻有“立德、敬业、博学、竞先”的石头,这是每一个广院学子都牢记心中的校训。校训石后面是文化广场,每学年开学前几周的社团招新活动会在这里举行。届时每个社团都各显神通,文化广场热闹非凡。
文化广场
学校社团举办文化活动的场所
南操场
这是学校最大的一个操场,拥有400米标准跑道和可以容纳数千人的观礼台。一年一度的新生运动会、广院杯足球赛、月光杯足球赛以及其他体育赛事都在这里举行。平常这里是同学们锻炼身体、活动筋骨、竞技交流的绝佳场所。值得一提的是,每天早上这里都会有许多播音专业的同学练声,寒暑不易,坚持不懈。他们面壁练习的景象成为广院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南图书馆
图书馆南馆建于1987年,共有5层,建筑面积为8400多平方米,内设流通部、电子阅览室、音像阅览室、教师阅览室、文科阅览室、理科阅览室等,有阅览座位800多个。图书馆北馆建于1988年,共有6层,建筑面积为4000平方米,内设古籍珍藏室、期刊阅览室、报纸阅览室、综合阅览室等,有阅览座位400多个。
领导机构
根据《中国共产党普通高等学校基层组织工作条例》和《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的规定,中国传媒大学实行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学校现任党委书记为李培元同志,现任校长为苏志武教授。
现任领导
- 党委书记:李培元
- 校长:苏志武
- 党委副书记:田维义
- 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李焕生
- 副校长:高福安
- 副校长:丁俊杰
- 副校长:袁 军
- 副校长:胡正荣
- 副校长:吕 锐
- 副校级领导:于 利、吕学武
历任校长
- 常振铮
- 刘继南
- 苏志武
学院和系
学院
研究所、中心、研究院
- 高等院校外语非通用语本科培养基地
- 广播电视研究中心
- 中国系统经济研究中心
-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广播电视研究中心
- 广播电视数字化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
- 国家语言资源监测与研究中心有声语言分中心
- 国家文化产业研究中心
- 国家动画教学研究基地
- 亚洲传媒研究中心
- 媒介与女性研究中心
学生与教师
- 中国传媒大学现有全日制在校生13,000余人,其中约4,000人为博士或硕士研究生。
- 中国传媒大学现有专职教师900余人,其中教授、副教授占50%以上,同时学校还聘请了100余名国内外著名专家学者为特聘教授、客座教授和兼职教授。
校园文化
艺术节
艺术节是每年10月到12月期间学校最大的活动盛事,它由学生会、社团承担的几个独立的活动组成,成为每年同学们展现艺术风采,弘扬校园文化的平台。
风采之星
风采之星是艺术节的开幕式,由校学生会文艺部主办。作为2004年新推出的一项校园活动,“风采之星”较已有22年历史的“广院之春”更为活泼与张扬。2006年的第三届“风采之星”受到了全校师生的广泛关注,从200多名选手中脱颖而出的50名复赛选手向大家展示了他们最具自信的一面。原创歌曲、即兴伴奏、武术表演、民族舞蹈、器乐演奏、相声小品等,品目繁多,礼堂内掌声不绝。由于我校是国内“奥运志愿者”招募重点院校,故这次大赛以“携手奥运梦想,点亮青春风采”为主题,加入了“奥运知识问答”等全新环节,为选出具有校园特色并兼具奥运精神的文化新星进行更为全面的考量。
戏剧之夜
戏剧之夜是由影视艺术学院学生会主办的一场戏剧盛宴,每年都会有七八个由学生自编、自导、自演的短剧在舞台上演,这些剧或轻松诙谐、或风趣幽默、或寓意深刻、或感人至深,各专业同学充分发挥自己“摄、录、美、编、导、演”的专业优势,通过戏剧之夜展现了我校学生非凡的创造力和艺术感悟力。《麻将人生》《方寸空间》两部戏剧之夜舞台上的优秀剧目于2006年代表学校参加北京首届大学生戏剧节并载誉而归。
舞耀中传
2006年校团委校园·社团文化部主办了首届舞耀中传晚会。这是一场综合了各种舞种的舞蹈盛会,吸引了校园内所有热爱舞蹈的同学关注的目光。晚会中既有风格清新的民族舞、古典舞,也有激情十足的街舞、劲舞,以及富有异域风情的拉丁舞、爵士舞、华尔兹。上百名来自不同专业的舞蹈爱好者的倾情演绎使得它成为一场名副其实的“舞林盛会”。
音乐无国界
音乐无国界是由国际传播学院学生会主办的一场中外歌手大赛,从1999年创办至今,成为增进北京各高校间相互交流与了解,充分展示当今北京各高校艺术人才才艺,促进中西方文化交流的重要平台。其活动的特色在于,为包括留学生在内的广大高校学生提供展示自我才艺的广阔平台,“中国人唱外国歌,外国人唱中国歌”。在展示首都高校学生的才艺同时,吸纳来自各国的留学生和来华人士,促进中外文化的广泛交流。
传媒影像力
传媒影像力作为艺术节的闭幕式,由校学生会宣传部、文艺部主办,是一场反映校园生活影像的年终盘点活动,在晚会中分别设立了图片类、影像类的“最佳故事奖”、“最佳启示奖”、“最佳印象奖”等奖项,并在候选的作品中现场开奖、颁奖。同学们可以通过这些获奖作品从每个作者的角度感受一年来的校园生活。这些影像作品还将被我校的影像资料馆收藏作为永久的记录。闭幕式上,艺术节所属的其他活动各会选送一个优秀的节目,为整场晚会添彩助兴。
读书节
读书节是由校学生会学习实践部举办的文化交流活动,从每年的9月开始,学习实践部会陆续邀请文学、音乐、影视、媒体等行业的知名人士做客广院,与广大师生进行交流和对话,分享他们的生活与思考,并回答同学们所关注的问题。读书节举办几年来,已经邀请到了白岩松、黄百鸣、张亚东、张扬、高晓松、蒋雯丽、顾长卫、郑渊洁等文化名人造访。
2006年的读书节以“80后长大成人”为主题,先后举行了金马奖影帝——著名演员刘烨专场交流会、首届“超级女声”冠军安又琪专场交流会暨“超女现象”研讨会、著名电视剧导演赵宝刚交流会、《梦想照进现实》放映暨导演徐静蕾专场交流会、《疯狂的石头》放映暨剧组主创交流会、华语词坛巨匠姚谦交流会、北京音乐台著名主持人伍洲彤专场交流会、著名编剧王斌专场交流会等八场专场交流会以及《长征史诗》作者何辉读者见面会、教育台《我的太阳》纪录片展映暨交流会、留洋作家马澄烨交流会、《暗恋桃花源》导演赖声川等四场特别场交流会。在本届读书节的闭幕式上,央视著名主持人李咏、制片人哈文夫妇回到母校,让寒冬里的小礼堂出现了长久以来在此举行的所有学生活动中现场最火、人气最旺的场面。
广院之春
广院之春歌手大赛是我校最具传统的学生活动,1984年的春天,刚刚恢复教学的北京广播学院一派春意盎然的景象,刚刚成立的学生会队伍经过无数次研究推敲、预算审批,终于决定在4月份举办首届“广院之春”歌手大赛。20多年过去了,广院之春一直是全校上下瞩目的焦点,作为我校校园文化活动的第一品牌,在经历了风雨洗礼后仍经久不衰。每年的4月份,校学生会文艺部就会展开广院之春的选手海选,凡是愿意一展歌喉的同学都可以通过报名从而站在广院的舞台上展现自己的风采,晚会的场面异常热闹,水平各异的选手在台上尽情演唱,台下的观众也通过特有的方式与台上展开互动,使得初赛、复赛的每场晚会都成为广院人挥洒激情、张扬个性的场所。进入决赛的十余名选手站在精心布置后的大礼堂的舞台上,通过几个环节的较量和演唱,最终由评委选出一名选手获得广院之春的最高奖项——“小白杨”。2004年的广院之春决赛上,来自03音导的王公冠一边弹琴一边演唱着自己原创的歌曲《我来广院那一年》,伤感的旋律让每个同学为之动容,他也当之无愧地当选“小白杨”。
广院杯足球赛
广院杯足球赛是一年一度学校最热闹的体育赛事,每个学院都组成自己的队伍参与到比赛中来,通过小组赛、四分之一决赛、半决赛、决赛的角逐最终将有一支队伍取得“广院杯”的桂冠。广院杯在中国传媒大学学生的心中地位不亚于世界杯,每一场比赛都能看到许多的球迷到场加油助威。在2006年的第23届广院杯上,工学院A队在点球大战中以6:5力克国际传播学院队,夺得了冠军,从而也成就了工学院十年称霸广院杯足球赛的辉煌记录。季军和第四名分别被影视艺术学院B队和电视与新闻学院新闻系传播系队获得。
广播台
中国传媒大学广播台成立于1958年,除学校停办期间外,广播台一直在工作,由于是播音系的同学做播音员,新闻系的学生做编辑,无线电系的学生做机务,广播台颇具专业电台的风格。1978年复校后,当年10月1日正式开播。最初的广播站只是一间几平方米大小的小平房,设备很简单,覆盖的范围也很小。可就是在那间曾经简陋的小平房里,却走出了李修平、张政、杨柳、孙晓梅、贺红梅、李咏、崔永元、文清、海霞、梁冬等许许多多如今在中国广播电视领域中叱咤风云的人物。广播台多年来以其严谨的台风、精良的制作和专业化的队伍,深受广大师生的喜爱。2003年,广播台作为中国传媒大学的主要宣传机构和学生实践基地,经过专家的反复论证实现了机构调整,节目改革和设备更新。中国传媒大学广播台目前下设网络部、播音部、编辑部、制作部、策划部、公关部、宣传部、办公室8个职能部门,全台阵容强大,共有一百多名个专业工作人员。节目的整合与改版使节目播出更加合理化,目前,有六档节目正在每周滚动,新鲜出炉的精彩节目内容正引领着传媒大学校园文化潮流。2003年完成数字化改造,从而实现了从模拟到数字的完全转变。2004年,因校庆校园重新规划。广播台又做空间调整,搬至计算机中心后侧。广播台内设有专业的播音间、制作间、编辑间等。为了制作出更精彩的节目,目前,广播台的设备已达到或超过专业电台水平。
校报
《中国传媒大学校报》原名《北京广播学院院刊》、《广播学院报》,创立于1959年,后停办。1982年,《中国传媒大学校报》复刊,至今已有了22年的光辉历程。它是由中国传媒大学党委宣传部主办的校党委机关报社。2000年9月起由新闻传播学院(现与原电视学院合并为电视与新闻学院)承办,2008年再次交由党委宣传部承办。每两周出版一期。《中国传媒大学校报》依靠学校在新闻传播领域的丰富资源,充分发挥学校传媒特色,通过学习和实践,努力提高办报人员的角色意识、责任意识、学习意识和创新意识,着力培养办报人员的专业素质、交流能力和人文气质,积极报道好学校及各学院正在发生和近期内发生的党、政、教、学各方面的情况,宣传、阐释学校各项政策和方针;同时关注国家的、社会的、身边的与学生密切相关的一系列问题,体现我校师生的精神风貌,为学校领导、老师、学生之间提供一个沟通和交流的平台。
现在的《中国传媒大学校报》在全校建立起了完整的新闻信息采集和发布网络,拥有一支包括05级、06级、07级以及部分硕士研究生在内的100多人的记者编辑队伍,遍及全校各学院。
青协
中国传媒大学青年志愿者协会成立于1999年4月15日,隶属于中国传媒大学团委,在团委监督领导下以“奉献、友爱、互助、进步”为宗旨,由热心于志愿服务事业的学生组成的全校性志愿服务组织,简称青协。中国传媒大学青年志愿者协会每年10月都会定期举办志愿者招募活动,招募有爱心、有责任感的志愿者加入该协会。目前,青协已成为一个拥有会员300多人,涵盖全校18个二级学院较有影响力的学生团体。对此,中国传媒大学青年志愿者协会设立了大量的志愿服务工作,设立了大学生科技、文化、卫生“三下乡”、爱心捐助、敬老助残、服务首都等志愿服务团,为学校、社区、各基层单位输送了大量的志愿者,并与其建立了良好的志愿服务合作关系,引起了良好的社会反响,取得了较好社会实效。多年来青协的成员经常组织和参与“三下乡”社会实践、爱心募捐志愿活动、敬老助残志愿活动、支教志愿活动及校外各种体育类、环保类的活动志愿工作等。
学校名人
播音员、主持人
周涛 李咏 赵琳 陈鲁豫 罗京 李瑞英 陈晓楠 董嘉耀 毕福剑 李梓萌 康辉 薛飞 杜宪 白岩松 崔永元
歌手、演员
电视制作人
其他
参看
外部链接
此条目尚未参照大学专题之格式编写。 |